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7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现在英国的情况怎么样?”谈仁皓追着问出了下一个问题。

“不好说,反正好不到哪里去。”

“哥,你们能不能说点别的?”谈清涟见到谈仁皓与廖鸿鹏要扯出战争的话题,立即就出面干预了。

“对,我们谈点轻松的话题吧。”廖颖玉也不想谈战争的事情,“全家人难得在一起吃顿饭,我们应该说点大家都能开心的事情。对了,仁皓,现在小宝会叫爸爸了。”

“是吗?”谈仁皓立即转过身来,把放在旁边幼儿车上的儿子抱了起来,“乖儿子,快叫爸爸。”

孩子还很胆小,被谈仁皓这么一吓,“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你把孩子弄痛了!”廖颖玉立即从丈夫手里夺过了儿子,“小宝乖,小宝别哭,小宝别哭。”

“哎,这个熊儿子!”谈仁皓笑了笑,“尽然连爸爸都不认了,那还得了。”

全家人都笑了起来,谈仁皓不是在埋怨儿子,儿子还很小,他也没有资格去埋怨儿子。在小宝出生后,谈仁皓与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100个小时,他有什么资格去埋怨儿子呢?这让谈仁皓感到很愧疚,可他所肩负的职责却让他不得不离开家人。作为军人,他也很清楚,他离开家人,是要保护家人,而他在战场上奋战,就是对家人最好的报答。

饭厅里也热闹了起来,谈仁皓获得了一次难得的轻松机会。看着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都过得很幸福,他也知足了。这场战争夺走了太多的生命,打破了太多家庭的幸福,而他还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美满的家,这已经让他感到非常的满足。

“仁皓,你们到书房去吧,这留由我跟你妈来收拾就好了。”

“爸,我来帮忙。”谈清涟帮着父亲收拾着桌上的碗筷,“哥,你们就别在这里碍事了,都到楼上去,饭厅就这么点大,你们几个还站在这里,不是给我们添麻烦吗?”

“鸿鹏,你看我这个妹妹,嫁出去后,就比她哥还要凶了。”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好吧,我们去楼上坐坐。”

廖鸿鹏也赶紧起身,跟着谈仁皓上了楼,杜兴主动的跑到了前面去,为谈仁皓与廖鸿鹏泡上了茶,然后又主动的到了楼下来,帮着谈靖康他们收拾饭厅,打扫卫生。

“坐吧,这几天住得还习惯吧?”

“回来快一个月了,挺舒服的,至少不用天天面对那些烦人的事情。”廖鸿鹏很大方的坐了下来,他不是那种会客气的人。

“是啊,我在海上,天天都想着回家呢。”谈仁皓在大舅子对面坐了下来,“虽然很少有时间想起家里的事,但是只要静下来,就会想想父母,妻子,儿子,以及所有的亲人怎么样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真不想回去了。”

“我看未必,如果真让你在家里住几天的话,那恐怕你就要吵着闹着回舰队去了。”廖鸿鹏很清楚妹夫是个什么人,“而且,你也别想清静,这次参谋长叫你回来,肯定不是给你放探亲假的。”

“参谋长要有那么好的话,我可就要烧香拜佛了。”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对了,听说你要成为少将了?”

“别提了,我还真不想现在就成为少将呢。”廖鸿鹏的神色立即就发生了转变,“仁皓,你也知道,潜艇部队里的少将比不上舰队的少将。在舰队里,少将不过就是特混舰队的参谋长而已,可是在潜艇部队,少将至少是个大队长,要指挥几十艘潜艇,而且还得长期呆在后方的基地里,我可不想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全在办公室里度过。”

“那你有什么想法?”谈仁皓朝大舅子看了过去。

“最好回一线部队,就算当不了艇长,也要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吧。”廖鸿鹏叹了口气,“可是参谋长根本就不同意让我回前线去,我知道,这不是参谋长的意思,可是……”

见到廖鸿鹏直摇头,谈仁皓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很多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不是廖汉翔的儿子的话,也许我会在潜艇上干一辈子。”廖鸿鹏拿起了放在茶几上的香烟,“在很多时候,我真不希望有一个当上将的父亲。我不是在埋怨父亲,可是我不希望因为这个原因而受到特别的照顾。在潜艇部队里,很多艇长一辈子都没有升迁的机会,甚至会在潜艇上干到退役,最多只是个上校而已。当初,我既然选择了潜艇部队,就不想这么早离开,而且在艇长的位置上,我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

“可是,很多岗位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人才?”廖鸿鹏笑着摇了摇头,“我可不是做办公室的人才,我的位置应该在潜望镜的旁边,应该是下达发射鱼雷命令的那个人,而不是去调配后勤物资,不是去安抚伤员,也不是去策划作战行动!”

“鸿鹏,你不觉得这是在欺骗你自己吗?”谈仁皓知道要说服大舅子并不容易,“这几个月里,我认识了两个人,他们都是潜艇部队的,而且是两兄弟,相信你也认识他们。”

廖鸿鹏朝谈仁皓看了过来,等着妹夫继续说下去。

“他们都是艇长,一个叫文嘉乾,一个叫文皓矛,两个人是亲兄弟。”谈仁皓放慢了语速,“这两人都是帝国最优秀的潜艇艇长,他们的表现也很出色。”

“对,我知道他们,文嘉乾只比我晚了两年入伍,文皓矛是他四弟,听说就是文皓矛干掉了美军的航母的,这事还上了报纸呢。”

“我对潜艇部队的情况了解得并不多,可我知道,在潜艇部队里,有不少像文嘉乾,文皓矛兄弟这样的优秀艇长,是不是?”

廖鸿鹏点了点头,在他离开一线部队的这一年时间里,潜艇部队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艇长,主要的原因就是潜艇部队的战损率降低了很多,大批艇长都可以在实战中获取经验,而只要在战场上走几个来回,避开了几次攻击之后,这些艇长就会成为深海里的杀手,成为让所有敌人都会畏惧的杀手。

“随着战争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也随着潜艇部队的扩大,帝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优秀艇长,而是能够让这些艇长得到最好的机会,能够让潜艇获得更多机会的高级指挥官,就如同我们会将一批优秀的飞行员派到教导大队去培训新手一样,需要有人出来做这方面的贡献,而且这是最重要的贡献。”

廖鸿鹏立即笑了起来。“是参谋长让你来当说客的?”

谈仁皓也笑了起来。“我可没有这么说,我只是觉得,如果是人才的话,不管在哪里,他都会起到重大的作用,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廖鸿鹏沉默了下来,他不是不知道在后方承担指挥任务的重要性,只是他热爱着自己的事业,也热爱着海上的生活,需要有一个人来说服他,而谈仁皓就正是那个说服他的人。

第五章 海峡风云

说服廖鸿鹏的同时,谈仁皓也在说服自己。一场打了快六年的战争,在消耗大量资源,吞噬大量生命的同时,也在折磨着每一个军人的神经。谈仁皓也不例外,每次从战场上走下来,谈仁皓都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一个让他重新返回战场,继续浴血奋战的理由,一个可以让他坚持下去,不会崩溃的理由。

房间里的两个军人都是最优秀的军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军人,可同时他们也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谈仁皓很少把战场上的事带到家里来,他不想让战争影响到自己的家庭,可他知道,帝国的任何一个家庭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不管是在前线的,还是在后方的,不管是在军队里的,还是在工厂里的,不管是穿军装的,还是穿平服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

当方面里安静下来的时候,谈仁皓才感觉到,就算远在数千海里之外,战争离他仍然那么近,近得就好像在他的身边,就好像笼罩着他一样。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他考虑到的都是战争的事情,战争让他成为了帝国海军一代名将,可同时也让他身上的那种属于正常人的东西越来越少。

“谈谈欧洲那边的情况吧。”谈仁皓努力的想忘记脑海中那挥之不去的阴影。他是军人,可他不喜欢战争。

“欧洲,你是说英国,俄国,还是意大利?”廖鸿鹏抬起了头来,“或者是西班牙?”

“随便,我们总不能这么坐着吧。”谈仁皓端起了茶杯,“上次离开舟山的时候,听说欧洲那边就要发生重大变化了,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现在的情况对我们很有利,可对我们的敌人而言,就没有那么好了。”廖汉翔稍微停顿了一下,“你对欧洲那边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

“老兄,我是上午才回来的,现在才过去几个小时而已,你认为我能知道多少?”

廖鸿鹏笑了起来。“这也对,那好吧,我就大概给你谈一下,不过我的消息应该都已经过时了,毕竟现在欧洲那边的战局是一日数变,谁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更大的变化。你想知道哪方面的消息?”

“随便,英国吧,毕竟英国是最难对付的。”

“那好,让我先想一下。”

谈仁皓很有耐心,甘永兴给他放了两天的假,电话就在书桌上,只要甘永兴不给他打电话来,他就不会去海军司令部报道。反正也需要打发时间,趁这个机会跟很久没有在一起聊过的大舅子多谈一谈,这也不是坏事,下午的时光是很难度过的。廖鸿鹏迅速的整理好了思路,然后把他在德国呆的一年时间中的所见所闻比较有条理的讲了出来,从言谈中都能够感觉到他在潜艇部队受到的训练有多严格,就谈仁皓所知,所有的潜艇艇长都是非常有逻辑的,思维非常慎密的人。

自从法国战败之后,欧洲战局的转变速度要比太平洋这边快得多,而自法国之后,英国是同盟国的下一个重要的对手,甚至可以说是同盟国要获取欧洲战场胜利的最后一个强大的对手。

英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英吉利海峡就是英国本土的天然防御屏障。从地理条件上讲,英国与口木比较类似,英吉利海峡就如同对马海峡一样,将英国本土与欧洲大陆隔离开来。也正是如此,英国比欧洲其他的强国有着更大的优势。从综合国力上看,英国不比法国强多少,特别是在工业方面,英国本土的工业甚至比德国还要差,而英国人赖以生存的就是那道狭窄的海峡,以及称霸西半球上百年的海军。

廖鸿鹏并没有提到英国的历史,这是谈仁皓所熟知的,而廖鸿鹏了解得最多就是英国的现状,以及德国,唐帝国,波斯帝国联军在攻打英国方面的所作所为。而真正的难题就是那道最窄处不过数十公里宽的海峡。

法国战败之后,德军统帅部就提出了攻打英国本土的要求,并且责成陆军,海军,空军分别制订了相应的作战计划。而德军要对付的实际上不是英国的陆军,甚至也谈不上是英国的海军与空军,而是怎么渡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英国本土。只要德军能够渡过海峡,踏上英国本土,凭借德国陆军强大的装甲部队,击败英国陆军将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因此,在德国陆海空三军的计划中,重点都是怎么渡过英吉利海峡。

由雷德尔亲自负责的海军作战计划是最为传统的。雷德尔本人也是一个传统的海军将领。按照他的意图,要想攻打英国本土,就得首先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与制空权,同时扫除英国海军在海峡中布设的上万枚水雷,组织一支强大的登陆舰队,运载着陆军的装甲集团军登上英国本土。这基本上就是仿照唐帝国海军攻打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制订的一套作战计划。要完成这个计划,德国就得首先建造上千艘的登陆舰艇。扩大海峡附近港口的容纳能力,特别是敦刻尔克,加莱,以及布洛涅这三座港口的基础设施。另外还得在前线囤积大量的作战物资,将部队集结到海峡法国一侧的前线阵地上去。组织航空兵夺取制空权。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德国必须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可以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并且阻止英国舰队杀入海峡的舰队。因此,雷德尔提出的不是一份战役计划,几乎就是一个德国海军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德军统帅部是不可能采纳海军的作战计划的,原因很简单,也许德国用五年的时间都无法完成战役准备工作。建造舰队需要的时间是难以估量的,就算可以从唐帝国采购战舰,可是在夺取英吉利海峡制海权之前,肯定得击败强大的英国海军。扩建港口基础设施更需要时间,光是三座港口的兴建工程就会消耗掉德国大量的资源,同时得花上两到三年的时间。在前线大规模集结部队,囤积作战物资也很不安全,英国空军不会无所作为,任凭德军进行战役准备的。还有登陆部队得依靠陆军,夺取制空权得依靠空军。等这一套准备工作做完了,恐怕唐帝国海军的远征舰队已经杀入了北大西洋,到时候要不要攻打英国本土都是个问题呢!

德国陆军提交的作战计划是最简单的,可也是最复杂的。按照德国陆军的计划,登陆行动时不需要舰队支援,甚至不需要大型登陆舰。德军只需要征集大批民船,甚至是渔船,把陆军作战部队运送到海峡对岸去,然后由空军提供支援与掩护就足够了。当然,这是最荒谬的一套作战计划。就算把德军的装甲集团军送过去了,作战物资怎么保重?制空权怎么保证?还有,数十万军队一起登陆,如果全都用普通的民船运送的话,安全怎么保重?这么多船只怎么组织与指挥?而这些,在陆军的计划中都没有提到,因此,这套计划也很快就被德军统帅部给否决了。说直接点,陆军提出的不是作战计划,而是一次“旅行计划”。

德国空军提交的作战计划是最大胆,也是最前卫的。其核心是通过夺取制空权来确保制海权,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空军提出的出动空降兵攻打英国的作战行动。

空降兵是大战之前出现的新兴兵种,自从飞机的性能提升后,空降兵就成为了各国重点建设的精锐部队之一。战前,唐帝国,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等国的陆军,或者是空军(有些国家的空降兵属于空军)都建立了自己的空降兵部队,并且提出了大量的空降兵战术。战争期间,空降兵参加了众多的战役,可实战结果却证明了一点,这种需要进行严格训练,挑选最精锐人员,并且配备大量先进武器装备的精锐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却很难让人信服,其“性价比”也让各国难以承担。

真正值得称道的空降作战战例并不多,主要是在战前,各国都将空降兵当作了战略兵种来建设,而在实战中,多次惨烈的战斗都证明,空降兵是无法承担战略重任的,最多只属于战役兵种,甚至只能在战术上发挥一定的效果。因此,几乎所有成功的空降作战战例都是战术级别的行动,特别是在俄罗斯战场上,交战双方都出动了大批空降兵执行战术与战役级别的快速突击任务,为进攻的装甲部队夺取敌防线后方的重要交通枢纽,摧毁敌人防区内最薄弱的环节。而在更大规模的行动,比如德军在24年攻打克里特岛,唐帝国陆军在25年攻打克里米亚半岛的时候都出动了大批空降兵,而结果却差强人意,部队的损失远远的超过了所取得的战果。也正因为如此,各国都陆续认识到了空降兵在战场上的局限性,在使用空降兵的时候就更加小心谨慎了。

德国空军提出出动空降兵攻打英国的计划也是漏洞百出,且带有很大的风险。结果,德军统帅部没有采纳任何一份作战计划,而是责成陆海空三军拿出一份联合作战计划出来,并且将攻打英国的时间设在了27年的年中,最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