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计划制定好之后,罗远斌、段鹏都返回自己的军中,准备部队,暂时待命,而成进、杨武丞、黄震三人还留在杭州,继续商议进行镇江的俱体作战方案。

算起来商家军己经对镇江发动过两次进攻,不过前两次的主要目地是牵制南京的兵力,并不是真正要夺取镇江,而这一次,就要全力进攻镇江了。镇江是南京东面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也是清军守卫南京的重点一线,在这里布置了三万清军驻守,火炮五十余门,火铳兵四千多人。

而且一但镇江受到攻击,南京都会立刻派出人马来救援,因为镇江离南京只有一百二十多里的路程,如果是急行军,从南京发来的援兵,一天就可以赶到镇江。

而针对这些情况,商毅决定,第二军除了驻守苏州的十七旅之外,其余兵力全部出动,共计三个师、一个旅,三万八千多兵力,沿运河出兵,经丹阳县、丹徒镇,从东面进攻镇江;第一军出动第一、二十三师,第一、五旅,共计三万五千多兵力,从宜兴出兵,经溧阳、金坛、句容县,从南面进攻镇江,并且付责阻挡南京的援军,留下五师、十九旅分别驻守广德州和宜兴县。长江舰队也全部出动,在仪真县附近集结,阻挡清军的水师救援镇江。

成进、杨武丞、黄震是十月五日离开杭州,返回各自的驻军,这时各部队的兵力都就已经都集结好了,在十月七日,第一军首先出兵,向镇江府发动了进攻,在十月八日,第二军也从常州出击,而长江舰队在十月十日,也从静江、通州等地开拔,逆江而上,向镇江推进过来。

这次进攻镇江,商家军共计出动了七万三千左右的兵力,和长江舰队的全部兵力,和前两次进攻镇江的战斗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这一次出兵之前,在向全军作动员工作时,也正式提出“逐驱鞑虏,收复南京”的口号,尽管一般的士兵对当前的局势并不一定都了解,但也清楚南京是原明的两都之一,是一座意义不同寻常的城市。由其是去年底、今年初参加过南京战役的士兵,听到这个口号,也都十分兴奋,攒足了一口劲,一定要把南京再夺回来。因此全军上下的士气极为高涨,各条战线的攻击都极为猛烈,尽管清军在镇江府布置了重兵防守,但也挡不住商家军的猛烈进攻,节节败退。

在十月十日,第一军首先攻下了溧阳和金坛两县,而在十月十一日第二军也攻下了丹阳。十月十五日,第二军又攻占了丹徒镇,正式逼进到了镇江城。而就在同一天,长江舰队的先锋,第一分舰队也到达到镇江至高资县一线的江面上。

守卫镇江的清军将领是贝子满达海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子孙,礼亲王代善的第七子,算起来是和洪承畴一起进剿湖北的勒克德浑的叔叔,不过勒克德浑的父亲萨哈璘是代善的第二子,兄弟两的年龄差别很大,因此满达海比勤克德浑也大不了几岁。不过萨哈璘虽然死得较早,但在世时己被封为和硕颖亲王,因此勒克德浑做为萨哈璘的长子,己受封为多罗贝勒,而满达海现在尽管爵位己被封为国公,但宗室的位份却不高,还只是一个贝子。

不过作为满清的第三代子弟,满达海还保持着尚武的传统,在松锦大战中崭露头角,入关之后,一直随阿济格作战,也立下了不少功劳。现在驻守镇江,在前两次商家军进攻镇江的战斗中,虽然是未尽全力,但满达海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因此听说商家军再次向镇江发动进攻的时候,满达海到并不紧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再次守卫住镇江。而且南京的援军也随时可到,这也让满达海觉得有恃无恐。

但这一次商家军对镇江的进攻之猛,投入的兵力之多,却大大出乎了满达海的意料之外,眼看着只有几天的功夫,镇江周边的地区己经都被商家军攻占,满达海也不由紧张了起来,知道这一次的进攻,并不是自己或是镇江的兵力所能应付的了,因此一面收缩兵力,将人马全部都聚集到了镇江城外围一带驻守,一面派人向南京的多铎求救。

但就在这时,镇江西南面的句容县,也被商家军攻克了。

句容县实际是在南京应天府的管辖范围之内,位于南京到镇江城的中心稍偏南一点的位置,和南京、镇江正好构成一个等边的三角形,因此想要从南京救援镇江,虽然不是一定要通过句容县,但也必须从句容县傍边经过。因此想要阻止南京的清军救援句容,就必须首先攻取句容县。

也正因为句容县的位置如此重要,因此清军在句容县也驻守了六千多的兵力,并且也加强了城墙等防御工事。也成为这一次商家军向镇江发动的进攻开始之后,第一个遇到有抵抗力的地方。

但商家军这时士气正旺,弹药充足,当然不会被这区区一座小县城给难倒,而且在前几天的战斗中,一直都是势如破竹,清军跟本就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并没有打什么大仗,兵力几乎毫无损耗,将士们在欣喜之余,都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因此也盼着清军能够给力一点,也好痛痛快快打一仗。

因此在商家军向句容县的进攻开始之后,首先以密集的火力,对句容县展开覆盖式的打击,各种炮弹、火箭或直射、或曲射,仿佛像不要钱一样,转眼之间,句容县的城墙就被爆炸给完全覆盖。尽管清军己经加固了句容县的城墙,但句容毕竟只是一座县城,而且在短时间内,清军也不可能将句容县的城墙完全重筑一遍。因此经过了商家军大半个时辰的狂轰滥炸之后,句容县的城墙也被炸得遍体鳞伤,有好几处地方都被炸塌,出现了好几个大缺口。

还不等硝烟散尽,商家军的突击部队就举着雪亮的刺刀,向句容县发动了猛攻,在一个多时辰的激烈的白刃战之后,清军终于抵抗不住,败出了句容县。

而这时洪承畴急促促的赶过了长江,来到南京。

第096章 机密泄漏(上)

“什么?商家军突袭盛京?这怎么可能呢?”突然听到了这一个消息的多铎,脸色也不禁大变,第一反应就是这绝不可能?因此立刻出言质疑。

“豫亲王,依徽臣看来,这确实很有可能,南方之人早在宋元时期就善于驶船,亦善造巨船,一船可载人数千,又喜通商海外,往往可以在海上航行数月。而且居微臣所知,在顺治二年(1645年),商毅与东赢日本国恶交,曽派出一支舰队,跨海进攻日本,此事虽不知是真是假,但臣在北京到是听闻,在李闯攻破北京之时,商毅就曾乘船跨海,在天津卫登陆,袭取了北京,然后又从海上退后,以此可见如果绕道海上在辽东登陆,突袭盛京,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一但商毅突袭盛京,摄政王必会招我等回援,到了那时,湖北、还有南京就……这一招果然是高明,唉,微臣也曾早就应该想到商毅会有这一招的。”

但仔细听完了洪承畴的讲说之后,多铎到没怎么理会洪承畴的马后炮,也不得不承认,洪承畴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商毅从海上突袭北京的事,不仅是多铎,许多清廷的官员也都听说过。只是一来不是自己切身体现,二来清廷对海洋的认识几乎为零,因此谁也没有太意,只是在沿海一带布防了一些人马,就以为可以万事无忧了。

作为多尔衮最信任的亲弟,清廷军方的第二号人物,多铎当然知道现在八旗弟子几乎全都迁到了关内,清廷在辽东一带的兵力十空虚,而且就有一些留守的人马,也都是二三流的军队,以商家军的战斗力,只派出一个师,那怕只有一个团,都足以横扫整个辽东了。

不过多铎在震惊之余,也不得不佩服洪承畴的远见之明,为什么坚持一定要收降李本深,结果李本深刚一投降,就立刻向清军提供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消息。

但多铎对此还是有些半信半疑,道:“洪大人,你说这会不会是商毅故意放出的假消息,引我们上当呢?这个李本深其实是诈降的,他是商毅派出的死间,因此现在我们在湖北的进军十分顺利,我看最多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彻底剿平湖北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引兵北还,岂不是功亏一篑了吗?”

听了多铎的质疑之后,洪承畴也皱了皱眉头,所谓死间,就是故意投降敌人,向敌人传递假情报,而在事情败露之后,不昔一死伪人。但他废尽力气,使用金钱、美色、高官等等诱惑,终于使得李本深投降了清廷。而李本深在投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像洪承畴全盘托出了商毅的整个计划。洪承畴听完之后,也被吓得汗洗夹背,手走无措,万万也没有想到,商毅真正的杀招在这里,利用袭击盛京来调动清军,不仅可解湖北之困,而且就连南京的援军也彻底断绝了,这可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尽管现在盛京其实什么都没有了,就是让商家军一把火烧为平地,对清廷来说,基本也没有什么损失,但作为清廷在入关之前的都城,在满人心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何况还有努尔哈赤、皇太极的陵寝都在盛,因此一但盛京有危险,清廷必然会全力营救盛京。而且就算清军不回兵救援盛京,商家军同样还可以从海上进攻北京,逼得清军非回军不可。

但这么大的事情,洪承畴可不怠慢,立刻带着李本深,渡过长江,回到南京来和多铎商议。另一方面也是想请多铎厚封李本深,因为这是第一个向清军投降的商家军将领,应该给予重奖,好为其他人作出表率来。

当然洪承畴也曾想过,李本深会不会是诈降,而是死间,故意欺骗清军,骗使清军回军,以解湖北的危局。但仔细一想,洪承畴觉得这种可能幸不大,首先商毅确实是有能够完成跨海突袭的能力,而且他也不可能把救援湖北的希望,寄托在这样一个骗局上,其次如果这是骗局,那么从时间上来说,致少也要清军觉得商家军刚出发不久,现在撤军还来得及的印像。但按李本深所说,这时商家军的突袭船队都己经在辽东登陆了,再扣除消息传回的时间,恐怕这时商家军都已经攻入了盛京。因此洪承畴并不认为这是骗局。

听了洪承畴的解释之后,多铎也觉得很有道理,因此也不由多信了几分,于是想了一想,道:“洪大人,你把这个李本深找来,本王要亲自问他一问。”

洪承畴也知道,就算是没有这回事,多铎也会招见李本深,因为现在清廷上下都对商家军的将领颇感兴趣,因此也早有准备,己经把李本深带来了,就让他在外面门房里等着传见。听多铎这么一说,洪承畴立刻道:“好,请豫亲王稍等,我这就把他带来见您。”

说着洪承畴转身出去,来到门房里,对李本深道:“本深,快随我来,豫亲王要见你。”顿了一顿,又道:“见了王爷,不可废了礼数。”

李本深怔了一怔,他当然知道豫亲王多铎是谁,可以说这是清廷并列的二号人物,除了多尔衮以外,就数他和阿济格,就连皇帝福临都要靠边站。而自己现在可是降将,过去在战场上可没少杀清兵,因此心里也颇为紧张。

跟着洪承畴走进了正堂之后,洪承畴立刻向李本深指引,道:“本深,快来见过豫亲王。”

因为一直想着洪承畴所说的不可废了礼数,而李本深也不知道该以什么礼节来见多铎,立刻下意识的两腿并陇,挺胸收腹,“啪”的一声,来了一个立正,而左手垂下,右手五指并陇,斜举在太阳穴边,道:“豫亲王好。”

在商家军中没有跪拜之礼,那怕是一个普通士兵见了商毅,也都是这样行礼,如果不清楚对方的俱体职位,就说一声“首长好。”而对方同样也会还一礼。

多铎和洪承畴却都呆住了,但多铎马上就反应了过来,立刻“哼”一声,没有说话,脸色却马上就沉下来了。

而洪承畴也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要收降李本深,因此洪承畴和李本深见面时也装出一付礼贤下士的样子,没有让李本深行礼,而李本深在商家军里也习惯了上下级平等的对话关纟,也没太在意。直到要见多铎,洪承畴才提酲了李本深一句“不可废了礼数”,但也想当然的认为,李本深应该是会行礼的,但万没想到,这么一疏忽,李本深见了多铎之后,居怨来了这一套。

因此赶忙小声道:“本深,不可对豫亲王无礼。”

李本深这时也回过了意来,知道自己错了,赶忙双膝跪倒,道:“末将,不……降将……降将李本深,见过……见过豫亲王。”

因为李本深好久没说过这样格式的话了,因此短短十几个字,也说得结结巴巴,等说完之后,忽然听见洪承畴在一边道:“弯腰,弯腰。”李本深这才发现,自己的腰板还挺得笔直,这才想起来,行跪拜之礼都是弯着腰,没有挺着腰行的,于是赶忙又弯下腰去,头也低了下来。忽然觉得脸上没来由的一阵火热。

多铎的脸色才略好一点,冷冷道:“你这么行礼,是谁教给你的,你们商家军里,就是这么行礼吗?”

李本深道:“报告豫亲王,这是商督师规定的军礼,在商家军里,都是这么行礼的?”

其实多铎本来说得是反话,但被李本深这么据实回答,反到无言以对了,忍不住正要发火,洪承畴赶忙道:“禀告豫亲王,商家军中确实都是如此行礼,那怕是普通一卒,见了商毅,也是如此行礼。李本深刚刚归降我大清,不知大清礼节,还请王爷见谅。”

既然洪承畴这么说了,多铎也不能不给他一个面子,而且他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因此点了点头,道:“好吧,这一次就箅了,但我大清仍是礼仪之邦,不同于粗野无礼之辈,既然投降了我大清,也就要守成大清的礼仪,野性也要收敛一点,不会就要好好学,见了我还不打紧,要是见了摄政王和皇上也这么行礼,那可就是犯了欺君之罪,洪大人,你也要好好教教他。”

洪承畴忙道:“豫亲王说得是,是微臣疏忽了。”赶忙又对李本深道:“本深,还不快多谢豫亲王。”

其实在李本深心里早就把多铎家里上三代的女性亲属全部都问候了一遍,但这时也是人在低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磕了一个头,道:“多谢豫亲王。”

虽然李本深的话是十分恭敬,但多铎那还听不出这语气是何等免强,心里也暗暗想着,都投降了还有什么可神气的,现在暂时就先放你一马,等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了,再好好收拾你这小子,因此也点了点头,道:“免礼,起来吧。”

第097章 机密泄漏(下)

李本深虽然起身,但心里也在想,死鞑子,有什么可神气的,有本事上战场去和商家军打呀,在我面前抖什么威风。不过这么看来,自己在清廷的日子,恐怕并不好过。他本来也不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这番神情自然也带到了脸上,多铎暂时只当没有看见。

而洪承畴都看在眼里,也只好苦笑了一下,轻轻咳喇了一声,道:“本深,豫亲王有些事情要问你,你可都要俱实回答。”

多铎这才想起正事,这才道:“李本深,你说商毅打算从海上袭击盛京,可是真的?”

李本深也听得出多铎的口气不善,也不禁心里又来了气,立道:“回禀豫亲王,这些事情都是李岩、李定国在军事会议上告诉我们的,致于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一直都在湖北作战,而且新近才升为旅长,因此对这些事情也确实一无所知。”

虽然李本深的语气有些冲,但道理也说得通,多铎也没计较,沉呤了片刻,道:“听说商家军里有一支水军,当初曾渡海攻打过日本,你可知道吗?”

李本深虽然不是海军,但海军的历次战斗,都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