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协议谈好了,气氛也就更为融洽,这个接风宴也是尽欢而散。

第二天,郑芝龙也向商毅告辞,商毅一直把郑芝龙送到栈桥上,而郑芝龙的部将也在岸边等候迎接。

这时郑芝龙从迎接他的人群中,叫出来一个年轻人,吴道:“森儿,快来见过商总兵。”

那年轻人上前两步,抱拳拱手,道:“见过商总兵。”

商毅见这年轻人大约二十上下年纪,弯眉细目,颇为文雅,与郑芝龙有六七分相似,心中一动,也立刻明白他的身份,果然又听郑芝龙笑道:“商总兵,这是犬子郑森,年方二十,生性愚钝,日后只怕是难成大器,到是叫教商总兵见笑了。”

商毅点点头,自己猜的果然没错,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郑成功。因此也笑道:“郑总兵说那里话,我看令郎气度不俗,绝非池中之物,日后雏凤清于老凤声,也未必可知啊。”

第048章 山东第一战

六月十日,商家军的运输船队到达登州,周少桓接受了物资之后,也立刻组织人马,执征商毅的命令,进驻青州、莱州,并且率先对进驻山东的清军发动攻击。但就在这时候,穆陵关独立团的团长童大勇发来消息,青州城己被清朝的官员占领了。

原来清军进驻北京之后,首先击败大顺军人马,巩固了北京的周边地区,随后多尔衮也招集官员,商议下一步的进军计划,清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两人首先向多尔衮进言:“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

多尔衮也同意两人的意见,首先收取山东山西之地,于是一面派兵继续追击大顺军,又于五月二十五日,派明降臣方大猷为监军副使,招抚山东。六月初四日,又派明降臣王鳌永以户、工二部侍郎名义,招抚山东、河南。

这时山东地区的局势十分混乱,各方势力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一度在山东地区闹得风声水响的济王朱帅在名议上虽然占据了山东、北直隶、河北的大部份地区,但实际上也是一盘散砂,朱帅只不过是山东德州的乡绅众人推出一个傀儡,本身并没多少号招力,而拥立朱帅的赵继鼎、程先贞、谢陛等人也都不是什么大将之材,虽然赶走了大顺军的官员,也派人去和南明联络,但即不知道应该安抚百姓,稳定地方,也不知道要整兵备战,准备迎战清军,结果只是得过且过。至于张大雅、张千出、韩继本、单之赏、张宇等人,则完全就是趁乱起事,混水摸鱼。

朱帅起事之后,也曾派人来招抚过周少桓,但被周少桓以自己已奉南明之诏守卫登州为理由,不能奉诏给搪塞了过去。同时还劝朱帅到登州来聚议,但朱帅等人却怕到了登州之后受制于周少桓,因此也没有回答,就守在济南府。而这时多尔衮派出的山东巡抚方大猷也率军开始进入山东地区。

其实这时方大猷手下只有一千多人马,而且全是由在北京投降满清的明军组成,根本就是一帮散兵游勇,没有多少战斗力,而且方大猷是文官出身,不通武事,如果这时朱帅能够团结山东、北直隶、河北等地聚众的乡绅官宦,齐心协力、共同抗敌,方大猷根本就进不了山东。

但明朝遗留下来的这一干乡绅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且朱帅在济南府里整天也只顾着花天酒地,完全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结果是乌合之众对散兵游勇。

但散兵游勇毕竟挂着清军的头街,虽然是山寨版的清军,但把头发剃了之后,扎个小辫子还是很有些吓人的,因此各地的乡绅官员一听清军来了,顿时都吓破了胆,几乎是望风而降。因此方大猷一路顺风,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先后平定了山东、北直隶边界一带的霸州、沧州、德州、临清等地。并且又派归降自己的德州知州张有芳,到济南府去招降朱帅等人。

朱帅等一干明朝的官宦乡绅虽然不愿归附清朝。但手下都是些乌合之众,那里挡得住清兵的进攻,同时劝降的张有芳又极力夸大清军的兵力和实力,使尽了浑身解术,威迫利诱,朱帅等人毕竟都是难成大器之辈,只好解散部众,拜表归顺满清。方大猷也十分顺利的进驻了济南府。

随后明权德府事泰安王朱由率领明德藩各郡王宗室具表归降,山东掌印都司苏邦政、济南府推官钟性朴等文武官员、乡绅也纷纷投顺。明朝署东昌道事工部主事于连跃以东昌府、临清州归附。济宁知州朱光和当地乡绅潘士良、任孔当等人也归附清廷,因此在名议上归属于清廷管辖的地区,也在迅速的扩大。而这时多尔衮派来的另一位明朝降官,户部、工部侍郎王鳌永,也到达了济南府。

王鳌永见方大猷人马一到,山东各地纷纷归附,一下子就抚平了不少地方,立下了许多功劳,也不禁十分眼红,正好这时由于归降清廷的地方实在太多,方大猷一时竟派不出官员去管理地方,因此也就暂时停驻在济南府。因此王鳌永立刻自告奋勇,率领着自己带来的人马,进入青州府,并派人去招抚青州府的官员归降。

青州府的知府肖文军本是曾化龙的门生,和商家军也有些交情,得知清军杀到之后,来不及向商家军求救,因此也不敢在府城中停留,立刻弃城而逃,投到了穆陵关来。而王鳌永带领人马来到青州城下之后,城中的通判李懋学、推官彭钦等官员也都开城归附。

兵不血刃就占领了青州城,王鳌永也十分高兴,一面写表回北京向多尔衮表功,一面又传檄到青州府的其他折城关县,要求他们都向清廷归附。同时也在积极准备,要进军莱州府。

莱州知府韩志也是曾化龙的门生,接到了王鳌永的传檄之后,也吃惊非小,而且这时莱州府境内也不太平,首先是张大雅、张千出聚立攻占了灵山卫,扯旗自立;胶州的韩继本,高密、单之赏、即墨的黄宗贤、周六、丘尚佐、王尔玺,平度的翟五和尚、张广等人先后聚众起事,占城夺地,四处劫掠,现在清军又杀来了,因此韩志急忙向登州的周少桓求救。

这时驻守登州的商家军第二师的编制己经完成,而且运输船队到登州之后,武器装配也都齐全。周少桓出任师长、唐镇任参谋长、鲍铜钢任副师长,下设三个团,为第一、第二、第十五团分别由蒋义渠、滕胤玉、乔克裕三人担任团长。同时又招集了几千预备兵,也正在加紧训练中。

周少桓也己得知了青州府己被清廷官员占据。这时莱州地区也发生了叛乱,因此也不敢怠慢,立刻准备人马,带领为第一、第二团的兵力,进驻莱州府。

到达莱州府之后,周少桓先面见了莱州知府韩志,了解情况,然后决定,双管齐下,一面平定莱州府内部的叛乱,一面计划收复青州。周少桓首先以商家军的名义,向莱州府的各叛乱人马下令,命他们立刻率部投降,同时又派滕胤玉带第十五团,去复夺灵山卫。然后又传信给童大勇,约请他一起出兵,复夺青州。

正好这时王鳌永又派原来青州府的推官彭钦到莱州来,劝韩志归降清廷。原来上一次传檄之后,王鳌永见莱州府没有反应,还以为是火候不够,因此又派来彭钦劝降。

这时周少桓正在思考收复青州的办法,但他也不知道清军的虚实,估计就算清军的人马不多,但四五千人总该是有的,而且像青州这样的大城,并不是那么好攻破的,因为这是商家军在山东的第一战,一定要好好打一个开门红,因此周少桓也丝毫也不敢大意。而且这次自己出兵,并没有带辅助团的炮兵,攻城战恐怕不是那么好打仉。心里也在盘算,是应该从登州再调炮兵来参战,还是让童大勇带炮兵来助战。却完全没有想到,青州的清军完全就是外强中干。

但得知王鳌永又派彭钦来劝降的时候,周少桓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一个智取青州的好办法:既然王鳌永派人来劝降,那么自己也不妨将计就计,假意答应王鳌永,并表示自己会亲自到青州去面见王鳌永请降,而等到了青州之后,王鳌永一定会开城迎接,只等青州城的城门一开,就立刻率军杀入城中,并且又派遣人马随后接应,一举就能够夺下青州城。这样可就比强攻要省事得多了。

不过这个计策想要实施成功,就必须要韩志的配合。因此周少桓也立刻就和韩志商量。韩志听了之后,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好计策,如果能够收复青州,那么自己也有一份功劳,也欣然同意,本来是打算把彭钦赶走的,现在也马上改变了主意,下令盛情接待彭钦。

虽然是诈降,但也一定要做得和真事一样,毕竟上一次曾经拒绝过了,如果这次马上表示归顺,那也未免太露痕迹了,因此还是要和彭钦讨价还价一番,把全套戏做足才行。当然在这方面还难不倒韩志,而彭钦也不算是什么精明强干的角色,经过了一番劝说之后,韩志这才免为其难的答应归附清廷,同时也答应亲自到青州去面见王鳌永交纳印信。

彭钦并没有怀疑,还为自己成功的说降了韩志而欢喜不己,毕竟自己是刚刚投降清廷,现在还寸功未立,这下可好了,立下第一功,说不定王鳌永会对自己刮目相看,却么以后升官晋爵,大有机会了。于是两人又约定好了日期,然后彭钦才十分高兴的离开了莱州,回青州向王鳌永复命。

而王鳌永得到了彭钦的回复之后,同样也没有怀疑,因为清军进驻山东以来,投降的明朝官员实在太多了,再说现在明朝都己经完了,硬撑着还有什么用,在那个朝廷里不是混饭吃,谁不可惜自己这条小命,相信韩志也不会例处。因此王鳌永也心安理得的在青州城中,耐心的等待着韩志来降的那一天。

第049章 收复青州

虽然定下了诈降之计,但这一计策的实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骗取了王鳌永的相信还只是第一步,最大的问题是去青州诈降要带多少人马,带得多了,容易引起王鳌永的怀疑,而带得少了,又不足以攻破青州,坚持到援军赶来,同时与支持人马的配合,携带的武器,这些事情也都要仔细商量一番才行。

因此周少桓招集第一团团部的成员,以及韩志一起商议之后,终于决定,由周少桓亲自带队诈降,只带三个连共计六百多名士兵,其中只有一个连的士兵持有火枪,但枪口不插刺刀。其余的士兵只拿长枪,但每名士兵还是携带两颗手榴弹。随军还带上十二辆马车,在名议上是带的礼物,实际是把火枪都在车上隐藏,同时还带上了十门轻型火炮。

周少桓又给童大勇去信,说明自己诈降的计策,并请他出兵支援,并且约定好了时间和暗号。好在商家军对青州的地形十分熟悉,因此可以很轻松的在青州城附近找到隐藏的地方。

布置好了之后,周少桓才带兵从莱州出发,行到益都附近时,收到穆陵关传来通知,童大勇已经带领着三个营的兵力,在青州城南十五里处埋伏,只等周少桓的信号,便可以在半个时辰内赶到青州。周少桓接到了这个消息,心中大定,和韩志一起,率领着人马,直奔青州而去。

来到了青州城前,只见青州城的城门大开,吊桥放下,似乎一点防备都没有,而彭钦只带着十几名士兵,就站在青州城门前,似乎是正在翘首以待。一见他们的大队人马来了,彭钦立刻迎了上来,满脸笑容道:“韩知府,你们总算是来了。”

这时韩志心里也颇为紧张,但还是免强稳住了心神,下马之后,向彭钦拱了拱手,道:“彭大人,我们来了,不知王巡抚现在何处?”

彭钦道:“王巡抚就在城里等着呢?快跟我一起进城吧。”

韩志点了点头,回头看了看,道:“彭大人,我带来的这些人马呢?”

说到这里韩志心里也不由一阵紧张,生怕彭钦说出,把人马都扎在城外,只让自己一人进城,或者是要军队解除武器,检查车辆。

而他身后的周少桓也同样提高了警觉,准备只要是彭钦一说不让大队人马进城的话,就立刻发难,抢占城门。因此也向士兵发出了暗令,接到暗令的士兵们也都暗暗准备,带了火枪的士兵都偷偷的抓住了刺刀的手柄,而没拿火枪的士兵都慢慢向藏着火枪的车辆靠陇,只等周少桓下令,就立刻开战。同时周少桓心里也在估算,且前他们的位置离城门大约有二十多丈,如果现在就动手,是否来得及在清军关门扯桥之前,先赶到城门边。

但彭钦并没有一点怀疑,笑道:“都进城,都进城,城里有的是地方,留在城外做什么?”说着拉着韩志的手,向青州城里走去。

周少桓和韩志见了,也不由心中大定。韩志和彭钦携手在前,周少桓带领着大队人马紧跟其后,过了吊桥,穿过了城门,进入青州城内。

进城之后,周少桓留观看,见在城门口守卫的清兵并不多,也就一百多人的样子,而且看士兵的神态,也都十分松懈,不少人都在交头接耳,唠嗑谈天,还有的干脆坐在地上下棋。现在本来就己经可以动手了,但这时彭钦还拉着韩志的手走在前面,如果冒然动手,只怕会伤及韩志,因此周少桓道:“知府大人,请等一下。”

这时韩志的心里其实相当紧张,因为他知道周少桓随时都有可能动手,生怕彭钦会扣着自己为人质,被彭钦抓着的手都不禁有些发抖,听到了周少桓的话之后,立刻意识到,这时一个摆脱彭钦的机会,因此也不由分说,一把甩开了彭钦的手,回头转身,三步二步,来到了周少桓的身边,而几名商家军的士兵也立刻赶了上来,将他围住,保护起来。

彭钦心里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没有反应过来,道:“韩知府,发生了什么事情。”说看也向这边走了过来。

周少桓一见他过来,也正中下怀,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了彭钦的前襟,拨出了佩刀,大喊一声:“兄弟们,动手。”说着,一刀就捅进了彭钦的小腹中。

整个事情就发生在短短一瞬,彭钦就没明白过来,就惨叫了一声,糊里糊涂的死在当场。而这时商家军的其他士兵也都立刻发难,拿看火枪的士兵立刻拨出刺刀,插在枪口上,然后向城门两侧守卫的清兵杀去,其他士兵也都纷纷从车上取下火枪,然后也杀了出去。而周少桓也立刻向天空发出信号。

因为守卫城门的清兵都巳经知道,这支人马是进城来投降的,因此在心里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备,还有些人正忙着猜子赌钱,根本就不明白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顿时被商家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结果一下子被商家军杀死了好几十人。

等其他士兵都清醒过来,赶忙拿起武器抵抗,但也为时以晚。因为商家军都己经全都进了城,人数比守城的士兵要多了几倍有余,而且这些所谓清兵,大部份都是在北京投降满清的明军,再有就是山东投降的明军,反正全是山寨货,一个正品的都没有。因此素质极差,别说比不上正牌的满兵,就连一个汉八旗兵都不如,那里是啇家军的对手。虽然商家军的士兵没有使用火枪射击,而是和他们拼刺刀,也同时抵挡不住,往往双方照面之后,没打两下,清兵就会被刺刀刺入身体,然后血流不止,倒地身亡。

而周少桓又立刻指挥士兵,杀上城楼去。这一次因为是以下攻上,因此商家军也开始釆用火枪射击,“砰砰啪啪”一连枪击之声,立刻又打死了十几名城楼上的清兵。在城楼上还想抵抗一阵的清兵一见商家军的火枪犀利,那里还敢抵抗下去,马上就四散而逃了。

整个战斗其实只进行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守城门的清兵就被商家军杀得死伤大半,一部份投降,一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