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土美利坚-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这也太多了吧?咱们撑得住吗?”卜平来问道。

“呵呵,卜爷你就放心吧。”李阿生跟郭金章微笑着对视了一眼,“咱们占了夏威夷,在那里提高原料出口税,降低成品出口税,使得那儿的农场主不得不将蔗糖、咖啡豆这些原材料出售给咱们的工厂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然后再花高价购买砂糖、红糖、冰糖、还有各种各样的糖果、糖块、成品咖啡这些更高价格的商品,光是这一项,咱们每年预计就能赚到数千万美元……”

“强买强卖,这可不好呀。”卜平来皱眉道,“咱们刚占了夏威夷没多久,这可是失人心的事儿。”

“不失人心。”李阿生又笑道,“咱们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又都卖给了那些商人,虽说赚了他们不少钱,可他们只要把这些商品运出去,反而赚的比以前还多。那些商人可都是见钱眼开啊,所以,不仅不会怨恨咱们,反而还要反过来巴结咱们,请咱们多给他们一些份额呢。而开办工厂不仅赚了钱,还给夏威夷当地百姓增加了就业赚钱的机会,这同样也是得人心的事儿。”

“这么说来,倒是我多心了。可是,咱们在夏威夷还有一个珍珠港在建,听说那可是一个大港,这得花不少钱吧?”卜平来又问道。

“确实需要很多钱。不过港口距离完工也还有不少时间,另外,美国人想从吩一杯羹,自然也得出钱出力。”李阿生继续解释道:“所以咱们需要承担的压力也就小了许多。而且,这几年来,随着汽车的销售,相关产品,尤其是轮胎销售非常火爆,几乎是一年翻一番甚至几番,有的人甚至连马车也换上了新式轮胎用来减震……这就带着橡胶产业一路走高。夏威夷,还有哥伦比亚,咱们都有大量的橡胶园,再加上成品销售,这可是一笔巨款。”

“巨款?能有多巨?”钱世德问道。

“呵呵,盈利额能达到两千万美元。”李阿生笑道。

“两千万?这也不算巨嘛。”钱世德摇头道。

“你不懂就别瞎说,阿生说的是盈利额,是净赚的钱!这要是换成销售额得有好几亿美元呢。”侯南白了他一眼。

“我当然知道是净赚的,可两千万真的不多嘛。”钱世德嘴硬道。

“是啊,两千万确实不算多,不过只要想想这两千万美元是咱们跟杜邦公司,还有化工研究所一起分摊后的盈利,就知道有多不容易了。这还主要还是机动车销售没旺起来的缘故。不过,经过加拿大一战,各国现在都非常观注汽车在战争中的运用,咱们的汽车制造厂已经接到了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奥匈,甚至是土尔其的大量订单,未来,汽车将会成为咱们的另一大盈利点。”李阿生道。

|5|“你就说说咱们今年一牛到底能赚多少钱吧。”钱世德道。

|1|“预计是两亿美元左右。”郭金章一直都没有说话,任由李阿生发挥,这时突然开口说道。

|7|“多少?”侯南等人的神情都是一震。

|z|“两亿美元!这还是少的。”郭金章道。

|小|“怎么可能?不,不才增了几千万吗?”卜平来难以置信地问道。

|说|“是啊,我算计着也就是上亿美元,怎么这一下子就翻了一倍?”侯南也问道。

|网|“其实早在去年的时候,咱们的收入就已经达到了一亿美元。”郭金章看了李阿生一眼,笑道,“不过今年咱们新占了地盘儿,而且,各项商品的销售也迎来了井喷期……”

“井喷?”

“哦,是一种术语。就是打油井的时候,打到了下面油层,油一下子喷出来,喷老高……一种比喻。”郭金章解释道。

“那咱们的东西迎来了井……喷期,也不能一下子翻一倍吧?”卜平来问道。

“翻一倍都是少的。其实啊,一般的井喷期,翻几倍,甚至是十几几十倍都很正常,不算什么的。”郭金章笑道。

“这汽车就这么好卖?不就是坐着舒服点儿吗?”钱世德问道。他倒是有一辆汽车,但经常坐也就感觉不出什么了不起的来了。

“倒不是汽车,而是交流电。”李阿生笑道,“这几年,虽然咱们下了大力气,交流电项目也有不少,让咱们赚了许多钱,可总本上的使用范围并不怎么广泛。而且那个通用电气公司一直都在暗里给咱们下绊子,耽误了不少功夫。可现在不一样了,交流电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随着用电人口的大量增加,咱们的专利费也开始上涨。尤其是去年金章又弄出一个插座的专利,使得用电更加安全,大大地增强了交流电的使用泛围,通用电气公司的直流电全面败退,多出来的钱自然也就归咱们赚了。”

“那也太多了点儿吧?这专利费,有那么多?”侯南问道。

“咱们还有电站呢。”郭金章笑道,“前几年,跟摩根、杜邦、梅隆几大家族合作了不少电站,大部分都在东部,现在正到了收获的时候……这可是盈利大户。别说区区几千万美元,到时候,光凭这些电站,一年几亿几十亿都嫌少,就怕到时候连美国政府都眼馋,要通过税收手段来分咱们的好处呢。”

“休想!”钱世德一巴掌拍在了身边的茶几上,“咱们的钱,凭什么分给他们?”

“呵呵,钱叔,这是人家的国家,人家想要怎么收税,那是人家的自由,咱们能做的,就只有循着规矩去挡他们一挡。”郭金章笑道。

“一家得挡住。不然,那帮家伙肯定把咱们敲骨吸髓。”钱世德叫道。

“这您放心,他们就算想收税,也得问问咱们的意思。咱们唐州可也不是吃醋的。”李阿生一边表决心道。以唐州现在的实力,通过摩根、梅隆、杜邦,还有洛克菲勒等家族,以及一些暗里的手段,其实已经暗中在国会山埋下了不少棋子。必要的时候动一动,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影响美国的国策。只是这些棋子不好用得过于频繁,以免引起当局的注意。

“那我就放心了。这钱可是好东西,可赚起来也不容易,不能乱花!”钱世德悠悠地说道。

“咳……”郭金章干咳了一声,他知道钱世德是在说自己。说起来,这几年唐州几乎每一项的投资都有回报,可这些钱的投入也确实让侯南、钱世德、卜平来这些老人看得心惊肉跳。要知道,当初为了几十万美元,夏洛特就敢驱动整个丹佛的市民想要杀光他们,可现在的唐州政府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万美元的投入,这让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们情何以堪?要不是对他长久以来形成的信任,这些老头儿在一开始就不会同意花钱。在他们看来,钱,就应该存起来,慢慢的花。

“那个……未来几年,我们除了入股在加利福尼亚的造船厂,就主要是开发干线电力机车的问题。”

“电力机车?你是说电车?”卜平来问道。西雅图有电车,也就电力公交车,这个他倒是坐过。

“这不是咱们的专利吧?”侯南也想到了自己经常坐的公交车。

“不是。电力机车其实是一种火车。”郭金章苦笑道。

“火车?”钱世德放下了烟袋,“这火车还有什么好开发的?不都挺好的吗?”

“现在的火车确实挺好,可这东西得烧煤,经常喷着大烟大雾什么的,非常难看。所以,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对其进行改进。在取得电动机的专利之后,我就想过,如果把电动机取代蒸汽机,将之放到火车头上,会有什么效果。这个设想得到了尼古拉。特拉斯的认可,电力和机械两个研究所一直在这方面投入很大,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前段时间,专家小组已经完善了技术方面的问题,还做了实验,咱们的交流电力机车可以达到150公里/小时的时速,这还是因为出于安全考虑,没有进行全速实验,否则,时速很有可能会提高到200公里……”郭金章道。(1903年德国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2公里的高速纪录)

“两百公里?”几个老头又是面面相觑。两百公里,他们配的汽车跑起来比火车还快,可最高时速也就才八十公里而己。

“没错。就是两百公里。当然这只是预测的速度,真正的最高时速还有可能更高。”郭金章笑了笑,“而且,电动机车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牵引力大、速度快、整备作业时间短、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便于实现多机牵引、能采用再生制动以及节约能量等优点。使用电力机车牵引车列,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承载重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通过能力……”

“人家弄得好好的,会用咱的电力机车?而且,一听就知道,你这什么电力机车,得用电吧?”钱世德又问道。

“是啊,需要用电,而且还是大量的电。”郭金章点头道。

“那岂不是很麻烦?”卜平来也问道。

“麻烦归麻烦,可有投入才会有收获。”李阿生在一边笑道:“大家想想,现在是蒸汽机车的时代,需要大量的消耗煤炭,可如果电力机车大面积取代蒸汽机车,那么,他们就得大量的消耗电力……这可是咱们的地盘儿。到时候,咱们的电费就又要大赚特赚了。”

第347章邀请三大首相

随着唐州向奕匡下了措辞极度严厉的通牒,唐州的移民事务终于开始变得轻松了起来。尤其是在光棍儿们渴望无比的女人方面,也终于获得了突破……老百姓们直接送闺女来是不现实的,但举家迁移,或者像刘通福原先干的那样,直接“买”,却并不是什么难事儿。要知道,大清国每年都有不知道多少老百姓卖儿卖女,这里面有年纪小的,但符合婚嫁年龄的也有很多,虽然这在整个人市上比例并不大,但偌大的大清国,满足一个小小的唐州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而唐州的移民顺利,清廷的许多人也是看得眉开眼笑。五千万美元呢,如此巨款,大清国多久没见过了?这些年,大家伙可从来都是只见出,没见进,难得有此一番美事儿临头。当然,也有不少顽固派认为这样“纵容”唐州实在是有失大清尊严。想它堂堂大清,天朝上国,居然为了一点儿钱而“买卖人口”,这要是让列祖列宗知道了,情何以堪?而这些反对派中,尤以一向脑筋开放的李鸿章和帝师翁同龢为首。不过两人反对的理由又差别极大。翁同龢跟那些坚守天朝上国想法的顽固派们想得差不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太丢人;而李鸿章则认为唐州虽然远在海外,但其发展极快,老头担心,大家都是中国人,万一这伙子不安份的家伙获得了平稳的发展,再想着回头图谋大清……那绝对是比这众多的洋夷列强加在一起还要可怕。可惜,俩老头虽然都是朝中重臣,李鸿章更是实权在握,却抵敌不过唐州撒出来的大把大把的钞票……在奕匡的努力下,大清国最高层的那些王公贵族们几乎都瞪着红通通的眼珠子等着发财,谁还理会什么危机不危机,以后不以后?有钱在手,就算大清不行了,大家伙儿照样能做富家翁。说到底,爹亲娘亲朝廷亲,不如手里的钞票亲。人啊,还是得实际一点儿才行。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量满清贵胄支持的唐州在大量移民的同时,还在清廷内部贯彻了自己的计划:终于回国的清廷远征军被分为四部,除刘永福被美国雇佣,前往菲律宾助阵美军剿灭当地不听话的起义军之外,剩余三部,荣禄带着一部分回到了北京,开始组建禁卫军;丁汝昌带一部前往徐州,并以之为根底组建淮军新军;而袁世凯,也如郭金章等人所愿的被派往奉天,担任奉天巡阅使,并在当地编练新军。

就这样,为了支持袁世凯,同时也为了防备北方的俄罗斯,唐州开始在东北进行大面积的投资。仅仅1889年一年,唐州就在东北投入了将近五百万美元,这在大清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但因为有南满铁路为幌子,加之袁世凯极会做人,经常性的跟荣禄通信,向之表示自己的忠诚,同时在信中表示对唐州对东北大量投资的不安,反倒更加得清廷信任,地位渐稳。在这样的情况下,袁世凯又按照唐州方面的设想,将对付北方沙俄的威胁放在了首要位置上。他先是通过种种权谋手段,获得了在东北地区进行军事部署的权力,然后便开始大面积的建设各种永备的国防工事,设置大纵深多梯次的防御地带,同时,对手里正在编练的奉天驻军进行更加严格的训练,使之成为一支强大的精锐,足以应付任何来犯之敌的战略预备队……另外,他做出了一副支持友军的姿态,大量支援黑龙江和吉林的驻军,以各种手段提升其战斗力,使得东北的防御力量在一步步中稳定增长。

而在增强军事力量的同时,身为奉天巡阅使,袁世凯又向清廷建议,组建农垦兵团,利用来自唐州的投资,大面积的发展东北的农业。这一提议获得了荣禄和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于是,很快,一支由清廷皇室成员所指挥的建设兵团便提上了日程。只是,虽然是为了增强朝廷的力量而使用了更加安全的皇室成员,可清廷已经基本没有可用之才,皇室更是如此。而建设兵团不仅要深入东北北部开发荒地,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很需要一番吃苦的劲儿,所以,兵团建设之初,仅仅只是从北京赶到了奉天,走了几天的路,那些皇室成员就再也不愿意向北了……而这些寄生虫似的皇室成员又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获得皇太后和皇帝看重的好机会,于是,在袁世凯的运作下,奉天驻军便轻松地接过了建设兵团的差使……

不过,预料中的跟俄国人之间的战斗短时间内还不会发生,袁世凯想要发展出一支足以支撑自己的势力也还需要几年,所以,在支持袁世凯的同时,唐州更加注重自身。

已经研制成功的电力机车在1889年下半年被推了出来,并在架上了电线的西雅图至旧金山段进行了试运营,结果反映良好。无论是在运营成本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大大超越了蒸汽机车,吸引了许多铁路公司的注意。

加利福尼亚造船厂在1889年启动,在未来数年内,将会为唐州添上两艘无畏级战列舰。

1889年年中,英国扣下的三艘巡洋舰正式加入唐州海岸警卫队舰队,使得唐州的海上力量在短时间内足以称霸美洲西海岸。

不过,这些都不是唐州在加拿大之战后最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举动,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唐州在这段时间内最吸引人们注意的,居然是对空调的运用!

没错,就是空调。

不过这跟郭金章却没有任何的关系。

唐州的许多研究所,尤其是机械和电力研究所因为在交流电、发电机、电动机、汽车、发动机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竖立了相当大的名气。所以,当纽约市沙克特威廉印刷厂发现自己的印刷机出现问题,而其他人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委托了唐州机械研究所。结果,唐州机械研究所派出来的一名年青的研究员威利斯。哈维兰德。卡里尔,一到那家印刷厂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之所以印刷机老出问题,是因为工厂车间仙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使得纸张扩张及收缩不定,从而让油墨对位不准,这才让印刷机无法生产出清晰的彩色印刷品。面对这样的问题,一般人肯定也就放下了,毕竟,温湿度的问题又不是机器的问题,不在其负责范围内啊。可这个年青的卡里尔研究员却不死心,他认为,既然可以利用空气通过充满蒸气的线圈来保暖,那为什么不能利用空气经过充满冷水的线圈来降温?这样一来,空气中的水会凝结于线圈上,如此一来,工厂里的空气将会既凉爽又干燥。

卡里尔将自己的设想报告给了研究所,申请了一笔研究经费。之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