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道如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折必东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如果能够在确立目标之后分段设立小目标,就可以最终实现大目标,我们在工作中也许会少许多懊悔和惋惜。
  水满了?
  李嘉诚的经营理念中,有“知止”两个字。他说,经营企业,“知止”两个字最重要。
  “企”字的下面是个什么字?是“止”,它是企业稳固的基础,与上面的“人”字组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圆满的“企”字。所以,做企业懂得“止”非常重要,尤其是企业做大以后。
  

引子 静水照大千
水,让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和孔子悟出了道。
  水,无色无形,至简于极致。如果不是时时刻刻需要,我们甚至会意识不到水的存在。圣哲的点拨,让我们蓦然发现:水,原来有如此真味。
  水之道,乃做人之道。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学佛。他跋山涉水,拜访鸟窠禅师,向高僧讨教如何学佛。鸟窠禅师说了8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白居易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走了这么远,高僧只告诉自己如此平朴无华的道理,先是一愣,然后就哈哈大笑。
  白居易说了句:“3岁小儿都知道。”
  禅师回了句:“80老翁做不得。”
  其实,大德高僧把很多人感觉神秘深奥的佛法,用最直白的话说了出来:如果一个人念念只为别人不为自己,念念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他就成圣成贤了,他当然也就是佛菩萨。
  大道至简,素朴而深刻。
  商道呢?
  谈到商道,谈到企业,谈到管理,不少朋友言必称西洋。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漠视西方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智慧,但有识之士也发现,诞生于西方文明下的西式商业精神,没法照搬到以东方文明为背景的中国来。模仿,形似容易,却不能神似。我们可以随顺西方的枝叶成长,却无法生出西方的树根。
  不仅如此,我们有意无意间还在挣脱或者撕裂着自己的树根。
  就在我们自断树根的时候,西方的管理学者却越来越有心从东方传统文化的巨树中吸收养分。有海外学者甚至称,“西方因开悟而走近东方”。
  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反思。而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近来说的一句话。她说,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好,真正的核心能力来自其核心价值观,来自其对核心价值观的恪守。
  而思想,应该说是智慧的思想,现在却成为稀缺资源。这发生在老子和孔子的故乡——中国。我们不得不找寻。
  静水照大千。
  古人说“以史为镜”,我们“以水为镜”又何妨?
  水这面镜子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
  以水为镜,我们照到了古代圣哲的智慧。尽管经过了数百上千年的时间跨度,人际互动的经验和道理,未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以水为镜,我们可以观照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和做事行商的准则,随时提醒我们“知道”,督促我们努力去“做得”。
  化繁成简,举重若轻,是东方人的智慧。管理学的核心道理本身,其实未必纷杂玄妙。当看到或听到柳传志、张瑞敏、宁高宁、王石及牛根生这些商业领袖们的行为和言论,我们可能会感慨:嘿!不新鲜,原来我也是知道的。
  关键是,我们“做得”了吗?
  先要“知道”,然后“做得”。为人如此,行商亦是。
  商道如水。
  淞泉
  2006年5月
  

柳传志、宁高宁推荐语
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
  推荐语:
  财富并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快乐或者幸福才是最终目标,财富只不过是得到快乐的渠道之一。何况有时候财富不但没有使人快乐,反而使人陷入了痛苦……商业是创造财富的活动。为什么从商要讲道德?恐怕答案就在此。用水来比喻从商的道德,是作者们的创举,很有趣味,也发人深省。读者一定能够从中得到快乐。
  中粮集团董事长 宁高宁
  推荐语:
  这本书的角度使它比目前惯常的管理思维更深入了一层。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柳传志
  推荐语:
  做好一个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方方面面都能协调到位才能实现长久发展。而不能像瞎子摸象,只是摸到鼻子或耳朵都可以大谈一番体会,但离了解全貌其实还相差甚远。《商道如水》谈的是“道”,是从尽量远一点的地方来看“象”的全貌,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
  万科集团总经理 郁亮 
  推荐语:
  淘尽黄沙始见金,商场正如一条不息的川流。江面的波澜与涟漪,或许更能吸引眼球,但真正负重致远,却还在深层厚处。《商道如水》以古老智慧解读现代商业,别出心裁也别具匠心;既有引人入胜的生动镜头,也有条分缕析的深入思考。无论江中操舟人,还是岸上观潮者,读来皆当颇有收获。 
   txt小说上传分享

企业忠良(1)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说,水善于滋润万物,施恩惠于万物,却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而是安身于大家都不喜欢去的低洼之所,水的这种品格,才是最接近于道的。
  孔子说:水“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是说,水遍布天下,恩惠万物,却没有私心,好像有高尚的道德;所到之处,滋润万物生长,好像有慈悲的仁爱。
  地球上的科学家在对外太空的探索中,一直抱有一种热切的愿望,希望能在宇宙中找到我们人类的知音——其他星球上的生物或高级生物。但让人失望的是,迄今为止,在人类能力所及的星球上,尚未发现任何生命的迹象。判断的理由,就是那些星球上没有水的存在。
  水,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存活的基础。水在对万物施加恩惠的时候,有因好恶或高下的差别而有选择吗?没有。普惠万物是水性的根本。高林低树、巨木微草,水都是一视同仁。当你口渴了,不论你是黄种人、白种人或黑种人,水都是你解渴的源泉。水的上善本色、普惠之德,世间无出其右。
  企业忠良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如是说。
  水所以能够长流于天下,在于其广施仁德于万物,雨水及河汛随季节而至,孜孜不倦地忠实于自己滋润万物的职责。依托持续的良善之举,方能与世间万物共生共荣。“大胜”于水而言,的确是实至名归。
  由水及人,情理相通。我们发现,在商界要取得一定的成功,或一时的成功,或获取些许利润,也许有足够的智谋就可以。但是,欲获“大胜”和“长胜”,智谋是独力难撑的。真正持久的成功如同参天巨树,需要深植于泥土的根茎。商业的根茎就是德行。
  “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李嘉诚的话道出了做一个成功商人的秘诀。
  “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华人首富李嘉诚的这句话,平朴,却很有味道。凡事都有个先后顺序。先做好一个人,才能做好一个商人。把人做好是根本;商业成功是枝末,是结果。
  李嘉诚的话,透出了他的人生智慧,以及对企业、成功和为人的感悟。媒体的记者访问李嘉诚,都会问及如何才能做一个成功的商人,李嘉诚上述回答也基本上是标准答案。他说,尽管公司的管理流程是按照西方的,但是中国人的企业自然有中国人的精神:诚敬、懂得感恩、重视信用、富有人情味等等。中国文化的润泽、企业德行的修养是李嘉诚事业发展不竭的源泉。
  李嘉诚因经营企业的卓越能力,被人称为“李超人”。他如何将商场的心得经验传授给两个儿子,很受人们关注。李嘉诚坦承,在教导子女时,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使现下他们长大了,也应该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教如何做生意,因为真正重要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大学》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做人是根本,德行是根本。好好做人是第一要务,李嘉诚有此认知,且长期恪守不渝。李嘉诚铸造了企业坚厚的根基,他更把自己的认知传给了后代。
  故去的两院院士、北大方正董事局前主席王选教授的观点与李嘉诚不谋而合。他认为,做一个好人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他曾回忆起1947年他10岁上小学五年级时,老师要在班上评选一个品德好而且受同学欢迎的学生,那次王选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一定要先做一个好人。”
  王选说,“什么叫好人?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根据现实情况,这一标准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算好人。”
  两位长者的说法,让我们想到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个字:“仁”。“仁”字,左边一个“人”字旁,右边是一个“二”字。哪两个人呢?就是想到自己,想到别人。好好做人,至少要做一个好人,考虑自己与考虑别人一样多。按照中国人的德行修养标准,通常会有这样的说法,道德最完备的人是圣人,其次是贤人,再次是君子,比君子的德行再低一点的人就是好人。好人,应该是成功人士包括商界人士的道德底线。
  联想的柳传志重视做人的理念在商界广为人知。
  柳传志说了句名言:“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就是说,只做事,只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这样的公司长不大,只能是个小公司;而注重做人的根本,有一以贯之理念的公司,必定可以成为大公司。
  

企业忠良(2)
实际上,柳传志和联想的理念与柳传志的父亲柳谷书清白做人、公私分明的人生境界是一脉相传的。
  九十年代初期,柳谷书创建的香港中国专利公司已具备相当规模,资产已达数亿元。但柳谷书还是经常步行上班,并和柳传志的母亲住在华润大厦C座一个一房一厅的斗室里。一次柳传志去看他们,看着慈祥的父母在一个不到8平方米的厅里,忙着在地板上为自己铺褥子、垫枕头,不由得热泪盈眶。他的父亲不是一般的董事长,而是从点滴做起开创基业的公司创始人,却依然这么省俭。
  柳传志认为,父亲做人的正直和清白永远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他回忆起父亲在“文革”期间,自己刚刚被解放,就去看望和帮助还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老朋友们,结下了许多生死之交。让柳传志印象深刻的是,他们院子里的老邻居赵大妈是一个孤寡老人,家里长年帮助她。在父亲被戴着“阶级异己分子”帽子、只发50块钱生活费的情况下,还要每月依旧给她10元钱。柳传志年轻时遭遇坎坷或面临考验时,父母对他说,“我的孩子不管做什么,只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都是我的好孩子”。这句让柳传志刻骨铭心的话,指导着他未来数十年的人生道路。
  柳传志在给父亲的悼词中说:“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工作性质不同,事业有大有小,但我们每个人挣的每一个铜板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我们永远不敢忘记,我们是您的孩子!”这是一个企业家对父亲的评价,也是一个企业家的自我评价,同时也是对柳传志能够聚拢精英、做大联想企业的精辟注解。
  真理放诸四海而皆准。做人是第一要务,在东方的企业里得到验证,在西方的企业里同样如此。
  被誉为“智慧女人”的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叶莺,把做人看作她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她说,从小我父亲就教我,与别人一起做事之前,一定要做人。人做正了,做直了,做事就差不到哪里去。
  叶莺每次做事前,绝不只从单方面思考,不只考虑到自己利益。她会将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她说,由于环境、文化、价值观、地域的不同,可能我做不到100%,但至少能做到50%,这总比做10%好,更比0%要好。
  叶莺在加盟柯达的第3天,就以大中华区副总裁身份从香港飞到汕头,加入柯达同中国感光材料企业的谈判中。这个谈判已经持续了3年,由于各方利益分歧过大,并且缺乏必要的沟通,谈判常常陷入僵局。作为柯达谈判小组的3个核心人物之一,外交官出身的叶莺不仅善于沟通,而且依靠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在谈判双方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建立了彼此的信任,并最终达成著名的“98协议”——柯达与中国7家感光企业中的6家进行合资(乐凯除外),共投资12亿美元。中方承诺,在协议签订的3年内,不批准其他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感光材料行业。柯达顺利进入了政策保护色彩浓厚的中国感光业。
  考虑别人多一些,就是在做一个好人。推己及人、体谅别人、理解别人,容易获得对方的体谅和理解,就容易产生信任,达成共识。所以即使在具体的商业行为中,做人经常会成为制胜的决定性因素。
  宁高宁拆解企业的“企”字,向华润人传递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企业“人”在上。
  有的企业领导者会想,作为组织的掌舵人,我知道德很重要,自己也会恪守做人的准则,但我用人时会更重视他们的才华,因为商场之上千变万化,所以做事的才干、智谋和机变才是最重要的。
  这其实又涉及到“本”和“末”的关系。
  清朝康熙皇帝曾明确提出:“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不仅这位明君有此智慧,早其六百余年的宋代贤臣司马光亦有雅言。司马光认为“德”与“才”之间是本与末、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他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他还具体分析了不同人的德才素质:“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古代圣贤的话确实让我们清醒而惕厉。为什么他们一直告诫人们要“远小人”?因为小人有才而无德,破坏力和杀伤力都不可想像。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一位小人所致。当时被派驻新加坡分行作期货交易员的里森年仅28岁。他在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内,以特殊账户,掩盖自己错误的交易,造成的损失达14亿美元。真相大白后,有232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轰然倒下。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企业忠良(3)
历经商海沧桑的李嘉诚对“才有余而德不足”可能造成的灾难有清醒认识。他说,正正当当做一个商人是不容易的,因为竞争越来越大。如果个人没有原则,从一个不正当的途径去发展,只是玩弄权谋,有的时候,你可以侥幸赚一笔大钱,但是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同时后患无穷。国内的机会非常多,循正途才是最重要的。他说,在香港也有走偏路的商人,他们成功很快,但掉下去也很快。
  善于总结学习前人经验的牛根生非常注重德行操守。从蒙牛乳业的用人原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