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啸大明-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巴泰在后阵看着,心里也不禁又有些吃惊,看来明军的火枪比前天要多,大概是有一部份还是不能在风雨中使用。不过清军的损失虽然增大,但比前天还是要好得多,而且最精锐的披甲兵有盾车的保护,基本没有什么损失,因此清军还是扛得这些损失。同时清军的第一排盾车以经进入到了火炮的死角,马上就能靠近城墙,展开攻城战了。

但进入到火炮的死角,穆陵军的攻击就更为猛烈,枪声几乎没有停息过,一直都在响个没完。而清军的尸体也开始堆积得多了起来,前天留下来的血迹还没有干透的大地上,立刻又覆盖上了新的鲜血。

不过就如商毅预料的那样,清军不可能把盾车一直推到城墙边来。就在离城墙四十步左右的距离时,盾车终于都停了下来,不过这时在盾车后面,有一部份清兵弯弓搭箭,向城墙上射去,也开始了对城墙上的反击。

清军的弓箭手确实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箭射得很准,第一波箭雨就命中了城头上的五十余人,幸好穆陵军的火枪兵的护甲也十分精良,加上清军是仰射,力度也打了个拆扣,因此才使大多数人虽然中箭,但逃出了一劫,尽管如此,还是有十余人中箭身亡。

其他的火枪兵也赶忙将拦牌竖在城垛口上,先保护好自己,然后从孔洞中继续射击,也有一部份火枪兵退到了后排,在高台上射击清军。但这样一来,火枪兵的射击频率明显下降了不少,打击力量也比刚才差得多了。而就趁着这么个时机,又有一部清兵从盾车后面露出身来,带领着后面的辅兵、跟役、包衣等等,扛着云梯,向城墙急奔而去。

尽管在中途,还是不断有人中枪倒地,但清军还是陆续靠近了城墙,越过了护城河,架起了云梯,开始向城头上攀爬。而穆陵军也撤去了城垛口的挡板,长枪兵挡在城垛口前,准备迎战登城的清兵,而火枪兵全部都退到二线,除了占据高台的以外,其他人都上好了刺刀,随时都准备迎战杀上城墙的清兵。新兵们也都搬起了早就在城墙上准备好的石块粗木,只等清兵开始攻城,就扔下去砸清兵。

而且这时城墙上还架着二十几口大铁锅,用一支扛杆吊着,下面点着柴火加热,锅里的水早己煮得沸腾起来,在周少桓等储将的指挥下,士兵们己将每一口大锅都以经移到了城墙边上,只等清兵攻上来,就先给他们一个迎头一浇。

不过在远处清军阵中观战的阿巴泰和图尔格也都长出了一口气,同时心里也是一阵窍喜,终于可以开始了攻城战,这样一来穆陵军远程打击的优势就基本损失,现在拼的就是双方士兵的斗志和格斗能力了,在这方面,相信清军一定是强于穆陵军的。

因此阿巴泰又下令,清军阵前的火炮全都停止发射,以免误伤自己人,然后又调集了五千人马,其中包括满八旗军两千人,汉军、蒙古军各一千五百人,也全部都增援到攻城的人马中去。

而这时在济南城的城墙边上,清军以经架好了五十多架木梯,向上攀爬的都是清军的披甲兵,每人至少都是两层重甲,一般的刀枪都很难穿透,而且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抓着木梯,飞快的向上攀登着。不多时以经有十几架木梯上的清兵接近了城垛口。激烈的攻防战马上就要展开了。

商毅一见时机会了,立刻大声下令道:“倒水。”

命令传出之后,在士兵们的合力操作下,二十几口大锅一起向城墙外倾斜,将整锅的开水立刻一下子全部都向城下倾倒了下去。

可怜那些以经爬到了城垛口边的清兵,那里躲得过去,立时被迎头浇上,满头满身,淋得个正着。再厚实的铁甲也防不住开水,只烫得人拼命大叫,那里还站立得住,立刻就从云梯上径直摔了下去。而且水还不同于其他的武器,是无孔不入,淋着了一个人之后,并不会就此打住,而是马上就顺着流下了,后面跟着的一大片人几乎都难以幸免。

第169章 攻城激战(二)

在二十几口大锅的开水全部浇完之后,至少有一半云梯上的清兵全都被浇落摔了下去,连同城下还有一部份清兵,也被淋到不少,一个个都被烫得皮开肉绽,有不少人身上都起了血泡,由其是那些爬得最高的清兵,也淋得最多,这时摔落在城墙边的地面上翻滚挣扎,发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凄惨叫声。有人还不断用头去撞击着城墙,希望以死亡来结束痛苦。其形像实在有些惨不忍睹。

这一次开水攻击,差不多使二百名清兵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其中大多大倍份都是披甲兵。而紧接着城墙上的石块,砖头,粗木一起全扔了下来,又砸得清军一阵惨叫,有不少人都被砸得头破血流,筋断骨拆。又将不少云梯上的清兵给打了下去。清军的第一轮进攻也一下子就被穆陵军给打了下去。

但在远处的清军阵中,号角一声一声的吹响,催促着清军不得停留,继续进攻。而且这时第二批增援攻城的人马也以纪赶到了城下,加入到了第一批攻城的清军,再度向城头上发动进攻。

不过这时济南城上的开水也以经倒完了,长枪兵又重新守住了城垛口,备迎新的战斗。而付责烧开水的士兵们赶忙将铁锅重新架好,点燃了木柴,又重新开始烧开水。每一部份的士兵都各付其责,按步就班,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

清军再度像城头上攀爬,而穆陵军的石块、砖头、粗木也如雨点一样从城墙扔下来,击打着清兵。等清军靠近城垛口的时候,就由长枪手用长枪乱戳乱刺,阻挡着清兵蹬上城墙,而在后排的火枪手虽然因为角度的关系,打不到正在爬城的清系,但也不断的朝城下开枪射击,打击城下的清军弓箭手和等候攻城的清兵。只有火炮暂时全都停上了发射。

尽管守在城头上的士兵在抵挡清兵攻城的同时,也不断遭到清军在城下的弓箭手的打击,中箭倒地,但依然毫不畏惧的守住城垛口,顽强的与清军战斗着,只打得清军如同秋天的落叶一样,不断从云梯上,从城头上跌落下来。而且一但等铁锅里的水烧开之后,就又立刻向城下泼倒,这一招的威力确实不小,每一次都能烫伤一大片清军。

虽然有不少清兵也学聪明了,一见城头上倒开水,就立刻举起盾牌,挡住自己的头部,身躯,但盾牌始终无法护满全身,而水又是无孔不入,因此依然还是能烫伤不少清兵。而被开水烫伤的清兵虽然不会丧命,但基本都失去了继续战斗的能力。

同时还有不少新兵不断将大筐大筐的石块、砖头搬上城头来,供应给守城的士兵,同时又将战死和受伤的士兵抬到城下去让军医治疗。战斗也很快就进入到激烈的气氛中。

虽然遭遇到了穆陵军的顽强抵抗,但这时清军的军纪也及为严格,没有人敢后退一步。同时激烈的战斗,也激起了满八旗兵的凶悍之气,因此也拼命的向城头发动猛攻,而在他们的带动下,蒙古军和汉军也不得不打起全部的精神,也以少有的战斗意志,配合着满八旗兵,攻击着城头。

而在城下掩护的清军的弓箭手们也不在躲在盾车的后面,一个个全部都站了出来,冒着城头上的火枪射击,不断也向城头上射箭还击。就是有人被火枪打死,但其他人也毫不动摇,依然向城头上不住的发箭。

这时在城墙下面,以经又开始推积尸体,其中也有一部份是战死之后落到城外去的穆陵军。鲜血溅到了城墙上,又流到了地面上,开始渐渐的蔓延开了。

攻城战进行了半个多时辰,清军的损失以经超过了千人,但还是无人能够蹬上城墙一步。阿巴泰和图尔格虽然是在远处观战,但也能够感受到战场上激烈残酷的气氛。

而且不断还有从战场上撤下来的伤兵从他们的眼前经过,摔伤、枪伤、烫伤各种各种都有,躺在单架上,不住的发出惨叫的声音来。伤兵之中有相当一部份都是满八旗的士兵,而以清军的医疗水平,其中大部份恐怕都无法治愈。这些人可都是有着十余征战经验的老兵,想不到这一次竟然会栽倒在济南城前。阿巴泰心里也不禁一阵一阵心痛。

不过穆陵军的抵抗力度也在阿巴泰的预料之中,毕竟这支军队能够两次守住穆陵关,如果没这么几下子,恐怕也就不直得自己花费这么大的心血了。而且战事进行到了这一步,清军也不可能退缩,只能硬撑下去了。

于是阿巴泰下令,再调度五千士兵,加入到攻城的队伍中去。因为现在看来,想要攻下济南,恐怕也不是一时半会的时间,而前期投入到战斗中的披甲兵以经达到了一千人,因此这一次出动的,全部都是汉军和蒙古军,先让他们逐渐消耗守军的兵力和精力,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向济南城上发动全力的一击。

虽然这一次加入的人马没有满八旗的披甲兵,但毕竟是添了生力军,本来以渐衰弱下去的攻势一下子对变得猛烈了起来。而且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进攻之后,清军也学得聪明了起来,因为穆陵军的开水只能固定在一定的地方倾倒,因此清军也开始有意的避开这些地方,使穆陵军的开水攻击也渐渐失去了作用。而清军也趁机在城墙的其他地方集中兵力,向城头上猛攻。也使穆陵军的防守压力陡然增大了不少。

因为虽然清军主攻的只是西门,但穆陵军不能对其他三门都置之不理,必须各派出一定的兵力防守,再加上又要预留必要的预备兵力,因此这时在西城上防守的士兵只有近四千人,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除了火枪兵之外,实际只有一千多人,其他全都在济南府招募的新兵。

这些新兵虽然只接受了十几天的训练,但都和清兵有切齿深仇,因此斗志十分旺盛,作战也十分顽强,毫不惜命。但终究是因为作战经验不足,而且作战技术也十分稀疏,刚一开始还好些,一但等清军加强了攻击力,就显得有些力不从新了。一但清兵爬到接近城垛口的位置,双方隔着城墙展开格斗,虽然清兵有诸多限制,如只能单手执兵器作战,在木梯上不能移动等。但新兵也很难靠自己的能力,将清兵打落下去。有些新兵甚致就不是清兵的对手,反而被清兵打死打伤了不少,必需要等来老兵过来支持,才能扭转得过来。

尽管老兵也只比新兵多了四五个月的从军经验,但毕竞是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又经历过好几次大战,由其是长枪兵,虽然只练的是一招刺击动作,但也练的无比纯熟,因此一枪刺出,不是刺咽喉就是心脏,或是左右肩,而且十有八九必能刺中,任清兵的战技再高,也架不住这一刺之功。

而且这时占据高台射击的煫发枪兵停止了对城下的射击,而是在严密关注着城墙上的攻防战,一但有人登上城垛口,就毫不犹豫的开枪射击。因为相距太近,因此火枪兵几乎是百发百中,不少以经蹬上了城垛口,就要进入到城墙上的清兵只听到一声枪响,就觉如遭重击,许多兵甚致都被火枪射击的力道打得从城垛里飞了出去,然后才落到地面上。

但尽管如此,毕竟守军还是以新兵居多,济南城的防线还是显得岌岌可危,有好几次防线都险险被清军突破。

和商毅一起在城楼上观战的孙和鼎、孙和斗、沈扬、刘知用、赵从夫等人也看得心惊动魄,他们都不是胆小的人,但也从未见过这样激烈的战斗,因此都觉得心跳加速,嘴唇发干。周威更是脸色惨白,本不敢再看了,但却又强迫着自己硬撑着看下去。只有商毅依然不动声色,密切的关注着整条城防战线,并且不断发出指令,调整着城上的防守。

这时孙和斗对商毅道:“商千总,鞑子的进攻以经越来越猛了,我们是不是再多增多一些人手上城来防守?”

商毅摇了摇头,道:“现还不到时候,我们还能顶得往,等鞑子再曾派人马的时候再说吧!”

他们正说着,这时在城墙上,有两个城垛口以经被清兵给攻破了。

原来清兵将五架云梯并在一齐,正好可以进攻两个相邻的城垛口,按五名清兵一排,一起向城头上进攻,很快的爬到了城垛口附近,由两名清兵进攻一个垛口,中间一个清兵左右支持,隔着城墙和守兵展开了大战。而守卫这两个城垛口的却恰恰又是几个新兵,虽然他们都拼尽了全力,但无奈却是技不如人,怎么样也抵挡不住清兵。而两名清兵互相掩护,很快就攻上城垛口。

这时两名火枪兵急忙开枪射击,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两支燧发枪竟同时出现了哑火的情况。就这么缓得一缓的空儿,那名清兵己从垛跃下,落到城墙上。这是名白甲兵,一站稳脚跟,也不顾周围都是穆陵军的士兵,立刻就挥刀猛砍,一连砍死四五名穆陵军的士乐,但自己也身中十余枪,虽然穿着三重甲,但也有四五枪透甲而入,终于惨叫一声,栽倒在地。成为这一战中第一个死在济南城墙上的清兵。

第170章 攻城激战(三)

这名白甲兵虽然战死,但却为后续进攻的清兵赢得了一线空隙的时间,后面紧跟着又有几名清兵们通过垛口,蹬上了济南的城墙上。

这几个清兵也都是满八旗的披甲兵,虽然只有三四个人,但个个都悍勇无比,虽然围攻他们的穆陵军士兵有十余人,但也只杀死其中二个人,而自身却被他们杀死了五人。而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又有四五名清兵蹬上了城墙来,牢牢的守往了这个城垛口。

济南城的防线,终于被清军突破了一个缺口。

有了第一个缺口,就马上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很快清军就又突破了好几个突口。尽管穆陵军连续组织人手进行反击,但终于还是因为双方士兵的个体战斗力悬殊太大了,就算上来的是穆陵军的老兵,最多也只能落得和清兵一个对刺互相中枪的结果,还是无法将清军赶下城墙去。而双方混战起来之后,穆陵军的火枪兵也不敢轻易开枪射击,只能端着枪冲上去和清兵拼刺刀。

不一会儿,清军就在城墙上突破了五个缺口,在每一个缺口处,多的以经聚集了十几人,少的也有五六人,全都牢牢守住缺口,而接应后面的清兵也继续蹬上城墙。双方的厮杀也越来越激烈,尸体也在不断的增加,鲜血也开始染红城墙上的地面。

而这时在城下观战的阿巴泰和图尔格也不禁大喜过望,看来还不等派出最后的人马,攻下济南就大有希望了。阿巴泰也是久经战阵的人,深知乘势而进的道理,立刻下令,又派出了一千满八旗披甲兵,二千铺兵,加上他们的跟役包衣,共计有六七千人,立刻又增援上去,务必一举攻下济南。

但阿巴泰并不知道,就在他刚刚发下命令,增援的人马才出发的时候,济南城上的激战,以经发生了极据的变化。

这时被清军第一个攻开的缺口处以经围拢了二十余清兵,他们在一名牛录额真的指挥下,结成了一个半圆阵,牢牢的守住了这个缺口。而在这个半圆阵的周围,以经躺倒了二十多具尸体,清军、穆陵军都有,双方几乎是有一片血汩中进行着殊死的搏斗。而那名牛录额真甚致打算,如果再上来一些人,就可以开始沿着城墙,向穆陵军发动反击了。

就在这时,忽然围攻他们的穆陵军左右一分,让出了一条通道来。只见三个奇形怪状,有一点像是一个平放着的撑开雨伞状的东西,而每一个都支着十几支黑洞洞的铁管,正对准着他们。

清兵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只听“轰!”一声响,三个怪东西几乎是同时喷出了火舌,因为距离实在太近了,根本就无从躲避,立刻有三名清兵惨叫了一声,身上鲜血飞溅而出,仆倒在地上。

其他的清兵立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