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问题是,苏门答腊岛太重要了,一旦被李默取得,那么英国将不得不面对失去马六甲海峡,甚至要时刻提放印度洋的安全了。

想到这里,索尔兹伯里伯爵连忙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请息怒,我想荷兰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一定会对一些官员的私自决定作出解释,另外我也希望您让您的舰队克制,荷兰是中立国,如果一个中立国遭到进攻,那么其他国家有权帮助抵御。”

“呵呵,拉着欧洲威胁少爷?”李默心底冷笑一声,不过现在真不是解决马六甲的时候,而且如果再继续抢夺南洋的土地,那么势必会让目前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和政权担忧,这样的话就会把这些人全部推倒英法那一边,这不符合新华的利益。

国土已经够大了,一个西伯利亚,就等于将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再加上婆罗洲,吕宋,苏拉威西岛,马鲁古群岛和半个新几内亚岛,以及已经更名的原密克罗尼西亚和所罗门群岛,再加上檀香山,小笠原群岛和北海道以及千叶群岛,陆地面积几乎是后世共和国的三倍还多,而海域更是数十倍。

足够自己消化几十年了。

与其全部占领,把所有人多推倒敌人那一边,还不如趁现在让出一些给东南亚国家自由生存的空间,来缓解这些年新华不断扩张后对各小国造成的压力。

土地是抢不完的,最精华的几乎都吞下了,何必再去浪费时间和金钱去占领一些价值不大的土地呢?新华的亚洲霸主地位已经确立,剩下的国家和政权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改如何选择,所以还不如集中力量,把头埋进去几年,利用自己的对二次工业革命的把握能力,为未来抢占更好的土地和资源做准备。

所以李默立即说道:“亲爱的伯爵阁下,我非常期待大英帝国来主持公正,说实话,我不需要那些土地,只要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我将保证,只要能确保我新华子民的利益得到公正的待遇,我的军队将永远不会踏上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

“这是真的?”

索尔兹伯里失口叫了出来,他没想到李默竟然说出这番话,顿时心头急转,这是不是代表新华的对外政策将做出重大转变呢?

正在他思考时,李默却忽然呵呵笑了起来,指着海湾外滚滚的烟云,自豪道:“首相阁下,我想邀请您一起去欢迎凯旋的勇士,可以吗?”

听到邀请,索尔兹伯里猛地扭过头,瞳孔急剧的缩成了一点寒星。

那支带着刚刚打败了庞大的俄国远征舰队的傲人战绩,带着满身的硝烟和彪悍的舰队回来了。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433章 胜利大游行

美丽的苏比克湾内,苍翠有致,如同伸出的两个绿色臂弯,将一汪碧水搂在了怀里。

小型铁轨穿花绕蝶般从基地各处穿行而过,水泥码头更是如利剑般刺向海湾中央,足足十六个大型泊位,二十个中小泊位,再加上四座干船坞,及两艘两万吨级的浮动船坞,用豪华来形容也丝毫不过分。

但哪怕是索尔兹伯里都不清楚,事实上这里虽然是新华帝国皇家海军南洋舰队的司令部,是舰队最主要的基地之一,但事实上无论是海军还是李默,更喜欢能够辐射整个西南太平洋,并且更易于管理和保密的关岛基地。

半个月的封闭,使得吕宋几乎停摆,橡胶、烟叶、蔗糖、稻米还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全都被堆到了码头上,无论是船主还是商人,全都眼巴巴的等待着解禁的那一天到来。

没有人知道战争到底怎么样了,吕宋岛就如同一个闷罐子般开始酝酿一些情绪,谣言开始起来,俄国人的舰队似乎无处不在,甚至还引发了小规模的骚乱。

由于吕宋被重新划分为三个省,并且取消了总督制后,钟文耀不仅没失落,反而扶摇直上成了副首相,还兼任了南洋事务大臣。

这段时间的纷乱和谣言不仅没让他感到担忧,反而使得那些隐藏较深的昔日独立派全都暴露了出来,他是不会放过这机会的,立即以煽动和制造骚乱的罪名把这些人全都投进了监狱。

但这也不是办法,如果真的海军失利,那么恐怕真会引发恐慌,所以就连他都写忐忑,但直到三天前吕宋各地关闭了十几天的各家电话电报公司纷纷打开大门,当第一支悬挂着新华国旗的船队进入马尼拉湾,所有人都的心头跳了起来。

留言在一瞬间就告消散,甚至是那些发布假消息愚弄人的混蛋也同时被唾弃,虽然舰队还没有回来,但重新敞开大门就说明,俄国人至少是被赶走了。

一些机灵人,开始涌向了苏比克军港,希望能亲眼证实一下这个消息,当越来越多的人围挤在基地外围时,这座南洋最大的军港忽然向全体公民第二次敞开了大门。

码头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人海中,超过七成都是华人,又以在南洋闯荡了多年的为主,一些人还带来了孩子,此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压抑着心情,望着港湾外正在慢慢转向掉头的巨大身影,甚至需要捂住嘴巴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回来了。

我们的舰队回来了。

码头上,一字排开的十八门礼炮同时爆发出了雷鸣,当滚滚雷声从苏比克向外传递时,欢呼声也从码头和水道两岸炸开,人们挥舞着草帽,扬着手,年轻人甚至还脱下了衣服。

水兵们,穿着洁白的海军服站立在舰舷两侧,静静地看着欢呼的人群,他们的腰挺得很直,他们的脸上挂着微笑。

当吉林号发出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欢呼达到了高潮,尤其是依靠拖轮入港的公爵号和奉天号成为了那些准许进入的记者们的主要目标。

这一次,李默没有在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的让记者们靠近自由拍摄,因为他知道,这些军舰,这支舰队和自己,从此以后都将成为这个世界最举足轻重的力量。

龙国章带着各位舰长走到了欢迎的换礼台前,缓缓的举起了手臂,斜到眉梢,大声喊道:“报告,皇家海军总司令龙国章,携全体官兵出征归来,现向伟大的皇帝陛下缴令,致敬。”

“欢迎你们回来,我的勇士们。”李默激昂的声音中,陪伴着一起欢迎的索尔兹伯里却不由自主的抽了下嘴角,十四艘参与决战主力舰,真的只有两艘损坏,一艘也没有沉没,就连那八艘装甲并不厚实的中国的人独创的轻巡也没有损失。

到底是什么在支持他们,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呢?

当他在李默的陪伴下,登上了奉天号后,脸色也变得更加阴郁,这艘庞大的,拥有三座三联装重炮的大家伙身上布满了裂痕和弹坑,一块块焦黑的斑驳,不仅没让它狼狈,反而让人感觉到一种彪悍。

世界第三舰队已经折戟成沙,如果尼古拉二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那么俄国会不会就灭亡?李默的手臂会不会沿着西伯利亚大动脉一直延伸到欧洲?

一想到黄种人从此走入白人的世界,索尔兹伯里就感觉一阵头晕。

“皇上,这样是不是太高调了?”见到索尔兹伯里的脸色越来越阴沉,陪伴的钟文耀害怕影响到后面的谈判,不由悄声问道。

李默看了眼正在听龙国章介绍奉天号的英国首相,微微一笑:“那么你说,我低调点,去给他装孙子,他会不会从此放松对我们的警惕?”

“不会。”钟文耀肯定的摇了摇头。

“那就对了。”李默嘴角一勾,傲然道:“无论我们是不是低调,等到海军全歼俄国舰队,等到陆军杀到叶尼塞河的消息公布出来,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看着李默雪亮的眼睛,钟文耀想了想后脸颊上陡然升起了一丝潮红,呼吸都急促了起来:“第一大国。”

“是的。”李默点点头:“你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十年里缔造出了世界第一陆地国家,所以认为那些列强会因为我们低调,全世界就都不会来注意我们了?”

“既然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别人的警惕,那么为什么不干脆高调一点呢?”

“你知道吗?”李默指了指最近的水兵们,说道:“我们的海军总吨位不及英国三成,但这些将士每年消耗的训练炮弹却是英国海军的一倍每年的训练量是他们的三倍,连续待在海上训练的最长记录是两百二十天。”

“他们从穿上军装起,一直都在接受这个世界上最艰苦的训练,他们用十年时间走完了列强需要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他们为了什么?”

“是那份厚厚的军人津贴?是对大海的热爱?”李默微笑着,自问自答的捏了下拳头:“都不是,他们是战士,当他们穿上军装,扛上枪,踏上军舰,除了保家卫国外,他们谁心里没有带着满身荣耀,衣锦还乡的念头呢?”

“你要记住,我们现在有近百万的将士,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当他们逐渐的退役,带着挂满衣襟的勋章回到老家,会影响多少人呢?”

娓娓的声音,让钟文耀连连点头,的确如李默所说,如果等这批战士退役后,那在他们身后的家庭和族人,无疑将成为新华最铁杆的支持者,因为这个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他们绝不会容忍别人来糟蹋海域疆土。

“你一会通知李先生和首相府,调动所有的报社,通知沿海所有的县市,张贴榜文尽可能的去宣传,我会让总参全力配合我要让我的舰队,带着缴获的俄国军舰举行一次沿海大游行,不仅仅是吕宋,还有婆罗洲,香港,广州,厦门一直北上让舰队在我们的沿海好好逛逛,就连朝鲜和日本也别放过让全天下都看看,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正在逐渐苏醒。”

“去进行一次,只能由胜利者才配举行的大游行。”

“胜利大游行”这几个字,让钟文耀的眼睛陡然发亮,心里更是把李默佩服的五体投地,毫无疑问,当舰队带着缴获的俄国军舰沿着海岸线一直北上,将会为这个国家注入怎样一种振奋和士气。

李默更是深吸了口气。

作为回来者,他对前生那些写从毛子手里抢夺了西伯利亚后还自认为可以玩低调的写手实在是无语,当庞大的几乎和一个中国差不多大的疆域合并起来,如果还玩扮猪吃老虎,那无疑就是自己找死了。

全世界都会把你搁到放大镜下。

大国。

就必须有与大国匹配的架势和威严。

所以不是他不知道低调,也不是不知道高调后会带来什么,但既然低调也不可能带来好处,那为何不狠狠地给那些列强一巴掌呢?

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哪怕是长年累月不断地对内的严密监管和空乏宣传,对于唤醒民众,凝聚民心的效果远不及一次对外战争的大捷有效果,汉唐雄风为何千年后依然有人传诵?是经济的发达?是盛世的繁华?

不,不是,都不是。

真正的原因,是他们都曾拥有一支敢于面对战争,敢于冲出中原大地,即便在遥远的异域他乡,即便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也能打出民族骄傲,让世界俯首称臣的滚滚铁军。

如今这支军队正在一点点苏醒,俄国陆军只是牛刀小试,即便从困倦了先贤几千年的黄土地走入大海后,这支军队也一样可以向世界证明,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支强大的舰队,一支从血火中打出来的舰队。

中华民族。

是时候让世界认真聆听来自东方的声音了。

所以他需要这次大游行,用巨舰和大炮深藏了千年的骄傲。

三天后,当舰队完成休整,公爵号和奉天号经过紧急维修具备了自航能力后,海军带着缴获的十余艘俄国军舰,首次在新华全海域内展开了胜利大游行。

从吕宋出发,到婆罗洲,再从那里前往广西、海南、广东、香港、澳门、福建、台湾,上海一路北上,除了向普通百姓展示国家的强大外,更首次进行了向到港城市所有公民开放军舰让他们参观的活动。

各地的报纸全都动员了起来,就连内陆的云贵,湖南,四川等省份也都出现了海军大游行的消息,一段段文字不仅仅记录了国家强大,更借这个机会告诉了所有人,新华除了庞大的陆地疆域外,更拥有庞大的海上利益需要保护。

告诉他们,无论他们从那里起航,跟着移民船去到那里,都会有一支海军在默默地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他们。

当最后舰队抵达仁川,并在日本东京湾内耀武扬威的转了一圈后,朝鲜和日本政府几乎是马不停蹄的派出了特使前往北京,再三确认中朝和中日友好。

全世界都被李默这个疯子般的举动烫伤了。

4月30日,新华再次发表公告,第二次宣布北方大捷,不仅全歼了库罗帕特金带领的俄国中路集团军共计25万大军,还生擒了这位俄国陆军大臣,并通电全国,军队已经收复叶尼塞河以东全部北方故土。

当各国政府里一张张憔悴的脸庞翻开地图看清楚叶尼塞河的位置时,全都瞪大了眼睛。

然后举世哗然。

因为。

拥有世界第一陆地,世界第二海域的国家就此诞生。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434章 今天是星期天

今天是星期天。

这是个美丽的早晨,呼啸的严冬已经逐渐过去,明媚的阳光铺洒而下,将巨大的冬宫广场映衬的格外美丽。

广场正面,阿特拉斯巨神雕像栩栩如生,这位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被宙斯降罪用双肩来支撑苍天。

但今天,俄罗斯的天空将要崩塌。

德林斯冷笑一声,收回了目光扭头向后看去,只见到无数身着着灰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属正往这里集结,而在人群的最前面,加邦牧师身着着牧师袍,胸口的十字架发出淡淡的光芒。

就是今天了。

看着身后越聚越多的人群,德林斯也不禁心潮澎湃,数年来他在伙伴的帮助下,依靠屡次“营救”布尔什维克的关键人物,帮助他们躲避沙俄军队的追捕的功劳,已经成功步入了核心阶层。

原本这次行动预定在几个月前,但在他和一些人的劝说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最终决定拖延至今天发动。

现在看来,他那时冒着暴露的危险提出建议是值得的,尼古拉二世派出的庞大远征舰队在远东一个叫西比路岛的地方折戟成沙,数以万计的士兵尸沉大海,虽然沙俄政府采取了新闻封锁,但却瞒不住悠悠之口,尤其在欧洲其他国家被这个消息震惊的时刻,俄国国内矛盾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而他也因为这个建议,更得到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内部的赞赏。

现在,就让这个赞赏来得更猛烈些吧。

德林斯向加邦牧师点了点头,后者立刻扬起了手臂,在他的带领下,十五万工人和家属从围绕圣彼得堡的每条街道涌了出来,人们唱着赞美诗,举着圣像和尼古拉二世的画像,以十字架和国旗开道,向冬宫广场走去。

当人潮陡然出现,大街小巷的警察全都慌张起来,可他们的力量太小了,根本挡不住这么人多,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工人们在赞歌声中向前走去。

德林斯也压低了帽子,跟随着人流吟唱着诗歌,但嘴角却勾起一抹残忍。

因为他知道,这些被布尔什维克煽动起来的工人们,虽然只是准备将一份百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交给尼古拉二世,要求提高待遇,要求政府实施八小时工作制度,给人民以土地,实行政治自由以及建立议会,其实并未想到过真的要闹暴乱,但他们却并不知道,这个时候那位沙皇陛下根本听不进任何话。

随着拥挤在冬宫广场前的人越来越多,侍卫们开始感到担忧,但谁也不敢冲去皇宫禀报,因为今天皇帝陛下的心情非常糟,听说从早上起咆哮就没有停止过。

可不禀报也不行啊。

向了良久后,宫廷侍卫长才先让士兵们做好准备,硬着头皮向内跑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