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突击营-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乎他意料的是,稻田里依然没有任何动静,像是被人遗忘了一样。

他等了整整一天,也没见有人收割,只好悻悻然地回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渡边像失了魂一样地盯在城墙上,观察着稻田,他现那些田里的稻子都已经开始倒伏了,可就是不见有人来收割。

浅末奔回警备司令部,开始狂摇电话,但没有一个据点的电话能够挂通,甚至于通往武汉的电话也不通了。

他也开始意识到问题了,很显然,咸宁周围的电话线已经全部被人剪断了,咸宁现在成了一个信息孤岛,外面的信息进不来,而所有的人又都守在城边,根本不知道外面有什么情况。

“哦,鬼子出来了?罗毅问道,“有多少人?“据侦察员报告,日军兵分三路,每一路的日军兵力是1个大队,另外配属1ooo人左右的伪军。

袁静手拿着电报纸向罗毅报告道,在打仗的问题上,袁静这个政委的作用不大,只能干老行,继续负责情报工作。

“用电台联系。

渡边已经回到了司令部,当即吩咐电台与武汉大本营联系。

罗毅沉吟道:“3个日军大队,加上3ooo伪军,这是不是意味着咸宁城的鬼子和伪军倾巢而出了?“去你的!袁静飚了,“晓峰,现在鬼子出动了,你还不赶紧去组织民兵,帮助老乡转移!“不忙。

罗毅道,“鬼子的这三路大军,我们肯定是要调戏调戏的。

至于咸宁城,现在先不要动,现在一动,鬼子缩回去了,就不好玩了。

要等我们把出城的鬼子戏弄够了,他们急着要回去的时候,再下手也不迟。

“那就给江川君添麻烦了。

原山呵呵笑着,跟江川喝酒去了。

其实他和江川的心里都有点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只是谁也不愿意多事而已。

“我赞成。

苏晓峰道,“原来我们还以为鬼子起码会留下一个大队守城,没想到他们会走得这么干净。

放着一座空城不去收拾,实在太对不起人了。

这一次,针对日军抢粮的行动,突击营决定全力以赴地进行反击。

罗毅南下咸宁坐镇指挥,许良清、陆双勇负责江北黄州地区的护粮任务。

许良清知道罗毅是个喜欢折腾事的人,在咸宁与苏晓峰搭班子,没准会闹成什么样子,于是专门安排了袁静陪同罗毅一起过江,袁静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监督罗毅,防止他没事就往前沿跑。

离开渡边,原山从城头上走下来,向自己部队的营地走去,后面江川次郎追了上来。

如梦方醒的日伪军部队从咸宁城开了出来,分成三路,浩浩荡荡地向着周围的县镇开进,卷起漫天的尘土。

为了配合抢粮,渡边还从武汉大本营要来了十几辆坦克,此时也分配给各个步兵大队,作为开路先锋。

渡边在地图上划分了区域,各路部队要依次通过指定的若干个县镇,并且抢走农民手里所有的粮食。

原来,突击营的情报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日军的一举一动都在突击营的监视之下。

渡边把部队集中于咸宁城,打算等到农民们收割完粮食再一次性地抢走,罗毅看出了他的用意,便针锋相对地设计了一个障眼法,故意留下咸宁城周围的稻田不予收割,以便稳住渡边。

在渡边自以为高明的那几天时间里,突击营帮助当地农民迅地完成了收割、打谷、晒场等工作,把粮食已经都隐蔽起来了。

几天后,各据点的日军和伪军陆续地来到咸宁城集结,他们还设法弄到了几百辆马车,准备用来装运抢到的粮食。

渡边把日军进行了整编,编为三个大队,分别让江川、原山和一名叫作石野的军官担任大队长,统管各支部队,并把伪军也分别配属给了各个日军大队。

咸宁城里的空间不大,一下子集结了这么多的日伪军,营房已经不够用了,渡边便让各支部队在咸宁城外搭起了临时的营房,驻扎下来。

一时间咸宁城周围乌泱泱一片全都是日伪军,看上去很是热闹的样子。

不过,渡边下了死命令,任何部队在得到命令之前,不得远离咸宁城,以免被在周围游弋的突击营撞上。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中国的农民竟会这样懒惰吗?渡边忍不住嘀咕起来,“按照正常的农时,他们在五天前就应该收割了,怎么拖到现在还没有动手。

突击营的观察哨密布于咸宁四周,有关日军出兵的消息被迅地传回了设在山阳镇白茅村的突击营临时指挥部,在那里指挥的是营长罗毅。

“原山君,你和司令官谈得怎么样?江川问道。

其实,如江川、原山这类日军的基层指挥官早已想到了这一层,但他们同样懒得去向渡边磨牙。

在他们心里,认定4o万担的征粮任务无论如何是完不成的,自己插手越少,未来追究责任的时候就越容易脱身,谁吃饱没事愿意主动去惹点事情呢?“攻城也可以,不过,罗子哥,你不能身先士卒。

袁静提醒道,“我们这次出来以前,老许专门交代过的,你的位置应当是在指挥所,绝对不能上前线。

“这不可能。

渡边道,“我已经看了好几个方向的稻田,都没有开镰,难道所有的农民都生病了?

''



第三卷 保卫长江 442 一路扑空

“鬼子来了,乡亲们快转移!

锣声、鼓声一路地响起来了,伴随着村干部们大声的吆喝。远处隐隐地传来了枪炮声,那是突击营和民兵正在阻击日军,为村民们撤离赢得时间。

几个月来,咸宁一带的村民就一直在接受着有关躲避日军扫荡的训练,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家里的值钱东西都归置好,然后随着村干部的指引逃往周围的山区或者芦苇荡。自从突击营到来之后,小股的日军已经不敢随便到乡下撒野了,村民们训练的是躲避日军的大股部队。大部队的缺点在于行动迟缓,而且一般不会有时间去搜索边边角角的地方,所以村民们只要避开他们的锋芒就可以了。

打阻击战的是突击营和民兵混编的小分队,他们的战法是典型的麻雀战,打一枪就走,目的只是让敌人无法自由地迈开脚步。在田间地头,到处都有事先挖掘好的单兵工事,突击营士兵们躲在工事里,用远距离射击狙杀日伪军,然后再利用地形的掩护迅速撤离。

地雷和其他各种障碍物自然也是不可少的阻击工具,在得知日军配备了坦克之后,突击营士兵便在路上埋设了专门的反坦克雷,这种地雷步兵踩上去一点事也没有,但只要有坦克压过,就是一声山崩地裂般的巨响,然后坦克就被掀翻了个,炸成一堆废铁。罗毅发明的四棱钉一直是突击营的看家利器,现在也被大量地抛洒在路上,让日伪军的步兵们苦不堪言。

在突击营的阻击下,日军的行进速度不得不大大地放慢,最后几乎变成了龟速爬行。粮食还没抢到多少,坦克已经损失了好几辆,被打死打伤的士兵也有上百人了。也不知道是突击营故意为之,还是民兵们的枪法太次,中枪的日伪军士兵大多数都没有送命,而是被打断胳膊或者大腿,自己丧失了战斗力不算,还连累着其他人去照顾伤兵。渡边的部队这一次出门的目的是抢粮,所以随队带上了几百辆大车,出发好几天时间,车上看不到多少粮食,倒是躺满了哼哼唧唧的伤员。

渡边亲自跟随着江川次郎带领的人马向着山阳镇的方向行进,在离开咸宁城几里地之后,路边的田地里已经是空空如也,连稻草都看不到多少了。渡边指挥着日伪军逐村搜索,每一个村庄的百姓都在他们到来之前就已经逃得一干二净了,村子里也找不到粮食的踪影。

“帝国第1中队,皇协军第2连,目标,前面陈家庄,准备冲锋!大队长江川次郎竖起指挥刀,对着属下发出了命令,他不记得自己已经是第几次发出这样的冲锋令了,只觉得信心越来越少,声音也不如过去那样宏亮了。

“杀给给!日军士兵高喊起了口号,不过脚步却十分迟缓。跟在日军身边的伪军犹豫了一下,终于明白皇军的意思是让自己先冲,在前面充当炮灰,不过,他们也没有其他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冲在了日军的前面。

“轰!轰!两枚地雷在村口炸响了,冲在最前面的十几名伪军士兵一下子坐上了土飞机,飞到了半空中,跟在他们后面的日伪军连忙趴在地上,躲避着巨大的冲击波。突击营自从联系上了特弗莱恩上校之后,从美国进口物资的通道又打开了,罗毅大手大脚的毛病重新发作,吩咐兵工厂不用节省炸药,一般的反步兵雷都按反坦克雷的标准装药,一炸就是一片火海。

“巴嘎,这些可恶的新四军又是这样的战术!在后面观战的渡边恶狠狠地骂着,这些天,他已经太熟悉突击营的这种战术了,往往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布上一两颗地雷,不求炸人,只求吓唬人。

“司令官,还要不要冲锋?江川次郎请示道,“是不是先安排工兵排雷?

“当然要冲锋,帝国的军队难道是两颗地雷就能够阻挡得住的吗?渡边瞪着血红的眼睛狂叫道,“新四军哪有那么多地雷,我们也没有时间去排雷,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时间你懂不懂?

“不要停,继续冲锋!江川次郎无奈地再次竖起指挥刀,扯着嗓子喊起来。反正也不是让他亲自去踩雷,他只管下命令就是了。

带队冲锋的是一名叫作中泽启堂的日军中队长,听到江川次郎的命令,他从地上爬起来,对着边上的伪军连长怒斥着:“巴嘎,让你的士兵赶紧起来,继续冲锋!

“弟兄们,皇军有令,继续冲锋!伪连长哪敢违抗,挥动着驳壳枪对着手下喊了起来。

伪军们慢慢吞吞地爬起来,互相对视了一眼,手藏在腰间对着划起了拳。没办法,谁也不乐意冲在前面,只好划拳决定了。

“张老三,你输了,该你在前面了。

“王二,你赖皮,我明明看到你出的是剪刀,怎么一下子就变成布了。

“分明是你没看清楚。

“……

伪军士兵们在小声地嘀咕着,争论着应当由谁在前面冲锋。中泽启堂在一旁莫名其妙,揪着伪连长问道:“你的士兵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还不冲锋?他们在说什么?

“他们……他们在讨论敌情呢。伪连长道,他回过头在王二和张老三的屁股上各踹了一脚,“混蛋,赶紧冲,一人一边,还磨蹭,等着挨枪子呢。

两名伪军只好端着枪沿着路两侧再次向村子冲去,在他们的身后,其他的伪军士兵与他们拉开了距离,远远地跟着,每一步都踩在他们踩过的地方。后面的日军看出了奥妙,也学着伪军的样子,踩着前面的人的脚印往前冲,生怕一脚踩偏,踏响了不知藏在哪里的地雷。

“司令官请看,他们已经冲进陈家庄了。江川次郎向渡边报告道。

“没有遇到抵抗?渡边自言自语般地问道。

江川次郎道:“看样子是没有抵抗。

渡边可没什么觉得兴奋的,他颓然道:“看起来,这又是一个空村子了。根据这几天的经验,他知道,如果村子里还有没来得及逃走的村民,突击营或者民兵一定会在村子里进行抵抗的。

果然,不一会,中队长中泽启堂跑回来了,向渡边和江川报告道:“报告司令官,报告大队长,村子里所有的人都跑光了。

“有没有搜到粮食?渡边问道。

“搜到了一些。中泽启堂答道。

“有多少?渡边一时狂喜,连忙追问道。

“大概……大概400斤左右。中泽启堂紧张地答道,他知道这个回答是不可能让渡边和江川满意的,“司令官,大队长,我们已经搜查了每一户人家的米缸,米缸里只有很少的一点米,全部集中起来,就是这么多。

“巴嘎,这也叫搜到了粮食吗?渡边大恼,很有些被人侮辱了智商的感觉。

“司令官,这不怪中泽君。和前几个村子的情况完全相同,老百姓已经把粮食转移走了。江川对渡边说道,他们沿途搜索了这么多的村子,每个村子都是如此,百姓逃走了,带走了各种细软,只有米缸里的粮食还留着,但都只有一点点,甚至还不够江川带领的这2000日伪军每天的消耗量。

“我不相信!渡边气急败坏地喊道,“中国人是听到我们的消息才逃跑的,他们不可能带着这么多的粮食跑掉。我判断,他们一定是把粮食藏在什么地方了,传我的命令,全体都有,进村找粮食!挖地三尺也要把粮食找出来。

“可是,司令官,照这样的挖法,我们今天就只能呆在这个村子里了。那我们这个大队的进度,是不是就要受到影响了?江川次郎幸灾乐祸地提醒道,渡边此前要求他们在半个月内完成征粮任务,江川等人腹诽颇多,现在总算找到一个为难渡边的机会了。

渡边悻悻地说:“江川君,打仗不能拘泥于计划,既然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我们就要改变计划,作为帝国的指挥官,难道你连这个都不明白吗?

“明白了。江川次郎忠实地充当着传声筒,对中泽启堂喝道:“中泽君,听到司令官的命令没有?快,命令你的士兵,在村里村外,查找一切可疑地点,挖地三尺。

“可是……中泽启堂支吾着。

“有什么问题吗?江川问。

“万一挖到地雷怎么办?中泽启堂愁眉苦脸,他们进村的时候都不敢多往边上踩一步,现在让他们撒网式地去刨地,谁知道轮到谁会中标呢?

渡边在一旁阴恻恻地说道:“如果挖到地雷,帝国会追授他为英雄的。但是,如果没有挖到粮食,所有的人,统统地死啦死啦。

“是!中泽启堂连忙立正敬礼,然后一溜烟地跑回去了。

江川次郎把其他的中队长和伪军军官都召集起来,向他们传达了有关挖地三尺的命令。按照渡边的设想,老百姓的粮食既可能是埋在房前屋后,也可能会埋在村外的野地里,所以不论村里村外,都要同时开挖。江川次郎把村子周边的地块像划分责任田一样分配给下属各个单位,日伪军士兵们排着长队,唉声叹气地向着田间地头走去了。

第三卷 保卫长江 443 粮食在哪里

在离着陈家庄几里地的树林里,担任警戒任务的突击营士兵崔希林和二牛支着潜望镜观察着日军的一举一动,看到日伪军们在勤勤恳恳地翻地,两个人笑得前仰后合。

“二牛,我第一次发现,鬼子和汉奸实在是太可爱了。崔希林感慨道。

二牛连连点头:“真的,陈家庄所有的牛都会感谢他们的,这省了多少犁地的活啊。

“明年的庄稼肯定会长得很好。

“那我们岂不是要感谢鬼子?

“那是当然,罗营长说了,明年打算做一块匾送到咸宁鬼子司令部去,感谢他们帮咱们翻地呢。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不过匾的后面要绑上二十斤炸药,送匾嘛,哪有不放炮仗的。

崔希林和二牛在暗处乐不可支,可怜的日伪军士兵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这些士兵有的随身带着工兵锹,干起活来多少还能省点事,大多数的士兵找不到合适的工具,只能用步枪上的刺刀来挖地,没一会工夫,手上就挖起了泡。江川让人到村子里去找农民们留下的工具,结果只找到几件锈迹斑斑,一看就是多少年没用过的锄头,根本就没法使用,稍好的一点的工具都被农民们随身带走了。

“司令官,咱们没有工具,这样挖地,难度太大了。江川次郎向渡边报告道。

“有难度也要继续挖下去,我们一定要找到老百姓藏粮食的地方。江川君,你要记住,为了帝国的利益,我们连生命都能够付出,这一点小难度算得上什么?渡边咆哮道。

渡边此时已经是别无选择了,他知道,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