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无疆-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军方面也认识到,单纯依靠地面孱弱的防空火力是无法阻止德国空军肆虐敦刻尔克地区的,为此在3日夜间他们不再让防空火力各自为战,而是以一定规模的集结起来,以形成足够强大的弹幕,再结合英国皇家空军从本土飞来的防空战斗机,便可以达到预期的防空效果,当然他们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白天的撤离计划搁置,所有撤离工作都安排在夜间,否则在撤离的同时,密集阵型的官兵遭受到轰炸的损失是极其惨痛的。

现实的进展正如同英军的料想一样,如常到来的德国空军比第一次更小心了,护航的战斗机最先与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纠缠起来,与此同时其他轰炸机便四下疯狂起来,很早就疏散、隐蔽在简易防空洞里的联军仿佛一夜之间从地面上消失了一样,可他们抢修起来的建议防空洞实在太过于明显了,数十万的官兵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修好太好的工事,敦刻尔克港口区从空中看下去也就出现了一个个“老鼠洞”。

轰炸还是照样开始了,敦刻尔克地区既然能让希特勒忌讳到松软的土质、河流纵横不利于装甲部队作战,那也能让仓促构建起来的防空洞脆弱不堪,所以德国空军轰炸机落下的一枚枚炸弹还是很有效果的,被直接命中的顿时就被炸出一个个大坑,而且爆炸的冲击波也能让周边的防空洞出现坍塌,尤其是那些凝固汽油弹之类的燃烧弹,在地面上急速消耗了空气的同时,也拉出了有毒的滚滚浓烟、带来了炙热的高温,被熏得受不了的远征军官兵都逃出了简易的防空洞,远离那些火海。

两国空军间的战斗机空战依旧进行着,英国皇家空军在战机数量上的劣势很明显让他们无法掣肘德国空军的轰炸行动,让他们更为担心的是,一些德军的轰炸机根本没有携带什么炸弹之类的,它们反倒是飞向了敦刻尔克港区以及Y航道的近海海域,从高空之上直接投掷水雷下来,这种利用飞机布雷的方式的确新颖得让英军害怕,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德国到底还有多少厉害的军事技术可以玩弄他们。

坚持,德军和英军在敦刻尔克的战斗已经变成了一场比拼耐力的战争。

压力更小的德军中只有德国空军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因为他们的司令戈林是在希特勒面前保证了他的空军会消灭英法联军的,从3日白天的轰炸行动中来看,所取得的效果很好,却难以阻止英军在夜间组织撤离,幸好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及时出击帮忙,否则在八月三日的24个小时里,英国远征军最少也能逃出两万人。

因而,在四日这一天德国空军是发狠了,他们也如英国方面一样,无法预料这该死的天气可以将阳光灿烂的好天气保持到什么时候,所以必须抓紧一切有利因素大肆出击,争取坚持到天气恶化前的最后一秒。

而德国陆军方面的压力就是源自于希特勒,这厮的一声命令便让所有想要大肆屠宰英国佬和高卢雄鸡的陆军部队止步不前,与其说是让他们休整、接受补给、做好出击准备,倒不如说是让空军捞足功劳后才让他们上场,所以德国陆军的压力是源自于自己内心的渴望,渴望尽早的出击、横扫整个敦刻尔克,坚持的是承受住诱惑的煎熬,保证在收到出击命令的时候以最好的状态、最快的速度奔袭过去。

英国皇家空军也在坚持,他们坚持的是只要德国空军出动他们就出动,不管他们的努力是不是能够左右战争的走向,作为空军的他们就必须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庇护,与德国空军持续作战下去,即便是咬牙坚持。

英国海军是“发电机计划”实施的主体,他们需要在德国空军和德国海军潜艇部队所施加的强大压力之下,尽最大努力的完成好撤离工作,所以他们要坚持的就是不惧压力、不惧危险,将撤离工作坚持到英国陆军司令部叫停为止,当然英国陆军的日子是最不好过的,天上有飞机炸、地面上有虎视眈眈的德国陆军呲牙咧嘴、海上还可能会遭遇到德国海军潜艇袭击,对于他们的坚持则是对生命、对战争最终胜利属于他们的信念坚持,坚信他们都能回到英国。

双方都在坚持,英国方面几乎是在做最大努力的时候,德国方面还有很大的能力冗余,比如说此时此刻正在当看客的德国陆军,他们正对敦刻尔克地区三十多万的敌军虎视眈眈,在他们看来只要强势出击、铁壁合围,留给联军官兵的只有两条路,第一就是跳海自杀或者战死,第二条路就是弃械投降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第三帝国的希特勒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原本外界还一直揣测他对三十多万英法联军有恻隐之心,希望自己的手下留情能够换得英国方面承认战争失败,同时他自己也能做更多的工作以有利于最快占领法国。

但这种揣测终于被证明是空穴来风了,因为在8月4日晚上21点03分,敦刻尔克周边地区的所有德国陆军部队都收到了一条命令——之前“停止前进、就地休整”的命令取消。

无线电波以光速传递着,这道命令下达的同时,整个敦刻尔克地区的无线电活动便立刻频繁起来,尤其是德国陆军的装甲部队,每一辆坦克上都像共和国一样装备有无线电设备的他们活动起来的最大特征自然是无线电活动极其频繁了,而这一特征自然也能被英方获悉,法国方面的情报部门也及时向英国陆军发出了最高警报,原本要休整三天的德国陆军提前出击了,这对于敦刻尔克地区尚未来得及撤出的联军而言是最致命的坏消息了。

比利时军队已经投降,8月4日晚上23点,一支德国陆军部队便顺利通过了比利时军队的防区直扑敦刻尔克,古德里安的第十九军也成为最先向敦刻尔克开进的装甲部队,短短两个小时之间德国陆军就做出了反应,除了让英军感叹德军素质实在不错之外,当然还是德国陆军的求战欲望实在强烈。

岌岌可危的形势之下;英国陆军第3步兵师的师长蒙哥马利,终于像另一个时空的他一样站了出来,他让全师官兵全部乘车机动,除了让前进探路部队及时布置好路口引导之外,还让每一辆汽车只亮微弱的尾灯以为下一辆车提供行进引导,并让车队实行严格灯火管制,乘着夜色悄悄向行军,跳出包围圈后立刻构筑防线,连同他自己都深信这一次恐怕难逃厄运,第三步兵师已经全体将生死置之度外,全身心投入到防线构筑和准备战斗当中。

蒙哥马利的英雄之举可以看成是他的意气而为,也可以认为是他的军事才干,但唯一不可辩驳的事实就是,德国陆军出动后,敦刻尔克周边地区的法国难民也稳不住了,纷纷向港口区撤离,越来越多的平民、难民涌向了港口,拥堵的港口打乱了联军的夜间撤离计划,直到8月5日凌晨时分,当夜的第二批船只才得以离开了敦刻尔克返回英国,这样的一个耽搁,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已经做好背水一战的英国远征军和法军留守部队不知道,他们也毋需知道,因为此时此刻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鼓起勇气,迎接德国部队进攻而不往后撤退半步,否则他们除了投降之外,就只能葬身于大海。

第一百三十七章人死卵朝天

第一百三十七章人死卵朝天

“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

当德国陆军铁壁合围行动开始的时候,英国远征军留守部队就已经意识到血战已经在所难免,现在的他们只有坚守、坚持,任何的动摇和后退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不管是为了让更多远征军士兵得以回家也好,还是为了给以后反攻欧洲大陆留种也罢,背水一战的留守部队只能选择战斗,而且是勇敢的战斗。

时间走得太过于匆忙,它还没能让英军留守部队健全自己的防御工事体系的时候,德军已经开始如潮水一般强势压来,岌岌可危的敦刻尔克数十万军民生命安全顷刻之间便维系到了这些留守部队的肩上,他们除了要承受这强大的压力之外,在8月5日凌晨四点左右,还要承受住德军空前猛烈的炮击。

八月的夜空已经不是漆黑的一张黑布,星星点点、月光妩媚,水网密布、泥沼丛生的敦刻尔克地区并不闷热,原野上反倒很是凉爽,习习微风吹拂着沟壑纵横的大地,那夹杂着躁动与热血的空气中,士兵们很容易闻出一股杀气,浓浓的杀气。

在敦刻尔克的西面和南面,似乎要下暴雨了,一阵嫣红的色彩被摸在了天际,滚滚雷响拖出一声长长的“轰”鸣叫,很快这种特殊的雷暴便让敦刻尔克地区感受到了德军的这份热情豪迈,英军的防御阵地上最先迎来了瓢泼般的弹雨,德军装备的各种口径榴弹炮、加农炮、大口径迫击炮等火炮的炮弹都如同分文不值一般狠狠的砸在了阵地上,毫不停歇的爆炸连成一片。

地动山摇般的炮击中,韦斯利他们只能藏在很早就修好的防炮洞里,一个个都神情呆滞的给脑袋戴上一顶钢盔帽,靠在经过加固和防水处理的洞壁上假寐起来,德国人的凶猛炮击和超长的火力准备时间那是欧洲第一的,此次炮击估计没有一个小时是太小看德国炮兵了。

晃动、爆炸,爆炸、晃动,支撑原木是防炮洞稳固的根基,不过在猛烈的炮击中这洞顶上总能噗噗的坠落下被震落的泥土,韦斯利可以想象地表上的防御阵地此时此刻会成为什么样子,德军的炮击肯定能让防御工事面目全非,战壕、交通壕、伪装掩体、非固态碉堡等等,估计都快在钢铁风暴般的炮击中稀巴烂了吧。

正想着上面的情况,韦斯利的耳朵里传来了一阵从未听过的呼啸声,这种尖锐的叫声如同数百只哨子在天空吹响一样,尖叫的怪异声音中,韦斯利不解的看了看对面的乔治,又看了看自己的连长,两人都是一脸不知的表情,与此同时地面上传来了从未有过的强烈震动,防炮洞的门口也传来了一股很大的热浪,灼热的空气当场便让靠近洞口的几个士兵赶紧往洞内移,被热浪瞬间侵袭过后的他们,活像是一个个刚从火海里走出来的人一样,身上表露出来的皮肤都被烤红了。

“火箭弹,大口径火箭弹”

“什么?大声一点”韦斯利高声回应道,随后整个人都移往了连长的跟前,耳朵凑近到他的嘴边以便在这嘈杂的炮弹爆炸噪音中听得清楚。

“德国鬼子的130毫米轮式火箭炮”连长高声回应道,如此之近喊得韦斯利的耳膜直哆嗦。

德国陆军装备的130mm轮式火箭炮,是德国根据中德第一次军事技术贸易中的火箭炮这一技术大项,自行消化吸收后研发出的火箭炮系列之一,该炮的定向系统由19根无缝钢管组成,按上10下9排成两排,固联于箱形桁架上,每根定向管后上方都装有弹簧式闭锁挡弹装置和导电装置,火箭炮用汽车蓄电池作发火电源,并备有车外发射装置,当然该轮式火炮采用的是越野车底盘以强化机动打击能力。

这种火箭炮已经在德国对波兰的战争中应用过,所以哈罗德?欧文?安德鲁上尉非常清楚它的一些作战性能,比如配用的是130毫米固体燃料涡轮式火箭弹,射程在10公里左右,当然像这种火箭炮的初速超过每秒三十米、最大飞行速度超过每秒四百米、高低射界从零度到五十度等等,这些性能数据他便不得而知了,可从刚才的爆炸威力和强度来看,他可以判断出是这一型号的火箭炮在蹂躏他的阵地。

“要是德国人装备有大口径火箭炮,那就悲催了”

安德鲁没有担心自己连队的处境,反倒是担忧着敦刻尔克港区里,到现在为止都还在加紧撤离的远征军和难民,三十多万人拥挤在四十公里长、十多公里宽的狭窄区域里,平均每一平方公里上就站着27。7人,如此密集的人口密度,德军只需要用射程足够的火箭炮朝着敦刻尔克港口区发射像刚才这般密集的火箭弹,那后果会是什么样,安德鲁不敢想象。

对于灾难的恐惧,总会让人们刻意避免去想象这种灾难性的后果,试图从心理上给予自己暗示,暗示这种悲剧不会发生,但很多时候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因为安德鲁等人刻意不去想象的惨剧还是发生了。

德军装备的另一种火箭炮型号是300毫米的轮式火箭炮,这种只有十根发射管的超级火箭炮是德军代表当初费尽很多口舌才让共和国答应出售的,基本可以充当战略打击手段的火箭炮比以往德军所装备的列车炮射程要远、射速要快,而且机动性和隐蔽性都更好。

不可否认共和国在军售中的确有很大的保留,但即便这样德国人依靠自身军工实力的进步依旧开发出了一款很优秀的大口径火箭炮,这种300毫米的火箭炮单枚火箭炮战斗部质量便超过200千克、所含杀伤弹丸有效杀伤半径皆超过七米,而且这一火箭炮最小射程都是30公里、最大射程可达80公里,这些技术细节英法联军虽然不能知道,但从天而降的一枚枚火箭弹已经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了。

如同冰雹一般从天上纷纷扬扬砸下来的火箭弹战斗部,到达额定高度后就炸裂开来,战斗部内所包含的杀伤弹丸立马分散开来高速坠下,敦刻尔克港区内很快便像火山爆发了一般,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并不强大,但胜在杀伤弹丸数量实在太多、而且密集程度很大,所以连绵的爆炸当即让之前还繁忙不堪的撤离海域与港区陷入了一片火海,橘红色的火焰、滚滚的硝烟。

德国陆军的这一利器这才刚一使出,便当即以超强的威力和杀伤面积让联军撤离工作组的军官们惊愕得当即木讷起来,开战之前英法两国虽然加强了对德国军事装备的情报刺探,知道德国人从共和国买到了不少好东西,这其中就包括这些天把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打得毫无脾气的先进战机,他们也知道德国人有火箭炮这种武器,可谁也没想到德国人不仅有射程超远、威力巨大的加榴炮、加农炮、榴弹炮等,还有火箭炮这种大杀器可以覆盖撤离港区给密集的联军官兵和平民带来噩梦般的屠杀。

难以想象,自打空气中传来了那更为深沉的呼啸声后,安德鲁等人就已经神色黯淡了,他们知道德军果然没有放过用密集的火箭弹来屠宰他们的战友和战争难民,呼啸而过的大口径火箭弹用不着猜想也已经导演出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密集爆炸的火箭弹杀伤弹丸与密集的撤离人员相互作用,恐怕不少人都会在这惨烈的爆炸中尸骨无存或血肉模糊吧。

沉默,死一般的寂静里,连外面猛烈的爆炸声也成为了陪衬,士兵们的心似乎都已经飞到了十多公里外的海滩、港区上空,带着自己的好奇和关心,看看被密集的大口径火箭弹所覆盖打击后的惨景,那将会是什么样?士兵们紧紧拽住步枪、咬着牙,奋力去想,却又不敢想。

炮火还在继续,德国陆军的火力准备时间远远超过了安德鲁、韦斯利等人的预想,而且这凶猛的炮火就如同一支大扫帚一般,扫了联军的前沿阵地后又清扫敦刻尔克港区,反复来回之间竟然耗时超过了两个小时,两个小时的火力准备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上尉安德鲁难以想象。

黎明的曙光是在炮火的战栗中到来,密集的炮弹已经变得稀疏,不过之前长时间的猛烈炮击在整个英法联军控制地域上都留下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无数弹坑,一些水洼地带的弹坑还很“新鲜”,正咕噜噜的冒着热气,偶尔到来的一枚炮弹总能打破大地的寂静,“轰”的一声卷起泥浆和热浪飞射开来。

“准备进入阵地”

“准备进入阵地”

安德鲁大声的喊着,率先冲向防炮洞洞口准备出去,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