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商家军一边,前一阶段的战斗中,总计损失了八千五百左右的兵力,而又陆陆续续补充了近五千的兵力,现在湖北战区的总兵力约为三万一千多人左右。不过这己经是湖北地区目前所能够补充的最多兵源,而且弹药的消耗量也接近了五成。李牟己经带着一部份士兵退到大别山里,安置防守、弹药、各种物资。

可以说双方都在积极准备着最后的战斗。

第090章 金陵风月

南京,秦淮河。

正是金秋十月的季节,秦淮河水,己经清澈如昔,还有不少装饰的五彩斑斓的画舫,在波光粼粼的凌波上,鳞次栉比,穿梭往来。而在两岸也有许多酒家己开张营业,还有不少酒楼正在施工建设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之声,也隐隐传到河面上。

同时也有不少衣作华丽,手执拆扇的游人文士,在岸边走动,不过大多数人都带着各种帽子,少数没带帽子的人,头皮都己剃得精光呈亮,只有后脑还留着一小片,梳成一条长辫。在剃发令的严逼之下,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服从,只不过一些自许清高的文士们一时适应不了这种形像的变亿,因此只好都弄一顶帽子带上遮蔽一下,又到秦淮河畔来寻游来了。

虽然秦淮河还没有恢复到昔日的一半繁华热闹景像,但战争留下的痕迹,己经不多见了。

在一条大型的彩色画舫二楼,墨经纬凭栏俯望,也不由叹了一口气,道:“江南之地繁荣,果然不假,这才七八个月的时间,当时那一次大战留下的痕迹,几乎都找不倒了,如果再过几个月,等这些酒楼都完工了,谁还曾想到,这里曾经是生死相搏的战场呢?”

紫玲珑坐在船舱里,一边品着茶,一边淡淡笑道:“是吗?我看未必,说不定还没等这些酒楼都修好,就又会被战争毁了呢?”

墨经伟回到她的对面坐下,道:“毁了还可以再建,无论是谁占领了南京,只要是有一段的稳定时间,南京就又会恢复繁荣。不过商毅真的要来进攻南京了吗。”

紫玲珑淡淡道:“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如果他不夺回南京,困守在浙江一隅,早晚都是死。因此他从南京退出以后,立刻就才抢占了湖北,而且在清军占领了褔建之后,他又立刻把郑芝龙的儿子扶植起来,就是为了解除了浙江南部的危胁,可以说,从商毅退出南京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在准备着夺取南京。而且现在湖北己经丢了一大半,他也不管,因为湖北己经吸引了清军的大部份兵力,因此他才在浙江聚人马,这一切也都是在为进攻南京做得准备。根据我们的杭州发回来的消息,商毅己经把所有主要的将领都招回杭州,显然是要布置进攻南京了。这样的布置,也箅是周密了。”

墨经伟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我们在杭州还有人吗?”

紫玲珑道:“我们在杭州的人手本来就不多,又碰到知根知底的人,不过总算还是有少数的漏网之鱼,但现在不敢有什么大的动作,只能暗中打探一些消息,好在浙江也不拒商旅,只是盘查得严了一些,但还是有机会安插进人手去。同时还可以带回一些消息,要是动作小心一些,也就不会被发现了,但也难有什么大的做为。想达到现在南京的地步,恐怕很难,而且也需要足够的时间。不还现在商毅已经和郑成功联起手来,也许我们可以从福建这边想想办法,说不定会有机会。不过……”

紫玲珑皱了皱眉头,道:“我们在郑鸿逵和郑彩身边到是有几个人,只是在郑成功身边没人,谁知道商毅选的,遍遍就是郑成功呢?”

墨经伟苦笑了一声,道:“想不到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劲,总算是把郑芝龙给蒙骗过去,现在软禁在南京,让浙江三面受敌,谁知他居然扶起了郑成功,一下子又把这个包围给打破了。否则也不会有现在的局面了。”

紫玲珑笑道:“这又有什么?我们可以在郑芝龙身上下功夫,商毅自然也可以在郑成功的身上下功夫,大家各取所求。我虽然很奇怪,商毅为什么不选郑鸿逵或是郑彩,偏偏选了当时毫无名声的郑成功,却没想到郑芝龙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好儿子,虽然说有商毅的大力扶植,但他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之内,就聚集了一批郑芝龙的旧部,占领了漳州、泉州,褔宁州,就连郑鸿逵和郑彩也都服从他的指挥,也不能不说也确实有几分真本领。说起来商毅看人到是看得真准。”

墨经纬摇了摇头,道:“不管商毅看人有多准,布置得有多周密,但我并不认为商毅这一次能够夺回南京。”

紫玲珑道:“为什么这样说?”

墨经纬道:“首先说福建吧,不管郑成功有没有本事,但他都起势太晚了,郑芝龙也没有留多少余部给他,由此想要成为一支左右时局的力晕,还需要时间,而且郑氏的军队善于水军,拙于陆地,现在清廷毕竟占着福建大部,金声桓又已经回兵了,只要觉罗巴哈纳守住福州,在短时间内,郑成功都难以有大施展。而且尚可喜正在进广东,以绍武朝廷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敌得过尚可喜,而一但尚可喜取下了广东,再由广东进攻福建,郑成功也无力抵挡,除了逃亡海上以外,别无他路。因此福建的局面,最多也只能维持到今年。”

紫玲珑沉吟了一会,也点了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

墨经纬接着道:“再说湖北这边,现在清军己经发动近二十万大军进攻湖北,而且己经收复了大量地区,如果没有浙江的援助,商家军在湖北的抵抗,估计也拖不过今年。”

紫玲珑道:“你的意思是,商毅无法在今年内攻下南京?”

墨经纬道:“洪承畴也是老谋深算之辈,当然不会不顾着南京,再进攻湖北之前,就己经在南京布下了重军防守,而且南京城墙高厚,实在不行,还能退进城里防守,因此未必可以轻易攻破。当然如果只是让浙江和南京现有的兵力,以商毅的用兵能力,致少也有五成把握,但南京的局势一但发生危急,清军可以立刻从湖北和福建调兵回援南京。由其是湖北战场,一但回援南京,用不了十天时间,这才是清军最大的优势。要让商毅在清军回援之前攻下南京,或者一边围攻南京,一边打击援军恐怕是太免为其难了吧。至少我看机会不会超过二成。”

紫玲珑想了一会儿,又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但我总觉得,商毅不会做这么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一定另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安排。”

墨经纬点了点头,道:“你说得没错,对商毅决不能低估,现在的局势,他不可能看不出来,因此他一定另有奇招,可以迅速攻破南京。”

紫玲珑看了他一眼,道:“听你的意思,己经看出了商毅的奇招?”

墨经纬又点了点头,道:“不错,我猜他在南京城里一定有内应。你记不记得,我们曾经抓过几个可疑的人,但在他们身边抽出来的,只有写满了数字的纸,并没有其他信件,虽然这些人都被处理掉了,但我仍然怀疑,这些数字会不会是商毅用的什么密语。只可惜我们抓的俘虏的官职都太低,没有人认识。”

紫玲珑微微点头,道:“商毅先前在南京驻守了几个月,因此会在南京城里留下一批内应,这到一点也不奇怪。”

墨经纬又道:“如果在商家军进攻南京的时候,有少数人在城里作乱,内应外合,确实可能攻破南京。因此这段时间,我们要在南京城里多多留意。”

紫玲珑皱了皱眉,道:“你说的到是有道理,但我总觉得没有这么简单,商毅恐怕不会把攻取南京的希望,寄托在这样不靠谱的事情上。”

墨经纬两手一摊,也苦笑了一声,道:“除此之后,我再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来了。也许只有等商毅用出来,我们才能知道,恐怕那时己经晚了。”顿了一顿,又道:“不过如果他真的还有妙手,那我也无话可说了。现在北京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紫玲珑见他转了话题,也就不想继续说下去了,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根本就没猜透商毅到底还有什么妙手,两人虽然都算是才智很高的人,也不乏见识和阅历,但都生长在北方,对海洋的认识,仅仅也局限在通商、海外夷民朝贺等粗浅的地步,甚致对海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都不清楚。因此怎么也不会想到,商毅会从海上突袭。

不过见墨经纬问起北京的事情,紫玲珑也不禁笑了起来,道:“现在北京可是热闹了,可以说是祥瑞满天飞,吉兆天天有,好像马上就要改朝换代了一样。”

墨经纬怔了一怔,但马上就明白了过来,也忍不住笑道:“看来多尔衮己经迫不急待的要篡位了吗?”

紫玲珑点了点头,道:“现在都闹成这个样了,就算多尔衮不想,也不可能改变了,我看最多也是在今年以内,北京城里就会再演一出黄袍加身的好戏。”

对于魔门来说,清廷谁当皇帝并不重要,关建是一定要坚决进取南方,统一天下,不满足于南北分治,从这一点来说,多尔衮其实比福临更合廷一些,因此墨经纬也不在意,只是笑道:“可惜这样一出大戏,我们却看不到了。”

第091章 逼宫

“祥瑞满天飞,吉兆遍地走”

这两句话说得到是一点也不错,现在的北京里,确实人人都在谈吉兆祥瑞,如果一件吉兆祥瑞代表一位皇帝的话,就算是把未来清廷的十位皇帝全算进去,都还凑不够名额。

但所有的吉兆全都出在摄政王府里,而所有的祥瑞,也都能够和多尔衮扯上关系,却和清廷的任何一位皇帝都没有一点事。

自从下达了剃发令之后,多尔衮确实赢得可绝大部份满州八旗权贵的好评,因为多尔衮下达剃发令,使每一个满人从心里上,都充满征服者的自豪与满足感,无论汉人可以多么自翊泱泱文明,多么以圣人弟子自居,但到头来还不是和满人一样,剃光了头发,留起了辫子,归化成满族了吗?还有什么可得意的。

而且仿佛是想证明多尔衮剃发令的决策是如何正确英明一样,在剃发令发下之后,清军在南方战场上的捷报也连连传来,湖南、江西、福建、四川等地都连连取胜,大片大片的土地都被清军占领,大顺军的余部组成的忠贞营被清军打得大败,何滕蛟己全军覆没,而郑芝龙也被软禁在南京,南方的抵抗力也越来越少了。

就是让清军最头疼的对手商毅,也只能困守在浙江一隅,而且在有商家军驻守的湖北战场上,清军的进军也是节节胜利,收复了大量的地区。多尔衮每天也是喜笑颜开,心情好很不得了。因为每一次清军的胜利,都意味着多尔衮向皇位又跨近了一步。也让多尔衮迫不急待的想要坐下了。

于是北京城里也冒出大量和多尔衮有关的祥瑞来,有人听说在摄政王府里的一口水井里,看见天上倒映出两个太阳;有人说自己亲眼看见晚上从摄政王府的后院里冒出一道红光;还有人自己看见摄政王头顶有五色祥云盘绕,说有某日夜里,一名宫女看见了一条五爪金龙,盘眠在敬思殿里,而第二天一早才知道,是摄政王昨天批阅奏章晚了,就趴在书案上睡着了。

总之各种说法都有,而且还说得活灵活现,仿佛是真的发生了一样。多尔衮心里暗暗高兴,但表面上却装做什么都不知道。

就在这一天,多尔衮正在处理拆奏,忽然一个太监来报,说是庄太后有要紧的事情,一定要请摄政王到长春宫去一趟。多尔衮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而且这几天来公务皆忙,到也没有进宫去陪庄太后,到是可以趁这个机会,去和庄太后温存一番,因此也放下手里的公务,跟着太监一起进宫去了。

来到长春宫门口,只见在门外跪着几个人,是巩阿岱、锡翰、席纳布库等大内待卫,还有皇宫里的膳食官厄参。

见到这些人,多尔衮心里也不禁有些打鼓,巩阿岱、锡翰、席纳布库都是自己的心腹,是自己特意安置在福临身边的待卫,当然也是为了监视福临。因此多尔衮心里也估计,今天庄太后招自己进宫,恐怕不会有好事。

因此多尔衮心里也提高了警觉,走进了长春宫。而随行的太监是把他送到宫门口,自己在外面等候着,并没有一起进去。

多尔衮进了长春宫,只见宫里空无一人,太监待女全都不在,只有庄太后一人坐在榻上,一脸寒霜,面沉似水,一付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情,浑然没有以前温柔抚媚,百依百顺的样子。

看到这个架式,多尔衮多少到是也有些心虚,向庄太后施了一礼,道:“太后招见微臣,有什么事吗?”

庄太后淡淡道:“不敢,摄政王为了大清的基业,可是劳苦功高,但现在摄政王己是位极人臣,无可再封赏,哀家就替皇上做主,赐摄政王一件东西,大约算是可以酬谢摄政王的大功了。”说着向傍边的桌子上放着的一个小木匣指了一指。

多尔衮怔了一怔,摸不清庄太后这是什么意思,庄太后却又道:“自己打开看吧。”

多尔衮迟疑了一下,但终于还是走过去,将木匣打开,只见里面放着一方玉石,晶莹剔透,色泽温润,正是大清的国玺。多尔衮也不禁吓了一跳,虽然他一心想着谋位,但却没想到庄太后现在会把玉玺赐给自己,也不禁有些愕然,抬头看着庄太后,道:“太后……这是……”

庄太后冷冷道:“这不是你一直想要的东西吗?今天哀家就把它赐给你了,省得你总是掂记着念念不忘,如果你还念及同是太祖的子孙,那么就放我和福临一条生路,让我们做一个富贵闲人,了却残生。如果不念亲属之谊,那么就请给我们母子一个痛快,是赐酒还是自溢都可以,但别再这么偷偷摸摸,暗中下手。”

多尔衮这才听出一点头绪来,因此苦笑了一声,道:“太后,到底是怎么一会事。”

原来清廷的正式皇帝福临渐渐长大,现在己有十一岁了,但朝政国事都被多尔衮独览,也怕福临长大会对自己不利,因此不让福临读书习文,受正规的教育。福临每天也无所事事,于是经常外出打猎游玩。而庄太后也怕福临关在皇宫里受憋,让他出宫打猎散心也好,另一方面也可以练习骑射,强身建体,因此也没有阻拦。

而巩阿岱、锡翰、席纳布库等人是多尔衮给福临安排的待卫,每一次打猎,自然也都要陪着。当然也可以趁机自己玩乐。因此也都乐于奉陪。但他们都仗着自己是多尔衮的心腹,言语之间,对褔临多不恭敬。由其是现在,多尔衮谋位在即,因此更不把福临放在眼里,于是都想故意刁难捉弄一下福临。

令天去围猎的时候,巩阿岱故意给福临指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以致于为福临做前导的小待卫马前失蹄,而福临见状,也不敢再驰马行走,只好下马步行。结果受到巩阿岱等人的奚落嘲讽福临不习骑射,遇到这样的道路还要下马步行。

在围猎的时候,席纳布库为了和福临抢猎一只獐子,从福临的身后纵马抢上来,差一点把褔临给撞下马去,而席衲布库不仅没有向福临陪罪,相反还怪福临的骑射不精,结果才没有射到这只獐子。其他人也趁机对福临冷嘲热讽,尽极所能。

结果福临一怒之下,提前结束了围猎,回到皇宫里,本想立刻传膳,正好这时宫里的膳食官厄参也不把福临当一会事,溜出去钓渔玩乐,结果没人给福临备饮食。等厄参回来之后,福临将他狠狠训斥了一顿,而厄参反到觉得委屈,于是小声嘀咕了一句:看你还当得了几天皇帝。

他说的声音虽然不大,但也被福临听得十分清楚,尽管这时福临只有十一岁,但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得多,因此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