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乞丐王-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王当然相信国师大人的人品,嘿嘿……”韩旭嘿嘿一笑,又道:“那本王就在此等候国师大人实现诺言了。”

“我们走。”萧无极一声冷哼,率先而去。

……

城外汉军营地。

杨继业匆匆忙忙赶入帅帐,拱手就道:“王爷,出来了……萧无极他们出来了。”

刘思汉搁下手中的书卷,抬头问道:“打听清楚萧无极亲自去镇州城是怎么回事没有?”

杨继业摇了摇头:“探子回报,萧无极几人入了城后,就被大批宋军护送至州府衙门。据可靠消息,萧无极和韩旭闭门密谈了一个时辰,但谈了些什么没人知道。”说到这,杨继业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那个被韩旭抓为人质的契丹女子,已经跟着萧无极一起出了城。”

刘思汉微微一愣,旋即低头沉思不语。

半晌后,杨继业小声唤道:“王爷…”

“嗯。”刘思汉缓缓抬起了头,深吸口气,叹道:“继业啊,收拾收拾东西,准备拔营回太原城……都结束了。”

“结束?”杨继业不明所以,本想再说些什么,可被刘思汉坚定的下了命令:“准备拔营。”杨继业刚刚走出帅营没多久,辽军传令兵快马而来,将萧无极的亲笔信送到刘思汉手中。和刘思汉的猜测完全一模一样,除了口头上感谢了后汉军的支援外,就只有一句话:“退兵吧!”……

第468章三方撤兵

“辽人退兵啦……”

爆竹声传遍整个镇州城,百姓纷纷涌上街头又唱又跳,比过年还热闹。

辽军围城一个多月,按照以往的战争围城时间来算,这并不算长。可这一个多月时间,镇州城可以说是经历的血与火的巨大考验。成德军伤亡殆尽,镇州城百姓死伤无数,几乎是家家戴孝。

欢声,哭声纷沓而至。他们有哭的理由,更有笑的权利。

辽人退兵了,确确实实的退兵了!虽然不知道萧无极和韩旭到底谈论了什么,但结果辽人的确是退兵了。

城头上,望着远处忙碌拔营的辽军,韩庆朝早已是泪眼朦胧,这堂堂的中原汉子留下了英雄泪。

或许是胜利来得太突然,他有点不敢相信面前的一切都是真的;或许是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韩庆朝抽泣道:“王爷,萧无极会不会耍诈,明里退兵,暗地里杀个回马枪,打我们个措手不及?”

“不会。”韩旭摇头叹道:“你看辽军即便是在撤退,他们也分出了一部分兵力观察着我们的动静。对他们来说,我们不去追着他们的屁股就算阿弥陀佛了。”

诸将远远望去,果见辽军大营周围有数千骑兵始终按兵不动,时刻注视着镇州城的方向。事实上,这不是诚信不诚信的问题,毕竟是数万大军的性命,由不得萧无极不小心谨慎,他不能将手下数万将士的性命交到韩旭“不追击”的承诺上。

当然,辽人为什么会真的撤兵而不是佯装?其中的理由,韩旭并没有说出来。

自从萧无极领着耶律贤来镇州城谈判双方各自退兵之时,韩旭就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以如今辽军的态势,完全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反倒是大宋的京城有了很大的麻烦。

仔细琢磨之下,再加上谈判时萧无极对耶律贤愈发的恭敬,韩旭终于想到了一个萧无极撤并的理由,那就是辽国朝廷出了问题。倘若猜测不错的话,大辽皇帝耶律璟很可能病重,甚至是驾崩。至于大辽国皇帝的驾崩会不会是萧无极和耶律贤派人干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所以,萧无极之所以会急着撤兵,是想凭着手中耶律休哥数万兵马,直入上京府来个先入为主,拥立耶律贤继位。

虽然韩旭也恨不得立马飞回汴京城查看情况,但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则,以此来要挟萧无极换取更多的好处。比如以燕云十六州来换取萧燕燕回辽,换取辽军退兵的时候他不追击。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萧无极似乎也知道此刻大宋京城的状况,丝毫不退让。

两位统兵的大帅在外征战,结果两国的朝廷都出了问题,一个急着赶回去争夺王位,一个急着回京城查探情况,这样一来双方一拍而合,萧无极最后以辽军上等战马两千匹换取萧燕燕回辽。

“来了。”不知是谁叫了一声,只见辽军大营里突出一队骑兵,朝着镇州城方向而来。

“看这架势真有两千匹。”韩庆朝兴奋的叫道。

这也难怪,经过上次一战,如今的镇州城所有好马劣马加起来也不过两百多匹。萧无极一次送来两千匹,不仅大气而且够诚信。

“下去看看。”韩旭领着诸将下了城墙。

耶律斜轸很不甘心就此退兵,更不甘心送两千匹战马给宋人,可这是萧无极的命令,他不得不执行。当看到韩旭出现在城外之时,他催马赶了上去,愤愤道:“韩王爷,您的两千匹战马送到,希望韩王爷遵守自己的承诺。”

塞外的战马可不比中原,辽人的中等马都抵得上中原的上等马。等不及辽军缓缓下马,刘三、韩庆朝等人早已兴奋的呼喝着派人拉马,那样子简直和抢没有区别,看得辽人是连翻白眼。

“旭哥儿,这匹好,这匹好。”刘三亲手牵着一匹通体雪白的战马来到韩旭面前,楼楼战马的脖子,抚摸战马的鬃毛,亲昵的样子别提多高兴了。

“这匹马……”韩旭面带疑惑,这白马实在是眼熟,似乎是萧燕燕的那匹千里驹啊!

“哼,算你们识货。这马是燕燕让我交给你的,你给本将军听着,好好照看它,否则别怪本将军不客气。”耶律斜轸一声冷哼,脸上竟是嫉妒之色。他不明白萧燕燕为何要把她心爱的战马送给韩旭,这匹战马可是除萧无极那匹“玉麒麟”,耶律休哥那匹“乌云踏雪”之外,整个大辽国第三的战马。

“呃……”韩旭怔了怔,心情变得极为复杂。抬头向远处辽营看去,辽军中军帅帐下,一个纤瘦的身影正朝着这边望来。

……

辽人终于撤走了,不仅送来了战马,而且送来了多余的数百头牛羊。牛羊是他们战时的粮食,此刻他们急着赶回上京府争帝位,多出来的部分反而是累赘,这被萧无极做了顺水人情送给了韩旭。

望着一地的牛羊,韩旭想了想说道:“小三,将这些牛羊送到刘思汉那里去。”

刘三和韩庆朝一脸的吃惊:“为啥?那家伙可是甘愿当辽人的走狗,带着后汉军进攻我们镇州城的啊?”

“别废话,让你去你就去,哪来那么多为什么!”韩旭一脚朝着刘三的屁股踹了过去。刘思汉虽然一直和他为敌,可似乎也帮了他不少。当年,汴京城的财产都留给了他,进攻镇州城的时候也是敷衍了事,若不是辽人逼得紧,估计他会一直做做攻城的样子。

如今后汉也开始了撤军,依韩旭的意思,这些牛羊就当是送别刘思汉这老对手了。

本想今晚打打牙祭的刘三,只得赶着牛羊缓缓朝后汉军营而去。

辽人离去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可似乎韩旭的情绪并不高。见此,韩庆朝弱弱的问道:“王爷有心思?”

望着辽军离开的背影,韩旭怔怔的不说话。

半晌后,突然开口道:“庆朝,镇州城的数万兵马本王只带走一千人,剩下的全都交给你。”说着,见韩庆朝张口欲说什么,立马阻止道:“你先听本王把话说完……辽军留下的两千匹战马,本王给你一千匹,你带人跟在辽军后面,待辽军撤出中原以后,你就进驻雄州和霸州城,彻底恢复战前的疆土。”

“不,不,不……”韩庆朝连连摇头,骇然道:“王爷,守住镇州城是您的功劳,收回国土也是您的功劳,末将能继承父帅的节度使之职更是您的提携。王爷对末将来说不仅有救命之恩,更是再生父母,末将岂能抢王爷的功劳,做如此不忠不孝,人神共愤的事。”

“听着,你说的本王心里都明白,但本王要立即率人赶回京城。”

“赶回京城?”韩庆朝微微一愣,瞬间面色大变:“京城难道有变故?”

他不是蠢蛋,从韩旭今日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来看,显然京城发生了不一般的事。经历过乱世的人,对某些事情特别的敏感。韩令坤可是前朝的禁军大将,大宋立国之初的禁军最高统帅。身为韩令坤的儿子,韩庆朝耳濡目染之下,对宫廷的争斗,对江山的更替,有着非一般的敏锐。

经过镇州一战,韩庆朝已和韩旭捆在了一起,念及此,他略一沉吟,咬牙道:“王爷,不如……”

“住口,你不要瞎想,做你该做的事。”韩旭面色一正,训斥道:“你只要记住守住霸州和雄州,就是守住中原,守住大宋,其他的你不用去理会。”

“王爷……”韩庆朝还欲坚持。

“去吧。”

“唉……”一声叹息,韩庆朝一步三回头的回城整备人马。

陈希夷一直笑眯眯的看着韩旭的安排,此时见韩庆朝离开,不禁捋着花白的胡子,呵呵笑道:“韩王爷以江山社稷,百姓性命为重,老道佩服。”

“呵呵,是吗?倘若本王此时回京就是干那翻天覆地之事呢?”韩旭双眼盯着陈希夷,饶有所意的说道。

陈希夷摇了摇头,微笑道:“韩王爷不会这么做……再说了一切都是天意,上天早已注定的事,终究会发生。”

“倘若本王就是要逆天行事呢?”韩旭毫不退让,一字一顿道。

一瞬间,韩旭将皇绝功提升至极致,淡淡的黄色真气笼罩全身,整个人看上去犹如天神下凡般,王者之气尽展无疑。

“这……”

一向淡定自若的陈希夷突然面色大变,手指连连掐算,最后竟然茫然的盯着韩旭,愣愣的说不出话来。

“算不出来吧?哈哈哈哈……”韩旭突然仰天大笑,声传十里:“本王的命向来是‘由我不由天’。”说着,留下一脸呆滞的陈希夷,大步而去,远远地抛出一句话:“吴老道,整备兵马立即回京。”

……

晌午时分,继辽军撤军之后,韩旭领着一千精锐出镇州南门,南下而去。

“他终究没有听取本王的意见。”远方的小土丘上,刘思汉深深一叹,语气中充满遗憾。

韩旭夺取大宋帝位,而刘思汉夺取后汉帝位,并且刘思汉见后汉归入大宋,这就是刘思汉心里一直存在的想法。可如今韩旭带着一千人回京,而不是整个镇州城的数万大军,在他看来韩旭已经彻底的放弃了夺帝位的想法。

柳青青目视韩旭而去,双眼微湿,彷佛喃喃自语般说道:“他若是造反,他就不是他了。”

“为何如此说?”刘思汉微楞。

柳青青没有说话,伸手指了指山丘下那数百头牛羊。“呵呵,你是说他有情有义吗?”刘思汉呵呵一笑,心情变得大畅,连连点头若有所意的赞道:“有情有义好……有情有义好啊……”……

第469章兵围平西王府(上)

“父皇,我要见父皇。”

“公主殿下,你不能去,不能去。”

赵芸一路小跑,朝着福宁殿而来,身后跟着一大群太监、宫女。

自从韩旭出征后,赵匡胤的身体是每日愈下,原本赵芸还以为他是担忧国家大事。毕竟对南唐的战争,对辽国的战争都万分危急,搞不好大宋国力倒退数十年。

于是,赵芸领着太医院的御医悉心照料赵匡胤,煨汤熬药必定是亲力亲为。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赵匡胤的身体不紧没有好转的迹象,甚至是越来越恶化,直到数十天前,赵匡胤抱病上朝而突然昏倒。

更加令赵芸愤怒的是,在赵匡胤昏倒之后,太医院以皇帝身体健康为由,禁止让任何人前往福宁殿探望,以免打扰皇帝的休息。

可今日,赵芸是再也忍不住了,他想知道父皇的身体状况到底如何,是以直接来了个硬闯福宁殿。

“别再跟着本宫,否则别本宫砍了你们的脑袋。”赵芸被身后拉扯的宫女和太监搞得不厌其烦,如同一只发怒的小母鸡,摆出了堂堂大宋公主的气势。

“公主殿下,这……”

趁着太监和宫女一愣神,赵芸提着衣裙的下拜拔腿就跑。以她敏捷的身后,那些太监和宫女们反应过来之后,就再也追不上了,只能跟在屁股后面一路朝着福宁殿而去。

眼瞅着殿门就在眼前,赵芸几步登上台阶就欲朝着殿门冲去。

“大胆,何人胆敢私闯寝宫?”

数名太监连忙拦住赵芸,在他们的身后是上百名严阵以待的殿前司禁军,整个福宁殿被禁军围得是水泄不通。

恩?福宁殿什么时候有这么多禁军守卫?

赵芸来不及多想,上前朝着领头的太监就是一巴掌将其整个人扇倒在地,呵斥道:“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连本宫也敢拦?”

这一巴掌扇得响亮,将几名太监的嚣张气焰瞬间打压了下去。

领头的太监从地上爬了起来,一口吐掉掉落的门牙,双眼死死的赵芸,面色扭曲,眼里全是愤怒的火焰。

“怎么?你敢对本宫动手?”赵芸微楞,这名太监她并不认识,似乎是新来的。她发现最近宫里的太监似乎新人特别多,也越来越放肆了。她真不明白这些阉割了男人,怎么好意思还活在世上。

对于她这样不是天生公主的人来说,见到太监就特别的恶心,是以她的寝宫里是不允许太监的存在的,服侍她的太监只能在寝宫的外面站着。

“公主殿下,请恕罪,您不能进去。皇上身体不适,晋王殿下吩咐过任何人不得打扰。”毕竟赵芸是公主,领头太监虽然有气但只能压抑住气焰,咬牙硬着头皮回道。

“王叔?”

赵芸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些禁军和太监是赵光义派来的,旋即说道:“既然是王叔下的令,那肯定不包括本公主在内,你们让开,本公主要进去看望父皇。”说着,就欲继续上前。

“殿下使不得,晋王殿下有令任何人不得打扰皇上休息。”领头太监双臂一张,拦住赵芸的去路。

“睁开你们的狗眼看看本宫是谁?”赵芸火大了,抬脚就将领头太监踹翻在地,斥道:“里面是本宫的父皇,本宫进去看望父皇难道还要给王叔汇报?你们给本宫让开。”

几名太监那里是赵芸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全都本撂倒在地。

领头太监大急,一咕噜从地上爬了起来,喝道:“拦住她。”

“唰……唰……唰……”

殿前司禁军终于动手了,纷纷抽出腰间钢刀,将赵芸围了起来。

“你们难道想造反?”赵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作为守护皇宫的殿前司禁军竟然朝着她这位大宋的公主拔刀相向。

见状,赵芸怒极反笑:“好,好,好……来啊,砍过来,朝着本宫砍过来。”

禁军并没有动作,他们只是听令行事。此刻一名看上去像是禁军校尉的人,出言道:“公主殿下,我们并不想这样,还请公主殿下尽快退去。”

“不想这样?你们连造反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的。”赵芸一步步朝着那刀尖走去,拔刀的禁军们下意识的步步后退。拔刀归拔刀,至少他们还真没人敢朝着赵芸砍过去。

正在这时,一声尖锐的公鸭嗓子声响起:“造反?谁敢在这里造反呐?”

闻听此声,领头太监大喜过往,连忙奔了过去:“王公公,您来了……公主殿下她……”

“杂家都看到了。”大内总管王公公抬手阻止领头太监继续说下去,挺着圆鼓鼓的肚皮,笑呵呵的来到赵芸面前,拱手一礼道:“杂家见过公主殿下。”

自从常欢告老后,这位王公公犹如坐火箭般飞快升官,从一名无人所知的太监转眼间升到了大内总管的位置。论长相,年纪轻轻的王公公是胖胖乎乎的一副老好人之态,这或许是也赵匡胤能看重他的原因。

只是,在王公公那乌溜溜的眼珠子中,赵芸总感觉有点不一般的东西,这东西甚至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