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这种模拟海战演习近似于纸上谈兵,不过亚莉桑德拉是有丰富海战实际经验的人,自然知道商毅使用的这些战术虽然看似五花八门,毫无章法,但在实际运用中,都是非常有用的,说白了就是随机应变,尽力发挥火力和机会,因此也从中受益非浅,结果反到成为商毅给上她了一堂海军战术课。

不过亚莉桑徳拉也是非常聪明的人,到了第三天,她也掌握了一些商毅的战术,结果能够和商毅杀个旗鼓相当,难分难解。

而就在两人沉浸在模拟海战演习时,船队也终于完成了航行,到达了大沽,在海河口靠岸登陆。

第211章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

大沽口位于海河入海口外,自古就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倭寇,加强大沽口海防战备,开始构筑堡垒,正式驻军设防,隶属于天津卫管辖。到了清朝之后,在这里正式设立了大犬沽口炮台,成为津门海防要隘。

但商毅的船队到达岸边时,根本就没遇到任何的阻挡,虽然大沽口的要塞城堡就在视力范围之内,但商家军巛靠岸到下船,也没有一个人来过问一句,整个海防几乎形周虚设一般。商毅也不禁感叹,如果去年西班牙舰队不是进攻浙江,而是采用二百年后英国人的战术,还真有可能打到北京城下去。

等人马都下船之后,商毅立刻率领两个营的士兵直奔大沽堡要塞。其实堡里的明军早就看到了战船靠岸,但他们平时那里见过这样的大船,因此都躲在城里不要出来。见对方直奔自己而来,更是吓得四门紧闭,不管外面的人怎么喊,喊些什么,就是不理。

商毅一见,也不耐烦了,立刻调来了两门火炮,对着城门连轰了五六炮,立刻将大门轰开,商家军的士兵立刻一拥而入,占领了整个大沽堡。

等商毅率军进城之后才发现,这个城堡虽然不大,但却是又破又乱又脏,也没有几间像样的房子,而且还弥散着一股说不出是什么怪味道,真难以相信,这里面的人是怎样生活下来的。

不过被商家军这一吓一闹,城堡里的明军都吓得逃跑了,只抓到了七个明兵,同时还有几十名百姓。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全身颤抖。后来听说来也是明军,这才稍好一点。居他们所说,大沽堡里核定的士兵是一百二十人,一百二十户军户,最高长官是百户,但现在实际只有三十三名士兵,三十七户军户,而守城的百户早就被吓跑了。

商毅听了,也哭笑不得,看看这几个士兵,还有那些军户,一个个都面黄肌廋,穿的也是破破烂烂,比叫花子也强不了多少。又觉得他们颇为可怜。不过好不容易在岸上找到了一个立足点,商毅当然不能放弃,未来恐怕就会在这里等侍一段时间。不过大沽堡里暂时是无法住人的,因此商毅下令,命令全军在大沽堡边立营休息,又让大沽堡里的明军去把逃散的人都找回来,同时还给了他们一点粮食。这些人接过了粮食,一个个也都千恩万谢,有人还激动的流泪了。

这次跟商毅到大沽口登岸的,实际是二团和四团的混编,把两团的火枪营都带来了。另外还有一个侦察连和两个骑兵排。但随行来的主将是二团的团部成员,侦察连是吴汉生带队。当天晚上,商毅也作出安排,明天一早,带周少桓和吴汉生出发赶去北京,留下童大勇和沈云英带一个火枪营守卫大沽堡。另外还给他们留下了一个侦察排和一个骑兵排。这段时间的任务是打扫大沽堡,并尽可能的修建一些临时的简易防御工事。

海军的士兵都留在船上守卫,由亚莉桑德拉和黄震统领海军,并且还来考察以大沽口为核心的这一带地区的沿岸水文情况。同时派同三条船回到登州,带着下一批船队到达大沽口。

第二天一早,商毅就带着人马,以及朱媺娖一行人离开了大沽口,向北京进发。沿海河向西行走了三十余里,便是天津卫,不过现在商毅还不想惊动天津卫,因此人马绕过了天津卫,改沿潞河转向西北而行。

经过了两天的路程,商毅的人马终于到达了北京城外,而这时己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黄昏,商毅知道,今天也就是大明的最后一天。

一行人马在靠近北京的路上,就看到不少的百姓正拖家带口,携男牵女的向着和北京城相反的方向奔走,而且离开京越近,逃难的百姓也就越多,人群之中也不乏赶着车马行辕,左右均有家丁护卫的大户人家。同时还有一些穿着军装盔甲的零散逃兵。而且还有不少人趁火打劫,抢掠财物,人哭马叫,也乱成了片。不过这种情况也可以知道,北京城的局势己经是危在旦夕了。

而朱媺娖见此情景,也不由得心慌了起来,道:“怎么办,北京是不是己经被贼军给攻破了?”

商毅安慰她道:“公主,应该还没有,如果北京被贼军攻破,那么这些百姓和逃兵也就都逃不出来了,因此我看最多是外城被贼军攻开,但北京这么大,还有内城在,贼军一时半会是无法攻进去的,因此我们还有机会进去救皇上出来。”

朱媺娖这时早己心乱如麻,全无主见,听了商毅的话之后,才稍稍有些心安,商毅道:“但现在也是事不迟疑,我们马上进城。”

一行人马又急急赶路,而沿路上的难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乱,地上甚致都己经可以看到一些百姓的尸体,好像他们这支人马足有近三千余众,逃难的人群和败兵都不敢来惹他们,远远见了都立刻躲开,也省了不少麻烦。

不多时一行人马己经来到了外城的东南角的广渠门前,这时城门己经大开,没有一个士兵把守。商毅在广渠门前将人马稍作整顿,所有士兵都填充好弹药,上好刺刀,随时准备战斗。好在这支人马用的全是燧发枪,每人都随身携带了六十发弹药、六十个火帽,还配了二颗手榴弹。同时也留下了一个连的士兵守住广渠门。

等队伍都准备完毕之后,商毅才又带着人马,急匆匆从广渠门穿过,然后继续向内城前进。

进到内城之后,只见城中更乱,满街都是百姓乱跑,其中也夹杂着无数的官军,有不少地方还点燃了大火,不时还可以听到炮声轰鸣,各处街巷中的流氓棍徒便乘机劫掠,还有一些百姓模样的人在劫杀着官军,也不知是李自成派混进城的内应还是百姓们自发的暴动。

随着炮轰之声越来越密,到处都可以听到“贼军进城了。”的喊叫声音。哭声叫声,此起彼落。而且在混乱之中,居然依稀还能够听到有人在唱着“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的歌谣声。而在街面上随处可见百姓、明军的尸体。

而商毅现在也顾不上感慨,只是催促着士兵,向崇文门进发。

这时天色己经渐黑下来,但北京城里到处都是火光,因此也看得清楚。一行人马接近崇文门的时候,只见前方尽是星星点点的火星,而且喊杀声震天,商毅知道这是大顺军正在攻打崇文门。而朱媺娖等人见了,也稍稍安心,既然大顺军还在攻城,那就说明内城还没有被攻破。不过不打散这支大顺军,也无法进入到内城中去。

商毅立刻下令列队进攻,商家军的士兵也迅速在大街上列好了横队,举起火枪,对着大顺军射击。而二十名使用线膛枪的侦察兵也爬上两侧的屋顶,寻找着这支大顺军的主将。

大顺军是三月十七日到达北京城外。明朝由襄城伯李国桢率三大营驻扎城外抵抗,与刘宗敏率领的先头人马相遇。结果明军根本未作任何抵抗就作鸟兽散了。而明军的火炮等武器转而成为大顺军攻城的利器。而刘宗敏攻开了外城之后,一面派人通知李自成率大军进城,自己则亲自率领五千人马,杀向内城,攻打崇文门。

外城失守之后,守城的重任全由太监负责,而内城的守军不足三万,和数千名小太监,根本不足以守住内城的城墙,再加上这时明军己全无斗志,因此大顺军攻来的时候,稍做抵抗就立刻土崩瓦解了。

眼看着就要攻入内城了,刘宗敏正在得意之际,忽听身后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击声音,自己的后阵中马上又响起了一片惨叫哀号声音。刘宗敏也不禁大吃一惊,回头看时,只见身后约七八十步外,不知何时己经出现了一支军队,黑暗之中也看不出他们有多少人,但却己将整个大街都排满了。

紧接着一排火舌闪过,枪击声又如暴豆一般的响起,大顺军的后队毫无防备,又倒下了一排士兵,有些士兵举起刀枪,向敌军冲杀过去,但对方的枪击跟本就没有停下,连绵不断,只打得大顺军的士兵成排成片的倒下,惨叫声音也不绝于耳。突然遭遇这样的强敌,其他的士兵这时也都有些慌乱起来。

而这时刘宗敏的头脑中突然冒出了三个字“商家军”,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一直到现在,大顺军对商家军一直都怀着一种很深的恐惧感,事实上大顺军北上进取关中,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被商家军逼的。想不到在北上之后,一直都没有遇到过的商家军却在这里出现了。

刘宗敏盘算了一下,自己现在一共才五千多人,那里是商家军的对手,因此也立刻下令撤退。整个战斗进行了不到二十分钟,大顺军全都撤走,将祟文门给让了出来。

第212章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

商毅率军从崇文门进到北京内城,留下了一个营的兵力守卫崇文门,然后又对沈扬道:“沈同知,北京城恐怕很难熬过今夜,我这就和公主进宫过接皇上,我们连夜出城。你们在北京城中都有家属。赶快回去收拾准备,搬取家眷,我们就在祟攴门汇合出城。如果家住在外城的,就在广渠门汇合,记住不可多拖时间,我们从宫中出来之后,以子时为准,马上就走,未到者就不等了。”

沈扬也点了点头,回头对其他人道:“你们都听见了吧,赶快回家去收拾。”说着沈扬自己也转身向家里赶去。不一会儿,锦衣卫就全散了,只有赵从夫和四五个人还没有走。他们几个人不是家不在北京,就是家里无人,因此都不用回去。赵从夫道:“公主、商总兵,我陪你们进宫吧。”

商毅点了点头,道:“好,公主,我们这就进宫。”

因为内城还没有被攻破,因此朱媺娖心里大定,听了商毅的话之后,也点头道:“走,我们进宫去。”

一行人又赶向皇宫,虽然内城未被攻破,但城中之乱已丝毫不逊色于外城,一路都是火光烛天,溃兵败将,到处在乘乱抢掠。不时都可以看见官兵为抢劫钱物、妇女大打出手,刀剑相加,遍地都是死尸,商毅也不禁感叹,有这个精神为什么不去迎战大顺军呢?

而朱媺娖见城内也乱成一片,又不知皇宫中的情况如何,刚放下的心也不由又悬了起来。一行人来到了皇宫的东华门前,这时只见大门空空,守门的卫兵宫监早已逃得不知去向,而见见皇宫中冷清清的一片,朱媺娖心中预感不妙,叫了一声:“父皇。”急忙就向宫中跑去。

到了这个时候,商毅当然猜得出现在宫中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因为后世的各种历料虽然都是大同小异,但也都说得十分清楚了,因此也只好轻轻叹了一口气,命令其他士兵都在宫门口等着,自己只带了吴汉生和两个侦察排跟着朱媺娖一起进宫去了。

进宫之后没走多远,迎面看见一群太监匆匆忙忙向外面跑去,商毅立刻命令,抓住了几个,太监们吓得大叫道:“好汉侥命,好汉侥命啊。”

朱媺娖拉住了一个,焦急的问道:“父皇现在那里。”

这时,几个太监才认出来是朱媺娖,有一个人道:“回禀公主,刚才皇上在干清宫召见皇后和袁妃,命太子和永王、定王出宫投奔周国丈去了。后来皇后和袁妃哭着出来了,然后皇上也出来了,这会儿大慨不是在西宫就是在坤宁宫。”

朱媺娖点点头,道:“我们先去西宫。”西宫是袁妃的地方,离这里较近,因此朱媺娖带着商毅等人先赶到了西宫,只见宫中冷冷清清,不见一个宫女太监,烛火昏暗下,地上躺着一俱宫装女尸,而且血流满地。

朱媺娖尖叫了一声,道:“是袁妃娘娘,她怎么死在……”猛然想起什么,赶忙又向宫外狂奔,大叫道:“母后,母后,你可不能……”

商毅只好苦笑了一声,又带着众人跟了上去。

不一会儿朱媺娖就来到了周皇后的坤宁宫,还没进宫门,就见宫中烛光摇动,依稀可见有不少人影在其中,这时只见周皇后的声音道:“臣妾侍候皇上一十八年,平时素日皇上但凡肯听臣妾一句话,又何致今日到此田地,但得与陛下同死社稷,亦无所憾。臣妾先行一走,在黄泉路上等候皇上。”

朱媺娖惊叫了一声,急跑进宫中,大声道:“母后,你可不能……”话语哑然而止,只见周皇后己经蹬倒了板凳,整个人已悬吊在空中,而崇祯这时举着宝剑,正要砍向傍边的一个宫装小女孩。而那小女孩似乎己经吓傻了,呆呆的坐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而朱媺娖却又尖叫道:“父皇,住手。”

但这时崇祯的剑己落下,收手也来不及了。就在这时,只见寒光一闪,“当”的一声,崇祯手中的宝剑被一柄飞来的短刀击落。原来是商毅在千均一发之际,扔出了军刀,击落了崇祯的宝剑,也救下了那个小女孩。

朱媺娖急忙跑过去,将那个小女孩抱住,看着崇祯,道:“父皇,你不要杀媺婕。”原来这个小女孩是周皇后的亲生女儿,昭仁公主朱媺婕,今年才十一岁,她和朱媺娖是一起长大,因此两人虽不是一母所生,但感情很好。刚才朱媺婕被周皇后和崇祯吓呆了,这时见了朱媺娖,方才回过神来,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

崇祯见了,也不由得长叹了一声,也再下不去手。而这么一耽误,等商毅命人将周皇后抢救下来时,也己晚了,周皇后已气绝身亡了。

崇祯转头才看见了商毅,也不禁苦笑了一声,道:“商毅?竟是你来了,朕素来待大臣不薄,如今竟无一人能像前朝靖难时的程济那样随朕而去,想不到你却从千里之外赶到北京,朕纵死也心安了。”

虽然商毅对崇祯并没有多少好感,但见他现在穷途末路的样子,心里也颇为不忍,因此也没有去反驳他那句“素来待大臣不薄”的话,也没有对崇祯施君臣之礼,只是道:“皇上,京师已难保全,请皇上立刻随微臣离开北京,南下金陵,以图复国。”

崇祯凄惨的一笑,道:“以图复国?朕苦心经营十几年,尚且不济,南渡之后又谈何复国。何况朕岂还有颜面南下吗?”

朱媺娖虽然在安慰妹妺,但一直再听着商毅和崇祯说话,听崇祯这么一说,不禁又道:“父皇,您快跟我们走吧。”

崇祯摆了摆头,又对商毅道:“商毅,朕知道坤兴公主一直倾心于你,如今朕就作主,为你们两人赐婚,愿你以后能够善待于她,朕纵死也当瞑目了。”

其实商毅也知道崇祯多半不会走,毕竟到了他这一步,死对他来说反到是一个解脱,现在崇祯估计也就是这种心态。刚才只是像征性的说说而已,因此也没有多劝,只是道:“请陛下放心,臣必会照顾坤兴公主终身。”

朱媺娖呆呆的看着两人,没有想到自己梦寐以求居然会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心里却是空白一片,不喜不悲,只是抱着妹妹,一言不发。而这时昭仁公主到底年纪幼小,惊吓过度,己经昏睡了过去。

这时崇祯又道:“一个时辰以前,朕己命太子、永王、定王去投周国丈府里,你去把他们寻到,护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