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道如水-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说法,虽然他“知道”了,但是“做不得”。
  他不只是对人傲慢,做事也缺乏谦卑心,总是恃强求胜,在证券市场上呼风唤雨,操作手法十分凶悍。他虽然钻研老子思想,却忽略了老子说的“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就是说,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说法:我不敢自恃强力去进攻别人,只做被迫自卫的那一方;不敢贸然攻击别人一点点,而是宁可先退一大步。他恰恰相反,不仅“得寸”,更要“进尺”。后来,他管理的这家公司因亏损巨大而破产,最终从证券业消失了。
  后来,我和业内的朋友谈起他,大家无不感到惋惜。惋惜之余,我们也谈到一个让大家共同钦佩的人,就是用友软件的王文京。
  用友软件是国内软件企业中的佼佼者,公司董事长王文京稳健而不张扬的个性也为人所称道。
  在很多人眼里,王文京的个人发展经历是“知识创造财富”的生动阐释。十几年的时间,王文京从一介穷书生发展为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稳居中国财务及管理软件的领导地位。在2001年用友软件股票上市的时候,王文京的身价已是四十多亿元了。当时,他年仅36岁。
  谈到王文京和用友软件的成功,很多人会说,王文京聪明。的确,王文京很聪明。他15岁就上大学,被誉为“神童”。1986年他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时,到上海参加一个电脑培训班,二十多天后,他回来竟然写出了可以运行的软件。但是,也有人将他的成功与品性的光辉联系在一起。
  接触王文京后,我颇有几番感慨。
  2001年的夏天,我陪同一位软件行业的朋友在中关村办事。事毕,他提议到用友软件公司去看一看。这位朋友和王文京是开会相识的,也算不上很熟。因为用友软件当时股价比较高,大家非常关注,朋友建议我不要暴露自己的媒体身份。到了用友大厦,给王文京打电话,王说自己正好有空,请我们上楼坐一坐。
   。 想看书来

谦卑胜刚强(2)
这位企业老总斯斯文文的,非常平和。给我们让座,让水。热情,是比较诚挚的那种热情。
  当接过王文京双手递来的名片时,我因不能回送名片,不免尴尬。朋友赶紧说,我们是一起的,他忘带名片了。王文京非常厚道地笑了笑说,没关系,有机会,再补上。
  随即,应朋友要求,王文京谈了谈公司的情况,又不失时机地询问朋友对行业的见解。我注意到王的表情,带着笑意,非常认真、专注。我能够用上一个恰当的词:谦光可掬。
  告别王文京后,那位朋友说,上市后,他身价变了,人一点没变。
  我说,明白王文京为什么成功了:不仅是聪明,重要的是他的谦卑。
  谦卑的王文京,能够听得到企业员工的建议,能够听得了客户和市场的批评,能够听得进专家的提醒或劝告。
  自那时,王文京和用友一直平稳地发展着,一步一个方正的脚印,一如既往,一如来日。
  用友的销售额、市场份额和业绩都在增长着,公司的销售额每年至少增长20%。公司的战略、管理架构和团队也都在不断地改善。公司提出了2010年建设“世界级软件企业”的发展目标,并认真执行着“赢利增长、客户满意、员工发展”的方针,行业内多数人都相信用友人能够做到。
  我们经常会看到,谦卑往往是许多成功人士身上如影随形的一种品质,谦卑也往往是这些成功人士社交圈子里固有的氛围。像宁高宁这样的商业领袖,有足够的资本让他骄傲,但你无法在他的身上找到一点儿傲慢的元素。一次,我们一起参加一个聚会。在聚会现场,无论从成就还是地位讲,他都应该是那个晚上的核心人物。但事实上,他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倾听者,是一个兴致盎然的“观众”。当我同他谈起他的商业理念对自己产生很大影响时,他连连拱手,说:不敢当不敢当。他的笑容中甚至带着一丝羞涩。我和一个朋友要同他照相合影,他立刻站起来。我说:您坐着,我们站在您身后。他说:那怎么行啊!他一边说着,一边急忙离开座位,与我们平行地站在一起。这时,我几乎无法把眼前的这个谦和的宁高宁和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宁高宁统一起来。看似平淡的细节,却足以透射出他谦卑的品格。
  我们还可以通过宁高宁的视角,看一看他钦佩的另外一位商业领袖的日常举止。
  宁高宁说,有一次在电梯里遇到李嘉诚,还没等自己想出什么天才的话题与他交谈,他竟先说:“宁先生,你对最近的地产市道怎么看?”宁高宁不相信他对地产市场没有成熟的看法,也不觉得他的问话是完全出于客气,谦虚可能就是他的品格,可能是这种品格使他在金融危机之后买了香港公开招标中两幅最便宜的地。还有,李嘉诚的午餐(宴请商界朋友的商务午餐)在香港很有名气,可它并不奢华,是主人生活哲学的体现,就像他带在腕上多年的精工表,很实用,很舒坦。有一次水果上来是蜜瓜,他尝了一口就说:“对不起,今天的蜜瓜不够甜,可能买瓜的人没选好。”饭毕出门,他定要把客人送下楼,送上车,那种周到让你不能不认认真真地品味。
  谦卑的人,必定是平和的,镇定的,必定是自知而知人的,心胸的容量也会是浩大的。我蓦然体会到,为什么中国的《易经》64卦中,都有吉有凶,惟独谦卦是个例外。谦卦——六爻皆吉。真正做到谦,做好谦,有百利而无一害。
  张瑞敏说,做企业你永远处在弱势,如果你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你就有目标可以永远前进。
  水处卑下,善于迂回,知迂回则无损。有一句箴言说得好: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曾有管理学者对海尔的管理方式进行剖析,他们发现,海尔集团在自己的经营管理哲学中,就贯彻了这样一条重要原则:“处卑下”。
  张瑞敏对《道德经》中有一点感触很深,就是“柔软胜刚强”。他说,在旧的版本里面对这句话的评价是消极的。它说明了一种转化的过程,弱可以转强,小可以转大,问题是你怎么来看待。做企业你永远处在弱势,如果你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你就有目标可以永远前进。他说:“老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我影响也很大,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谦卑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用张瑞敏尊崇的老子谈水的一句话,就是“夫惟不争,故无尤”。正因为与万物无争,所以就不会出现过失与偏差。
   。。

谦卑胜刚强(3)
这的确是“上善”的结果。
   。 想看书来

信水长流(1)
老子说到水的一个特点是“言善信”,意思说水是言而有信之物,像河水的汛期一样应时而至,恪守信用。的确,河汛来有时,去有时,潮起有时,潮落有时,仿佛信守自己的准则和承诺。因为水的诚实守信,所以水也被古人称为“信水”。
  比照我们人类自身,我们能被称为“信人”么?
  信,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信”更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就是不可更改的“根本###”。
  中国人讲信,首先谈的是“诚信”和“忠信”。细细体味,我们能够体会到这其中的义理。诚,是对人、对事诚敬有加。言语的信,是诚敬态度的自然延伸。这就是孔子说的“言忠信,行笃敬”的道理。而忠信,将信和忠连在一起。忠,本义作“敬”解。“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说文》)尽职尽责是忠。忠,是内心想到、牵挂并承担着,因此,是“心”字底。忠,发音为“中”声。“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也被称为正直之德。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古人把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们也就容易理解了。
  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
  春秋时期,子贡向孔子请教管理国家政事的要诀。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说,要有三个条件:足够的粮食、足够的军队和民众的信任。
  子贡问,如果万不得已,在“食”、“兵”、“民信”这三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余下的两项不得已要去掉一个的话,去掉谁?孔子的回答让我们刻骨铭心:去掉粮食。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孔老夫子将信放在比命还重要的地位。
  “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 许多欧美人士都这么说。可以看出,在差异巨大的东西方文化中,对信的理念,却是惊人的一致。
  2006年初,美国一所高中的一群学生,让全美聚焦了一个似乎是永恒的话题——诚信。
  美国堪萨斯城郊的一所名叫Piper 的高中,118 名二年级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其中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材料。此事被27岁的任课女教师帕敦发觉,判定为剽窃,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得分为零,并面临留级危险。
  在一些当事人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校方要求女教师提高那些学生的得分,这位女教师愤而辞职。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学校董事会不得不在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结果绝大多数与会者支持女教师。该校近半数教师表示,如果校方降格满足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更加重要。
  帕敦说,她在带学生的第一天,就和学生订下规矩并由家长签字认可。规矩称:所有布置的作业都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课程失败。
  《纽约时报》在2月份报道时说,很长一段时间,这位女老师每天都接到十几个支持她或打算聘用她的电话。而更让我们感觉到“诚信”二字那沉甸甸分量的是——一些公司已经传真给学校索要当事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今后永远不会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在2月上旬一所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有人对一位身着 Piper 学校T 恤衫的女生说:“不要欺骗啊。”当地一位女士对媒体的感慨代表了许多人的忧虑:今后这一社区的人出去会被人贴上不诚实的标签……
  遗憾的是,这样不诚实的标签就被贴到一个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身上。
  这个中国留学生很聪明,他发现了德国售票系统的漏洞,于是总是逃票,曾被抓过3次。毕业后,他到一些跨国企业求职,全部被拒绝。他最初以为是种族歧视,后来在最后一次面试失败后,他问该公司的人事经理其中的缘由,双方有了如下的对话:
  “你们不录取我,是不是种族歧视的原因?”
  “先生,我们不是种族歧视,相反我们很重视你,公司一直在拓展亚洲市场,你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人。”
  “那为什么不录取我?”
  “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你共有3次逃票记录。”
  “我不否认,但谁会相信你们就因为这件小事,而放弃一个你们急需的人才?”
  “小事?我们不认为这是小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信水长流(2)
“那也罪不至死吧?”
  “你的逃票记录证明了两点:第一,你不遵守规则,却善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第二,你不值得信赖。公司很多工作是要靠信任进行的,如果你负责某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很多职权,为了节省成本,公司无法设置复杂的监察制度,所以我们无法雇用你。而我相信在整个德国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找不到雇佣你的公司,因为没有人会冒这个险。”
  诚信,实际上是个人和企业的一种资产,一种保障。
  许多有过在美国或欧洲生活经历的学者或学生都能体会到,西方社会绝大多数民众,都能恪守“信”字,都有“信”是立足社会之根本的认知和行为。这样的讯息自然带到了国内,人们惊羡西方的信用环境。联想到国内某些商人的欺诈行径,有些人甚至认为,不讲信用似乎是中国人的习惯,中国人离信用距离很远。
  其实,自古以来,东方文化就非常重视“信”,主张人无信不立。而且,东方的“信”,主要是通过道德教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与西方主要通过制度惩戒来进行有所不同。
  春秋时期,吴贤公子季扎出使鲁国,途经徐国(今安徽泗县一带),拜会了徐国国君。徐君喜爱季扎的宝剑,但嘴里不敢说。季扎从徐君的眼神中就看出来了。因为出使鲁国,需要配剑以示国家的威仪,季扎当时没有赠送给他,暗想,自己出使回来,一定将宝剑呈送徐君。出使回来,到徐国时,徐君已死,他就解下所佩的宝剑,挂在徐君墓边的树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为什么还要送出宝剑呢?季扎随后留下了千古名言: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就是说,当初我心里已经答应他了,怎能因为他已死就违背我的心愿呢?
  近代的徽商和晋商,起家和持家也都是以信为本。
  《安徽通志》有记载,清代道光时期,徽商唐祁的父亲曾经借了某人的钱,结果债主说借据丢了,唐祁于是将钱如数偿还。后来有人拿着那张借据来找他要钱,他又如数照付。人们相传以为笑谈。唐祁却说,“前者丢借据确有其事,而后来的借据确是真的。”
  今天一些人想必对唐祁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但是,对唐祁来说,按照规矩还钱,天经地义,根本不该想着自己吃亏与否。那个时代,商业信誉一直被视为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支赫赫有名、盛极一时的重要社会经济力量,那就是晋商。《易?系辞》记载道,晋商在尧舜禹时代开始出现,之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尤其到了明清五百年间,晋商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广为流传一种说法: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就有晋商。在中国的经济史上,这支队伍曾在明清年间雄踞徽商、湖商、粤商等10大商帮之首,因雄财善贾饮誉海内外,在世界经济史学界,晋商也与意大利商人享有同等的显赫地位。纵观晋商辉煌,最主要的秘诀就是两个字:诚信。
  正如梁启超的评论“晋商笃守信用”一般,晋商把商誉视为命根,把信誉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讲求诚信,自然也就人气和利润长流。作为晋商代表的祁县乔家,曾于包头复盛油坊装运胡麻油,返回山西销售。一次,经手的伙计为了谋图厚利,在胡麻油中掺假,乔家发现之后,立刻倒掉重装,虽然在经济上蒙受了一些损失,却招来了近客远商。乔家第一代商人乔贵发在乾隆年间,与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后因生意不景气,面临破产窘境。此时,广盛公的许多生意伙伴对他们的为人处世颇有好感,不忍眼睁睁逼他们破产,于是相约3年之后再收欠账。3年之后,乔贵发不但还清了欠款,生意亦重新复兴,广盛公也改名为复盛公,而这已经到了嘉庆年间。晋商祖辈的确出现过经商遇险破产的情况,但是,当若干年后子孙经商再次发迹之时,他们对本来无需承担的陈年旧债,也主动代先人偿还。凡此种种诚信之举,于晋商之中屡见不鲜。
  晋商的诚信,造就了整体的“信水长流”,但是绝不仅仅局限于同乡之间。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