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石油枯竭的后天-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统切尼曾声称的那样,谁控制了石油的流动,谁就能对美国经济,甚至对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拥有“钳制力”。但问题是,美国是首当其冲的控制者,而不是被控制者。我们不难理解,实现对全球石油资源战略要冲地区的控制,已经成为美国全球地缘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攫取和控制石油资源的行动也早已遍及全世界。哪里有石油,美国就与哪里“接壤”。这就是美国长期秉承的石油政治逻辑。
  毫无疑问,世界各国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会甘受美国的控制而无动于衷。全球石油资源领域的角逐今后将更加激烈而残酷,各种利益与矛盾的交织将使石油资源领域的博弈大战更加扑朔迷离。事实上,石油争夺战早已不限于国家对决的单一层面。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以及宗教冲突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较量越发频繁,与石油资源的争夺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表面上的文明冲突有时候暗合的就是石油资源争夺的本质冲突。这一切都牵动着全球社会的神经,促使着国际石油地缘政治的整合与演变。
  19世纪的大殖民时代,英国曾经倾举国之力,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的全球霸权,其殖民地遍布全世界,英国因此号称与每个国家接壤。当然,英帝国式的殖民时代早已远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冠以各种名头的“新殖*义”战略以及种种现实的翻版。美国现今奉行的石油地缘政治战略看起来就是“石油版”的新殖*义。美国与所有产油国接壤,几乎掌控了石油在全球的流动。单从控制其他国家、实现全球霸权的角度看,英美两国的地缘战略布局殊途同归。与英国*裸的殖民方式不同的是,美国的做法看起来更加阴柔与内敛,但收效却一点都不逊色。美国紧扼着全球社会的石油命脉,这一点比控制别国的疆土声名要好很多,更省力而且更切中要害,极具持久的力量。
  石油能源中心的转移
  正是由于石油独一无二的战略价值,它才会与国际政治如此紧密的结合。现如今,全球社会频频被有关石油政治的重磅新闻所轰炸。伊朗核查久拖未决,伊朗遭攻传言不止;巴以局势持续动荡,以军部队枕戈待旦;非洲油田时常遇袭,恐怖主义阴云不散;美俄石油暗战不断,委内瑞拉大放厥词。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分明就是一出出石油纷争的火热大戏。而这样的场面几乎每天都在连轴式地上演,石油政治的圈子注定不寂寞,人们似乎也已习惯了这种嘈杂与纷扰。但在喧嚣与聒噪的背后,石油能源中心或许已悄然发生着转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 石油地缘政治大重整(3)
历史上看,全球能源中心曾多次发生转移,石油的能源中心地位也是在历经一百多年发展的情况下,才逐渐演变成当前的格局。今天,从北非的马格里布到波斯湾,从波斯湾到里海,从里海到外高加索,再到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理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石油资源富集带。这个地理带蕴藏了全球近70%的石油储量。在这种意义上,可以把北非…波斯湾…里海…俄罗斯称为“全球石油供应的心脏地带”,而中东地区就是这一心脏地带的中心。围绕着这一中心地带,则形成了两个环形石油需求圈,第一环包括北美、南美、北非、南太平洋的大片区域;第二环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和整个欧洲大陆地区。再次细分又会划归出两大区块,那就是以北美、亚太、西欧地区为主的全球石油消费区和以欧佩克石油输出国为主的全球石油储产区。目前,北美地区是世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区,亚太地区位居第二,西欧地区居第三。这三个区域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近80%,而其石油产出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20%左右。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消费量不到10%,而这些石油输出国的总产量却占全球的60%以上。可见,全球的石油消费区与产出区严重错位和失衡,这是全球社会围绕着石油权益所展开的争夺愈加激烈的根源所在。
  从对石油资源掌控的角度来看,石油能源中心正发生着转移,从石油生产区的中东转向石油消费区的美国。伊朗就是美国贯彻既定的石油地缘政治路线,实现全球石油霸权的过程中尚未除去的最后一块绊脚石。那么,为了铲除伊朗这块顽石,美国是否会孤注一掷、放手一战呢?相关的政治舆论一直被白宫所时不时营造着。
  伊拉克战争以后,以伊朗为靶心的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开始日益积聚。伊朗核问题的久拖不决,已经成为左右华盛顿与德黑兰之间政治风向的最大变数。如果美国选择对伊朗动武,那么,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将是美国最大的借口。从利益指向上分析,美国在成功地解决了所谓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后,顺势解决伊朗核武器问题,便成为了美国推进其石油地缘政治路线的最优选择。但对俄罗斯、中国、欧盟而言,这却是它们面临的不优选择,至少是次优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 俄、中、欧三方对伊朗核问题的具体回应和表态已经说明了利益所在。在俄、中、法三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政治掣肘和外交斡旋下,表面上围绕核权益,实则为了石油权益,利益多方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明争暗夺,伊朗也变成了多方力量长时间角力的战场。这场马拉松式的政治较量,一持续就是五年,目前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伊朗核问题看起来远比伊拉克问题复杂,由于牵扯到众多的利益攸关方,美国单靠自身的力量,似乎已无益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然而,不要忘记国际政治的风云莫测,事态往往在看似不可能的时候出现转机。当美国最终不胜其烦,仅存的耐心被无休止的斡旋和调停消磨殆尽时,是否会再次冒天下之大不韦,像攻打伊拉克那样,单方面对伊朗开战呢?完全不排除这样的可能。从大的层面上说,美国在俄罗斯、中国周边区域不断制造事端,其实就是在分散中、俄两国的注意力。或许在各方都认为海湾风平浪静,伊朗安全无虞时,美国攻打伊朗的号角就会在不经意间突然吹响。

第七章 石油地缘政治大重整(4)
有不少人将国际社会近几年发生的各种乱象与战争联系起来,货币战争、粮食战争、石油战争等新词汇、新思维也是不绝于耳,甚至还有人断言次贷危机是美国主导的一场惊天阴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质疑未尝不合乎情理。美国打赢了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输了的却是全世界。全球许多国家,即使再远离战场,再逃避纷争,也都在这两场战争中不同程度地受损。高昂的战争开销令美国纳税人瞠目结舌,但最终的结局却是由全世界埋单,这就是国际油价暴涨、次贷危机爆发的内在逻辑。换句话说,美国通过货币贬值、石油涨价、推销次贷等一系列变本加厉的手段 “搜刮”了全世界,最终来填平两场战争留下的巨额亏空,也包括美国人多年来寅吃卯粮所欠下的部分债务赤字。假如事实真相确实如此,那与其说是阴谋,更不如说是阳谋。因为这些谋略并不算太新颖,美国先前用石油武器打击前苏联,用汇率武器重创日本,想必世人对此并不健忘。只不过美国这次布下的棋局太大、太深奥,大多数人看不懂,更看不远罢了。因而才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被眼花缭乱的表象蒙蔽了双眼。
  借助这一系列阳谋,美国在“自残”的同时,顺道也“残害”了俄罗斯、中国、欧盟等强劲的对手。这看起来不是“共赢”而是“共输”的下下之策。但国际政治尔虞我诈、纷繁复杂,远甚于我们的想像。此外,国家层面上的利益之争本来就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比拼的不仅是打击对手的能力,更包括抗打击的能力。更直白地说,就是打别人的同时,也能挨住别人的打。或许这也可以看作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另类解读吧。
  对于“桀骜不驯”的伊朗现政权,美国一直有着武力打击的政治考量,军事战略上也多有准备。但美国之所以迟迟未采取行动,一方面在于美国投鼠忌器,对开战后的局面掌控上存有顾虑;另一方面在于多方力量的制衡,尤其是俄、中两国明确的反战态度。至于未来美国是否会变换方式,邀请其“中东代理人”以色列来打头阵解决伊朗问题,还是利用伊朗国内的宗教派系之争,在体制内部培植代理人,这些都只是具体的战术问题了。美国“驯服”伊朗的大战略是一贯的,打击伊朗是迟早的事,不会随白宫政府的更迭而改变。而从美国的对立面,伊朗的角度来看,伊朗之所以排除一切纷扰,执意开发核设施,正源于其潜在的疑虑和危机感,这种忧患意识铭刻于心,实难消除,旁观者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或许只有处于漩涡中心的伊朗才能切实体会得出。
  上一轮的国际石油期货超级牛市始于美伊战争的枪声。无独有偶,新的美伊战争(美国…伊朗)或者将会开启新一轮超级牛市的序幕,美国庞大的战争开销或者再次要寻找到埋单者。如果美国又一次胜利,那么则意味着美国对全球石油资源的掌控与布局基本完成。美国驯服伊朗之日将是石油能源中心从中东全面转向美国之时。全球石油资源的争夺看起来就是这么残酷。石油政治的逻辑准则已经与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别无二致,本质上都是我为刀俎、人为鱼肉的生死对决。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四面出击,俄、中、日等全球大国会无动于衷,甘受美国的掌控吗?答案不言而喻。
  石油并不是唯一的能源中心,新的战场已经开辟。
  封底语:
  随着美、日等国可燃冰试验开采工作的大范围铺开,可燃冰的商业化利用已经指日可待。
  ……加拿大国家科学院(NRC) 卢海龙
  气候变暖是全球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二氧化碳的海底封存是一种有效地应对之道。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  西尾匡弘
  当清洁发展成为全球社会的共识时,应对气候变暖会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各国的自觉行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DM执行理事会   梁春屿
  全球的天然气时代正扑面而来,可燃冰的商业化开发就是为加速这一趋势而吹起的劲风。
  …… 俄罗斯科学院(PAH)  库兹涅索夫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