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能够以弓箭压制住骁果军,但却没有那个本事以弓箭射破城门或者飞上城墙。

看着已经退出射程外的蒙古军,王德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时,一兵卒指着远处叫道:“那么快看,他们那是在干什么?”

王德极目望去,却见一个个的蒙古兵将自己身上的锁子甲解了下来,并且以弯刀对着锁子甲猛的一套劈砍,将锁子甲砍成一条一条的。

城墙上的骁果军相继大笑了起来,有人道:“这群没脑子的蛮夷拿不下颍川,却拿锁子甲出气,可笑之极。”

王德起初也觉得奇怪,但随即却露出了惊骇的神色,惊呼道:“不好!他们是打算以锁子甲的做套马索。”

骁果军上下将士醒悟过来,人人都露出了惊骇的神色。

这锁链甲是由细小的铁丝,加热后煅打扭曲成圆环,并且敲打成扁环,在环的两端冲出一个小眼,互相套住之后,用一毫米直径的铆钉连接起来。铁环环环相扣,简单方便,对于防备弓箭弩箭以及寻常刀剑有着奇效。

由于蒙古骑兵利箭的凶狠压制,他们只能蹲在城垛口以刀不断的割磨套马索,将套马索割断,制止他们攀上城墙,可一但他们改用这铁环制成的套马索,他们便想割也割不断了。

到那时,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蒙古骑兵攀上城墙了。

这时,正东方飞奔过来百骑,他们身上鲜血粼粼,每个人的手中都举着一张梯子。

这些蒙古骑兵也非傻瓜白痴,经过一夜对持,他们已经想出了攻城的办法。

先是铁制的套马索,然后再是最简单的云梯。

这些东西在正规的攻城战中没有半点用处,可是蒙古骑兵却能够利用利箭完全压制骁果军,这种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蒙古骑兵之所以一夜攻城不下,不是因为能力,而是缺少登城的工具。

如今他们已经找到了这个工具,将意味着颍川城落陷在即。

“统制,我们现在怎么办?”一个兵卒骇然问道。

“撤吧,敌人太强了,我们根本不是对手?”人群中有人这般说,而且得到了绝大部分兵卒的认可。因为,他们以前就是这么干的,在他们看来遇上了自己对付不了的敌人,逃跑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王德看了城墙上所有的兵卒一眼,暗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只是让他们待命,叫上了二十余人离开了城墙。

不过片刻,王德带着二十余人回到了城楼,同时还带来了十口大木箱。

王德让人大开木箱,箱子里装的尽是金银珠宝以及铜钱等等财物,四周将士都看红了眼,惊诧的看着王德,不知他如此怪异的行为有什么目的。

王德笑道:“这一些都是我多年跟随刘相公时说累积下来的积蓄,今日我便将这些全部分发给你们,全当我的一点意思吧!”

众兵将听得此言,喉咙都动了动,这钱财的诱惑果然无比强大。

一兵卒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奇问道:“相公,你这是?”

王德坦然笑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看开了。你们可记得当初官家将他们编入神武前军后,我告诉你们罗相公很欣赏我们,将颍川重镇交给我们镇守吗?其实,这是我骗你们的,什么很欣赏我们?屁话,当时我连罗相公的面也没有见上,他压根不屑见我。只是迫于官家的要求,才不得不收留我们,在他的心底我们都是累赘,害虫,废物。”

众兵将交头接耳,人人愤慨。

王德长叹了口气道:“你们听了很气愤吗?我却一点也不觉得,你们扪心自问,你们自己凭什么让罗相公看得起?罗相公是大英雄,战功彪炳,而我们呢?我们又是什么,我们一个个都是遇到敌人就跑的废物,有什么资格让罗相公这个大宋英雄看得起?”

众兵将愤慨之心,荡然无存,有的只剩下惭愧。

“所以我看开了,也决定了。懦夫我已经做够了,今日便当一回英雄吧!依照我的估计,这蒙古人凶残,一但城破必将祸及百姓。所以,我决定留下来,不走了,给城中十数万百姓争取撤退的时间。愿意陪我血战到底的留下来,不愿意的我王德今日觉不勉强。只求你们最后一件事情,好好的掩护百姓撤退,在我王德血未流干之前,绝对不会让一个蒙古兵追击你们!拜托了……”

王德直接跪了下来。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三十七章 千钧一发

第三十七章 千钧一发

“统制!”见王德跪了下来。骁果军的诸兵将一个个都慌了神,相继跪了下来,均为王德这突如其来的勇气,情操所感染。。

军中副统制陆录红着眼粗声道:“王相公想当英雄,我们一干人又何尝不想?既然相公有心死战到底,那我陆录第一个奉陪到底。”

“还有我……”

“我也是……”

“虽然我很想逃命,但众兄弟都有胆气面对强敌,我若在逃,回去岂非让家乡父老笑死?我留下了。”

在王德的激励下,本来一个个打仗以逃跑为主的骁果军,此刻竟是出乎意料的团结。

近三千人的骁果军,附和留下来的人,竟然高达两千八百余人,仅有少数百人,不敢留下来迎敌。

王德也没有为难他们,发放了一些遣散费,让他们保护百姓离城。

王德看着自己多年的积蓄,笑道:“有财大家花,我们大伙儿把它分了吧!”

陆录摇头大笑:“我们大伙儿死都不怕了,难道还在乎这些钱财不成?与其留给那些蒙古人,依我之见。不如将钱物分发给避难的百姓。他们此次逃难,生活必将困苦,有了一些余钱,能够使得他们更早的过上安稳的生活。”他这么说,表示他已经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带着死战到底的心留了下来。

王德本有此意,但他想借助这些钱物激励士气,所以并未执行,听陆录如此一说,心中大喜,望向诸位兵将,笑道:“此法大妙,我们一生愧对百姓,能够帮助百姓做最后一事,也算是弥补我们以往的罪孽吧!你们怎么看得?”

“我等同意王相公与陆副统制的提议,将这些钱物送还百姓。”见王德、陆录皆没有异议,诸兵将也没有别的看法。

趁着蒙古骑兵还未攻城之际,王德兵分两路,他亲自指挥部分士卒布防,陆录指挥余下部分士卒运送百姓离城。

熙熙囔囔的一个时辰过后,整个颍川已经是一片死寂。

陆录在城墙上找到了正在忙碌中的王德。

陆录见城墙上焕然一新,原先储备的檑木滚石统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拒鹿角横在城墙原本不宽裕的城墙中央,共分三层,竟将城墙隔离了开来。

在靠近瓮城的这一端,还有用泥土堆起的高地。

这是什么战术?

陆录一脸奇怪。

王德见陆录到来,抽空问道:“怎么样。百姓都全部转移了吧!”

陆录笑道:“回相公,百姓相当配合,如今已经全部离城了,只是……”他心事重重的说道:“百姓行动缓慢,而蒙古骑兵却是来去如风,想要完全脱离危险,还需看我们能够坚持多少时间。”

王德点头表示明白,见全新的防御工事,还差竹子,立刻让陆录派人将城内的竹子尽数削尖砍来备用。

陆录奇道:“王相公,我军不缺军备,这竹子没有什么作用。”

王德笑道:“你去就是了,有什么用处战时你便知道,现在无暇解释。反正在我全军的守城方略中,这竹子将为拥有奇效。”

陆录也不多问,领命去了。

当陆录将附近的竹林收集来后,蒙古骑兵正好也整理好了他们那简陋的攻城装备,展开了第一轮的攻势。

诸将士正好奇不知王德面对蒙古兵的劲射,将会以什么办法阻击,哪料王德根本没有阻击之意,而是退回拒鹿角的内侧。似乎有放蒙古兵登城的意思。

“王相公?”陆录一脸不解。

王德自信一笑,道:“我们在城楼上压不住他们,只有请他们上来了。”

王德让将士都拿着粗长的尖竹子待命,这时第一个蒙古兵爬上了城楼,王德手中的尖竹子,长长一捅,立刻将他刺下了城墙。

他高呼道:“将士们,蒙古人的兵器勾不着我们,你们像我一样,将一个个登城的蒙古兵给捅下去。”

陆录这才明白王德这是在以己之长,克彼之短。

蒙古骑兵弓箭极为犀利,他们在城垛上完全没有反击的机会。所以,王德因时制宜,用据鹿角在城墙中央各出一道墙,以这道墙为防区引诱敌人登城,以减弱对方弓箭的优势。

此外蒙古人的兵器多为弓箭,弯刀,他们远用弓射,近以刀砍,很少有配备长枪长矛等兵器,面对这距离战,他们的尖竹子能够稳占上风。

一个个勇悍的蒙古兵登上了城墙,但因兵器够不着,一个个只有被打的份儿。有的给捅下了城墙,有的直接倒下,面对如狼似虎的蒙古兵。

王德依仗战术的施用得当,一改败势,将蒙古骑兵稳稳的压制了起来。

他们尚未损耗一兵一卒,蒙古兵以为此付出了两百多条生命的代价。

“放箭!”

看着蒙古兵越聚越多。王德又拿出了自己专门为蒙古骑兵设置的战术。

虽然论射术,骁果军远远不及蒙古骑兵万一,但蒙古骑兵由套马索、云梯攀岩而上,他们手中不可能握着弓箭,唯有登上城墙以后,这才能够取下弓箭射击。

蒙古骑兵的速度再快,这取弓、瞄准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骁果军却早已做好了准备,占得了先手。这城墙本就不宽,在这种地形下,取得了先手的骁果军,自然是稳占上风。

骁果军取得了先机,一个个发现蒙古骑兵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厉害,原本存在了丝丝恐惧也荡然无存。

但蒙古的人凶悍也远远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虽然因准备的不足,在声势上完全受到了压制,但蒙古兵却是越战越勇,丝毫不见退却之心。

城墙上喊杀声四起,在这小小城墙上双方展开了寸土必争的搏斗。

蒙古人要为友军报仇,而骁果军却是要保护身后正在撤退的百姓,双方各有不能退却,坚定不移的信念。因此,交战起来。也是极为惨烈。

不过半个时辰,城墙上已是尸横片野,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城楼上下每一寸砖土,没有一处干枯之处。

只是战术再好,也弥补不了实力的差距。

蒙古人团结勇悍,凶残嗜杀,他们如一群恶狼一般,恶狼不会因为死伤过多而害怕逃走,反而会因为战场上的血腥味,以及同伴的惨死而越战越勇。

蒙古兵就是如此,他们虽然被压制住了。但一个个族人的人死去,使得登城的蒙古兵发挥出超乎寻常的力量。

骁果军上下将士不论毅力、斗志还是信念都无法于蒙古兵相提并论,越战心越寒,最终导致发挥失常。

又僵持了一个时辰,蒙古兵已经抓住了破解之法。他们将地上死去同族的弯刀投掷而出,将手持尖竹子的骁果军射杀,使得这一块范围真空,在骁果军未赶来支援之际,他们果断的掀翻了拒鹿角,从缺口处杀了进去。

这近距离搏击,骁果军远不是蒙古兵的敌手,几番交战,骁果军损失惨重。

王德见势不妙,舞动三尖铁叉冲上前去,喝道:“蒙古小儿休要猖狂,老子王夜叉来也!”

王德坦然的报出了夜叉之名,三尖铁叉刺穿了一位蒙古兵的胸膛,他来不及甩掉尸体,直接拎着尸体左右横扫,将又缺口处冲杀进来的蒙古兵打倒在地,然后再将尸体甩出。

三尖铁叉在他的手中确实如传说中的追魂夜叉一般,取走了一条又一条蒙古兵的性命。

他见城墙即将失守,蒙古兵越聚越多,再战下去必将全军覆没。不如趁机撤入城内,休整片刻,再来迎敌,于是立刻指挥剩余的兵马,退出城墙进行巷战。王德打算利用熟悉地形的特点,甩开蒙古人的大军在大街小巷中打游击战,已到达拖延时间的奇效。

王德这想法虽好,却不知此举犯了致命的错误。

只因他不了解蒙古之故,蒙古终年生活于大草原上与野兽为伍,人人都精通追踪之术。

无论他怎么利用蜿蜒曲折的小巷都无法避开蒙古人的追击。

而蒙古人却因他们的撤退,占领了城墙,打开了城门,城内聚集了八千骑兵蜂拥的进入了颍川,木杰山见颍川城内以空无一人。心知对方已经撤退,怒不可解,将心中的熊熊烈火全部发泄到了骁果军的身上。

八千余名蒙古兵分为了五个纵队将王德所部团团围困了起来。

此刻王德身旁只有八百余人,而且个个都身披数创,可见战事惨烈。

军中的副统制陆录在撤退的时候被一名蒙古骑兵射中的膝盖,以致行动不便,被一名蒙古兵砍下了脑袋。王德最为勇悍,所以照顾他的蒙古兵特别多,莫说是刀剑伤,仅仅只算身上依旧插入在肌肤里的箭头就有八个。

看着四周的蒙古军,看着身旁的战士,王德以知必死,喝道:“兄弟们,我们再冲杀一阵吧!”

以知必死的他们,早已忘记了死亡的恐惧,呼喝道:“好!”

这时,敌兵丛中突然走出一将,来到木杰山的面前道:“族长,作为族中勇士,请允许我亲手为我兄长报仇,以报深仇。”

木杰山看了来人一眼,见他正是自己麾下的勇士之一博维曼,想起他哥哥博维康面露伤痛之色。博维康是他最喜爱的大将,为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正是因为如此。木杰山才将占领颍川,抢掠颍川的任务交给了他。可是却因对方的诡计而被烧的尸骨无存,点头道:“念你忠孝,我成全你。”

博维曼下马来到王德身前,红着双眼,怒瞪着他,杀气腾腾的说道:“我要跟你单斗,我要杀了你,将你的心脏挖出了吃了,为我兄长报仇!”

王德一怔,他本欲发动最后一次突袭,但见一人矮小壮汉来到他的面前,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对方说的是蒙古语,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登时是二丈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当即道:“你这矮冬瓜,叽里呱啦,说什么呢?”

王德是西北人,身形高大壮实,比博维曼要高上整整一个头。

博维曼也听不懂王德的话,更不知王德在说些什么,只是道:“你快举起兵器,跟我单斗。”他舞动了手中的弯刀,一脸的杀气。

王德终于有些明白博维曼的意思,心道:“难道他打算与我单挑?”

他望向四周人群,高喝道:“这家伙说些什么?”王德自幼在西夏与大宋的边境长大,会说一些西夏语,句话正是以西夏语说出来的。

蒙古临近西夏,会一些西夏语的蒙古人不再少数,人群中传来一声:“博维曼的哥哥死于你的诡计,他要亲手杀了你,为他兄长报仇!”

王德确认下来,暗自欣喜,挑衅的对着博维曼比了一个手势,举起了自己的三尖铁叉,破口大骂道:“哪里来的鸟人?正好老子今日还没有杀够,多你一个充充数。”

博维曼不知他说些什么,但从对方表情看出是对自己的挑衅,怒喝一声,抡弯刀就向王德劈来。

王德举叉招架。

“当!”的一声,两件铁兵器重力碰撞,白日里竟然冒出了一阵火光。

这两个人打在了一起,那可真是热闹非凡!

他们两人的招式是快速无比,一下快似一下,看得旁人眼花缭乱。

同时双方都是勇猛过人,力大无穷,而且又一心想杀了对方,无所顾忌,招式你来我往,大开大合,硬接硬架!周围的人都好似置身于打铁的炉灶之旁,兵器的碰撞之声,响如爆豆一般,听得围观之人,热血沸腾,心情激动。

此时场上的王德已经找回了当年王夜叉时的感觉,势若疯魔,三尖铁叉舞动的是不见人影,只见一条条的怪蟒飞窜。越打越是痛快,打到得意之处,一声巨吼,声震云霄!

看着王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