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商毅也考虑到,尽管自己已经是开诚相待了,但周少桓未必敢完全相信,说不定还会以为自已是有意诱使他到青州来,这也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反应,因此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商毅才让周世奇随李松晨一起来到济南,以表示自己并没有扣押周世奇做人质,以要挟周少桓。同时也希望通过周世奇来影响周少桓,稳定住山东的局面。

当然商毅也不是没有考虑到,让周世奇也到济南,说不定是事得其反,本来周少桓还会因为周世奇在商毅手里,而有所顾忌,但现在周世奇脱离了虎口,反到是没有后顾之忧了。可以毫无牵挂的举旗反叛。另外一但周世奇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到了济南,又会向周少桓怎么说。

虽然在这期间,商毅一直都表现得对周世奇十分信任,但周世奇心里是怎么想到,商毅也不敢确定,因为人心是最难猜测的,因此周世奇到了济南之后,会不会和商毅的意愿相违,反而劝周少桓铁心反叛,也都是一个未知数。

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商毅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赌一把,另外商毅也想过,如果周少桓铁心反叛,自己扣着周世奇也没有用,相反把周世奇派到济南来,还能够表现自己的坦荡心怀,占据道义的至高点,周少桓再举兵反叛,也就缺少难以服众的理由了。

不过虽然商毅想得那么复杂,但事实的经过其实非常简单,周世奇一现身,在接见李松晨之前,周少桓尽管有了一丝反叛自保的想法,但远没下定反叛的决心,在他的心里,也未常没有幻想过能找另一个解决的办法,不用反叛解决的办法,只是自己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用。毕竟所有的事实,证据都已经把自己吃得死死的了。

但周世奇显身之后,周少桓心里也顿时安定了下来,其实就在那一刻,周少桓心里就已经做出了决定,只不过在那时,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

周少桓是商毅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最早认识的几个人之一,因为他只比商毅小三岁,年纪相仿,因此交情也十分亲密,从在那个小山村里当猎手的时候开始,周少桓就十分佩服商毅的武技,而走出小山村之后,商毅带领着众人,从抗击清廷,保护家乡开始,进而南下入主浙江,并且一步一步的由到大,扩大势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发展到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再到现在足以统一天下,开朝建基的局面,可以说其中绝大部份都是依靠着商毅的个人能力。

而在周少桓的心目中,对商毅的敬佩,仰慕之情也越来越重,虽然周少桓在山东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但却从来没有想过在山东树立自已的个人权威,同时处处模枋商毅的行事作风,才获得了“小督师”的雅号,因此在周少桓心里,从来没有想过背叛商毅。这一次确实是走投无路,而且又自感委曲,这才稍微动了这么一丝念头。

但见到了周世奇之后,周少桓稍稍动摇的信念,一下子又得到了巩固,他当然清楚,在这个时候,商毅能让周世奇到济南来,绝对是对自己的信任,因此听李松晨宣读完商毅的诏书之后,周少桓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会不会是一个圈套,而是绝对相信商毅会对自己进行公证的审查,于是立刻伏地大哭,当众表示自己绝不会有负商毅的期望,会立刻赶去青州,接受商毅的调查。

而其他众将听了,也都松了一口气,因为以前听到的都是传言,谁也没有太往心里去,但听李松晨说完青州发生的整个事件之后,老实说众将都有些惊震,毕竟这些证据确实对周少桓太不利了,同时每个人心里也在想着,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又将如果应对呢?同时也担心,周少桓会做出怎样的决定来。

不过听了周少桓最后的表态以后,众将心里虽然有些担心,但也并没有太过担心,因为众将也都相信,商毅一定会秉公处理周少桓,当然这也和这次事仵不关系到自己的切身有关。但不管怎么样,在这个时候,谁都不希望发生最极端的事情来。

尽管没有和周世奇商量一下,但周世奇对周少桓做出的决定,并没有异议。虽然周世奇是老于世故的人,当然不会像周少桓那样,对商毅推崇倍致,敬佩有加,但从心里上来说,周世奇也不希望背叛商毅,这一方面是因为周世奇也确实认为,商毅确实具备成为开国之主的能力,另一方面从青州事件一开始,商毅始终都表现出对周世奇的信任,从心里上来,周世奇确实是倾向于信任商毅这一边来。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周世奇并不认为周少桓反叛,就能够保全自己。因为在这几年来,周世奇一直都跟在商毅的身边,亲眼目睹了商毅从一个地方封疆大吏,到割据一方的豪强势力,再到有望统一天下,开基建朝,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政治两方面的手段,都无不都厉害非常,令人根本防不胜防。

由其是在政治层面上,一直以来都被商毅非凡的军事才能所掩盖住,其实周世奇是再清楚也不过了,这些年来,无论是和东林党斗法,和南眀朝廷相争,抑制内部的地方豪强势力,仍致到对海外吞并琉球,占领菲律宾,到和清廷暗战,无不显示高眀而无所不用的手段来。因此周世奇也并不认为,周少桓反叛之后,会是商毅的对手。

当然周世奇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和清廷联手,但从心里上来说,周世奇还是有很深的华夷之别,接受不了和侵略者联手;而且周世奇对清廷还有多大力量,也存在相当的信心不足,因茈和清廷联手的结果,到头来很可能是家破人亡不说,还有可能身败名裂,落得一个千古骂名。

因此虽然周世奇也怀疑过,商毅是为了稳定人心,故意做出的姿态,但在周世奇看来,反叛看似可以搏得一条生路,但其实注定了是死路一条,而只有保持对商毅的恭顺,寄希望于商毅能够秉公处理,反到还有几分希望。

另一个大大松了一口气的是这一次的使者李松晨。因为这次代表商毅出使济南的差事,是李松晨主动讨来的。

虽然李松晨并不赞同商毅这样的处理方式,因为过于冒险了,一但周少桓铁心反叛,商毅将失去最好的撤回南京的时机,在李松晨看来,一切当然是应釆取最稳妥的方式为好。但商毅已经做出了决定,李松晨当然也不敢反对,只能够全力支持。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李松晨也能够理解商毅这样的做法,一但周少桓真的反叛,对南京政府造成的打击有多大,李松晨当然清楚。但风险大,也就意味着收益大,因此商毅宁可冒险留在青州,也要尽力稳定住山东的局面。虽然商毅这样做,确实是一次赌博,但自古以来,能移夺取天下的雄主,有那一个不经过几次赌博才能取得成功的,何况从目前的局势来说,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成功的把握。

而商毅这样的决定,也让李松晨下定了一个决心,自已也想要从中赌一把。

第063章 破局(三)

李松晨本来是苏州府的一个幕僚,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就投靠了商毅,到现在己有五六年的时间。不过他本是吏员出身,因此在商毅部下一直出任文书司的工作,但在南京政府建立之后,文书司虽然也升级为部,但并不属内阁管理,而是直接听命于商毅,实际也相当于是商毅的一个幕僚。

幕僚虽然不属于朝廷的正式官职,但在明、清两代的官场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绝大部份官员,由其是地方大员,对幕僚的依赖性都相当大,因为幕僚比官员更熟悉地方的事务,地方豪强势力的深浅,以及民间的情况,有部份资深幕僚,甚致还对朝廷的事务,各种官场的潜规则都了如指掌,帮官员出谋划策,应上治下,而有些事情官员不方便露头的,也都由幕僚出面处理。

因此能当上商毅的幕僚,李松晨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同时李松晨也认为,商毅虽然精通军务,但毕竞年轻,对官场规则所知不多,而李松晨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也认为自己在商毅身边,还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李松晨发现自己的判断有误,自己出任商毅的幕僚,主要就是付负一些文书资料整理工作,而自以为有用的应付官场或是地方豪强方面的能力,几乎没用,这到不是商毅不需要这方面的能力,而是商毅无需尊守这些官场的潜规则,因为商毅有足够的实力,自己来制定规则。这一样李松晨的作用的大大降低了,因此一干四五年,虽然得到了商毅的信任,但并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功绩来。

而现在商毅的大业将成,李松晨也意识到,自己应该抓住机会,力争立几个拿得出手的功绩来,也在新朝立有一席之地,虽然说文书部也算正式职位,但毕竞不是主流。

因此这次商毅准备派人出使济南,李松晨也自告奋命,讨来了这个使者的差事。虽然李松晨也清楚,这个差事并不好当,说不定会有生命之危,但还是那句话,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一但真的办成了,就是大功一件,自己在商毅心目中的地位可就不一样了。不仅仅只是一个幕僚,而且是能当大任的。

而现在看来,周少桓选择了忠心于商毅,李松晨不仅放下心来,看来自己这一把是赌赢了,而且在来济南的路上,他早就想好了后手,如果周少桓还是准备反叛,自己将怎样说服他,如果周少桓选择继续忠诚于商毅,自己又怎样帮他洗清反叛的嫌疑,因为李松晨也相信,如果周少桓愿意去青州申辩,那么反叛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了。

于是李松晨先扶起了周少桓,代表商毅安憵了周少桓几句,同时又对周少桓的忠诚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表示商毅也不相信周少桓会反叛,只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不得不做出这一番姿态来,并且又向他再三保证,商毅是一定会秉公处理,洗清嫌疑。他这样一说,周世奇、周少桓,以及在场众将也都大致放心了。

随后李松晨才道:“周司令,虽然大王相信你不会反叛,但现在的证据对你都非常不利,既使是大王,也非常难以潜你洗清嫌疑,因此如果你要到青州去申辩,也要做好充份的准备才行,最近你在济南,是否有值得怀疑的事情发生。”

周少桓也是十分精明的人,一听李松晨的话,马上就明白李松晨的意思,如果这真是清廷设下的圈套,那么清廷在济南这边,也很有可能会安排人员进行活动,因此周少桓立刻就想到了周元辉,先前是因为周少桓患得患失,才没有注意,现在静下心一想,周元辉的那一番劝告,表面上是在替自己着相想,但实际就是在劝自已反叛商毅,这么看来,周元辉确实有重大的嫌疑,很有可能他已经投靠了清廷。假如能从周元辉身上找到突破口,就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了。

于是周少桓立刻向李松晨说出了周元辉的事情。

李松晨听了之后,也沉思了一下,道:“周元辉这番话虽然大逆不道,但并不能就说明他就已经投靠了清廷,也许真的是为周司令的安危着想,而且就算他有嫌疑,但也决不会就只有他一个人,一定还有同党,如果冒然抓他,只怕会打草惊蛇。我们暂时不动声色。周司令可以先回府邸,周元辉一定会找上门来寻问今天会议的内容,周司令可以就在府里抓他,对外只说是留他在府里议事,这样就不会再惊动其他人,我们可以从周元辉身上找到突破口。”

周少桓一想,也觉得这一计很好,众人又商量了一下行动的细节,于是这才散会。

周少桓回府之后,周元辉果然找上门来,这一次周少桓也有所警觉,才发现周元辉完全是在挑唆自己反叛,于是一声令下,埋伏好的士兵一拥而出,抓住了周元辉。而周世奇出面,进一步确定了周元辉的动机。也彻底断绝了周元辉的辩解余地。

————————————

就在第二天一早,山东军区司令部下达了一条公告,周少桓将随使者一起到青州去面见商毅,而且马上就动身,济南的军务事情,统统交给副司令童大勇全权代理。

按道理说,作为山东的最高军政长官,周少桓要离开济南,那怕只是到青州去面见商毅,也应该招集高级军官,当众宣布,做好济南的布置安排,然后才动身。但这一次周少桓并没有露面,仅仅只是一纸公文,下到各军部,而且走得又十分匆忙,几乎是一下达消息之后,就要立刻动身上,不少中下级军官士兵都觉得有些奇怪。而各军的长官对此事更是讳莫如深,对有些向自己询问的士兵都严厉训斥他们,少问几句。

上午十时左右,李松晨一行人准备离开山东司令部,准备出发,代理司令员童大勇,以及副司令员蒋义渠;副参谋长鲍铜钢等人相送。但就在一行人刚刚走出房间,来到外面的操场上的时候,只见从房屋的两侧一下子来了一大群士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而李松晨带来的士兵立刻上前,挡住了他们,人人都是一付如临大敌的样子,神色十分紧张。

童大勇看了看这群士兵,大约有四五百人的样子,有人还拿着火枪,也有人拿着刺刀,但大多数人都是赤手空拳。他上前两步,厉声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童大勇的年纪虽然也不大,但是山东军区的第一副司令员,在士兵心中也素有威信,他这一出面,有不少士兵都下意识后退了几步,也有人低下头去,不敢和他对视。

这时有三个军官样子的人站出来,其中一人道:“童副司令,我们要见一见周司令。”

童大勇看了他们几眼,应该都是连级的军官,道:“你们是那个部队的?”

被童大勇这样一问,几个人也不能不回答,三个人中有一个正连长李熖钢、副连长韩志、副连长万生,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连队。向童大勇问话的,是李焰钢。

童大勇点了点头,道:“周司令马上要去青州,面前大王,现在不能见你们,马上把道路让开。”

李焰钢道:“副司令,就算周司令要去青州,见我们一面的时间,总还是有的把。”

童大勇“哼”了一声,道:“你们几个小小的连长,周司令凭什么一定要见你们呢?”

一边的韩志有点不耐烦了,道:“你们是不是把周司令抓起来,今天如果不让我们见周司令,我们就决不让路。”转头又对身后的士兵道:“弟兄们,他们抓住了周司令,咱们就不能放他们走。”身后的士兵有不少也跟着一起喊着:“放了周司令。”“我们要见周司令。”还有人叫着“要是不放周司令,我们就不客气了。”不过有细心人可以发现,真正跟着起哄的人并不算多。

这么一吵一闹,又引起了不少其他士兵赶过来围观,毕竟普通士兵敢拦住几名司令部的军官,还有商毅派来的使者,确实有些不寻常。

童大勇冷眼看着,等他们喊嚷了一阵之后,才道:“李焰钢、韩志、万生,你们三个敢煽动士兵闹事,知道是什么罪行吗?”

李焰钢大声道:“不管是什么罪行,你们要把周司令抓走就是不行。”转头对周围的士兵道:“弟兄们,周司令平时可对大家不错,他们现在要把周司令抓走,我们决不答应。”

因为周少桓平素行事都学商毅,对士兵比较平易近人,因此也很受山东士兵的拥待,在场的其他士兵不知内情,以为是真的要抓走周少桓,在心里都偏行李焰钢等人一边,不过在场的都是司令部的成员,而且又有军纪的约来,到也不敢轻易的响应。

而万生一见围观的士兵都有些心动,立刻趁热打铁,道:“他们不敢让周司令出来见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