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强床坏匠尚У摹R虼嘶故钦乙桓龌幔哺逋⒗匆淮未蚧髯詈昧恕

不过唯一让商毅觉得有一点意外的是,林正朔决定,将林家一分为五,分给五个儿子,而自己只留下在浙江的林家老宅居住,并由四子林之湖奉养,并且在老宅里留了每个人的住处,等到林正朔百年之后,林家老宅将改造成林家祠堂,但老宅子的归属权由五子共有,除非五人一致同意,才能够出售买卖。但任何人都不得将自己的老宅份额单独转让、买卖、出租等等。并且立成遗嘱。

这样一来到林之洋这一代,已经历时五代,长达近百年的浙江林家也正式宣告结束。从而分成大小不等的五个小林家。

对商毅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一下子分散成了五块,影响力自然也就不复从前了。而且另外四个林家也和林凤舞的关系不大,不能利用皇亲国戚的身份为自己谋私。尽管林之洋在财力上独树一帜,甚致可以说超过了老林家,但自立门户的时间毕竞不长,缺乏老林家百年世家的底蕴和积垫,以及庞大的关系网络,如果再过个三五十年,或许可以追上老林家的高度。

但林之洋并不觉有什么有什么不好,因为他并非林家的嫡子,无法继承家主的位置,而且又已经独立门户,实际林家的事务已经和没有什么关系了。相反老林家虽然家大业大,但也有许多束缚,就算自己自立门户了,只有老林家还在,自己也就无法摆脱这些束缚,毕竞自己也是林家的一份子。而现在老林家正式解体,自己也终于可收完全摆脱这些束缚,一心一意的经营自己的产业,开辟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就在七月十二日这一天,对这些事情毫不知情的林凤舞终于生产,而且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孩。

这一下整个南京也是全城欢喜,因为商毅有了儿子,也就意味着商毅的事业后继有人,建立的王朝能够得以沿续,尽管商毅还很年轻,不过继承人的问题,还是尽早结决为好,至少有一个备选的人。

商毅当然没有其他人想得那么复杂,在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儿子,当然也十分高兴。亚莉桑徳拉所生的女儿取名叫商娥,并且在满月的时候,在教堂里由汤若望为她进行了洗礼,并取教名伊莎贝拉,而且汤若望还担任这个小女孩的教父。

林凤舞所生的男孩取名叫商寰。这个时候林凤舞也知道了林家发生的事情,虽然心情有些不好过,但这件事情也是林之湖、林白违律,商毅秉公而断,并没有错。而且林凤舞对老林家的感情也并不太深,虽然她也不知道当初家族曾经反对过她和商毅的婚事,但她们这一支在林家不受重视,林凤舞还是感觉得出来的。林之湖一向看不起她们,和林白之间也没有太多的手足之情,只是到底是血脉相连,亲人受罚,心里当然不会好受,但初为人母的喜悦终究占了多数。而且商毅也对她尽力安抚,林之洋夫妻也多方开导,因此林凤舞也很快就把林家的事情放了下来,全心付哺育幼子。

第236章 兵进马尼拉

危机度过,反间行动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家里两名孕妇也都平安生产,商毅也开始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菲律宾战争上。

这时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一个半月,南京只收到了一次先头部队发回报告,得知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马尼拉,入主商馆,马尼拉局势虽然十分严峻,虽然西班牙人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屠杀华人,但在与当地土著冲突中死亡华人已经超过了一百人,而且西班牙人也已经开始介入冲突,在先头部队到达马尼拉前一天,西班牙总督府正式下令,命令所有华人服从总督府命令,交出武器、保持克制态度,不许使用暴力,就可以保证其人身安全。而随船一起到达马尼拉洋和尚们,也马上展开了交涉活动。

因为从菲律宾到南京,一去一来至少也要一个月以上时间,因此现在收到消息也只有这些,不过李华梅海盗舰队也发回消息,已经全员出发,赶去支援马尼拉先头部队。商毅也稍稍安心,先头部队加上李华梅海盗舰队,在马尼拉坚守几个月,应该不成问题。不过虽然是如此,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尽快派遣大规模舰队去菲律宾才好。

其实在处理这些事故时候,舰队和军队都已经准备齐全,随时都可以出发,但一直没有动身原因是,商毅决定这次出兵,将由自己亲自带队出战。

这个决议也遭到四名内阁成员全体反队,虽然们都赞同出兵马尼拉,保护海外华人,但都不赞同商毅亲自出马,因为商毅是南京政府主心骨,说白了就是南京政府皇帝,当然不可轻易出动,万一商毅离开南京,清廷再度发动南侵又该如何应付。而且海上不同于陆地,万一遭受风浪凶险,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因此就像去年对琉球、日本一样,派一员大将带队就可以了。

不过商毅仍然坚持己见,认为这些理由都不充足,过去商毅也经常出征在外,由叶瑶瑱在家里坐镇,代理政务模式,已经有相当经验了。而从情报机构发回消息来看,清廷内部矛盾也有很多,现在跟本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南侵,而且现在南京政府五大军区全部都齐备,在南京还有统战部,一般局部战争完全可以应付得了。

而海上风浪,属于天险,谁都没有办法预料,海军成立了这么多年,出海作战也不是一回二回,但因风浪而发生减员事情并不多。因为现在造船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水平,而且菲律宾离台湾并不远,也就和到琉球差不多,而且在途中还有不少小岛,一但遇到风浪,完全可以及时停靠躲避,这并不是问题。

众人见商毅态度坚决,也就不好在说什么了,只好听从,然后才开始准备商毅出发以后事务。

其实商毅坚持要自己亲自带队,并不是呈一时之气,而是出于仔细考虑。在内阁成员看来,这次出兵进攻马尼拉,和琉球、日本战争没什么区别,不过就是保护海外华人安保,打击一下西班牙人,最多也就逼得西班牙人赔款而己。

但商毅目地,和发动琉球、日本战争并不一样,不是只要教训一下西班牙人,而是要将西班牙人从菲律宾彻底赶走,完全占领菲律宾群岛。

当然无论是日本还是菲律宾,都在商毅未来计划之中,不过就是早打晚打事情。但菲律宾和日本,还是有很大区别。

到这个时候,日本已经是一个拥有近二千历史国家,尽管现在日本整体发展水平还远不如中国,但也进入封建时伏,并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整体民族性格,宗教、国家概念,无论徳川幕府分封了多少个大名,但们都承认自己是属于日本这个共同名称。

而菲律宾现在根本就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国家,菲律宾这名称,还是西班牙殖民者给取得,是为了记念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在此之前,中国称呼这里为吕宋,一直到了商毅穿越之前那个时代,马尼拉所在岛屿,还被称为吕宋岛,而在菲律宾群岛本土居民,严格来说还未完全脱离原始部落习性,根本没有任何整国家观念。

有文化地方才是最难征服,因此想要征服日本,不是打一二次胜仗就可以,而是一个长期过程。但相对菲律宾,却要简单得多了,当年西班牙人万里渡海,人数不到一千名士兵,时间不过十几年,就可以完全统制这片群岛了。而中国优势比西班牙大得多,当然也更容易多了。

另外从战略角度来说,日本、琉球都是中国近海位置,而菲律宾最是位于中国大陆南端,东临太平洋、西靠南中国海、西南直通巴达维亚,东南可以远眺澳大利亚,是中国走出大陆限制,正式通向海洋,参与大航海竞争重要一步。而且想要把南中国海变成中国内海,菲律宾群岛就必须纳归为中国领土之内。

而现在占领了菲律宾西班牙人正好给商毅提供了一个出兵借口,虽然目前中国国内内战还没有结束,但商毅还是决定,先利用这次机会,占领菲律宾群岛,把菲律宾变回成吕宋。

但这毕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进行跨海开疆扩土殖民作战,尽管战争本身难度并不大,但面临环境却要比琉球、日本战争都要复杂得多,不仅有西班牙殖民者,当地土著,天主教会传教士,甚至可能连荷兰人,葡萄牙人都有可能来搀和一脚,另外还有战后收尾善后工作,对土著,传教士,西班牙人处理,保持中华军在菲律宾统治,以及继续维持菲律宾群岛贸易繁荣等事务,战争仅仅只是其中一部份。

因此这次出战,让海军部成钢、黄震谁带队,商毅也都不放心,只有自己亲自出马,给们作一个示范,等有了这一次作战经验之后,以后战斗,也就可以放心交给们了。

不过这个理由没法对内阁四名成员说清楚,虽然经过于了商毅一再启蒙,但海洋意识提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李格非或许能够理解商毅用意,但其三个人仍然还是把菲律宾看作一个海外偏邦,现在能让们接受保护海外华人这个观念,就是很大进步了。因此商毅也懒得和们详细说明,先把菲律宾占领再说吧。

但在商毅后宫里,亚莉桑徳拉却非常付责任告诉其人,这一次商毅之所以一定要亲自出马,是因为一定掂记着那个女海盗,估计这次商毅回来,后宫里又应该增加一名姐妹了。当然亚莉桑徳拉漏密代价是,在丰臀上挨了商毅重重一巴掌。也惹得其妻妾们哄堂一笑。

尽管亚莉桑徳拉是很想和商毅一起出战,但刚刚生完女儿,已经成为母亲亚莉桑徳拉不可能把女儿仍在家里,自己跑去参加战斗。而且亚莉桑徳初为人母,对这个女儿也十分疼爱,因此这次不用商毅说,就十分自觉留在家里照顾女儿。

同时商毅也决定这一次战斗,西班牙雇佣军团也全部留下来,因为们都是西班牙人,上了战场很难保证不会有人通敌,为了万全起见,全都留在中国。不过商毅仅仅只带了安徳烈,阿尔维斯和莫亚三个人随自己一起出战,安徳烈是商毅亲卫队队长,又是小舅子,可以完全信任。而阿尔维斯和莫亚都曾是菲律宾西班牙军军官,们一同前往主要作用不是作战,而是充当商毅顾问。

而亚莉桑徳拉虽然不能亲自出战,但她也仍然尽自己全力帮助商毅,她毕竟曾是西班牙驻菲律宾高级军官,对菲律宾驻守情况,西班牙军兵力分布,以及关隘港口,以及各土著战斗力,土著和西班牙殖民者之间关系,土著与土著之间关系等等事情都十分了解,也向商毅做了详细说明。同时也对登岸、进军路线,攻城方法等等,也都提出了自己意见,供商毅参考。

就这样时间也到了七月下旬,商毅也准备离开南京,在杭州登船出发。

但就在商毅动身前一天,李格非忽然赶来向报告,英国东印度公司又派出了一个代表团,来到中国,想求见商毅,这时们已经在杭州登岸,住进设在杭州英国商馆里。

上次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布莱克来到中国,已经是三年多以前事情了,不过在这个时代中西交流,基本都是以年为单位,因此现在才第二次来中国,也并不奇怪。

商毅得知以后,立刻命人快马赶到杭州,通知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团,自己将在到达杭州以后,接见们。

第237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团(上)

原来上一次布莱克回到了印度,向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团汇报了自己的中国之行,并且将自己所写的布莱克报告也上呈公司的理事会。

布莱克的中国之行,取得了在杭州开设商馆,英国的商船可以直达中国进行通商的成果,也令理事会的成员十分兴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成绩,理事会的成员都没有想到,布莱克一次就谈成了,但随后布莱克向理事会说明商毅的条件,就是要求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未来帮助中国,也在印度建立中国的西印度公司。

这一下懂事会的成员也都有点傻了,因为在印度的对手,相当是越少越好,虽然现在英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很深刻,但有一点是知道的,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实力好像也很强,如果让这样一个国家在印度取得了立足之地,对英国的利益是好是坏,还很难说。

因此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立刻下令招开全体董事会议,来讨论这件事情,而布莱克也做为特殊代表,列席了这次会议。

在会议上二十四名董事也展开了唇枪舌战,不过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反对意见占了大多数,因为英国在印度的势力已经超过了荷兰和葡萄牙,他们当然不原意为自已引来一个新的对手,毕竟与中国通商之后能到多少利益还不好说,但印度的利益却就在眼前。而且也有人提出另一个质疑,商毅现在仅仅只是中国的一个候爵领主,并不是中国的皇帝,不能代表中国和东印度公司达成任何协议。

但也有小部董事认为,荷兰与葡萄牙都在与中国的直接通商中取得大量的利益,这已经证明和中国通商的好处,至于商毅是什么身份,能否代表中国并不重耍,只要他能够给英国提供货物、港口、以及岸上的商馆也就够了。但这部分董事的人数并不多。

这时布莱克的发言起到了一个关建的作用,他告诉董事们,正因为现在商毅只是中国的一个候爵领主,因此才会和东印度公司谈判,如果商毅成为中国的皇帝,他就会直接派遣一支强大的舰队来到印度,中国和印度自古就有来往,而且还有陆地相连,照他看来,商毅一定能够成为中国的皇帝,中国来到印度是早晚的事情,并不是英国所能够控制得的。

布莱克的发言为赞同的一方拉来了好几董事,但这次反对的势力仍然要略强一些,不过反对派也立刻开始质疑布莱克报告的真实性,认为布莱克有意夸大了中国的实力,甚致有人把布莱克的报告比喻成现在版的《马克·玻罗游记》。

这种说法当然引起了布莱克,以及赞同派的强烈不满,认为现在的讨论是基于布莱克报告的真实性基础上进行的,如果质疑布莱克报告的真实性,那么现在的讨论就没有任何的意义,相反就应该先确定布莱克报告到底是真还是假再说。同时也不忘讥刺反对派,最好自己亲自去中国看一看,不要再质疑其他的调查人。而布莱克本人也赌咒发誓,保证自己的报告中所说的,绝对都是真实的。

眼看着董事会讨论不下去了,东印度公司总督也只好下令,暂时停止讨论,并且命令布莱克,带着他的报告,以及董事会付论的记录返回英国,由国内决定。其实东印度公司的权限相当大,不过这件事情确实关系太大了,也不敢轻易做出决定来,只好向国内求助。

等布莱克一行又匆匆赶回到英国的时候,已经是一六四七年初,这时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军已经击败了国王,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英国也正在寻求扩大海外贸易的机会,因此克伦威尔亲自接见了布莱克,并听取了他的报告说明,也表示支持与中国通商,然后又上下游说议会,最终通过与中国通商的决议。

当然英国议会也不能干涉东印度公司的经营运行,只是表示建议在条件满意的情况下,可以帮助中国在印度建立定据点。同时克伦威尔也以自己的个人名议,给商毅写了一封问候信,表示英国愿与中国建立友好和平的关系。

尽管只是一个建议,但对布莱克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而且还有克伦威尔的亲笔信,虽然现在克伦威尔还不是英国的最高首领,但他己是英国最高的军事统帅,并且已经获得了极大人望和威信力,于是他又带着议会的决议,返回印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