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方伏满死尸,令人不忍卒睹。

刘家军的将校见罗腾飞来了,人人士气大增,随他一鼓作气,突破了敌人的围困。

敌人还待追来,却给城墙上发射的劲箭和投出的石头击得人仰马翻,硬生生被迫得退了回去。

罗腾飞领着百余人进了黎阳。

城门关闭。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二十七章 消息泄露

第二十七章 消息泄露

八百里加急是古达最快的通讯方式。在战时更是频频使用。

他们所到之处无人可以阻拦,情节严重者,马上骑士甚至可以以妨碍公务的罪名,将对方诛杀。

这天,柔和的秋日刚刚升起,正当百姓活动的时候,强而有力的马蹄声出现在了闹市中。

大宋律法严明,在闹市中是不允许纵马奔驰的,除了一些无法无天的二世祖以外,只有八百里加急的信使有这个特权。

这在闹市中飞奔的人正是八百里加急的信使。

见对方身份,百姓猜疑之余,人人避退。

在宋朝平民百姓是可以自主的商议国家大事的,罗腾飞的捷报频传,让这些百姓亢奋之余,也多了许多茶余饭后的闲话。

故而,这信使一出现,立刻引起了闹市中百姓的议论。

由于罗腾飞战无不胜,在百姓心中威望极高,人人都认为信使传来的是捷报,各自再猜罗腾飞又打了什么胜战。

正当那信使来到闹市中央人口密集之处,异变突发!

信使坐下的战马似乎不堪受力。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将信使远远的甩了出去,直飞三丈开外。

四周百姓惊呼了一声,不知所措。

这时,王庶领着十余护卫来到了信使身旁。

护卫扶起了“奄奄一息”的信使。

王庶道:“我乃枢密使王庶,你有何要事如此着急?”

信使喘了口气,叫道:“快,快通知官家,西夏出兵十数万支援金兵。我军行迹败露,被近三十万大军困在黎阳,请求支援……”一口气接不上来,晕了过去。

这消息由信使的口中传到四周百姓的耳中无疑是晴天霹雳。

三十万大军,三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

将整个汴京城里的人加起来才三十万左右,围困罗腾飞的兵力达三十万?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不过一刻,整个汴京都知道了这一事情。都知道为了对付罗腾飞,金、西夏两国一共出动了三十万大军,而且已经将罗腾飞围困了起来,情况危急,等待支援。

宋朝自古不缺爱国志士,在他们的宣传下,这消息还在不断的蔓延。

汴京皇宫大殿。

“怎么会这样?”赵构爆跳如雷,手指跪在地上的王庶骂道:“混账东西。你,你是怎么办事的?”

王庶战战兢兢的跪在赵构面前,不住的磕头,口中直呼死罪,哀叫着好像是一条受过主人狠狠“教训”的狗一样。

但若有人看见他的面容,却会发现王庶面向地上的脸庞露得却是冷笑,与他口中发出的声音完全不同。

也难怪赵构会如此暴怒,这一切皆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依照王庶原定的计划本是这样的:他们将罗腾飞的动向,确切情报告诉完颜兀术,然后罗腾飞受到金国的围攻,无粮无援,孤立无助,陷入绝地,最后借金人的手除去罗腾飞。

这是主要目的,也是计划的大纲。

还有一切细节王庶都为赵构拟订好了。

王庶心知事情一旦到了极其恶劣的地步,罗腾飞必然会派人来求援。若让百姓或者朝中大臣知道这一消息,他们若不派兵支援,便说不过去了。

所以,这隐瞒北方的战况是他们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只要将消息压住,即便事发后,他们也可以借口说不知道北方的战事。所以没有派出援兵,表示自己对于罗腾飞战死毫无干系,将消息推得一干二净。

王庶特命所有关于战事的八百里加急都秘传他一人,不给外人知晓。此举正是为了隐瞒战况,为他们不派发援兵寻找借口。

但今日一事,却让他们功亏一篑,整个汴京,整个中原,乃至整个天下都即将知道这一个消息,他们又如何隐瞒的下去。

“王大人也太不小心了,竟会犯下这种过错。”面对赵构的盛怒,王次翁的语气却有些幸灾乐祸。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人言宰相肚里能撑船,而王次翁的肚里却容不下一丝一毫的尘垢。

在王次翁的眼中王庶本是他提拔出来的人才,但是最近却因在对付罗腾飞一事中出了妙计,抢了他的风头,成为了赵构身旁的红人。

王次翁嫉恨在心,暗生不满,见王庶此刻犯错,自是少不了一番冷嘲热讽。

王庶苦笑道:“相公也别嘲笑我了,我哪里料到事有那么凑巧那信使正好摔在了我的面前,将消息禀报了出来。”

赵构虽恨王庶坏他好事,但也知此刻并非责怪王庶的时候,叫起了王庶,强压着怒气道:“事已至此,朕此刻也不想追究谁的责任,你们说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王庶道:“一个字‘拖’,我们没有料到西夏人也会参上一脚,但是他们的加入对于我们来说有利而无害。他们将罗腾飞困在了黎阳。虽然兵力并未如传言一般有三十万。但二十四、五万却是有的。在二十五万大军的围困下,罗腾飞纵使有通天之能也插翅难飞。我们只需拖延支援的时间,在罗腾飞出事以后再行出兵,可堵天下悠悠之口。”

赵构叹道:“也只好如此了。”

“对了!”赵构想了又想,颇感羞愧的道:“金国、西夏皆是虎狼,切勿让杨副统制出现意外。”这一次决定,杨瑛存在的因素占据大头,若杨瑛出现意外,便得不偿失了。

王庶心底鄙夷,赵构已经不知几次要他保证杨瑛安全了。

王庶达道:“皇上放心,杨副统制所在的水军是不会跟金兵、西夏兵交战的,她的安全可以保证。”

赵构松了口气,正打算禀退二人,突然收到了岳飞的上疏。

赵构神色不由剧变。

让人将奏章呈上,赵构翻了翻大致的看了一眼,眼中已然给怒火覆盖。

“啪!”的一声,奏章给他丢出了好几丈远。

王次翁察言观色,试问道:“相公,这岳飞可又再提支援罗腾飞一事?”

赵构怒道:“那岳飞除了说这些,还会有什么好事!可恶……”

在十余日前,赵构便以收到岳飞的上疏,说明一切,表示西夏意指罗腾飞。请求出兵支援。当时赵构便觉骇然,心中充满了危机:他深知岳飞用兵如神,决胜千里。虽然名气不如罗腾飞响亮,但能力决不再罗腾飞之下。若他领岳家军支援,以罗腾飞、岳飞两人的本事,很有可能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对于岳飞生出了深深的忌惮,为了稳定他的心,赵构特地回信道:“卿之所奏,皆为假象,未必是真。商洛一带乃是中原门户。必不可失。卿驻守此地,不可妄动。否则商洛丢失,大事去矣。”

赵构说得好听,其实就是要岳飞按兵不动,恪守本分。

可岳飞便是岳飞,在这国家大事上绝对不容任何马虎。

好,既然赵构说他是假象,不实,他便广派人马探知确切的消息后,又度上疏摆出事实,恳请赵构让他出兵支援罗腾飞,合两军之力,一同对敌。

这一次事实俱在,赵构也不知应该如何回答岳飞。

王次翁捡起奏章,细细看后,怒道:“这该死的岳飞,处处跟相公作对。以前议和如是,现在依旧如是。持功自傲,可恨,可恨!”

这宋朝名将首推罗腾飞,其次岳飞、吴玠、韩世忠、吴璘等人。

但若论战功,罗腾飞稳居第一,其次是岳飞,再次是吴玠,至于韩世忠、吴璘等人便要远逊以上一个档次。

所以在宋朝威望最高的大将正是罗腾飞、岳飞、吴玠三人,这三人也是主和派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如今吴玠已然病故,罗腾飞也不足为据,唯有岳飞依旧稳稳当当的在商洛手握重兵。

王次翁见赵构对岳飞已经是极度不满,趁机调拨了起来。

赵构这时也想起岳飞过往的种种,眼中透露着深深的杀机。

这时,王庶也看了岳飞的奏章,如以往一样,岳飞的奏章在表明事实以后,常常会写出他的计策战术,以定赵构之心。此次也不例外。岳飞已经瞧中了西夏兵的弱点。

西夏兵化整为零,瞒天过海将十数万大军藏于河内,意味着不能携带战略物资,一切后勤支援皆由金国负责。

他在奏章表示他意图截断西夏粮道,然后请北方义军袭扰金国粮道,让金、西夏有断粮之危。

再以韩世忠支援罗腾飞,跟金国打持久战。

金国农耕并不发达,时日一久,二十五万大军的消耗,将会拖垮金国国力,给了他们可趁之机。

种种细节分析,面面俱到,无不体现岳飞过人的军事水平,战略目光。

若依照岳飞之计来行,虽未必能够破金,但救出罗腾飞、让金国国力大幅度下降绝无问题。

但若真如此,他跟罗腾飞、东方胜定下的大计也便打水漂了。

王庶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的道:“绝对不能依照岳飞的办法行事。既然岳飞想打,就让他去打潼关,打关中。就说是围魏救赵,攻西夏必救之地。至于罗腾飞处,自有援兵配合,无需他来劳心。”

赵构也拿秉性刚直的岳飞毫无办法,听王庶如此说来,点头道:“只好如此了!”他语气无奈,眼中却露着让人不寒而栗的光芒。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二十八章 撤退序曲

第二十八章 撤退序曲

当岳飞得到赵构的任命后。已经做好了支援罗腾飞的一切准备,见赵构命他攻打潼关,登时傻了。

围魏救赵!

恩!

历史上确实有过这么一出戏,谋战派领军人物之一的孙膑确确实实利用围魏救赵打了一个极其漂亮的战役,流芳千古。

但这一计的关键在于孙膑攻打的是魏国国都大梁,攻敌必救之处。

而赵构让他们打的却是潼关,这潼关乃是千古名关。东汉末年,著名权臣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始设潼关,废除号为天下雄关的函谷关,可见潼关之防由在函谷关之上。

当年秦国以函谷关为屏障,抵御东方六国,六国雄兵望关而叹,关下伏尸百万,却无可奈何。

即便岳家军在怎么骁勇善战,面对潼关,面对更胜函谷关的潼关,面对号称“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的潼关,怎么可能短时间攻下?

也许以岳家军强横的实力,以岳飞盖世无双的军事才华。确实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力克潼关,但需要多长时间?

一月,半年,还是一年?

等岳飞拿下潼关的时候,别说黄花菜凉了,罗腾飞的尸骸都要发臭了。

这算什么?

岳飞实在不知赵构走的是哪步棋,完全看不透这位大宋皇帝到底想干什么。

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暂拒赵构让他出兵的请求,再度上疏表示自己的看法,立表自己北上的意思。

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赵构根本不理会岳飞的意见,以坚定不移的口气勒令岳飞听从指挥。

岳飞对于大宋赤胆忠心,平时虽颇为不满赵构偏软的处事风格,但对于赵构的知遇之恩,对于赵构将他由一介布衣百姓提拔成今日的镇边大帅,还是铭记在心的。

在岳飞的心中,赵构还算是中兴之主,并非史上的昏君。对于赵构,岳飞还是抱有丝丝的期望,他不可能猜到赵构会对罗腾飞下手,见赵构如此坚持,只以为赵构另有打算,虽然忧挂在心,但也不再坚持,领命出征去了。

岳飞攻略潼关,韩世忠远在山东路奋战。在宋朝能够支援罗腾飞的兵马只有杨沂中、张俊,但显然这两支军队是赵构的嫡系人马,是绝不可能支援罗腾飞的。

王庶、东方胜两位奇才所布下的局已经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就是突围,战死。

罗腾飞巡视着黎阳城墙,表情肃然,但心底却没有太多在意。

尽管城外有二十五万左右的大军,可对方的用意非常明显。他们知道宋朝是不可能给罗家军运送粮草物资的,只要耗上月余,粮草用尽以后黎阳自然不攻自破,城里近十万军队亦将束手就擒。

在这种情况下围困是最好的战术,完颜兀术精通兵法,自然不会舍易求难的攻打黎阳。

其他不知情的诸将却一个个的急在心头,见援兵、粮草久久不至,暗自不满之余,也有些不知所措。

转眼半月已过,黎阳城内的所有粮草已将用尽。

罗腾飞将诸将聚在了一起,神情严肃,对众人道:“半月间我派出了六拨信使南下求援,可至今时今日,毫无音讯。显然援兵无望。而我军粮草仅供三日之用。城外有二十五万的敌军,在如此消耗下去,一但粮草不济,我军将不战而溃。”

罗腾飞的话犹如钟鼓一般,敲打在了众人的心头。

王胜性子最为暴躁,怒道:“我们在前线拼杀,他们那些在后方享福的混账连粮食也没有能耐运给我们,一个个的也不知道干什么吃的。”

罗腾飞心道:“不是没能耐运,而是没有打算运!”

即便王胜对赵构有诸多的不满,但他也不敢相信赵构会对他们痛下杀手,只以为金国封锁了他们的粮道,使得大宋无力将粮食援兵运至前线。

罗腾飞接着道:“想必大伙儿都知道,以目前的形势继续死守下去,只有坐以待毙一途。所以,我连夜跟虞、薛两位先生商议一致认为撤退是唯一的办法。”

诸将默然,即便是不善脑力的王胜、一丈青也清楚的知道目前的局势万分凶险,只有撤退,才能挽回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明知如此,一个个的脸上都露出了不甘心的神色。

罗家军战无不胜,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何曾打过如此窝囊的战役?

罗腾飞猛击案几,怒道:“我知你们心中不甘,但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一战,我们记下了。我罗腾飞向你们保证,下一次北伐,不破金国,誓不罢休。”

下一次北伐,若他罗腾飞不死。掌控大宋军政大权的就是他,那时他将合理的动用大宋的一切兵马物资打这一战,他就不信华夏的英雄儿郎会输给金国这群豺狼饿虎。

撤退之事,在罗腾飞合理的指挥下果断进行。

这时以黎阳立足的好处再度显现了出来,他们由东门渡河撤退,一个个旱鸭子似地金兵、西夏兵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撤出黎阳。

纵使他们人数再多,在水上五千罗家军水军却能够以绝对的优势给予他们迎头痛击。

便在罗家军撤出大部分兵力的时候,金国、西夏突然对黎阳发动了极其猛烈的攻势。

但好在罗腾飞等人事先料到完颜兀术是不可能让他们如此轻易的撤退的,守卫最后防线的正是罗家军中最善守的军队——踏白军。

雷震在这危急时刻,以固若金汤的防守战术告诉城外的金兵、西夏兵一个道理:罗家军不但善攻,在防守上也绝不含糊。

虽然只有一万兵马,虽然每个城门平均不到四千守兵,但是他们以自身能耐顽强的将攻城的金兵、西夏兵阻截在了城外,给大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雷震,撤吧!”罗腾飞领着十余护卫来到了雷震的身旁,在他身侧正是扛着巨大铁棍的傻子和尚徐汉。

雷震惊愕的看着罗腾飞道:“相公,你还未走?”

罗腾飞笑道:“我罗腾飞岂是弃战友不顾的人物?你在前线杀敌,我哪能独自逃生。”

雷震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罗腾飞继续道:“大军撤退的都差不多了,如今只剩下你踏白军了。传令下去,所有兵马聚往东门,进行巷战。”

踏白军有序撤退,在黎阳东门负责殿后的霸王卒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雷震见这番情景。以知罗腾飞的决定,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