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无疆-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高速之后,按照程序王定国需要先到文东原籍所在的县政府武装部报道,登记文东的资料,确立文东家庭未来享受的优待保障手续、拿到文东可以得到的抚恤金,再做完一些杂七杂八的工作之后,天色已经渐黑,王定国只能留宿县人民武装部,遗棺自然是得到妥善看管。

第二天,武装部派出了一队预备役士兵陪同王定国护送文东的遗棺返回其故居,这时候的车队变成了两辆悍马、一辆军卡,三辆车的后视镜上都西柚长条黑布,闪烁着应急灯向文东的家乡驶去,一路上同行的车子发现了这支送殡车队,一辆接一辆汽车跟在了车队后面,纷纷打开了应急灯中速前行,犹如一条沉默的巨龙在公路上蜿蜒盘行,而要超车的也是打开大车灯超车过去,远去之后才熄灭大灯和应急灯。而经过超长车队的汽车司机们也发现了这是怎么回事,同样是打开大灯从车队经过,表示对烈士的尊敬。

看到这一切的王定国依然是默不作声,他心里有感动、有悲痛、有遗憾、有触动,但也有一丝丝的羡慕,在为了解放台湾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文东赢得了所有人得尊重,一路上所有人都以各自的方式表示了最大的敬重之意,王定国还能说些什么呢?

文东的家乡是一个很淳朴的小山村,不到二十户的山村里除却了那些除外打工的年轻人之外,剩下的青壮并不是很多,水泥公路只修到了镇上,到小山村的路是一条碎石公路,看得出当地政府花费了一番力气打整这条公路,已经没有尾巴跟着的送殡车队只剩下清一色的军车,坐在头车副驾驶位置上的王定国远远就看到了山坡上矗立着的山村老人妇孺们,他们空洞的眼神里看到了车队,但却又不想看到这一切,一个几年之前生龙活虎蹦蹦跳跳离开故乡的小伙子,唯一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那身穿军装的帅气样子不知道让多少人感到有出息,文东的亲朋好友们更是引以为傲,可谁想到今天文东回家了,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

“这两位就是文东的父母!”

镇政府的一位官员向王定国介绍到他身后的两位农民,淳朴的文东父母在接到阵亡通知的时候就已经哭过,而今孩儿回到故乡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没有了悲痛,岁月给他们留下的侵蚀痕迹显得非常的突兀,黑黄黑黄的皱纹与长满老茧的双手还是在止不住的战栗,多少次他们在梦里梦到这阵亡通知一定是部队弄错了,他们的孩儿会有一天健健康康的回到自己的身旁,他一定会是一个军官、一定更加健壮、一定……

但是,当王定国走到他们的面前,拿出文东所在作战连连长写的阵亡通知慰问信,另一个手上还端着一个装着文东私人物件的塑料袋。接到信件的那一刻,文东的老母亲瞬间晕厥了过去,政府工作人员和文东的兄弟、文东的父亲等人赶紧去把她搀扶到一旁,掐人中之后醒过来的文东老母亲,止不住的呜咽着,泪水悄然之间从眼角涌出,无声跌落在那封阵亡通知慰问信件上,一滴一滴的眼泪打湿了老母亲的脸颊,也打湿了信封。

文东的兄弟在一旁轻轻拍抚着母亲的后背,他知道已经为国捐躯的弟弟是不可能活过来了,接到阵亡消息那一刻他就从成都向公司请假赶了回来,安慰父母这些天里他也明白,从此之后家里少了一个亲人、自己要多一份责任,好男儿应该坚强,就像文东的父亲那样,即便内心悲痛不已,眼眶里的泪水不停的翻滚,隔着塑料袋反复抚摸着文东遗物,在部队里的照片、手表、笔记本、还有一张不知道抚摸过多少次的全家照。

两层小楼房的客厅里,关闭客厅大门后,客厅里只有文东的直系亲属、政府工作人员、王定国等一席人,王定国开始向在场诸位尤其是文东的父母,正式递交文东的遗物,按照物品清单一一确认之后,他拿出了为文东办理的各种手续,尤其是将一个放有一张三万元钱的特别抚恤金支票的信封交给文东的父母,将文东烈士身份资料和已经办理妥当的文东烈士家庭福利保障手续等交给他们,然后才默默退出房间等候在外面,没有了外人的文东一家,这时才真正陷入了痛苦,所有人聚在一团抱头痛哭,低声的啜泣隔着很远都能听见,王定国等人没有多说什么。

悲痛再久,烈士还是需要入土为安的,在一队特派预备役士兵的团团护卫之下,在靠近坟墓的地方,文东的父母、大哥等人怀着悲痛的心情最后一次看文东的遗体,当王定国和那位政府工作人员一同打开棺盖的时候,文东的遗体呈现在他们家属的面前。

已经腐烂的尸体却穿着整齐的军装,韵白色的白布垫衬在棺材里,文东静静的躺在那里,穿着崭新的常服、黑亮的皮鞋,已经化为森森白骨的双手摆放在腹部,戴着洁白手套的双手自然看不出来已经腐烂,但军帽之下的那曾经帅气的脸庞,已经剩下灰白的头骨,但绿色的军装却依旧表明这位勇士的身份,身是中国军人,死去之后也必将英魂长存。

一面崭新的国旗折叠之后,轻轻覆盖于烈士身上。盖棺之后,两位预备役士兵走上前来,将盖在棺盖上的国旗拿下来,面对面庄严的开始折叠起来,一次又一次,然后成一小块的时候,交给了负责护送的军官王定国,王定国转身一个敬礼之后,恭敬的把国旗递给了文东的父母。

也就在此时,预备役士兵们除却两名负责下葬的,其余士兵排成一队,卸下步枪之后开始装弹检查,用非自动步枪做礼宾枪得他们需要放一枪上一次膛,在烈士遗棺下葬的同时,一位军官高声喊道:“举枪,放!”

十二名预备役士兵整齐划一的向天空放了一枪,然后又是“膨”,接着就是哗啦的拉动枪栓声,准备就绪之后,军官又一次命令放枪,连续射击五发之后,遗棺已经安置完毕,两位士兵正用工兵铲填满。

当文东的墓碑树立之后,安葬仪式也算是走到了尽头,王定国庄严的为文东敬上一株香后,走到文东父母和大哥面前说道:“节哀!”,然后重新戴上军帽,站在一旁等候其他致敬人员。

4月3日下午1点,王定国向文东所在县的县武装部递交送殡报告之后,结束了自己千里迢迢的护送之旅,他也踏上了返回自己故乡四川广元之路,然后等待他的会是结束探亲、回校学习、毕业分配部队,然后继续他的绿色军旅。

对护送文东这一特殊旅程,他没有太多的感慨,作为中国军队中普通的一员,文东是好样而又值得尊重的,王定国和文东都是军队中的一份子,更是共和国数亿国民中的一部分……在走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在一场场战争之中,会倒下一个又一个勇士,谁能肯定自己会是第几个为国捐躯的人?王定国不知道,当他穿上那身军装的时候,他就已经不需要知道。

ps:本文是根据很有以前看过的一部美国电影,名叫《护送钱斯》,故事很感人,触动之余想起了我们自己的国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也希望四月一日上架之后,大家还能一如既往的支持小子,谢谢!

第五十九章 忘记还是铭记

“你又要出去?”

“是啊,有事儿!”

张宇照了照镜子,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如今已经四十六的张宇却丝毫没觉得自己像是一朵花,随着时间的蜕去自己的身体也在渐渐的变化,年少轻狂的岁月成为难以忘记的铭记,如今成熟、稳重的他却猛然发现生命原来如此不同。转身搂过陪伴自己已经走过八年多的老婆,曾经的娇羞少女已经变成了成熟美妇,没有了以前的天真活泼,却有了今天的温柔成熟。

“怎么?有心事?”张宇穿上熨烫一新的衣服,收拾收拾就准备走了,按计划今天他要到兰州去,没个三五天是不会回北京的,不过收拾简单行李的黎晓冉却显得心事重重。

走到黎晓冉跟前,张宇牵起黎晓冉的玉手,真心的说道:“有什么事情,别窝在心里。咱们老夫老妻的,有啥不能说呢?”张宇睁大了眼睛,有些调皮的看着自己的娇妻。

“我想回一趟广西!”老半天,黎晓冉才吐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你就收拾收拾和我一起去兰州,到时候咱们一起回广西看看!”张宇拍了拍黎晓冉的肩膀,然后哼着小曲儿出了卧室,张宇的宝贝六岁的儿子张东升和三岁的女儿张韵各有一间卧室,周末儿子不用去上学,小女儿还没到上学的年纪,只能整天蹦蹦跳跳的跟着母亲黎晓冉。

“宝贝,让我猜猜你在做什么?”张宇佝偻着身子,模仿着一个毛头小贼打开女儿的房间,半眯着眼观察女儿究竟在做什么,看到宝贝小女儿张韵正卷曲着身子,绣有小花猫的被子盖在身上,只露出一个肥肥的小脸和乌黑的头发,晚上吵着闹着要听张宇讲故事,大上午的又爱睡懒觉,张宇也不做猥琐相,轻手轻脚的走到小床面前,轻轻抚摸着女儿滑嫩的肌肤,捏了捏肥肥的小脸,把嘴巴凑到女儿小耳朵面前,哈了一口热气后,说道:“宝贝儿,起床咯…太阳公公老高咯!!”

“爸,你好坏,又欺负我妹妹!”儿子张东升穿着条小裤衩,一手端着一杯牛奶、一手拿着一个鲜肉包子,走到张宇面前就说道:“爸爸,你又要出远门啊?”

“是啊!”张宇转过身来,摸了摸儿子的脑袋,正想转过身来的时候,宝贝女儿张韵已经掀开被子起来了,抱着张宇的胳臂就开始撒娇,肥嘟嘟的小嘴闹到:“爸爸,爸爸,别走别走!!”

张宇一下反应过来了,张东升这小子就知道拿自己来说事儿,一提自己要出远门的事情,小女儿是最不愿意的,张宇走了谁还来给她讲故事,张宇可不仅仅会将大灰狼与小白兔的故事,龟兔赛跑之类的也懂不少,小女儿最喜欢的就是听张宇讲睡前故事,不过每次张宇离开外出,那她注定是要难以入睡的,儿子张东升自然知道这一点。

“那爸爸就不走了,我的小公主!”张宇抱起小女儿,坐在酥软的小床上后,立刻让儿子找来妹妹的小衣服和小鞋袜,悉心的给孩子穿上之后,这才抱着女儿去一同洗漱、吃早饭。

“儿子,给老子留个狗不理包子,别一口气全吃完了!”

餐桌上,唯一能和张宇比拼饭量的就是儿子,他每次这么说,斗气的张东升的小宇宙就有爆发之势,张宇越说得凶,那他就吃得越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能有三年级学生的身高,与他这样的逼迫直接有关。

“爸爸每次都抢不赢我!”抢到包子后,张东升示威一般晃动包子,在张宇的怒视之下,改用筷子夹住,在张宇的注视下美滋滋的把最后一个包子塞进了嘴里,咀嚼几下吞咽之后,还模仿张宇吃饭做出的那种长叹,摸了摸小肚子后,灌下一口牛奶,说道:“娘,我吃饱了,不过,爸好像还不够!”

坐在张宇旁边的女儿张韵很懂事,看到张宇做出肚子很饿的表情,立刻笑呵呵的用叉子把自己小碗里的一个肉包子插起来,递到张宇面前,说道:“爸爸,吃!”

“宝贝吃,爸爸被你哥哥气饱了,不用再吃包子了!”张宇伺候着他的小公主用餐完毕,做出一个吃人般的恐怖样子狠狠吓唬了一下儿子,这才回到客厅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报纸,黎晓冉还在餐桌上带着两个孩子,张宇饭后要做会儿正事是两个孩子知道的,所以俩人都去腻黎晓冉去了。

人民日报上一则“第一届中国工业成就展成功闭幕”的消息吸引了张宇的关注,内部文件他看了不少,多看一次这种消息也无妨,为了写好这份报告,栏目派遣了特派记者奔赴展览会现场,采访了参展商、参观游客,甚至对一些国外来宾进行了采访,在报道中都有所阐述,这些可都不是内部文件上能够看得到的。

没看多久报纸,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张宇起身回到自己的书房,将报纸放在一边,坐下后用一台蓝色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说道:“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简单收拾一番后,黎晓冉走了过来,给张宇整理了一下衣服后,默不作声的老婆很是悉心的照顾着这个家庭,张宇很感动也很幸福,说道:“一会儿收拾好东西后,和孩子一起在家里等着,我会安排人回来接你们的,咱们一家人一起去兰州一趟!”说完,张宇吻了一下老婆,这才拎着提包走出书房,女儿和儿子正在饭桌上比赛谁更会用筷子,可爱的女儿正在哥哥的教导下学习怎么用好筷子夹泡菜,淡淡一笑后,张宇打开房门,等候在门外的秘书接过了张宇手里的提包,两位保镖主动将门拉上,一前一后护送着张宇登车然后离开了元首府。

“你安排一下,让夫人和孩子也跟我一起去趟兰州!”刚上车,张宇就对副驾驶位置上的秘书说道。

不用管秘书如何通知相关部门或人士,已经不是他需要关心的了。拿起了放在右侧座位上的一个文件袋,每天早上在这个位置上都有秘书准备的每日晨报,启封之后张宇拿出一份份报告开始阅读起来,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或许就是如此而已,身处高位的张宇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这样的生活,可时间一长便习惯了。

4月5日上午,首都军区某空军机场里停放的空军一号再次出动,此次飞行的目的地是甘肃兰州,时隔五个多月之后,张宇再次来到兰州,泰山计划从1923年开始实施到现在,只剩下三年多的时间,而炎黄脊梁计划的研究规划、科研单位筹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展开,其中隶属于炎黄脊梁计划当中的最高绝密级工程,就是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修建一个绝密级的大型科研基地,科研对象很简单,那就是张宇的那艘来自三十世纪的星际货运飞船。

研究飞船的科研工程属于最高绝密,目前还未有任何筹备工作,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也不超过十个,而炎黄脊梁计划还有其他常规研究任务,因此该计划所需的大型科研秘密基地有三个。一个用于研究那艘货运飞船,是真正的超时代高科技研究,代号“方舟”;一个用于研究信息时代的高科技,偏重于民用,代号“磐石”。

最后一个专用于国防工程研究,科研重点是国防运用,代号“铠盾”。而兰州就是统筹科研筹备工作,协调三大基地群修建工作的指挥中枢,“方舟”科研计划是排在整个科研计划的最后面,而另外两个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最先破土动工的是“铠盾”计划的科研基地。

也就是说,真正开始走向实际行动的科研计划只有“磐石”和“铠盾”。为了完成两个大型基地的修建,除了从陆军各大集团军中抽调现役工兵旅高技术官兵,人民军总参谋部还从全国的民兵预备役、武警部队当中,抽调了近两万名志愿加入总参谋部直属的国防工程部队的官兵,又从全国四十多家建筑工程公司、中铁建设四大集团和中国路桥建设三大公司开展了志愿征兵活动,在29年12月份之内完成了国防工程部队两个师的构建,这支注定要被绝对保密的部队始终充满了神秘。

在成都和西安,两个国防师经过三个月的整合训练,同时等候总装备部订购的各种专用机械设备,1930年4月1日这一天,两个国防师正式授旗成立同时携带全部装备,一个开赴位于甘肃祁连山山脉之中规划好的“铠盾”科研基地,而另一个师奔赴青海西宁大通山,代号“磐石”的基地由他们修建。两个基地从地图上看相隔并不远,但中间相隔的山脉森林却形成了一条天然的隔离,本来就荒无人烟的两大建设场被反复清场之后,更加人迹罕至符合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