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学士-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个伙计又累又急,身上全是汗水,脑袋上有腾腾白气冒出。

平秋里只看得头昏眼花,一时竟呆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这个时候一个伙计看到平秋里,忙跑过来:“平先生。”

平秋里一把抓住他的胳膊,低声吼道:“现在库房里还有多少银子?”

估计是被平秋里抓得疼不可忍,伙计挣扎了一下,这才低声禀告:“库中尚余四万两,照这种趋势下去,挺不了两天,先生,你快想办法吧?要不,就停止兑换吧?”

平秋里放开伙计,突然平静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继续兑换,无论如何,不能砸了我们钱庄的招牌。”

他转头微笑地看着史姓商人:“史翁,你也是钱庄的股东,如今钱庄都变成这样了,你是不是也改拿点出来维持一下。”

史翁连连摇头,装出一副爱莫能助的模样,道:“平先生啊,我们手头的银子都放回山西采购货物去了,哪里还有现银?”

平秋里嘿嘿一笑:“这事须骗不了我,听人说,十三家晋商库房里至少有上百万两现银,你说,是不是有这么会事情?”

史翁撞天屈一样地叫起来:“这是哪个造的谣,我们库房里是还有些散碎银子,可加一起也不过几万两,怎么成一百万了。若我们手头真有那么多钱,叫老天收了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连这样的毒誓都发出来了,平秋里一阵无语,只得无奈道:“史翁你看这样好不好,我自己掏腰包再拿五万出来,你们拿十万,好歹也将这几天维持下去?”这五万两是青州给他在京城的活动经费,如今局面恶化成如此模样,只得先掏出来顶过这一阵再说。

史翁又一阵摆头:“平先生你这就不知道,若我们将手头那点现银都拿了出来,京城的生意还做不做?”

“那……你们拿八万可不可以?”

“不成,我们只能挪一万出来。”

“可恶,你们这群奸商!”师长青怒得几乎要骂出声来。

“那……”平秋里气得眼睛都要滴出血来,顿了半天,这才道:“史翁,你这么做人做事可不成,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青州那边的面子上,你怎么也得多拿些出来啊!”

史翁看了平秋里一眼,这才小心地说:“三万……不,四万成不?”

师长青几乎要跳起来了,平秋里这才叹息一声:“成,就四万吧。”他心中一阵发凉,这写晋商一个个都他妈靠不住,取银子的时候争先恐后,拿钱出来的时候,却都躲了。晋商们才不怕平氏钱庄倒闭呢,反正他们手头已经圈走了不少现银,到时候自己总不可能拉下脸去要帐?

这一天下来,平氏钱庄一共兑换出去六万多两现银。

此刻,就在对面街上的醉长安酒楼上,孙淡朝孙佳点点头:“做得好,继续。再等五天,下个个初一我这里就动手。冯镇和景家兄弟那边如何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

孙佳笑笑:“景吉景祥兄弟真是坏得很,再加上一个月官,把那个郭曾迷得神魂颠倒,这一步棋子就看你什么时候动用了。”

“哦,说说看怎么回事。”孙淡神色不变。

孙佳这才整理了一下思路,慢慢将这十天的情形同孙淡说了。

原来这景家兄弟自从冯镇说要去南方进货离开之后,接替了冯镇的位置,同月官一道将郭曾彻底调教成了一个花花公子。

这两兄弟本就是一个吃喝菩萨,会玩能整事的东西。如今到了京城这个花花世界,又有孙淡的大笔银子支撑着,顿如龙入大海,虎归山林,是怎么好玩怎么来。

郭曾虽然也是京城人,可没月只有那点月份钱,一到手就不见了踪影。况且,他为人老实,日常也都躲藏在府中读书,对京城的风月场合却不太熟悉。如今有了景家兄弟这两皮视途老马带领,突然发现人生之中还是有许多有趣的东西。

这三人这段日子过得舒坦,成天都围在月官身边跟她学戏,然后在风月场中流连往返,开销甚是巨大。风月生涯自来都不是一件便宜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郭曾因为没钱,还有些不好意思,还提出过要分担一些相应费用。可景家兄弟却笑着道,大家都是自己兄弟,说什么钱不钱的,先记在那里吧,以后再算。郭曾虽然觉得不妥,看到这么多银子流水一样地用出去,心中也有些害怕。可这十天同月官接触下来,他已经深深地迷恋上了这个女戏子,只觉得一刻不见到这个心上人,就食不知味,耿耿难眠。又却不过景家兄弟的热情,也就任由着二人使钱。

到现在为止,三人一共在月官身上花了四百多两银子,而郭曾也欠下了一百两外债。

“这一百两外债依郭曾的月份钱来算,要不吃不喝五年才能存够。”孙佳不屑地一笑,又问:“如今,平秋里已经山穷水尽,找照如今的趋势发展下去,平氏钱庄已经没多少流动资金了,是不是该把郭曾放出去?”

“不急,再等等。”孙淡想了想,道:“还得等你们把手头上的平氏钱票都兑换成了现银才好动手,无论如何,不能给陆家钱庄造成损失。”

“也是。”孙佳点点头。

接下来几天,孙佳依旧派人去平氏钱庄兑换现银。

她本以为平氏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了,可没想到几天下来,平氏还是屹立不倒,这情形让她大觉奇怪,只好有跑过来问孙淡。

孙淡已经从埋伏在平氏钱庄的锦衣卫内线里得到了消息,回答说:“据可靠线报,平秋里自己掏了五万两腰包,再从山西商人那里凑集了四万两,再加上他们收缩银根,陆续有现银回笼,这才撑到了现在。对了,陆家钱庄手头压的平氏钱票都兑换了没有?”

孙佳回答:“都已经兑换干净了。”

“那好,放出谣言,说平氏钱庄马上就要倒闭,所有平氏钱票都要作废了。”

孙佳精神一振:“好,我这就出去散布谣言。”她冷笑道:“我倒要看看平秋里还能从哪里去弄钱?”一想到平秋里竟然拿自己的婚姻做赌注,孙佳就恨得牙关痒痒,迫不及待地想给那个家伙给点厉害瞧瞧。

谣言是长了翅膀的,孙佳的消息一放出去,又看到这几天平氏钱庄门口水泄不通的兑换人潮,所有手中捏着平氏钱票的人都知道大事不好,更是争先恐后地跑去换钱。有的人为了不使自己手头的钱票变成废纸,甚至低价贱卖,一两银子钱票八钱跟人换。到最低的时候,甚至达到十比五的比例。

很快,平氏钱庄的门口就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钱票交易市场,颇有后世地下股市的味道。

孙淡见这个机会,立即命令孙佳用自己的私房钱买了一些折价的钱票,准备在钱票价格回升的时候大赚一笔。

他已经将平氏钱票当做一种股票来对待,他也是在赌博,赌平秋里不会放任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

几天下来,孙淡和孙佳将手上所有现银都换成了平氏钱票,总数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两,所花的本钱也不过是一万出头。

平秋里弄这个钱票费尽了心血,自然不肯任由他的钱庄就这么倒闭下去。当然,若是倒闭了也不甚要紧。可要命的是,他前一段时间印了不少钱票送给朝中大员做人情。若钱票变成废纸,只怕要将朝中的达官显贵们得罪到死,以后朝局若有大变,这些人也不会出力帮忙。

于是,平秋里一咬牙,又掏出了十万两贴了进去,并求爹爹告奶奶,再次从晋商手头借了十万,这才稳住了摇摇欲坠的平氏钱票。

当然,靠这点银子要想让平氏钱票打个翻身仗根本没有可能。而发行新钱票的事也自然而然地黄了。

随着新资金的注入,平氏钱庄的钱票终于稳住了。

孙淡见机会不错,立即以十比九的价格将手头的钱票都放了出去,也因此大赚了一笔。

在地下钱票市场走了一趟,孙淡入帐一万三千,连孙佳也有六千两进项。这一笔收入是孙淡的私人行为,不计算进陆家钱庄的收益之中,自然让孙淡和孙佳笑纳了。这些日子,孙佳数钱数到手软,做梦都在笑。

孙淡却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接下来还有一笔天文数字般的是收入在等在他。

到二月初一,一个关于平氏钱票的噩耗传来:晋商在山西采购货物回京城的车队中因为发现了大量的牛皮和生铁,被锦衣卫扣押了。牛皮和生铁是制造军械的主要原料,历来都由官府专应。这条法律是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定下来的,那时的明帝国还很贫弱,对军用物资管理极严。当然,如今海内升平,国家富强,商人们日常贩卖些牛皮和生铁也没人管。

可没人管并不代表不违法。

很显然,这件事是孙淡授意,让朱寰动手的。

车队被扣,平氏钱庄又贷了大量的款子给晋商。因此,短期内平氏钱庄也看不到资金回笼的可能。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轻轻地放在了天平上。

平氏钱票终于变成了一张废纸。

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脸

颓然坐在椅子上,即便隔了一座院子,外面海潮般的喧哗声还是声声入耳。

平秋里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坐了多长时间,他现在算是彻底被钉在平氏钱庄里了。只要一出门,就会被愤怒的人群包围。上一次出去的时候,若不是自己武艺出众,身体强健,又有手下奴仆的保护,还真脱了身。

身前的案桌上是堆积如山的帐簿,虽然懒得去看,可那些黑漆漆的数字还是在眼前回旋,逐渐变成红色,血淋淋当头浇来。

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精。

在以前,平秋里并不相信这一点。他惊才艳绝,腹有良谋,胸怀济世壮志,自认为是山东首屈一指的才子,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事情能耐难到他。

在他看来,做生意乃是小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更别说打理小小一个平氏钱庄了。

可是,真上了手,这才知道其中的苦难。事情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事实也与他预先的设想背道而驰。

一切明明都已经安排妥帖,算无遗策,任何方方面面都计算到了十足,可弄成今天这个局面却让他措手不及。

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而且,这场噩梦还在继续。

钱庄的准备金填进去了,青州那边的活动经费填进去了,从晋商那边苦苦哀求而来的银子填进去了,甚至连自己辛苦积攒多年的体己也填进去了。可这么多银子扔进去,却瞬间被汹涌而来的挤兑风潮吞噬,甚至没溅起一朵浪花。

已经无力回天了!

难道经商就这么难,可是,为什么孙淡做起来就那么简单呢?

难道孙淡比我平秋里还有才华,那不过是一个好运的小子,又没有名师指点,甚至连举人也没中一个,凭什么比我平秋里还能干?

他坐在椅子上,咬着牙花子,腮帮上有两条钢筋一样的咬筋突突跳动,右手食指中指拇指紧紧地捏在一起,厚实的茧子捏得发青,中间夹着一枚钢钉。这一刻,他想将这枚钢钉狠狠地刺进自己的咽喉:“我还有什么脸去见王爷?”

仿佛被魔障了一下,平秋里手指一弹,就要将钢钉刺入喉咙。这个时候,一个下人飞快跑进来:“平先生,史老板来了。”

这一声喊将平秋里从梦魇中唤醒过来,他手腕一动,一缕精光从左脸侧掠过,在天花板上射出一个透明窟窿。

这一刻,平秋里才知道怕了,身上出了一层冷汗,湿漉漉如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

史姓商贾并没发现平秋里的异样,他今天是为商队被扣一事而来,心中慌急,一进门就大声叫嚷:“秋里,大事不好了,我山西十三家商号进货的车队都被锦衣卫给扣了,一共有四十多万两银子的货全被挡在了安阳。秋里,你在京城官场上很熟,这次无论如何得帮帮我们。”

平秋里心中有一股邪火往上拱,他阴沉着脸冷笑一声:“平日间我找你们办事的时候,尔等诸多推脱,真出事,却又想起我来了。我这里一身虱子找不到骚处,你却来烦我?”

史姓商贾叫道:“秋里你说什么话,前两次你问我们要钱,我们可是二话没说就拍出十多万两。如今我们的商队出了事,找上门来,你却说这样的话?”他也是一脸恼火。

平秋里“咯咯”一笑:“十万两,咯咯,好大手笔,你们还觉得委屈了是不是?这平氏钱庄中可也有你们的股份,弄成现在这种局面,难道你们就没责任?”

“我们有什么责任,钱庄是你办的,我们可没对钱庄里的事指手画脚过。况且,钱庄筹钱之后,要放出去吃息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还不是由我们十三家商号帮你借款,好让里面的银子动起来。是你自己经营不善,反怪到我们头上来了。”

平秋里大怒,正要翻脸,可一想到钱庄大局,一想到青州大局,只能按耐下心中的怒火,缓缓道:“若是别的衙门扣了你们的车队,我还能想些办法。锦衣卫生,难办?”他心中一惊,锦衣卫是一个特殊部门,这次动晋商,如果没有皇帝的旨意,他们敢弄出这么大动作吗?

难道皇帝有所警觉?

一想到这里,身上刚收了的汗水又冒了出来。

平秋里沉默下来,脑子里乱成一团。

见平秋里不吱声,史姓商贾大为失望,坐了一屁股,觉得无趣,站起身来,就要告辞。

平秋里这才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忙站起来,深深一揖:“史翁,平秋里有一事托付,还望你应允。”

史姓商贾知道平秋里要同自己提钱的事情,不等平秋里说下去,立即将头摆得像一个拨浪鼓,并装模做样地叹息一声,沉重地说:“秋里啊,不是我们不愿意帮你,实在是……咳,这事怎么说呢?我们是真的没钱了,你也知道,这么大一个商队被扣住了,什么时候放行还是未知数。我们手头是还有些闲钱,可都要用来补货,那是断端不能乱动的。你也知道,季节不等人,错过了这个春季,等到了夏天淡季,我们还赚什么钱……”

他还有絮絮叨叨说下去,平秋里忙打断他的话,眼眶微红:“史翁,这么多年了,你我也算是真正的朋友吧。不谈公事,就私人感情而言,请你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拉兄弟一把吧!”

史姓商人心中却是一阵冷笑:你平秋里就别在我们面前演戏了,照眼前这个势头,平氏钱庄算是完蛋了,这个无底洞就算扔再多银子进去也听不到一个响动,你想死,咱们可不能陪你去疯。别看你现在说得可怜,等下若我拒绝,只怕你这小子立即就会翻脸。

他摇头,眼挤出几滴眼泪,装出一副真挚的模样,说:“秋里啊,不是我不想帮你。我虽然是山西有名的大贾,商号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在我史家商号只占了两成股份,真正主事的是家族中的老人们。我看,其他十二家商号也是这种情形。你问我要银子,我那里还能拿得出来。平氏钱庄我也是有股份的,也拿了银子出来,真倒了,你当我愿意吗?”

平秋里面色大变,直起身子,怒喝一声:“老史,说这种话你就不地道了。真翻脸,谁怕谁呀?如今,你们十三家钱庄还欠我五十万两贷款,真惹恼了我,就不怕我来催款吗?有那五十万两银子,钱庄就活了。”

史姓商贾也翻脸了,“平先生,你要弄清楚了,你贷给我们的款子是一年期的,等到一年期满,我们自然连本带利一文不少地还给钱庄。时辰不到,对不起,一文没有。这事说破了天了,道理在我们这一边,真闹到衙门里去,也是我赢。”

说完,一甩袖子,再不理睬浑身发颤的平秋里,扬长去了。

平秋里长嘶一声,“义是商之蠹,义是商之蠹。我平秋里瞎了眼睛,要同你们共谋大事,真是可笑,可笑之极啊!”

一口热血从口中喷了出来,在地板上溅出触目惊心的大花。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