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人的抗日-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我这个车子,你要快,用脚踩一踩踏板,我就会快,你要慢慢地看,吃吃瓜子,看看风景,我就慢慢地踏。从前的小姐,都是这样子的,把脚跷个二郎腿,坐相好看得不得了。街上的人也看你们,好像是看风景。”中年车夫说道。

吴铭饶有兴趣地看着周围的景观,随口说道:“那你就慢慢地骑吧,我觉得挺有趣的。”

“要是到了晚上,景色会更漂亮。”中年车夫有些炫耀地说道:“一栋栋大楼的灯全点上,那,那可真是一座不夜城。”他贫乏的词汇实在描绘不出夜上海的美丽。

“听你说话,你不是上海人哪!”吴铭问道。

“是的,我是从华北逃难过来的。”中年车夫用发黄的毛巾擦了擦汗,“这一晃到上海也两年多了。”

“在上海,生活还过得去吧?”吴铭问道。

“勉强糊口吧!”车夫苦笑了一下,“穷人到哪都是一样,上海是享乐的地方,有钞票才过得快活。先生是海外回来的富人,要小心一些,这里流氓瘪三太多了,乱得很。”

“谢谢,我知道了。”吴铭淡淡地答道。

“砰”,不远处传来了枪声,车夫见怪不怪地紧蹬了几下车子,对吴铭说道:“现在和日本人打得狠,这白天还算太平的。”

吴铭笑了笑,将身子向后一靠,悠闲地微闭上了眼睛。这也算太平,整一个东方萨拉热窝吗,不过,我喜欢。也只有在这种乱局下,自己还能够乱中取胜,大显身手。各方势力角逐下,自己反倒会不引人注目。

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路黄河路拐角,耸立着一座于1934年建成的闻名中外的24层高楼,那就是当年被称为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它曾经是上海的象征,上海的骄傲。她保持“远东第一高楼”记录三十年、保持上海最高建筑记录五十年。

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能建造远东最高大厦,自办一流水平的大饭店,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很不容易。饭店对面便是十里洋场和跑马厅,当时站在饭店顶层,整个上海景物尽收眼底,可以看见浦江蜿蜒如带;吴淞龙华风光云烟,遥遥可望,甚至昆山佘山,也依稀可辨。

吴铭来到上海,谁也没找,直接下榻在这座闻名国内外的大饭店内,领略一下大上海的风光。再有一个目的就是他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自己的事情,与万墨林见面,或者与军统联络员联系,他准备先在上海滩落脚之后再说。

第040章 重逢

在香港与杜月笙谈事情的时候,吴铭便请他介绍几位在上海身分比较单纯的老实朋友,既和青帮联系不大,又和其他势力没有过深的牵扯。杜月笙对此很是赞同,便把他的一个同乡,在公共租界里开个小店的马祥生介绍给了吴铭,并且亲笔写了一封信。

也亏了吴铭到得比较快,这个马祥生是个胆小谨慎的人,现在时局混乱,他那几个店铺又生意惨淡,便决定全家迁到美国投靠亲戚,手续都已办妥,就等着把店盘出,房子卖掉了。正好吴铭不仅需要一个落脚点,如果有个职业掩护就更好了,便决定把一间小杂货店和马祥生住的房子统统买下,钱不够就只好让马祥生顺道到趟香港,由杜老板给垫上了。看在杜月笙的面子上,马祥生倒是很痛快便答应下来,并再三说明,此房也是借助于杜先生才能够买下来。马祥生交待了一下杂货店里的两个小伙计,又让自己的一个上海亲戚继续将剩下的店铺变为现钱再与他到美国会合。全家买了船票,不过两、三天便离开了上海。

马祥生的住宅是上海最具特色的石库门房屋。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

房子一进门是一个横长的天井,两侧是左右厢房,正对面是长窗落地的客堂间。客堂宽约四米,深约六米,为会客、宴请之处。客堂两侧为次间,后面有通往二层楼的木扶梯,再往后是后天井,其进深仅及前天井的一半,有水井一口。后天井后面为单层斜坡的附屋,一般作厨房、杂屋和储藏室。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围墙、厢房山墙组成,正中即为“石库门”;后围墙与前围墙大致同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闭的外立面。所以,石库门虽处闹市,却仍有一点高墙深院、闹中取静的好处。

吴铭对这个房子很满意,住在这里,不容易被堵死退路,而且他又买了一些木板和钉子,准备在房子的围墙下设上一圈陷阱,以防万一。

诸事忙乎完毕,已经过去了五、六天的时间,吴铭搬进了新家,这才联系了万墨林,在静安寺路的皇后咖啡厅见了面。

“原来是张先生。”看过杜月笙的亲笔信,这个杜月笙的老管家万墨林笑着说道:“爷叔交待的事情我明白了,不知张先生需要我做些什么?”

“万管家客气了。”吴铭蜡黄的脸上露出笑容,低声说道:“请把张大帅的最近的行踪告诉我,我也好尽快完成杜先生的嘱托。”

万墨林点了点头,将头凑了过来,低声说道:“张大帅不在上海,他现在正在莫干山的别墅里避暑,如果他回来,我一定转告张先生。”

“他倒逍遥。”吴铭皱了皱眉头,沉吟着说道:“那电台的事情?”

“明天还在这里交货。”万墨林肯定地说道:“以后就用电台联系吗?”

“通过香港的杜先生,这样更加稳妥一些。”吴铭点了点头,“临走的时候,我已经和杜先生商量好的。”

“好,张先生是稳重人。以后有事情就用那条秘密通话线路找我,爷叔看好的人肯定不会错的。”万墨林对杜月笙非常忠心,对吴铭也显得非常信任。

两个人又低声说了会话,定好下次联络暗号,便各自离开了咖啡厅。

第二天,万墨林果然如约送来了一部电台,并再三叮嘱吴铭发报时要千万小心,防备日本人侦测电波。

韩寒在重庆经过短期受训后,作为吴铭的联络员来到了上海,化名韩中冰,现在的掩饰身份是《中美晚报》的一名记者。这段时间他很郁闷,来到上海这么长时间了,那个王不四竟然没有跟他联系,也不知道那个家伙是怎么想的?现在到底在干什么?

早上,他象往常一样,拿起刚刚发行的报纸浏览起来,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这已经是他养成的一个习惯了。

“哦。”韩寒眼睛一亮,紧盯着报上的一则寻人启事,看了两遍后,他才如释重负般地长出了一口气,这个家伙,终于还是来了,可让我等得心急火燎。

晚间七点,华灯初上、行人如织的国际大饭店前门,韩寒站在那里,等着和吴铭的第一次接头。他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已经过了十分钟,吴铭还没有露面。。电子书下载

“先生。”一个脏兮兮的小乞丐跑了过来,手里紧紧捏着个纸条,“有个大胡子让我把纸条交给你,还说你会给我一块赏钱。”

韩寒愣了一下,望着小乞丐有些紧张的表情,手里捏得死死的小纸条,不禁苦笑着掏出一块钱,将小纸条换了过来。

打开纸条,“事情紧急,明日再见。”八个字呈现在韩寒面前,他将纸条撕碎,兴奋化成了失落,缓缓地沿着街道垂头丧气地走去。

一辆三轮车停在了已经走过两条街的韩寒身旁,满脸大胡子的吴铭笑着招呼道:“韩老弟,这么巧啊,上车一起走吧!”

韩寒瞪着满脸笑容的吴铭,好半天才认出来,他还气得鼓鼓的,不过再三犹豫,还是登上了三轮车。

“嘿嘿,韩老弟,戴上副眼镜,还真像个文明人呢!”吴铭取笑道。

哼,韩寒生气地转过了头,望着道旁不时闪过的路灯。

“没想到这车这么小。”吴铭抱怨道:“太挤了,咱俩还是下来走走吧!车夫,在前面那个道口停下。”

韩寒一声不吭,还在生闷气,吴铭也不着急,慢慢地散着步。

“王莹她们怎么样了?”吴铭语气比较柔和,透出一种关切,“我没想到是你负责联络,你和她们还有联系吗?”

韩寒抬头看了吴铭一眼,“她们挺好的,上面默许她们组成的别动队,编入了我姑父的部队,现在应该正在前线与日本鬼子战斗呢!听说,战果还不错。”

“听说?”吴铭有些不满地说道:“你怎么一点不关心她呢,我是怎么教你的。女人得哄……”

“还哄哪?”韩寒撇了撇嘴,“她说了,不要再来烦她,有什么事等打完鬼子再说。”

“失去信心了?”吴铭皱着眉头训斥道:“人家没把门关死,你就等不了了?没出息,要是真爱她,就等她几年又何妨?”

“谁说我不等了。”韩寒急道:“我可不是那种朝秦暮楚的男人,这辈子我还就娶她了。”

吴铭笑着拍了拍韩寒的肩膀,诚恳地说道:“刚才的事情你别多心,我来的时候听说军统有不少人叛变投敌,对你我倒是放心,怕就怕你已经被人盯上,所以……”

“别说了,王大哥。”韩寒笑着打断了吴铭,“我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在上海这么复杂的环境里,同志并不永远是同志,敌人也并不永远是敌人。你谨慎小心是对的,小弟可没有半点不满。”

“呵呵。”吴铭点了点头,赞赏地笑了两声,“说说吧,有什么合适的目标,咱俩配合,怎么也得来个来门红吧,可别跟我说,你这些日子光在想着怎么娶媳妇呢!”

“哪能呢!”韩寒一听要行动,兴奋起来,“小弟挂着个记者的名头,到处走了走,看了看,再借助组织上掌握的情报,倒是替王兄物色了几个好买卖,王兄先听一听,选择一个较为稳妥的,咱们一炮打响。”

“我对上海的情况不熟,你给我讲一讲吧!”吴铭笑着说道:“明天你再带我到处走一走,熟悉一下,踩好点就动手,这些日子可把你给憋坏了吧!”

“不如到我租的房子去吧?那里很大,也比较安全清静。”韩寒建议道:“顺便买点酒菜,咱俩好好聊一聊,只听说你在北平干了几票漂亮活,我可是很想听听的。”

“买点吃的就行了,酒我是不陪你喝的。”吴铭点了点头,“正好我也想请教你是如何安全的发电报的。”

第041章 开门红(一)

“现在组织在上海确实遭到了很大损失。”韩寒轻轻摇着头,“虽然已经派了后续人员,但想开展工作,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象丁默邨、王天木、林之江、万里浪等人,原是军统出身,对组织的活动规律和特点掌握得很清楚,确实是个很大的威胁。”

“这么多人叛变投敌了?”吴铭很惊讶,“军统是怎么训练的,也太差劲了吧!”

“别忘了你名义上也是军统的人。”韩寒撕下条鸡腿,狠狠咬了一口,“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那些个垃圾,平常人五人六的,到关键时刻,就他妈一个个成了熊蛋。”

“嘿嘿。”吴铭冷笑两声,挟了口菜,边吃边说:“别感慨了,说重点。”

“哦。”韩寒将嘴里的肉咽下,说道:“虽然说杀这些个叛徒对组织有利,但这些个家伙都很怕死,行踪不定,保卫严密,又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所以有些难度,只能等待时机再下手。”

“唔,唔。”吴铭嘴里含着东西,只能点头示意韩寒继续说下去。

“我选中的目标是76号的警卫大队长吴世宝。”韩寒继续说道:“这个家伙是流氓出身,贪财好色,心狠手辣,网罗了一批亡命之徒,敲诈勒索,包赌包娼,干尽了坏事。虽然他每次外出都有很多保镖跟随,但他处事很是张扬,所以杀他的机会要多一些。”

“不是就这些情况吧?”吴铭不满地说道:“他要是这么穷凶极恶,我随便找个人打听,也能得到你说的这些东西吧!”

“当然不止这些。”韩寒得意的扬了扬头,“吴世宝刚刚霸占了一个叫马三媛的舞女,金屋藏娇的地点就在极司非而路乐安坊对面55号。”

“那个地方有多少保镖?吴世宝几天一去?”吴铭连续问道。

“这个……”韩寒有些脸红,“我先说说吴世宝的长相吧,这个家伙长得像浮尸一具,皮肤漆黑,满脸横肉,一张大脸上长着一对鼠目,十分难看。”

“明白了。”吴铭白了韩寒一眼,“明天我就偷偷溜进那个金屋,躺在那个马三媛的床上等吴世宝来。要是吴世宝两、三天没去,还得麻烦老弟给我送点饭去呀!”

“嘿嘿,哈哈。”韩寒干笑了两声,“咱们这不正在商量办法吗?我只是提供下思路,至于怎么行动,那还得王大哥您开动一下绝顶聪明的脑袋,想出一个好办法来。”

“和我再说说吴世宝的其他情况,咱们不能傻等着他送上门来,而应该抓住他的弱点,将他调动出来。”吴铭收起了玩笑的口吻,正色说道。

“那好,我就详细说说吴世宝的其他情况。”韩寒点了点头,继续开始讲述。

半晌,吴铭吃饱喝足,擦了擦手,若有所思地说道:“吴世宝很怕老婆,他老婆佘爱珍又是个醋坛子,他金屋藏娇肯定瞒着佘爱珍,你看我们可不可在这上面动点手脚,让吴世宝自己蹦出来。”

韩寒想了一下,笑着伸出了大拇指,“好,这招不错,我明天便去把佘爱珍和吴世宝在76号的电话弄清楚,你就做好准备吧!”

“你明天不陪我逛上海了?”吴铭瞪了韩寒一眼,“那我可自己找向导去了。”

“向导?”韩寒突然不怀好意地笑了起来,“你可别到向导社去乱找啊,那些女向导可不是什么向导。”

“什么意思?说绕口令。”吴铭疑惑地问道。

“嘿嘿,告诉你吧,那些所谓向导社就是一个幌子,那些个女向导其实就是妓女。”韩寒怪笑着说道。

“妓女就叫野鸡呗,叫什么向导啊!”吴铭有些啼笑皆非,“看来我对上海了解得太少了,还真得向你好好学习。”

吴世宝,是二十二代通字辈的青帮、绰号烂脚炳根的徒弟。他的职业是汽车司机。在抗战前,为丽都舞厅的老板高鑫宝开车,后来由于赌台兴起,于是改行去做抱台脚(即赌台的保镖),就在这时候搭上了摇缸女郎,潮州人佘爱珍。直到李士群做了汉奸,预备招集一批亡命之徒时,才由李士群的老头子季云卿介绍做了汉奸。

吴世宝已经做上了警卫大队长了,由于他干的那些震慑上海的血腥罪行,吴世宝三个字不仅在76号,即以上海来说,也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如今在上海滩,他仗着76号的势力,领着一群亡命之徒,制毒包赌,敲诈勒索,那钱像流水一样进了他的腰包。钞票之多,几乎天天在中航空奖券。他在饮食起居上,穷奢极侈,极尽享受外,把旧上海社会的蠹贼,沽名钓誉的那一套,都拿来向自己身上乱堆。吴本身就像大胖猪一只,走路已感上气不接下气,哪里能谈得上运动?但他除在跑马厅养有两三匹马外,还在家里养有一个足球队,且常在比赛时为了别苗头,不惜出巨资买义球,抬高自己身价。这还不够,有时对几个慈善团体也花几个钱,于是当时的报纸,今天阿猫团体,明天阿狗团体,都来鸣谢“大善士”吴云甫,慷慨捐助本团经费多少多少,把一个杀人放火、绑架勒索、无恶不作的大特务、大流氓、大强盗,装扮得像寺院山门口的弥勒佛一样。

事业上春风得意,加之最近又将名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