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7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子监开设的课程,除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之外,也包括在各公办学校中开设的各种自然科学的课程,当然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开设的课程也不同,另外男女分班之后,也各自开设一些课程,如男子会开设军事、骑射之类,而女子会开设歌舞、刺绣等,教师除了聘请一些知名学者,朝中的官员也会去授一些课,另外就是从其他学校中聘请一些优秀的自然科学的教师,而女子的教师,则从一些著名的才女中挑选,当然在目前教师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商毅的后嫔中,也会暂时出任教学。

因此新的国子监也引起了许多官员的兴趣,这个时代的官员对子女的教育也都是非常重视,如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当然是都愿意把子女送去就读,而且虽然中国古代讲究女子无材便是德,但其实绝大多数的官员对女儿的教育也很重视,都是希望将女儿培养成品徳优良的闺绣,如果女儿也有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当然也不错。

由其是商毅规定,皇室的子女以后全部都在国子监就读,也让不少官员动起了小心眼,让自已的子女去和皇子皇女一起就读,在受教育之余,说不定还另有意外的收获,男孩和男孩就是总角之交,男孩和女孩就是青梅竹马,如果儿子和未来的皇帝套上交情,或者是女儿被未来的皇帝看上,那可就不得了了。

而这些课程的设置,也再一次表明了,商毅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尽管也有一些反对意见,但大多数的官员都支持,不过国子监现在只是一个学校教育机构,而非管理机构,说白了就是一个贵族学校,因此不用国会批准。

随后商毅又正式下诏,今年各地的科举省试,以及经济特科的考试,仍然照常进行,这一下也将反对在科举中加入自然科学内容的声音,全部都堵住了。

第411章 南洋战役结束(一)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每天商毅都在处理国政,小心翼翼的推行着自己的变革政策,而就在这一段时间里,南方也有消息传到了南京,中华军攻陷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彻底灭亡,南洋诸国纷纷归附中国,南洋战事也全部结束。

在商毅离开文莱之后,中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也进行了谈判,中国方面坚持要求,荷兰方面必须无条件投降,彻底让出巴达维亚,而以荷兰巴达维亚总督马特索科尔为首的荷兰谈判代表团,尽管己经做好了巨大的让步准备,但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还是远远超出了荷兰谈判团的底线,因此荷兰谈判团只能返回巴达维亚,招开董事会开会讨论决定。

但回到巴达维亚之后,马特索科尔也立刻招集了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所有的董事,开会讨论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但这一下董事们顿时炸了锅,因为保留巴达维亚,是荷兰方面谈判的最后底线,而中国连这一点底线都不留给荷兰东印度公司,确实让各董事们无法接受。

其实各位董事并不是真的不能接受这个条件,因为如果不接受中国的条件,那么就只能再开战,以武力来解决,但现在巴达维亚方面那有和中华军开战的本钱呢,开战是必败无疑的,而一但再战败,中华军攻占巴达维亚,那么所有的董事当然也都逃不掉,而至少接受中国的条件,还可以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

但问题是将巴达维亚这样拱手让给中国,这个责任谁来付责,但因为这么大的事情,荷兰议会是肯定不会罢休的,到时一定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虽然在谈判之前,弄出一个董事会来集体付责的决议,但这只是秉着法不责众的想法,其实也是一种逃避责任的办法,而一但巴达维亚都没了,弄不好议会真的会把董事会全体成员都拉去审判,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虽然每个人心里者想答应中国的条件,但谁都不敢表态答应。

既然不能答应,又不能开打,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就是撤离巴达维亚,但就在荷兰谈判代表团返回巴达维亚的时候,中华军的李华梅舰队也出动,在苏门达腊岛东南部的丹戎加兰地区停泊,丹戎加兰距离巴达维亚只有一道巽地海峡,截断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从马六甲海峡或者是从明打威海峡逃跑的路线。

这下连逃都逃不掉了,因此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菫事会再度招开会议的时候,各董事们都是大眼瞪小眼,谁都没有话说了,结果一连开了几天的会,也没有商议出一个结果来。

但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这样拖来拖去,拿不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但中华军可不会等着他们这么慢慢的商量拖延,仍然如期向巴达维亚出兵。

成钢率领着三支分舰队,从文莱出发,在爪哇岛的井里汶附近地区登陆,与李华梅舰队一起,对巴达维亚形成了夹击之势。

这一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菫事会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整顿军队,准备和中华军交战,毕竟巴达维亚方面不可能就这么束手就擒,同时也派人到马打兰苏丹国去,请求马打兰出兵援助。

但成钢当然是不会等着马打兰苏丹国的援军赶来,使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因此立刻下令中华军,分海陆两线,向巴达维亚发动进攻,而巴达维亚方面,也组织兵力,分海陆两线迎战。

这时在巴达维亚的荷兰军队还有各种战舰四十七艘、绝大部份的战舰都参加过加里曼丹岛之战,战舰所受的损伤到是都已经基本修复,但每艘战舰的弹药数量都不足,最好的也只有七成,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战舰弹药数量不足五成,而陆军方面,有荷兰军四千余人,土著士兵三千余人,但土著士兵没有装配火枪,这也是远征军的最大瓶劲地方,就是补充难以维济,虽然巴达维亚也有兵工厂,但规模有限,难以维持大军的供应,而且制做的火药也不可能全给海军,陆军也要留一部份。

荷兰军队这样的兵力,当然没有和中华军正面作战能力,因此战术也是以防守为主,在陆地据城而守,而在海面上,舰队配合岸边的炮台,与中华军相抗衡。

不过虽然说现在荷兰军的兵力不足,但毕竟在巴达维亚经营了多年,甴其是在巴达维亚修筑了一道坚固厚实的城墙,而且这道城墙并不是传统冷兵器时代的城墙,而是釆用棱形结构,并带有炮台、射击孔的近代防御工事,而且在城墙外还建有四个小型要塞,而且现在城里还保存着不少的武器弹药,因此巴达维亚的防线还是十分坚固的,虽然中华军在兵力上占优,但由于是跨洋远征,全军都缺少重型火炮,在正常情况下,中华军想要攻克巴达维亚,还是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伤亡。

但现在并不是在正常情况下,因为经过了加里曼丹岛之战以后,荷兰士兵都知道,现在战场的大势已去,自己根本无法战胜中华军,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斗,当然不会有人去打。

如果是在欧州,为荷兰的自由独立而战斗,荷兰士兵到也能够并发出高昂的斗志,就算是明知不敌,也会抵抗到底,但现在是远离荷兰万里之遥的巴达维亚,没有一个士兵认为,保卫巴达维亚是在保卫自己的利益,相反每一个士兵心里都在想着的是,巴达维亚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为了保卫巴达维亚而拼命,因此全军的士气都非常低落。

这种情绪当然也影响到了荷兰土兵的战斗意志,在战斗打响之后,面对着中华军以猛烈的火枪射击压制时,虽然中华军的火枪射程比荷兰火枪要远,但荷兰城上的火炮却是都可以打击到中华军的排枪射击当中的,但荷兰军的抵抗却十分乏力,结果在城头上也完全被中华军的火力给压制住了,被中华军打得不少荷兰士兵连头都不敢抬。

而在压制住了荷兰城墙的火力之后,中华军也马上派出爆破队,对城墙展开了爆破,但不得不说,荷兰将巴达维亚的城墙修筑得确实十分坚固,中华军一共发动了三次爆破,虽然在城墙上炸出了两个大坑,但竟都无法将城墙给炸开。

中华军的陆军指挥官,第七军的军长田楚也看得直叹气,这城墙也建得太牢了吧,怎么这样炸都炸不开呢,不过虽然中华军的爆破不成功,但一直牢牢的压制住了墙头的荷兰军火力,在一开始的时候,荷兰军也还会发动一些反击,用火炮攻击中华军的阵列,并且用火枪打击中华军的爆破组,也对中华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但中华军进行的三次爆破,虽然没有炸开巴达维亚的城墙,但也给荷兰的守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毕竟每一次爆炸,在城墙上都会产生巨大的震动,而且三次爆破也不可能一点效果都没有,在城墙上,在城墙内侧的一面,都出现了不少的裂纹,显然城墙的承受力也达到了极限,因此有不少荷兰士兵都不敢在城墙上停留,纷纷逃离城墙,由其是在炸出大坑的城墙段,基本都没有任何士兵留守了。

而就在这时,中华军也对巴达维亚的城墙发动了第四次爆破,这一次爆破比前三次都要顺利得多,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荷兰守军的任何阻击,十分通畅的就到达了城墙边,爆破手在爆破地点放置好了火药,拉出了引线,在点燃之后,立刻撤离。

由于前三次其实己经对城墙造成了相当的损伤,因此随着一声爆炸的巨响,这一次爆破终于取得了成功,巴达维亚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十余米宽的大缺口,碎石土块只堆起了一丈多高,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缓坡,随后中华军的突击队也立刻向缺口发动了冲锋,一举突破了缺口,杀入巴达维亚的城中。

在有城墙可守的时候,荷兰守军还能够坚持得住,但在城墙被炸开之后,荷兰守军也顿时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对中华军的突进,荷兰守军根本没有做任何阻挡,任由中华军突破了城墙缺口,向巴达维亚城里扩展,而且在这个时候,荷兰士兵自由、散漫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有些士兵向巴达维亚城中心地区逃走,也有一些士兵干脆向中华军投降。

当然也有少数荷兰士兵还是在坚持抵抗,同时也驱使着一些土著士兵与中华军作战,但在这个时候,中华军的气势如虹,人人勇猛,而且无论在兵力、还是武器,以及打巷战的经验上,都要远远超过守军,荷兰士兵到是能够和中华军打几个回合,但无奈人数太少,改变不了大局,而土著士兵更是只能打酱油,起不到任何作用。

中华军首先用手榴弹向守军猛炸了一阵,然后又举枪射击,打得守军伤亡无数,随后冲上去使用刺刀,与守军展开白刃战,只杀得守军纷纷倒地身亡,结果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将守军最后抵抗给击溃了,随后中华军也兵分数路,向巴达维亚城的中心扩展。

而就在中华军的陆军炸开巴达维亚的城墙,攻入城中之后,双方的海军也在巴达维亚的海面上,展开了激战。

第412章 南洋战役结束(二)

就在陆军向巴达维亚城发动进攻的时候,成钢也指挥着海军三支分舰队,共计七十三艘各种战舰,从海面上向巴达维亚发动进攻,而荷兰方面也动了全部战舰迎战。

相对于陆军来说,荷兰的海军还是有着相当的战斗力,因为荷兰是以海军素称的国家,而且现在也还拥有四十七艘战舰,其中包括有两艘千吨以上的战舰,尽管在数量上比中华军的舰队有一定的距离,但荷兰舰队有岸炮的支持,因此也能抵消一部份中华军的数量优势。

另外虽然远征舰队的司令官特朗普将军己经成为中华军的俘虏,但荷兰海军的战术一向都是以自甴作战为主,司令官只是起一个精神支柱的作用,对战斗的指挥控制力量其实有限,因此荷兰海军也并非是不能与中华军一战,当然中华军舰队中并没有包括李华梅舰队。

但战斗开始之后,中华军立刻就立刻占据了战斗的上风,虽然因为顾忌荷兰军的岸基炮火,中华军的舰队无法全面展开,因此舰队数量多的优势也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因伦成钢也下令,让南洋舰队第二、三分舰队组成二支纵队,迎战荷兰舰队,而南洋舰队中实力最强的第一分舰队暂时按兵不动,做为预备队。

这样一来,虽然双方参战的战舰数量基本相差无几了,但中华军的战舰在火炮、吨位上还是占有相当的优势,而且经过了加里曼丹岛海战之后,中华军海军的官兵们不仅积累了大规模海战的经验,同时对纵队战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都大大提高了一层,因此在战斗中执行战术时也更为坚决果然,始终坚持保持着纵队队形,以整体力量对抗荷兰战舰的自由作战。

尽管荷兰战舰在灵活、机动方面要胜过中华军的战舰,但纵队战术不仅能充份发挥战舰左右两舷火炮的威力,同时也可以让中华军的战舰在火炮、吨位上的优势得到完全的体现,因此无论荷兰战舰如何在自已的前后左右来回拆冲,中华军的战舰都不为所动,保持着纵队的队形,以左右两舷的火炮向荷兰战舰发动轰击,这一样也令荷兰战舰的优势尽丧,毕竟拼起火力来,荷兰战舰远不是中华军战舰的对手。

就这样在这一战中,中华军的整体战术也充份压倒了荷兰的自由战术,中华军的两支纵队就像两条巨龙一样,在荷兰战舰的围追堵截之中,来往纵横,如入无船之境一样,打得荷兰战舰非伤即沉,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激战之后,荷兰舰队已经被中华军击沉了九艘,另有十余艘战舰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中华军方面,仅仅只被击沉了两艘驱逐舰。

而且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另一个对荷兰舰队不利的情况,弹药不足了,本来荷兰舰队出战时携带的弹药就没有满装,而经过了近两个小时的激战之后,已经有几艘战舰上的弹药都己经打光了,其他战舰上所剩的弹药也都不多,最好的也不足四成,因此荷兰舰队的战斗力也在开始下降,而中华军在出战之前,都是得到了充份的补济,每一艘战舰都装配满了足够的弹药,到这个时候,所有出战的战舰都还保留着六成以上的弹药,仍然保持着足够的战斗力,而在此起彼涨之下,战局也迅速的朝着对荷兰舰队不利的一面发展下去。

这时一直在观战的成钢也果断的抓住了这个战机,立刻下令南洋舰队的第一分舰队也开始投入战场中。

南洋舰队中实力最强的第一分舰队参战之后,也给了荷兰舰队最后一击,旗舰戚继光号一舰当先,左右舷炮一起开火,在十分钟的时间内,就一连击沉了两艘荷兰战舰,随后其他战舰也纷纷开火,立刻将荷兰舰队打得四分五裂,而其他的荷兰战舰上的士兵见大势已去,荷兰士兵自由、散漫、不能打逆风战的特点又一次爆发出来,谁都无心再战下去,纷纷调转船头,向巴达维亚的船港逃去。

有些荷兰战舰在逃跑的过程中被中国战舰击沉,也有一些战舰被中国的战舰缠住,只能向中华军投降,结果逃回船港的战舰只有二十二艘,中华军仅仅只被击沉了三艘战舰,另有两艘战舰受损较重,而一共击沉荷兰战舰十六艘,俘虏九艘。

而在击败了荷兰舰队之后,中华军只是稍作了休整,然后立刻向巴达维亚的海岸发动了进攻,并且封锁住了巴达维亚的港口。

在没有舰队牵制的情况下,岸基的炮火是很难压制得住海上的舰船,因为岸基炮台是固定不动,而舰船都是在海上移动,另外巴达维亚的岸基火炮的数量也十分有限,远远比不上中华军的战舰火力,因此双方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对轰之后,中华军以付出两艘战舰被击沉的微小代价,催毁了岸基上大半的炮台,并且在火力上也完全压倒了岸基火力,而这时各战舰上也都派出海军陆战队,放下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