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之对应的,是不远处的乌鲁木齐城则升起了无数的蘑菇云,纷飞的瓦砾,弥漫的尘土,笼罩了整个东门。

一枚炮弹,准确的落在了几个纵马狂逃的叛军前,当先的骑兵顿时被气浪掀得跃上了半空,剩下的几人也仿佛被重锤击打般从战马上倒飞出去,等到硝烟散尽,那里只剩下来一匹受伤跪倒在地的呜咽战马。

还有一枚炮弹,穿透了厚厚的土层,砸到了临时掩体中,火焰顿时沸腾的从掩体各处钻了出来,十几位叛军被直接撕碎,更多的则带着满身火焰被垮塌的土层掩埋,只有一只大手露在瓦砾外,紧紧握住,似乎至死也不明白为何对方会有那么强大的火力。

契科夫握着左轮手枪,身后是数十位面色死灰的俄军战士,还虽然距离稍远,炮弹还打不到这里,但他们也根本没想到,这才多少年?远东这个曾经可以随他们拿捏欺负的国家,已经把战争技术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可以在遥远的土地上聚集起数十门重炮,还能运来足够轰上几天几夜的炮弹山。

硝烟,火光和爆炸,已经使得他无法在控制自己的部队,只能眼看着炮弹一遍又一遍的头顶上呼啸而过,如犁地般反复碾压,无数的战士甚至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就被炮弹撕碎了身体,炸穿了内脏,在哀嚎中慢慢失血死去。

这根本不是打仗。

那些在圣彼得堡享受着女人和伏特加的贵族们根本或许根本不明白对手的状况,要不然就不会连大炮也不给一门。

轰!

一发炮弹落在远处,升腾而起的浓烟彻底阻挡了契科夫的视线,就在这时,他耳旁终于传来了熟悉的子弹呼啸声。

敌人的步兵上来了。

“杀!”

相同的嘶喊声,如惊雷般送各处响起,一面面双头鹰旗帜几乎在同一时刻钻出了硝烟,子弹更是随着喊杀声在耳旁飞梭,几乎是一瞬间攻守战就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

当浓厚的硝烟慢慢散尽,契科夫只见到满眼的新华军战士,低着头,弯着腰,姿势奇怪的发起了冲锋。

他们的动作熟练,不断以树木,大石和残垣为掩体,交叉掩护向城内冲来,更让他心寒的是这些士兵射击的速度很快,甚至他亲眼看到一队躲在死角的友军刚露出头,就被纷飞的子弹压制得不敢冒头。

这些被压制住的倒霉家伙好运没持续多久,就被几个新华军战士摸进后用手榴弹给塞进了石屋,浓烟和火光从里面冒出,不用看也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见到这一幕,契科夫更是头皮发麻,没想到这些人速度这么快,而且居然每人都配备了手榴弹,要知道当这种武器随着新华军使用后开始被各国模仿后,俄军至今也没有配备到普通步兵,而是专门组建了掷弹兵部队,但即便是掷弹兵,也不过每人配发了三枚而已。

“掷弹兵。”

见到对方越来越近,契科夫终于拿出了斯拉夫人的勇气,挥舞着手大喊起来,随着他的声音,身后立刻窜出了近百位战士,他们举着手榴弹,迅速的排成一列,然后猛地甩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仿制手榴弹。

“轰轰轰……”

一连串的爆炸从几十米外升腾而起,顿时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位新华军战士炸死,不过让契科夫双眼暴凸的是,对方显然比自己这边更懂得如何防护,见到掷弹兵扔出手榴弹后,居然齐刷刷的卧倒在地,避开了横扫的弹片。

死去的那几位,只是运气不太好,没来得及躲避的倒霉鬼而已。

本以为这一百位掷弹兵更是他手里阻挡敌人的杀手锏,没想到竟然比预期差了那么多,契科夫和所有人都有些气馁,但还没等他们投出第二轮,不远处忽然传来了通通的声响,视线中十几个黑点从远处腾空而起,大伙呆呆的看着这些黑点,急速从头落下砸在了掷弹兵中间。

一连串爆炸从掷弹兵队伍中炸开,队列整齐的掷弹兵们顿时被炸得四分五裂,契科夫眼睛都直了,那是什么东西?

会拐弯的炮弹?

……

“报大将军,南门也被攻破了,北门也已经告急,守将请求大将军立刻派兵支援。”

城中大营内,马国良听到禀报顿时脸色铁青,作为进出伊犁的大门,乌鲁木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这里失守,进出伊犁将再也无险可守,所以大哥马安良带兵入疆,得到了俄国人的承诺后,立即命他带领一万精锐骑兵和两万步卒坚守这里,而且还请来了俄国人一个营帮助,可这才几天?

“那个俄国人呢?”

“报,他带部队协同守东门,不过现在恐怕是……”副将说到这里,声音也小了很多,东门本来就是敌人的主攻方向,只要见到过那种密集的炮弹雨恐怕谁都兴不起抵抗的念头,所以恐怕是已经凶多吉少了。

副将的话,让他猛然激灵了一下,南北两座城门失守也已经没什么悬念,如今之计已经不是什么坚守,而是如何把手里最后的五千精锐骑兵和近万生力步卒保存下来。

但要往那里突围呢?

东门外有几十门大炮助阵,西门和北门虽然大炮少了点,但分别有新华一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压阵,对方由占据了火器优势,也走不通。

眼下唯一还算安稳的就是西门,但问题是西门就真的那么安全吗?

据哨探回报,新华西北军这次入疆带来了全部四个骑兵师,要知道刚加入的三万蒙古骑兵可不简单,虽然这些年蒙古衰弱了,但他们毕竟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民族,天生就是骑射好手,比起自己手中的西北精骑也毫不逊色。

如果不是他们出手,谁又有本事把自己派出去的几千精骑杀了个干干净净,连回程禀报的都没,才最终导致了乌鲁木齐毫无预兆的被包围了。

虽然看起来西门最弱,但谁知道那三万蒙古骑兵是不是就在外面等着?何况这里面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对手的第二支步卒师至今打听不到一点消息。

星星峡,嘉峪关,都在新华军的控制中,按照他们那个编制,两地只要分别派一个团镇守就足够了,何至于要留下一个师四个团呢?难道说剩下的两个就在西门?

马国良心头愈加乱了,大家都不是傻子,围三阕一的道理谁不懂?新华西北军如今占据了人数和装备优势,又怎么可能故意放出西门这么个大缺陷呢?

“或者说那至今未现身的两个团一万人就在西门外等着自己钻口袋?”想到这里,马国良也不禁打了个寒战,若果真是被自己猜中的话,别说剩下的着一万五千人了,恐怕就是再增加一倍,也别想从装备精良,全火器话的新华军面前全身而退。

可不走西门,又该走哪里呢?

“大将军,西门外攻势最弱,我们不妨从那里突围,只要回到了伊犁,就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副将看穿了马国良的心思,立刻建议道。

马国良听完,却摇了摇手,扭头向北边看去。

……

“团长,咱这是干嘛?为啥不一鼓作气冲进去?非得扮后继不力的熊样?”

营长表演了一番攻城战,又按照预定的计划窝窝囊囊退下来后,心底的火气终于有些屏不住了,尤其是当东南两门都被打开后,更是极其不解,要是准备打退下来的败军的话,为何不直接学西门那般打打玩玩呢?

“费那么多话干啥?你嘟囔,老子把你们营拉去当后备”团长心里也不爽呢,朝营长双眼一瞪,刚要再骂几句,教导员连忙拉开了两人,笑着劝导:“老陈啊,这演戏也得分真假,西门那是假戏,一眼就能看穿的假戏,而咱们这里是真戏,的让人先入了戏没法自拔才能唱出味道。”

“教导员,我明白司令和师长的意思,和问题是咱们这样每次都是险险的,那些个叛军会不会以为这里也难走,最后强行走西门呢?那样咱们再追可真难了。”

“也有可能,不过司令部肯定已经考虑到了各种情况,所以他让我们不妨在耐心等会。”

听完教导员的话,陈俊也只得耐着性子点点头,可当他刚要走出掩体回营时,身后的电报机陡然响起了起来。

“报告,司令部命令我们立即竖起铁丝网准备,敌人往这边来了。”

通讯官的话还未完,陈俊就猛地跳了起来,连话都不问了,飞快的冲回了营,开始指挥大家将运来的铁丝网拉开。

等到铁丝网刚刚布好,只听到北门内忽然想起了一阵震耳的马蹄声,眨眼间数以千计和骑兵如洪水般冲出了城门,除了他们外身后还跟随了数以万计的步兵。

几乎没有任何统一指挥,隐蔽在战壕里半天的十几挺马克沁机枪同时响起,远处更多的迫击炮也同时开始怒吼,弹雨猛地扑向了毫无准备的敌军。

马背上,马国良目疵欲裂,他没想到自己居然中计了。阵阵的杀招原来在一支维持着虚弱的北门,尤其是那道不知道什么东西搅成的布置在骑兵前的大网子,几乎就是所有人的噩梦,高高的战马根本没法跨越过去,而骑兵们的砍刀也没法一下子剁断,往往需要连续挥刀,那时早已有大量的子弹从你身体内穿过了。

迫击炮弹在头顶划过一道巨大的抛物线后砸落在突围的叛军中,马克沁机枪如秋风扫落叶般咆哮怒吼的同时,冷却水箱里也冒出了热气。

在这种疯狂的火力下,叛军骑兵不断从马背上摔倒下,更别提后面的步卒了,那简直就是一场屠杀。

当马国良带最终着几千残兵又重回城内时,身后更早已出现了大量的新华军战士。

伊犁大门终于被打开了。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360章 纠结的英国

窗外。

细雨蒙蒙,运目望去,仿佛整个伦敦都笼罩在了烟尘中,大街上人来车往,街道两旁的茶座内挤满了人,沉静在下午茶悠闲中的国民,却根本不知道大英帝国正面临着全面的危机。

索尔兹伯里首相叹了口气,点着了指尖的雪茄任由着烟雾在面前飘散。

布尔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长年累月只重视海军,忽视陆军建设,沉浸在日不落光辉中的大英帝国终于遭到了反噬,懈怠的陆军面对几万布尔武装竟然连战连败,战争已经打了快一年都还没挽回劣势,最后不得不临阵换帅。

虽然此刻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但陆军依然是胜少败多,其中原因除了缺乏更好的武器外,也因为老迈的步兵们缺乏足够的数量和机动能力,在面对几乎都是骑兵的布尔武装面前束手无策,往往是刚刚艰苦的拿下一个据点,身后却又遭到了袭击。

面对帝国黄金和钻石都可能被布尔人侵占的情况,他的压力可想而知,尤其是陆军连连失利后,议会已经出现了要求他下台的声音,这对于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英国已经开始从世界各地抽调兵力,不仅将驻扎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步兵抽调一空,还把驻扎在西印度群岛的部队也抽了个干净,但从前线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还是远远不够。

据茹贝尔将军从前线发回来的电报说,要想彻底遏制布尔人的攻势,防御那么广泛的地区,至少需要三十万到四十万之间。

三十到四十万。

想到这个数字索尔兹伯里就感觉一阵头晕,大英帝国总陆军人数不过四十万,其中一半在海外,如今国内已经抽调了十万人去布尔,外海殖民地也差不多抽走了一半,才勉强在南非聚集起了二十万军队,可现在还需要最少在增派十万。

但还能从那里抽调部队呢?把国内的陆军都抽完?还是印度?埃及或者是……,远东。

埃及首先被否决了,因为哈米德二世是个残暴的家伙,他是个天生的怪癖者,对英国占领了埃及,控制着苏伊士运河早就极度不满,再加上德法等国也一直对那里虎视眈眈,这个时候从埃及抽调走太多的部队是不现实的。

原本最佳的兵员地是远东,因为在印度和远东分别驻扎着五万军队,还拥有远东舰队和印度舰队,防守是绰绰有余。但问题是这些年李默那个家伙不断地扩编陆军,如今已经把触觉伸到了东印度群岛最南端,日本之后他和英国的关系一直僵持着,互不信任,现在又在东南问题上严重对峙,说随时会擦枪走火都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从远东抽调兵力非常危险。

如果仅仅是抽走几万陆军或许还不会造成太大麻烦,因为那里还有海军,有舰队守护。但问题是,曾经强大的英国远东舰队正面临着最严重的威胁。

一艘强大的,甚至是划时代的战列舰的出现,让整个英国都感觉到了彻骨的寒意。

想到这里,索尔兹伯里首相终于从沉思中把目光重新投到了客厅里,四周正在窃窃私语的各位大臣们也立刻停下了嘴。

在座的每个人都知道目前大英帝国遭遇的窘境,所以他们今天来到这里,就是要找到一种解决的办法,可现实却是扎手无比。

“首相阁下,李默昨天已经结束了对奥斯曼的访问,将与明早抵达意大利,然后将坐火车前往法国,根据他们公布的时间表,抵达德国的时间将在十天后。”金伯雷掏出了新华外交部转交的出访日程表,虽然他是外交大臣,但在座的谁都知道,他只是索尔兹伯里侯爵的影子,真正做决定的依然那位一心要改变英国保守政策的首相大人。

“威廉二世已经召开了海军紧急会议,提尔皮茨已经得到了授权,无论多大代价都要得到那艘战列舰的技术,而且他已经派人前往意大利,一直陪同李默直至他安全抵达德国。”

“这些该死的德国佬。”

金伯雷的话,顿时引来了一句诅咒,就连索尔兹伯里首相,都没想到德国这次会这么积极主动,连忙看向了海军大臣巴登贝格亲王。

“亲王阁下,海军部找到了答案吗?”

和几年前红光满面相比,巴登贝格亲王已经苍老了很多,庞大的海军和来自各国的挑战已经让他有些应接不暇,见到了首相的目光后,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直接转向了刚从西印度回来,被恢复了第三海军大臣职位的约翰费舍尔。

无论是什么原因恢复了职位,费舍尔都不想再去追究,对他来说立刻找出对付那艘战列舰的技术,才是至关重要的,可当他回来后拜访了多位海军技术专家后,结果却是无比失望。

结构不是问题。

动力也没多大困难。

问题依然是那个该死的舰炮后座力问题。

大英帝国有着庞大的科研机构,他们一直在努力保持着技术上的领先,即便是自己被免去了第三海军大臣的职位时期,他提出的多重炮构想实际上也没有被放弃,海军部一直在秘密组织攻关,但这次他们却真正的感到了棘手,三联装舰炮精度和后座力问题,已经成为了最大制约,根据计算,别说装十门,就算是装上六门十二英寸舰炮,齐射的话也会导致甲板塌陷。

除非将舰体放大到两万五千吨。

上帝,那么大的排水量会导致速度下降到难以忍受的十三节,虽说战列舰不依靠速度,但没有人喜欢蜗牛一般的军舰。

“首相阁下,我无法保证多久能解决技术,但我相信如果有两年时间,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费舍尔信誓旦旦,但其实他心底也极度不满这个时间表,李默已经摆出了要出售那艘战列舰的态势,法国和德国都在竭力争取,就连奥斯曼帝国都在不久前表达了希望向新华订购一艘的愿望,只是李默还死咬着没松口罢了。

冷眼观看了多年,他对李默这个人已经很了解,那个家伙非常善于利用各国的矛盾,即便是没有矛盾也要制造冲突,最终在利用冲突渔利。

所以他绝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寻找一位欧洲伙伴,何况即便是换了自己,拥有一种可以改变海军发展的技术,也会考虑将它利用到极致,争取利益。

他拿到了一副好牌,如果运气好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