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应泰这才一屁股坐下,抓起几上的一个茶杯,一口喝干,喘了几口气,这才道:“刚才有一位商人来找我,说他愿意供献家财,为官府提供钱粮,以支助官军守城。”

曾化龙听了,也不仅喜出望外,这可是雪中送炭啊,忙道:“他人在那里。”

王应泰道:“我以经把他带来了,就在馆驿外面候着呢?”

曾化龙忙道:“快请,快请进来。”

不一会儿,走进一个中年人来,只见这人大约四十左右岁年纪,中等身材,面色微黑,三绺黑须。见了曾化龙,立刻行大礼参拜,道:“草民林之洋,参见大人。”

曾化龙道:“免礼。”

林之洋起身之后,曾化龙又道:“林之洋,听说你愿意出资,支助官军守城,可是你怎么知道官军缺少钱粮呢?”

林之洋又施了一礼,道:“实不相瞒大人,草民业以听说,两位大人白天去救鲁王,发钱粮支助军用,以备守城,可见必是官军缺少钱粮,不必两位大人也不会出此下策。然而鲁王府中拮据,拿不出银粮来。草民虽是一介商人,但也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故此愿以家财支助官军守城。”

曾化龙看了看商毅,也不由苦笑了一声,这消息果然是从鲁王府里传出去了,只怕明天所有官军都会知道了。只可惜一个商人反而比一国的藩王更懂道理,他说鲁王府中拮据,拿不出银粮,不过是给鲁王留个面子而己,又问道:“林之洋,不知你能支助官军多少钱粮呢?”

林之洋道:“草民虽然不能比王公候伯,但也经商多年,家中到是略有营余,因此可以支助官军粮食三千石,白银二万两,以供守城之用。现在都匀以备好,如果大人是急需要用,那么连夜就可以到草民的商铺里去取。”

曾化龙和王应泰互相看了一眼,也都不禁喜形于色。有了这三千石粮食,至少可以维持二十天以上了,如果省一省,用一个月也是够的,这样一来回旋的余地就大多了。而二万两白银不禁可以用来奖励士兵,鼓舞士气,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购买粮食。这可真是一场及时雨。

曾化龙是读书人出身,本能的对商人有些鄙视,但这时也不禁对这个林之洋十分感激,点了点头,道:“好,林之洋,你且放心,等打退了流寇,守住了兖州府之后,本官必会将你的功劳上报给朝廷,为你请功受奖,赠给你一个监生头衔。”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而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政府公办的最高学府。只有受地方政府推荐的学子或大臣功勋的弟子,才能到国子监中去学习,因此监生虽然有功名的文士,但身份也不低。不过监生的资格同样也能花钱捐到。

因为明朝的商人为四民之末,身份很低,虽富不贵,连穿丝绸衣服的资格都没有,因此一些商人有钱之后,就会花钱捐到一个监生的资格,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实际并不用到国子监中去学习。这和后世的一些公司的老板花钱弄个名牌大学的毕业证道理差不多。因此曾化龙认为给林之洋弄个监生的头衔,算是一个很大的奖励了。

不过捐来的监生资格虽然可以提高自己政治地位,但一样受人瞧不起。

林之洋听了之后,脸色到也并没有什么变化,看不出高不高兴来,只是请曾化龙和王应泰派人跟自己一起去取钱粮。

曾化龙目光一扫,正好看见一边的商毅,立刻道:“商毅,你就辛苦这一趟吧。”

第080章 洋人(上)

商毅和林之洋一起退出了待客的大厅,林之洋这才向商毅拱了拱手,道:“这位大人就是解救了曲阜县,在守兖州的第一天就斩流寇之首一千八百余级,今天白天又力挽狂澜,击退以经攻上城墙的流寇的青州府穆陵关千总商大人吗?”

商毅也回礼道:“林先生过奖了,我就是商毅。”在商毅穿越之前,是一个商业化极端普遍的时代,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天天都耍和各种大小商人打交通,因此他和这个时代的人不同,对商人不仅没有岐视,反而觉得很亲近,在语气之中,也带出由衷的客气。

林之洋既是商人,自然善于查言观色,也查觉到商毅的这种态度,心中对他也生出了不少好感,道:“这兖州城的存亡,就全仗商大人了。说起来,商大人也是我等的救命恩人了。”

商毅笑道:“林先生太客气,守卫兖州,上有两位巡抚坐镇调度,下有三军士兵拼力死战,在下不过是一介小官,怎么敢独居大功呢?”

两个人说着,以经走出了馆驿来到街上,只见在大街的对面,站立着十余个精壮的汉子,一见他们出来,立刻迎了上来,为首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抱拳施礼,道:“东家,您出来了。”

林之洋点点头,又商毅道:“大人,这些都是我的家人。”然后一指商毅,道:“这位就是今天力挽狂澜,守住兖州府的商千总,快过来见礼。”然后又一指那为首的年轻人,道:“他叫林峰,是我家收养的一个孤儿,现在跟在我身边办事。”

几个人立刻又向商毅施礼。林峰上前一步,道:“见过商大人。”

商毅也向众人拱了拱手,道:“各位,不必多礼。”

他当然知道,所谓家人不过是说得好听,其实就是林之洋的保镖兼打手。这到也不奇怪,大凡有钱人都会这样做,既使是在现代社会,也不例外。不过林之洋的这一群保镖一个个都是彪悍外露,体格精仕,显然都不是泛泛之辈。由其是这个林峰,目光神蕴,商毅本能的感觉到这个人还不是普通的高手。而他还是林家养大的,看来林之洋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大概是出自于一个商业家族。

这时商毅道:“林先生请稍等,我回去安排人手。”

林之洋点了点头,道:“大人,我先回店铺里去准备,恭候大人。”说着,从保镖群里指令了一人,跟着商毅,付责给他带路,然后双方各自离开。

因为今天激战了一场,而且从明天开始,穆陵军就要开始分两拔轮流守城,而且押运粮食就是在城里,安全能够得到保证,因此商毅也没有调动各队的士兵,只是叫出了少年队,和二十名侦察队的士兵,跟着一起去了林之洋的店铺。但周少桓、童大勇、成进三个人少年好事,也跟着一起去了。

林之洋的店铺在兖州城东南,而在商毅到达的时候,在店铺门口以经停满了车辆,而林之洋正在指挥着家人,将一袋一袋粮食装上车。林峰就跟在林之洋身边。

商毅这才注意观察,林之洋的店铺可不小,占地足有近千平方米,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住宅和仓库,其中又以仓库占了大半。看来这林之洋的生意做得可不小。

三千石粮食,要想全部装车也不是一会儿的事情。等着没有事,商毅问林之洋道:“不知林先生是做的什么生意?”

林之洋笑道:“实不相瞒,在下什么生意都做一点。”见商毅一脸不解的样子,又进一步解释道:“大人不明白吗?其实在下是海商,而且从先人开始,就从事海上经莒,到了在下这一辈,以是第五代了。海外的那些洋人需要什么?在下就贩卖什么?因此也就是什么都做一点。”

商毅也不禁笑了,道:“原来是这样。不过海商一般都是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一带,林先生怎么在山东开度店铺呢?”

林之洋道:“因为在下的祖籍就是山东,先祖就是从这里开始起步,不过现在家族早己举族搬到了浙江落户,只是这片祖业可不敢放弃,留下一二门远亲在这边料理。这一次在下本是回来料理一些事务,不想遇上了这挡事情。不过这样也好,有幸认识大人。”

商毅一听,顿时大感兴趣,道:“原来林先生是做的海外生意,不知林先生是用自家的船出海还是租船出海?”

林之洋笑了一笑,他当然明白商毅的意思,用自家船出海的海商自然要比租船出海的海商要大得多,因此也有些得意,道:“自然是用自家的船出海,在下家族里共有二条大船,五条小船,每年少说也耍出海十余次。”

商毅也不禁暗喑吃惊,林之洋的家族里一共有七条船,这规模可不是一般的海商。于是又问道:“不知林先生亲自出过海没有?”

林之洋呵呵一笑,道:“早年到是跑过,不过近些年来年纪也大了,这边的事务也多了,因此可有十几年没有下海了。商大人对海外颇感兴趣吗?”

商毅微微一怔,不知该怎样回答。原来他为自己编了一套来历:自幼父母双亡,无亲无故,十岁时就随几个远房亲戚跑船出海,到过海外许多地方,近期才返回故乡等等,有必要的时候,甚到还可以说自己到过欧州。对村民,对曾化龙等人,都是这样说向。

不过这套话唬唬内陆人还可以,对林之洋这样在海外经商的人,恐怕很难唬得过去。因为自己也只是从一些资料上了解这个时代的东南亚各国,一但问起细节,恐怕就漏了底。

正在商毅犹豫是否对林之洋撒这个谎的时候,这时从屋子走出三个外国人来,一个红发、一个黄发、一个棕发,但都是一色的凹目隆鼻,两个有胡子,一个没胡子。

周少桓、童大勇、成进都是第一次看见老外,觉得十分新鲜。商毅虽然不怎么惊讫,但也有些意外。见这三人中间,红毛和黄毛都是着这个时代的西方人绅士装扮,而那个棕发大胡子的外国人却是一身黑袍,胸前居然还挂着一个十字架,看这装穿显然就是个洋和尚——天主教的传教士。

三个人见了林之洋,先向他鞠了一躬,然后叽里咕噜说了一遍鸟语。随后红毛又用大舌头中文给做翻译,大约是在问林之洋发生了什么事情。周少桓、童大勇、成进是听得云里雾里,但商毅却能听明白,红毛和黄毛说的,不是西班牙语就是葡萄牙语,而那个洋和尚说的,却是法语。商毅不会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但却会法语。

在现代国家里,士兵可不再是丘八大老粗,一般都具有高于本国平均水准的文化素质。而特种兵更是具有堪比社会精英的知识水平。商毅这一批的特种兵,不仅军事素质要过硬,而且其他各行业的知识都要懂一点,这样也能应付各种复杂的环境下作战。仅外语一项,每人就要求至少掌握三门外语。商毅会的,是英语、法语、日语三种。

现在这个时代,横行世界的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三个国家。尽管西葡二国以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此西语、葡语、荷语自然也就成为世界通行的语言了。

而现在的日本在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统治下,早早就进入了闭关锁国之中,不与外界来往了。后世威名赫赫的大英帝国,现在正陷入国王和议会的武装冲突之中,克伦威尔才刚刚展露头角。直到六年之后,他才带领着英国的资产阶级军队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将英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而随后英国又反复折腾了几十年,才在四十年之后彻底转变为第一个近代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那个著名的日不落帝国,要到一百多年之后才出现。

法国自从百年战争之后,就以经成为欧洲大国,啥事都要插一脚。由其是在法王亨利四世(1589-1610年)在位期间的法国,虽然还比不上后来的拿破仑时代,但也是盛及一时,尽管在海外殖民地还比不上西葡荷三家,但以经开始与西班牙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而到了路易十三(1610-1643年)继位之后,更是与西班牙展开了著名的“三十年战争”,虽然这场战争还要等到六年之后才结束,但现在的法国以经是胜利在望了。

因此在现在这个时代,日语和英语还属于偏门的语种,只有法语在欧洲,还算是流行的语言之一,因此就算那个洋和尚未必就是法国人,但会说法语到并不稀奇,那黄毛和红毛显然也听得懂法语的。只是法语在这个时候的中国,也算是个稀罕语种。当然在中国人听来,似乎都差不多。

这时林之洋将三个老外叫过来给商毅引见,红毛听完了林之洋的介绍之后,向商毅鞠了一躬,用生硬的汉语官话道:“上达仁,呢号,能石呢恨搞辛。”(注:商大人,您好,认识您很高兴。)

商毅也同样用鞠躬的方式还了一礼,然后也用法语道:“能够认识三位,真是非常荣兴,由其是还有一位神父。”说着还似模似样的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

这一下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由其是那个洋和尚,张大了嘴,久久合不上,结结巴巴道:“您……您会说法语?”

第081章 洋人(下)

如果商毅会说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甚至是荷兰语,都不会让人太觉得惊讶,毕竟现在能说这三种语言的中国人还是有的。但能说法语的中国人,别说是这三个老外,就是林之洋也觉得不可思议,他虽然不会说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但还是听得懂一点的,知道商毅说的并不是这两种语讠。

而周少桓、童大勇、成进更是惊得差一点连下巴都掉下来了,虽然他们知道商毅会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但没想到连洋话也会说。

原来那个黄毛叫拉里·斯科拉,红毛叫贝尼克斯·阿隆索,都是葡萄牙商人,现在在澳门做生意,和林家有较深的商业来往,是和林之洋一起到兖州来谈生意。而洋和尚叫旺热·阿科尼亚,是尼德兰(即比利时)人,果然是一位传教士。这一次是天主教总舵派到中国来工作,要上北京去找中国分舵的舵主,著名的洋和尚汤若望报到,因此和他们随行。

有了共同的语言,三个老外也十分高兴,虽然商毅的法语说得不如英语利落,但至少也比红毛阿隆索的中文水平要高不少。因此几个人立刻谈到一起,这时商毅也不得不把自己编好的那段瞎话说了出来,同时又加上了自己的法语是跟一位传教士学的等等。

其实商毅的话里还是有许多破绽,但他会法语却是事实,而且还说得颇为流利,没有三五年的练习,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阿隆索学了三年的中文,写字看书免强还能对付,但说出来的汉语还是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听不明白。因此几个人对商毅编的这段事世都没有深究。

林之洋虽然有些奇怪,商毅好像对洋人很感兴趣的样子,一下就能和洋人谈陇去,但也没有打饶他们,应付了几句之后,就去督促装车去了。只留下他们四个人谈话。

而阿科尼亚听说商毅的法语是跟另一个天主教传教士学的,而且刚才又看见商毅划十字,立刻两眼发光,立刻问商毅,那个并不存在的洋和尚除了教他语言之外,还对商毅说了些什么?有没有告诉商毅主的福音什么的。显然是把商毅当作一个可以发展的对像。尽管商毅向他直言,自己虽然听那位神父讲过主的福音,但明确表示,自已是无神论者,但阿科尼亚虽然露出了一丝失望的神情,却显然还没有放弃的意思。洋和尚对信仰的执着和追求精神确实直得学习。

商毅见洋和尚还不依不饶,赶忙把话题拉开,问斯科拉和阿隆索是做什么生意的,得到的答案和林之洋一样,什么生意都做一点。商毅也不仅苦笑了一下,其实这个时代的中外海商都一样,说白了就是国际倒爷,从欧洲到亚洲,来回倒腾东西。当然欧洲海商通常也会兼职做海盗。

斯科拉和阿隆索到不愧是商人,一听商毅这样问,立刻打蛇随棍上,赶忙问商毅道:“千总阁下,您是否有什么地方需耍我们为悠效劳的吗?”

商毅点了点头,道:“我需要火枪,大量的火枪。你们能够弄得到吗?”

两个老外互相看了一眼,斯科拉立刻道:“阁下是需要火绳枪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