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明军的防线也是节节败退,驻守江南的黄得功己经退到了应天府境内的江宁镇,江北刘肇基也退到应天府境内的江浦县,和南京几乎是隔江相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新年将至,但南京城中却看不到一点新年的喜庆气氛,家家户户都关门闭户,不是准备向城外迁移,就是在家里把门窗加固,然后祈祷上天,保佑自己的平安。

算起来这己经是商毅第四次进南京了,第一次还是在南下和李自成作战,当时的商毅不过是初出茅庐的武将;第二次是庆贺朱由崧登基继位,那时商毅刚刚占据了浙江,成为南方的一个地方实力派武将;第三次是陪着朱媺娖到南京分辩北来太子,商毅洐然己是南明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而这一次进入南京的商毅,已经是整个南方抵抗清军南侵的唯一希望了。

虽然每一次商毅到南京,身份地位都会晋升一级,但南京给商毅的感觉到是一次不如一次,由其是这一次,昔日繁华热闹的南京城,如今已是冷冷清清,完全是一付萧条破败的样子。也让商毅生出不少物是人非的感慨来。

在正阳门进城的时候,史可法亲自在城门口迎接商毅的一行人马,众人见面之后,史可法也十分激动,拉着商毅的手,道:“以恒,你总算是来了。”说着,忍不住哭了起来。

商毅道:“史阁老请尽管放心吧,只要有我商毅在此,决不会让清虏攻占南京城。”

史可法听了,也稍稍安心,道:“快,跟我一起进殿去面见皇上,现在等着你来。”

商毅将人马都驻扎皇宫的洪武门前,自己只带了一队卫队跟着史可法进皇宫。

在来南京的时候,商毅就想过,现在南京的局势过于复杂,谁知道东林党还有玄皇教会安什么心,因此商毅丝毫也不敢大意,无论去那里都会穿好防弹衣,带上手枪、手雷和双截棍,靴子里插好匕首,以防万一。同时卫队也随时做好保护他的准备。

商毅的卫队有两个连,一个连是汉族人组成,连长是吴亮,另一个连却全是由黑人组成,他们本来都是奴隶,是商毅给了他们自由,都对商毅都非常感激,十分忠心。而且黑人卫队的另一个好处在于他们不会理中国的规据,完全听从商毅的命令,无论让他们做什么都不会有半点犹豫。而这个连的连长是亚莉桑徳拉的弟弟安德烈。

不过卫队也不可能进入皇宫内部,只能在南京皇宫的正门承天门口等着。不过商毅也和卫队约定好,一但自己发出信号,卫队就向皇宫里面杀入,接应自己。这样分派完之后,商毅才跟着史可法等人,进入皇宫内部,去朝见朱由崧。

南京皇宫也叫紫禁城,主殿的名称和北京皇宫一样,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朱由崧就是在第一殿太和殿接见商毅和文武大员的。

商毅向朱由崧施礼己毕之后,朱由崧首先赐他平身,然后才道:“商爱卿远路而来南京,一路辛苦了,朕甚是欣慰,前者因为小人为扰,也使商爱卿受了不少冤屈,但如今国事艰难,形式危急,还请商爱卿不要计较,凡事都当以国事为重,大局为重。”

商毅道:“回禀皇上,臣与朝中官员,本无私怨,何况现在清虏大军压境,南京危急,臣岂敢以个人私怨,而不顾国事,请皇上放心,臣必当竭尽全力,为保南京不失,并驱逐鞑虏,收复失地。”

朱由崧点了点头,对商毅的回答也十分满意,然后又问道:“卿此次入京,不知带来了多少人马?”

商毅道:“臣接到诏书之后,立刻出兵,一时也没有耽误,但行走匆忙,这次只带来了约三万人马,但随后还有八万大军,十日之内,必然赶到南京。”

其实现在商毅只带来了一个步兵师和特种旅进入南京,总兵力还不到两万,另一个旅押运的物资在后面,预计会迟一二天到南京。他当然知道,就凭这两万五千人,肯定不能让南京的君臣满意,因此索性也夸大其辞,安定人心,也给自己造成大声势。

朱由崧和官员听了,到也没有多怀疑,因为大军调动,确实需要不少的准备时间,因此先带少量人马赶来,将大队人马留在后面,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且有不少人心里都在想,如果等商毅的人马都到了南京,到是足够守住南京了。

就在这时,一个黄门官匆匆从殿外进来,道:“启禀皇上,黄得功将军被清军击败,江宁镇失守,清军的前部人马己经杀到了大胜关。现在黄将军率军正在向南京撤退,请救朝廷立刻发兵接应。”

黄门官的话刚一说完,整个金殿上顿时一阵大乱,大臣们纷纷交头结耳,议论一片,就连朱由崧的脸色也变了。因为以前的形势无论多么危急,清军都还在应天府的范围之外,因此南京君臣的心里多少还都有一点安心,而大胜关己属于顺天府的范围,离南京不足二十里,这一次清军可以说是真正的兵临城下了,怎么能叫他们不慌。

幸好史可法到底还是见过大阵仗,立刻出列大声道:“各位大人不必惊谎,现在商督师己经到了南京,必能力保南京不失。”转身又对朱由崧道:“禀皇上,为将者当有专断独行之权,方可便宜行事,请皇上授权于商毅,让他全面付责南京防务。”

听他这么一说,大殿上才安静了下来,全都用其盼的眼光看着商毅,这可是南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而朱由崧这时也稍稍心安,立刻问道:“商爱卿,你看现在当如何拒敌清虏呢?”

商毅道:“回禀皇上,清虏现在不过是先头人马,并不足为虑。但守卫南京,事关重大。臣初到南京,尚不知全情,当与史阁老等人计议之后,再作决定。”

朱由崧点了点头,立刻又下旨,封商毅为左都督兼南京守备,付责整个南京的防务,凡事均可便宜行事,并又赐给他尚方宝剑一柄,以后如有阻扰军务者,均可先斩后奏。而又让吴俑丛埃褪房煞ㄒ黄鸶对鹬钍滦鳎χС稚桃愕木滦卸缓蟛畔铝钌⒊

————————————

“吴长老,商毅己经到了南京吗?”

墨经纬独自一人站在紫明楼的三楼露台上,凭栏而望,头也不回的淡淡问道。因为现在整个南京都十分萧条,大多数酒楼都己经关门歇业,就连因为出了秦淮河畔新一代名妓紫玲珑的紫明楼也不例外。

而这时在墨经纬身后,一共站着五个人,垂手低头,神态都十分恭顺。听了他的问话之后,左边的第一人道:“回禀少主,他是刚刚入城,就被史可法领着进宫去见朱由崧去了。”

墨经纬又问道:“他这次进南京,一共带来了多少人马?”

吴长老道:“居属下估计,应该不超过二万。”

墨经纬哈哈笑道:“二万人马,就想守住南京吗?我看商毅这一次还有什么办法?”

这时吴长老身边的一人也开口道:“二万人马,肯定是守不住南京的,但属下以为,这应该只会是商毅的先头人马,居我们所得的消息,现在商毅在浙江的兵力不下十万,因此他绝不会带这么少的人马进驻南京。属下担心他的大队人马进入南京之后,恐怕就不好办了。”

墨经纬点了点头,道:“马长老说的有道理,现在清军的先头部队是谁?”

马长老道:“是由觉罗巴哈拉率领,大约有一万五千人马,另外还有刘良佐部的一万人马,现在正驻扎在大胜关。”

墨经纬道:“这样的兵力也足够了,派人去告知觉罗巴哈拉,让他加快进军,争取先扫清南京的外围,然后再通告阿济格,让他尽快催促大军前进,争取在商毅的后队大军到达之前,先攻破南京。”

马长老答应了一声,立刻转身离开了露台。

墨经纬又道:“玲珑小姐?她是不是己经去了杭州吗?”

右边的第二人应道:“回禀少主,玲珑小姐是今天早上动身去杭州的,还有萧长老和云长老,也随她一起去了。不过她似乎有意避着少主,因此属下有些但心。”

墨经纬淡淡一笑,道:“没有什么好但心的,为了圣门的大业,她不会念及私心,只不过这件事情她不愿意让我插手其中,那就由她去吧,反正我只要最后的结果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都准备好了没有?”

这时吴长老又道:“都己经准备好了,只等清军的大军一到,我们就可以里应外合,攻破南京。”

墨经纬听了,也不禁放声大笑起来,道:“很好,商毅以为自己这一次还可以力挽狂澜,却不知道现在一切早都己经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了,恐怕到时侯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而这一次我们圣门复兴的大业就在此一举,谁也阻挡不了。”

第220章 初入南京(下)

南京的城墙布局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但却将周围的所有山地、湖泊、河流全部都利用了起来,因此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但所有城墙加起来长达十几公里,如果没有十万以上的人马,根本不可能守住。而现在的南京城中守军,还不足两万人,因此根本不可能守住整个南京,达到拒敌于城外的目地。

在朝见朱由崧之后,商毅也立刻开始布置,首先是黄得功的败军还有三万余众,这也是一支不小的兵力。黄得功的人马是江北四镇中比较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而且黄得功虽然平日里也十分飞扬拔扈,但对明朝还是十分忠心,在另一时空里,他是江北四镇中唯一一个坚持与清军作战战死的。因此他的余部人马也要尽量保住。

不过虽然商毅并不打算采用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术,但在清军的主力人马还有到的时侯,主动出击,先打一二个胜仗,挫动一下清军的锐气。鼓动一下南京的士气,稳定军心民心,由其是现在,整个南京都己是人心惶惶的时候,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黄得功派回来的使臣介绍,现在黄得功的人马驻扎在南京城西南,不足十里的张家湾和朱家营两地。因此商毅也命令使者回复黄得功,让他带领人马在张家湾和朱家营两地就地驻守,抵挡清军的进攻,同时又命李定国带领第九师出击,暂时在黄得功的背后埋伏。如果清军直的进攻黄得功部人马,那么就立刻出击,给清军一个迎头痛击,先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李定国领命率军出击之后,商毅又命令全军在聚宝门扎营,等商毅布置好了之后,玄皇教的教主夫妻也赶来见商毅。这时商毅正在等着他们,因此立刻命人把他们请了进来。

众人见面之后,商毅也不客气,道:“现在的局势,不用我说教主也应知道,我不管过去大家有什么恩怨,教主有什么野心,但现在想要守住南京,我们就必须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才行。如果教主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接着往下谈,如果做不到,那么大家就拍屁股走人,各安天命。教主继然以建文帝的后裔自居,想必也不会希望大明江山全部落到清虏手里吧。”

前面的话到还没什么,但最后一句却如石破天惊,玄皇教主和明石姬都不由一震,玄皇教主道:“这个秘密你是怎么知道付?”

商毅淡淡道:“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教主只说,这次合作,能否齐心协力。”

玄皇教主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道:“好,我可以答应你,这一次一定齐心协力,同抗清军,你说要我们怎么做吧。”

商毅也点了点头,然拿出从工部拿来的南京城地图,铺在桌子上,道:“很好,那么首先告诉我,你们现在有多少人手可以调用?”

因为玄皇教主早听明石姬说过了商毅的守卫南京计划,因此也没有感觉到意外,道:“我们教中的弟子现在大部份都集中在南京,大约有五百人左右,在军队中还有五千人左右,基本受我们控制,这是我们在南京的全部力量了。”顿了一顿,他又道:“不过有一点我要先告诉你,为了以防万一,我会调一部份人先离开南京,保留退路,但人数不会很多,大约在五十人左右,主要是教中的弟子。”

商毅听了,也比较满意,这么隐密的事情都说,致少说明现在玄皇教确实是打算和自己精诚合作,因此也道:“这可我可以理解,为自己准备一条退路,是人之常情。这样吧,你们的教众仍然在南京城中,暗中行动,不用露面了,但军队交给我来指挥,当然还是由你们的人来控制,这几天多准备一些弓箭、弩箭、飞标一类的武器,在巷战中都会用得到的。”

玄皇教主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接着双方也开始计划巷战的布置。

南京城中河流众多,水网密布,而且大多都与秦淮河相通。实际上秦淮河分为内河和外河两条,外河较宽,成为南京南西二面的护城河,在定淮门附近汇入长江。而内河是在通济门附近从外河分出,流入城内。而内秦淮河在南京城内的淮清桥处,又分为南北两条河,靠南的一条,也就是著名的十里秦淮,从三山门流出内城,汇入外河,靠北的一条叫古运渎,是从三山门和石城门中间的地方流出内城,汇入外河。

另外南京城中还有御河、玉带河、珍珠河、金川河等数条河流,而且全都相通,构成南京的水纟。

南京皇宫虽然位于城市的东面,但却是整个城市的核心,也是全南京的精神支柱,就算清军攻入城中,但只要皇宫不失,就表示南京还没有失守,因此城市战也是以皇宫为核心展开。当然还要保住皇帝朱由崧,有他在就可以以皇帝的名议发号施令。

现在玄皇教己经把夕颜安插到朱由崧的身边,还有在皇宫中安排了不少人手,可以说基本控制住了朱由崧,商毅也不打算和他们争皇宫的控制权,因此也把整个皇宫,以及外围的防守任务都交给玄皇教付责。而整个驻守的区域包括南面的正阳门和通济门,和承天门外的全部地方,东边的朝阳门和皇宫西侧的西皇城根大街和通济门大街。保证有足够的出口,在危急的时候能够平安撤出南京城去。

而商毅付责的防区是从皇宫北部的太平门、小校场、府军右衙、国子监,一直沿伸到钟鼓楼。将依托河流进行防守。

钟鼓楼是南京城中最高的建筑,也是西北部的分界点,西北一带在南京城中,属于比较偏避的地方,但在南京城西北角的金川门,是商家军的水军驻扎的地方,在必要的时候,也很方便从城中撤离。而且站在钟鼓楼上,基本可以俯视南京城的全局,也有利于指挥城内作战,因此商毅也决定,把这里做为商家军在南京城里的驻防核心,并且和皇城一带形成互相呼应。同时也把自己在南京的指挥部定在钟鼓楼。

这样一来整个城内的战场,将是以皇宫以西,钟鼓楼以南的南京中部地区。大约占南京城的四成左右,而城墙包括南边通济门到石城门的一长段地区。

玄皇教主和明石姬对商毅这样的布置也十分满意,因为商毅并没有染指皇城的控制权,而玄皇教的责任只是守住皇城就行了,毕竟皇城是有城墙可守,而且在城市内作战,清军也无法使用大型的攻城武器,而在城中的大部份的任务,都是由商家军来承担。因此也同意了商毅这样的安排。

随后商毅又问道:“居我估计,现在清廷己经在南京城中安插了不少细作,上一次不是让你们调查吗?别告诉我这么长的时间,你们什么东西也没有查来?”

明石姬道:“你也太小看我们玄皇教了,我们在南京的经营,是从靖难之后就开始了,己经根深蒂固,岂是清廷这区区几年的时间能够相比的。我们已经查出十一家酒楼、茶楼、妓院都有怀疑,其中有三家基本己经确定,肯定是清廷设在南京城中的居点。”

说着她从袖口里取出一张纸来,铺在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