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块肉,哪怕只割下一小半下来,这些已经有了足够底子,只需要简单训练便可投入战场的北洋新军足以让陆军实力再上层楼。

原本李默是不准备亲自出马的,但最近情报部发现,袁世凯不断利用各类机会正在把手里的北洋新军疏散,显然他也已经预感到了北京可能会出问题,正在为自己准备后面的事,所以他才想来试试,他可不希望这支部队最后遁入辽阔的大清国内,成为自己的拦路虎。

思来想去,派别人来恐怕不能说服这位有野心的袁大帅,所以他决定亲自来,再来一次单刀直入,同时也亲眼见证一下戊戌变法时代中国的心脏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少爷,还有十分钟我们就到了。”台风号舰长出现在了舱门外,李默点了点头:“联系赵诚吧,让他先去试探一下袁世凯,他要是想留最好,要是还想走……”

“那就看看是他快还是我快。”

“是。”

舰长离开后,四周紧邻的舱室内顿时响起了一片脚步声,警卫营和夜鹰们纷纷开始准备,李默也重新戴上了瓜皮小帽。

……

天津的新建北洋陆军提督府内,家丁和士兵忙忙碌碌,不断将大大小小的箱子抬入后院,在那里几辆马车已经是整装待发。

袁世凯坐在大厅里,看着院子里来来往往的士兵,叹了口气,辛辛苦苦几年,还是到了这个地步,不是因为如今动乱的北京城,而是来自渤海相隔的辽东。

旁边,王英楷,王士珍和冯国璋等人也是皱眉紧锁,这些人都是经过举荐或者是几年前从三省退回来后被袁世凯慢慢提拔起来的将领,此刻见到辛辛苦苦攒下的基业要搬迁到内陆,心里也很是不舍。

山西虽然是好地方,晋商更是富足,足可支撑起几万军队,但比起天津直隶却是偏僻了很多,一旦河南被截断,山西就是个死疙瘩,除非大家愿意去喝西北风,要不然只能干看着大块吃肉喝酒,自己却一点点耗死。

“大帅,是不是再等等,北边不是还没过来吗?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王士珍实在不忍就这么扔下基业,终于打破了沉默劝道。

“聘卿兄,北边早在上个月便已经开始调兵遣将,几艘铁甲大舰更是全部从琉球回到了旅顺,何况那位李少爷,他……”王英楷不知道是不是该将李默当初的那句话说出来,看了眼袁世凯,见到后者点头后才继续说道:“那位李少爷早在维新开始之前便带来了话,不准我们支持维新,由此可见他是打定了主意要动手了。”

“竟有这事?”王士珍也是首次听说这个情况,连忙看向了袁世凯,后者立刻点点头:“邵宸说的不错,那位李少爷早已命人来关照过我,不许我支持维新党,看得出他是不想让大清恢复元气。”

“不让我们支持维新党和他出兵有何关系?”冯国璋有些不解,立即问道。

“华甫你想啊,他假借他人之口,不让我们支持维新,那样一来皇上必定无法成事,或许此刻北京城内已经是乱作一团,一旦皇上被废或者出了什么岔子,你觉得以他的性格会看着直隶怎么乱下去吗?”

王英楷说道:“上次皇上港颁布了维新诏,他便也亲自执笔写下了新华论,鼓动中华一家,说满族早已不配再座天下,其实他进军关内之心早已是路人皆知,虽然我也不知道他会以何种方式进军,但敢肯定,他这几日内必定会有大动作。”

“娘的,不就是几艘铁甲舰吗?难道他真敢炮轰天津不成?这里可有的是洋人,他不怕引起纠纷?”旁边的吴长纯粗口骂娘道。

“洋人?哼”王英楷冷笑一声:“你们见过人家怕洋人吗?当年英国和美国那么支持日本,他还不是说打就打了,再说了,以他此刻手中的水师力量,那个洋人敢真的得罪他?”

王英楷的话引来了大家一片点头,说实在话大家也还真有些羡慕东北那些人,几场他们想都想不出来的硬仗,让洋人都礼让三分,而且还把东北打理的井井有条,听说三年来连通了三条铁路,要这个势头下去,再有两年怕是真整个东北都能贯通了。

正在大家思索间,袁世凯起身环视一眼,叹气道:“诸位,愿意跟着我走的,都去准备吧,若是想留下来,我也决不会强求。”

说完,等不到回答便准备往外走去,当他刚刚走到院子里,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跑步声,亲兵来报,天津港的赵诚大掌柜前来拜访。

“赵诚?”

别说是袁世凯了,就连身后紧随的新军将领也是全呆住了,赵诚是谁?这个名字如今在天津一带砸在地上都会带个响声。

“他怎么会来这里?而且还选在这个时候?那位李少爷,又要耍什么幺蛾子?”

一连串的疑问在袁世凯心中升起,让他渐渐感到了不妙,但人家已经堵在了门口,若是闭门不见也不好,何况他身后那位可是……

想到这里,袁世凯立即挥散了正在搬东西的士兵,带着几位将领走向了前厅,刚到门口便见到一位三十许左右的男子,气定神闲的坐在客厅里。

忽然间,桌上一顶小帽引起了他的注意,黑色的小帽子摆在边上,里面竟露出了一截发丝,这时他才发现,那位原本并未剃发的赵诚竟然递了个光头。

这一幕,顿时袁世凯和王英楷心猛地沉了下来,这里是天津,不是东北,敢在这里不留辫子,那是要杀头的,而对方竟然敢在自己府上如此光明正大脱帽,连伪装也懒得做,只能说明一件事。

“赵掌柜是在稀客啊,不知这么早找袁某有何事?是不是码头上那帮青皮又闹事了?您说句话,我这就让人把他们全抓起来。”袁世凯抱拳呵呵一笑,带着几人踏进了客厅。

“袁大人客气了,些许青皮闹事怎么敢麻烦您呢。”赵诚也回礼道:“刚才路过这里,见大人府上不时有车队进出,大人您这是?”

“哦,没什么,家里几个女人吵着闹着说要去北京住几天,再下只能找几个兵士帮着收拾收拾。”袁世凯连忙打起了哈哈。

赵诚眼角一眯,他不相信袁世凯会没看到他故意取下的帽子,既然看到了还能不提不问,就说明他真的有鬼幸好自己早有准备,不由笑道:“袁大人,这几日天津不太平,咱们这些人还要靠着您呢,怎么我却听说您准备把新军往山东、山西调,难不成那里出了悍匪暴乱?需要您过去督办?”

“你……”袁世凯豁然站了起来,就连身边的王英楷等人也是脸色大变,没想到自己这边自认隐秘的事情竟然一举一动都落入了人家眼里,难道那位李少爷真实自己的克星。

“袁大人公务繁忙,赵某不便打搅,不过有人让我带句话给您。”赵诚站起来对视着袁世凯,抱拳道:“大人,您是汉人,也是我中华一员,值此国家变革之际,外有洋人为祸横行,内有权清不思进取割地赔款,若非我家少爷,甲午结果相比您比谁都清楚,所以在下不想多说,谁才是真心为民相信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少爷只让我带一句话给您。”

“国、民之间,当有抉择,割据纵使能得一时之快,但始终如不得大流,还可能被子孙唾弃,您若真是明白人,当知道如何取舍,勿要误了自己和他人。”

说完,抱拳拜了拜后,立即向外走去,身后的冯国璋等人却早已气得挽起袖子就想抓人,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那位李默以为自己是谁?他在东北也不过十来万人,又要防备俄国,又要保证安定,能过来个四五万就很了不起了,即便是十万都过来又如何?自己这边也有好几万人呢,真要想走,谁能拦得住。

袁世凯拦住了众人,缓缓跌坐在椅子上,片刻后忽然想起一件事,环视四周骇然问道:“段祺瑞呢?”他的话让众人也不禁心颤了一下,王士珍连忙说道:“段祺瑞早上被一个德国教员拉了去说事了,大人您的意思是?”

“遭了,德国与那李默早就是穿一条裤子了,他会不会是?”王英楷猛地站了起来,脸色霎时变得有些惨白。

“不会,决计不会,芝泉与我等都是兄弟,撤走之事他也早有所知,之前他还把家眷都送去了山西,怎么可能会出卖我们呢?”冯国璋摇了摇头。

“难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要不然那个李默怎么会知道我们要走?”

众人议论纷纷,使得客厅里一下子纷乱起来,就连一向冷静的袁世凯此时也变得焦躁不安,起身走了几步后想想后,忽然猛地一咬牙。

“走,立刻走。”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06章 这笔买卖,你做,还是不做!

嘚嘚的马蹄声在耳边不断响起,身体随着马车来回摇晃,段祺瑞只觉得胸口都快炸开了,他这辈子都没想到国,竟然会被人在大营里给绑票了,而且绑自己的还是德国人。

这帮子洋鬼畜,绑架自己干什么?

段祺瑞真想睁眼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惜头上被蒙了个黑布口袋,只能隐隐约约瞅见些光亮,其它竟然都不知道,幸好他也是胆大之人,若是遇上旁人,恐怕早被吓得屁滚尿流了,此刻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对方只是打晕将自己绑上,那么起码说明还不想杀自己。

段祺瑞正思量间,马车忽然停了下来,然后就觉得几只胳膊拽住了自己,把他带出了车厢,隔着黑布眼前也亮堂了很多。

“解开他。”

忽然间,段祺瑞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不等他深想便觉得眼前陡然放光,刺目的阳光让他用手遮蔽了一会,才慢慢适应过来,这时才看见四周站满了背着枪的士兵,正要开口询问,忽然间那些士兵身上灰不溜丢还绿褐夹杂的古怪军装让他猛然脊椎发寒,瞳孔一下子收缩了起来。

段祺瑞的表情让李默很满意,走向绑架他的两位德国军官,对杜大壮招了招手:“两个先生,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这里是五万马克,还请笑纳。”

配合少爷的话,杜大壮猛然翻开了皮箱,霎时整整一箱德国马克纸币暴露在阳光下,顿时让两位德国军官气都不匀了,要知道他们在新军中每个月薪俸约合三百马克,现在一下子就是五万,任谁看到这么大笔财富都有些手足无措。

“大壮替我送送两位。”

让杜大壮送走了两位德国教官后,李默才缓缓走到了段祺瑞身边,打量起了这位晚清时代赫赫有名的北洋三杰人物。

“光绪七年,你揣着一块银元徒步两千余里,跑到山东威海投奔了族叔,入军中做哨书。”

“光绪八年,你父亲在看望你的途中被人杀害,你奔丧未获,致函合肥知府,以你族叔的名义请求缉凶,不久后便报了父仇。”

“光绪九年,你母亲悲伤过渡去世,你返乡治丧,带着三位弟妹回到军中,以饷银供养他们,自己却舍不得吃穿。”

“光绪十一年,你考入北洋讲武堂入炮科,曾得李鸿章赐书奖励。”

“光绪十二年,你与举人吴懋伟之女吴氏在合肥结婚。”

“光绪十四年,你被派往德国,入柏林军校学习半年炮兵,但你后来不归,独自留在了克虏伯厂实习,半年后才回来。”

“光绪十六年,你……”

李默绕着段祺瑞,每说一句,后者的眼睛便瞪大一分,心头寒气也更盛了,最后等不到说完,便打断了话,惊问道:“你是谁?为何如此详细知道我的事?”

李大少爷心里暗笑,好在他前世看过北洋三杰的资料,而且因为他当过总统,所以更加详细,此刻听到对方声音中底气不足,嘴角一勾,指了指身边的战士:“他们叫我少爷。”

“少爷,你是哪家……?”段祺瑞说到这里,猛地想起了一个人,差点蹦了起来:“你……,你是李默。”

“答对了。”李默从段祺瑞身边擦过,莞尔道:“可惜没奖励。”

“扑扑扑……”身边战士听到这话,全都紧闭嘴巴鼓着腮帮一个劲的直抽抽,他们对李大少爷的手段也是哭笑不得,即便是被五花大绑着的段祺瑞额头也拉下两道黑线,若不是身边这些士兵很恭敬,打死他也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位统兵几十万,拥有一支强大水师,接连打败了日本俄国,名震大清的李默李大少爷。

稍稍平复了一些激动后,段祺瑞连忙沉声问道:“李少爷,你我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不知你为何要绑我?”

李默眨眨眼睛,笑道:“都说段先生是袁世凯身边的重要助手,与王士珍,冯国璋号称三杰,既然你知道了我是谁,那何不猜猜我为何绑你呢?”说完,便不理他,从身边卫兵手里接过望远镜,查看起了东边方向。

段祺瑞打量了一下四周,虽不清楚详细地名,但他也知道这么短距离肯定还没出天津地界,等到李默举起望远镜往东看时,一个念头猛地从心底升起。

“你……,你们要对付大帅?”

李默背着身子没说话,但段祺瑞却愈发肯定自己的想法,喊道:“我明白了,你肯定派人去见了大帅,还故意让他发现我没到场,让他误会我与你为伍,这样大帅必会担心遭到伏击不敢再走原来的路线,你……,李大少爷,好算计。”

“虽不中,亦不远矣。”李默将望远镜还给了卫兵后,扭过头笑道:“我没找人去和袁世凯说你背叛了他,不过以他的多疑,我派人去威胁一下他,又未见到你在场,肯定会心生怀疑,必定不敢再走原来的路去山西。”

“所以我准备在这里等他,顺便请段先生看一出好戏。”李默挥挥手,对旁边的卫兵挥挥手,立即有人掏出一团麻布堵住了段祺瑞的嘴巴,将他带到了旁边看押起来。

看到段祺瑞即未挣扎,又未反抗,李默倒是对此人的胆量有了些好感,回头问李强道:“袁世凯出来了吗?”

“出来了,少爷您算的没错,他没有绕道山东,而是笔直往北京这边来了,而且他害怕无诏擅自调兵入京被人抓住把柄,所以只带了一营亲卫。”

李默吸了吸鼻子,袁世凯自作聪明,早早把他精心拉拢的几万大军分散入山东河北一带,以剿匪锻炼为名由亲信带领,原本是准备等他出发后在前往山西的路上回合,因为他也害怕猜错了,万一自己不动手,那么无论是光绪还是慈禧当权,他这个无旨擅自动兵的罪名就跑不掉了,万一被解除兵权除非造反,不然根本不可能躲过去。

所以他身边只保留了一千亲卫,打算利用戊戌事发的机会,走山东绕道进入山西,但因为赵诚的出现,道出了他的心思,害怕途中遭到埋伏,而且他还带着家眷老小,加上手下也有些家眷,所以还不能走小路,只能硬着头皮以回京剿除乱党的名义,换走天津至廊坊这条途径北京的官道,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山西。

可惜他不知道,从他出门的那一刻起,就被很多眼睛给盯住了,哪怕他不走这条路,也没法躲过背着无线电的夜鹰们的眼睛。

随着电报接收机一阵滴滴轻响,通讯兵立刻汇报道:“少爷,他们来了。”

汇报声,顿时让所有人都警立起来,李强更是飞快的开始布置任务,整整一个中队五十位夜鹰,和陪李默出来的五十位警卫营战士,如猛虎般飞快的散入到了不远处的官道两侧,段祺瑞更是连挣扎也忘记了,瞪大了眼睛,很快他就明白,为何李默会给他的士兵穿那么怪异的军服了,因为远远看去,那些埋伏在官道两侧的士兵竟然和草窝树丛完全混了起来,若非仔细查看,根本无法发现。

就在他心震李默为何有这种军服时,几骑骏马陡然跃出了地平线,激动下呜咽了几声后,熟悉的新军身影立刻出现在了官道远处。

……

“报,大帅,前面一路畅通。”

哨骑猛地一拨马头,娴熟的在大队前转了个身,靠近了坐在中央的袁世凯少许后,立即汇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