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战士们在工作时都习惯性地把枪放在近处架起来,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在被子弹击中前抓起了步枪,有几个动作快的,更是已经抓起了武装带上的手榴弹扔了出去。

轰轰轰……

一连串的爆炸伴随着硝烟冲天而起,如同闷雷般向四周传递,冲在最前面的战马更是被爆炸吓得纷纷乱跑,蹄声猛地一下散落起来。

但这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骑兵显然非常有经验,只拨动了几下马缰,就重新稳住了战马,然后以双脚控马瞄准了正在指挥下向油井且战且退的战士们。

但这些南方来的士兵显然太小看这些靠速度吃饭的骑兵了,千米距离不过是几下呼吸。

所以当小战士低着头,多路狂奔,眼见就要越过挖到一半的堑壕时,远处一位刚抓到步枪的战友就被子弹打穿了脖子,鲜血如涌泉般染红了大地。

小战士眼睛都红了,但此时根本顾不上多想,猛地一个饿虎扑食冲到了他身边,抄起步枪扭过身体,掉头对着冲在最前面的骑兵就是一枪。

子弹没有打中骑兵,却打中了战马的脖子,吃痛下战马猛地人立而起,马背上的骑士猝不及防,也被掀翻在地。

不过这家伙的确非常凶悍,竟然一个鲤鱼打挺就站了起来,小战士吓得连忙对着他又连开两枪,骑士大概没想到对方的射击速度那么快,凸着眼珠就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虽然打死了一个,但这些嗷嗷乱叫的骑兵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很快就淹没了小战士,虽然他努力地开枪瞄准每一个企图靠近的骑兵,但当子弹耗尽的那刻,一柄雪亮的弯刀陡然从眼前抹过,喷涌而出的鲜血将围脖都染得猩红猩红。

激烈的遭遇战,面对的又是速度奇快的骑兵,让战士们有些慌了手脚,而且由于事发仓促,机枪还被放在后面的帐篷里,所以连长只得尽可能把散落的士兵召集起来,围着储油的水泥槽组织抵抗的同时,派人去取机枪。

虽然水泥槽很坚固,但毕竟太小了,很快两百多士兵就只剩下了不到一半,没有机枪掩护,只能靠步枪和手榴弹却要面对数以千计,怪叫着蜂拥而来的骑兵,顿时陷入了苦战中。

就在此时,那些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骑兵突然分出一部,陡然向远处窝挤成一团的石油工人和雇工们冲去,指挥反击连长的眼睛霎时就红了。

他的连,本来就是被派来保护油井和石油工人的,如果这些工人被人当着自己的面杀死,那么他这个连长恐怕也当到头了。

所以立刻下令分出二十位战士,准备去保护那些身无寸铁的工人。

但骑兵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战士们刚刚抵达筑起一道人墙的时候,骑兵们就已经杀到了面前。

雪亮的弯刀伴随着高高跃起的铁蹄,落在了这些战士的身上,虽然他们竭力的反击,步枪甚至顶到了对方的身体,一些战士甚至干脆放下枪,抄起手榴弹就抱着最近的敌人同归于尽,但这种疯狂也仅仅阻止了一会,二十多位战士就被铁蹄彻底淹没。

没有了战士的保护,那些手无寸铁的工人们顿时遭到了屠杀,每一匹战马疾驰而过时,都会带起一蓬血雾,和一颗瞪大了眼睛的头颅。

剩下的战士也都被这种屠杀激红了眼睛,纷纷摸出刺刀装载了枪尖上,准备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哒哒的机枪声终于响了起来,不过这已经太晚了,骑兵们已经开始绕道侧翼冲了上来,见到一个个掩护的士兵不断倒下,连长只得猛一咬牙,点燃了熬了一个冬天才发现并抽出来的原油,并且还在电台和机枪上绑上了手榴弹,等在最后时刻的到来。

当几声剧烈爆炸冲天而起,滚滚浓烟也像怒龙般冲天而起,犹如千百年来边关告急时扬起的狼烟,扶摇直上传遍四野。

半小时后,当最后坚守在高出水泥石槽中的几位战士因为弹尽而被铁蹄淹没时,这些凶悍的骑兵竟然纷纷跳下马来,将战士们的尸体拖到了一起,然后拨光了他们的衣服,从怀里掏出了剥羊皮时才用得上的小刀。

头颅被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一起,鲜血,肉块铺满了整个油井,而一张张被剥下甚至还有余热的完整人皮,被一张张贴到了储油槽和四周的简易营房上。

不到几分钟,这座刚刚开采出来,被誉为西北战役关键的油田四周就铺满了这些东西,当这些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家伙做完这些事情,准备打扫战场时,远处陡然跃出的两辆野猫和更加猛烈的机枪声,让知道厉害的骑士们不得不放弃了满地的枪支和弹药,重新跨上战马迅速消失在了地平线外。

但是当两辆野猫抵达油井后,上面的战士全都被眼前这一幕激得两眼通红,全身颤抖,一双双紧握发白的拳头,更是砸的车厢咚咚作响。

昨天,他们巡逻时还路过这里。

他们熟悉这里的每张笑脸,抽过这里每位战友的香烟。

但现在。

他们却无法将这些战友拼整齐全。

“啊……”一位机枪手,抱着头仰天长啸后,猛地扣住了扳机,将两匹敌人遗弃下来的受伤战马撕成了肉末。

枪口喷洒的火焰彻底点燃了这些战士。

他们要,报仇。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44章 战巡的梦想

“是的。”

涵元殿内,李大少爷把自己舒服的包裹进柔软的沙发里,眯着眼睛暗暗点头,经过自己编写的大量杂七杂八后世军事经验和教训,再加上这些年的历练调教后,陈大参谋长果然是锻炼出来了,一眼就看穿了发生在纳土纳那场规模不大海战中的最大问题。

从海战经过来看,无论是官兵素质还是装备质量,自己这边已经不逊色于那些有着几百年底蕴的老牌海军国家,甚至在装备上还略有超出,但两艘海参崴级重巡和两艘靖海级轻巡却只取得了击沉一艘荷兰巡洋舰的战果,并不十分让人很满意。

叶祖圭当时的战术是对头的,在英国两艘巡洋舰脱离采取侧翼夹击战术后,他用两艘速度更快的靖海级颤抖应对正确的,除了政治因素外,海战不是大家停好了你一炮我一炮,而是双方不断运动中进行的,尤其是巡洋舰之间的较量,除了要比拼大炮外,还需要比速度和机动性,在这方面占优的靖海级用于缠住英荷舰队中最强的英国军舰显然很正确。

唯一遗憾恐怕就是他明知特混编队就要到了,却没主动佯装后撤,拉近和特混编队的距离,给敌人一次突然袭击,争取全歼荷兰巡洋舰。

这只是一点小瑕疵,和他立功心切有关,不能说是大错,毕竟他那时也无法肯定特混编队会在多久内抵达,强行压进距离抢先打沉一艘的做法是对的。

只是他虽然设想到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按照计划准备要快速打沉对方至少一艘巡洋舰,但最终却还是依靠特混编队抵达后,由中华舰发动了最后一波进攻,才最终解决了卡马乔号。

而造成这种打得热闹,战果却不大的主要原因,还是海军缺乏一种拥有一锤定音能力,且能够伴随巡洋舰高速机动的军舰。

战列舰,目前依然是各国海军中绝对的主力,除非十年后发动机、结构和材料等制约飞机的因素解决,要不然战列舰就还是一个国家的定海神针,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拥有一锤定音能力的战列舰最大缺点却是速度太慢,即便李默拥有了领先世界的燃油和蒸汽轮机组合,但要想把一艘两万吨级的战列舰一下子提升到巡洋舰速度,还还不现实,因为战列舰的排水量首先要给装甲和火力让位。

而且为了使主炮更加精准,能在高海况下减少横摇,战列舰的舰型也更加短粗,以中华舰为例,已经结束了实验并且安装好了厚厚主装甲,达到了作战要求的情况下,舰体长度却仅仅比靖海级长了不到十米,这本身就限制了速度的提升。

李默计算过,要把宽大粗短中华舰速度提升到靖海级的水平,那需要至少把目前的这个锅炉和蒸汽轮机功率提升四倍。

这是此刻技术条件下不现实的狂想。

但问题是,各国大型装甲巡洋舰普遍装备的203毫米主炮火力却已经有些不足了。因为随着大夏群岛海战被各国研究,装甲巡洋舰越来越大型化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个时候除非像大夏群岛时一样,把大量的203毫米舰炮集中使用,要不然根本无法取得太大战果。

但从纳土纳海战来看,将来在巡洋舰之间爆发的战斗规模都不会很大,往往都是几艘之间的较量。

追求速度,机动,再加上远距离打击理念开始盛行,又造成了射击精度的下降,这样一来203毫米舰炮即使能命中几发,也不能造成致命伤害,就比如乌苏里号和满洲里号两舰观测到的击中次数就达到了十一枚,却最终还需要中华舰来最终解决问题。

新华目前控制的海域实在是太广袤了,所以巡洋舰建设甚至比战列舰加更重要,而且随着俄国海军开始蠢蠢欲动,英国也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眼中钉,未来可能要面临海上运输战,破袭战等诸多问题的海军,急需要一种能够拥有具备战列舰一锤定音能力,却又能像巡洋舰一样拥有高航速,高机动能力的战舰。

历史上,费舍尔爵士在设计出无畏舰后也遇到过的同样问题,所以他最终拿出了被他称为完美巡洋舰的战列巡洋舰,这种改变了各国巡洋舰装备结构的新舰种。

一些后世的军迷认为,战巡是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的产物,辉煌却也失败,而李默却认为,战列巡洋舰之所以会最终被抛弃,并非因为设计上的问题,而是战术思想上出现了偏差。

问题还是出在了前面的“战列”二字。

因为当各国海军的指挥官们需要决战时,往往都会先想到战巡上和战列舰相同口径的重炮,把它们加入主力编队去和战列舰对轰,这在日德兰海战中表现尤为明显,而费舍尔当初设计战巡,却仅仅是准备把它投入破袭,和打击对方巡洋舰。

所以战巡的设计思想是没有错误的,只是执行者过于追求重炮数量,企图压制敌人盲目使用才造成了战巡迅速陨落。

制约战巡最大的问题还是结构和速度,如何安放大量的重炮是最头疼的事情,但中华舰的出世,并经历了一年堪称折磨的测试后,海军设计部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不久前麦克金森的豪语,他们已经拥有设计和建造更新一代主力舰的能力。

动力上是第二个难题,小水管锅炉技术从李大少爷出售后,已经在各国流行,但蒸汽轮机和新一代燃油锅炉技术却依然属于最高机密。

和后世费舍尔爵士使用蒸汽轮机,并且在第一代战巡无敌级肚子里塞了三十一台燃煤锅炉,才最终弄出了四万一千马力,让标准排水量一万七千吨的无敌级战列巡洋舰勉强达到26节的尴尬不同,李大少爷此刻拥有的动力组合放在任何国家都是梦幻级别的。

按照无敌级的标准,已经进入了设计尾声的第三代燃油锅炉只需要二十台,外加四台更大功率的蒸汽轮机就可以办到,这样在航速上就已经初步具备了战巡的要求。

但面临的最大问题却卡在了舰炮上。

战列巡洋舰,之所以叫这个名字,都因为它安装了用于战列舰的重型火炮,但目前他手中的305毫米舰炮还是仿制意大利的,射程和精度还好说,但在速度上却始终无法提升。

对于巡洋舰来说,舰炮的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都会注意到巡洋舰主炮的口径,数量、射程等数据,却往往忽视了射速这个关键。

从纳土纳海战来看,巡洋舰之间的战斗是不会遵照战列舰严格的线性战术交战的,大家往往都是在高速移动中展开交锋,这时候就需要强大而密集的火力输出。

因为无论那种舰炮,除非李大少爷此刻立即弄出炮击雷达,要不然精度都会随着速度提升而大幅降低,所以要想在速度战中获胜,就必须先解决舰炮的速度,用密集的弹丸覆盖对方,这也是他为何先弄出靖海级的原因之一。

但如今各国装甲巡洋舰越来越大,无论是被誉为水管的152毫米舰炮,还是203毫米舰炮,威力都已经不足了,而李默也早“预测”到了这个结果,所以几年前就下令研制新式305毫米舰炮,但成绩却不太理想。

样炮虽说出来了,速度也能达到每分钟两发,但精度和身管药室寿命却惨不忍睹,这主要是加工工艺和材料造成的,所以才导致了他迟迟下不定决心建造战列舰和战巡。

李大少爷的金手指,外加骑在各国肩头的发展模式,在加上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后对公认的要求小了很多,所以使得他很快就弄出了一个媲美欧洲的重工业体系,但也仅仅是媲美,此刻欧洲最顶级的305毫米舰炮同样受困于材料等问题,何况是底子还有些虚浮的自己呢。

不过听完了李默对重型舰炮的哀叹和不满后,陈平也是直皱眉头,刚才提出的这种扛着主力重炮,速度却能媲美靖海级的新式巡洋舰的确是解决巡洋舰战斗力弱的最好办法,但舰炮问题上他也是没多大办法,这和工业加工能力,以及材料研究有关,不是一天两天就你能弄出来的,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之前唐晓还想过用意大利舰炮的身管和药室,但兼容上还是有问题,何况意大利舰炮在这两项上本来就弱不少,所以很快放弃了。

大口径舰炮,已经成为了困扰目前新华建造新一代战列舰的最大问题,加上李大少爷不想参与到前无畏时代这波钢铁狂潮中浪费钱,所以才一直压住了海军中要求建造新战列舰的声音。

但现在,却没想到巡洋舰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皇上,我之前也询问过皮埃尔和麦克金森305毫米舰炮的进度,他们倒是给了我一个折中的建议。”

“哦?什么建议?”李默立刻竖起了耳朵。

“皮埃尔建议,可以先使用十英寸,也就是254毫米舰炮。”陈平叙诉着目前新华首席火炮专家的话,道:“他说,在研制305毫米舰炮时,他们也一起推动了254毫米舰炮的研制,从目前来看,进度比305毫米舰炮快了很多,而且由于弹丸小了点,速度上达到每分钟两发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有可能突破每分钟三发。”

“而且他还说,从欧洲的角度来看,254毫米舰炮已经属于250至300这种级别的舰炮,虽然威力上比起主力305毫米舰炮还有些差距,但比203毫米舰炮却强了很多,而且如果把身管加长到五十倍,再加上我们独家的被冒穿甲弹和新型发射药技术,完全可以撕开目前各国的任何一艘大型装甲巡洋舰,甚至能够克制北极星以及老人星这一级别的任何一艘战列舰。”

“而且麦克金森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他也建议我们在建造新巡洋舰时,考虑一下采用254毫米舰炮。”

“真的?”

陈平刚说完,李默就激动地陡然站了起来,他之前眼光一直放在305毫米主力舰炮上,对于后世记忆中很少使用的254毫米舰炮倒真的没太多关心,此刻听了陈平带来的两位设计师的话,心顿时喜上眉梢,只要速度、精度和寿命这三项达到要求,哪怕弹丸威力稍微小一些也无妨。

想到这里,李默立刻冲到了桌子前,开始写下一些关于战巡的数据和要求,当然,李大少爷不会学费舍尔爵士给无敌级装上变态的六门双联装主炮,他选择了后世流行的三座三联装,前二后一的布局,同时首次给未来携带水上侦察飞机留下了足够的位置。

九门254毫米主炮,那怕威力只有305毫米舰炮的七成,威力也是极其恐怖的,再配合自己的火控系统,就足可以确保准确度,如果速度能够达到每分钟三发,那么任何一艘巡洋舰在它面前就是被屠宰的命。

而且254毫米舰炮重量本身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