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无疆-第5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已经失去了大西洋舰队,作为重要盟友的大英帝国也已经到了灭亡深渊的跟前,美国要有一个和平的亚太以确保不会两头受难,也好集中精力投入到和纳粹国家的交锋中,所以哈克里与唐仁辉之间聊的话题也就是亚太和平,不管美国承认与否,共和国已经牢牢占据亚洲第一霸主地位,这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而一直以来,共和国都想将自己的周边地区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扯出一个“亚洲民族独立组织”的旗号并且经常打着“人道主义”的牌子,其实就是想把帝国主义势力在其周边的殖民地统统拔除,让共和国来代言亚洲。

所以,哈克里是相当清楚,共和国不会坐视日本战后快速崛起的,对于日本这个跳梁小丑而言,共和国现在顶多就是看在它们有众多的廉价劳动力可供剥削,一旦这头被打疼的狼重新复活,共和国肯定会一棍子打死,然后换一个亲华的政府来统治日本列岛,但这并不紧要,毕竟日本的军国主义重新崛起需要时间积累,共和国对日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渗透也需要时间完成,双方暂时都不会大动干戈,可共和国想要将美国撵出菲律宾,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

诚然,不管是哈克里还是罗斯福本人,他们都是美国国家利益的代表,殖民地多少也是一块不用太过于负责、却可以肆意盘剥的肉,更何况菲律宾群岛还拥有不错的自然资源,而真正拥有这些自然财富的却是一群落后的猴子,美国不想失去菲律宾,就像当初英国割舍掉海峡殖民地一样,会相当痛苦并且难舍难分,但共和国铁了心要取而代之,名曰是要让亚洲各民族都能获得民主与自由,事实上只不过是想让撵走美国,让自己统治菲律宾,除了扶植一个看似独立的政府、拉起一支战斗力几乎不存在的军队,一个像模像样的政府背后,全是为共和国利益最大化的谋算,而这就是共和国昭然若揭但却无可辩驳的理由。

美国难以割舍菲律宾群岛,就好比让美国政府逼迫洛克菲勒放弃菲律宾各油田一样困难,可一旦政府放言要毁了油田,洛克菲勒就不得不妥协,换而言之,共和国就是要逼迫美国放弃菲律宾,一旦不答应,共和国会非常愿意在美国正与德国激战正酣的时候,在菲律宾闹出一点动静出来,这样一来,美国可就容易悲剧了。

所以,哈克里向唐仁辉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和忧虑,在表述亚太和平对中美日等所有国家都利益匪浅的冠冕堂皇华语之下,隐藏的其实是他的妥协,只要共和国不在美国眼下的困难时期动手,美国肯定会在一些地方做出让步,比如说共和国很希望国际联盟从瑞士搬迁至亚洲来,只要美国出面支持,相信英国也不会反对,国际联盟成功迁移至亚洲,唯共和国所用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国与国的交往向来没有任何的人情世故,只有利益关系的犬牙交错,才能让彼此都找到一个互惠互利的共同点,否则冲突和战争将成为必然,好在共和国有所需、美国有所求,双方将各自手里的底牌亮一亮,相互妥协一番,未来一场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某国际事件,也就这般罢了。

用同意将国际组织迁移至亚洲来这个条件换取共和国不趁人之危,显然这个买卖对于共和国而言还并不怎么划算,美国人想要让亚洲保持一个和平的局面,让他们的太平洋舰队甚至有整体全部迁移至大西洋参战而毫无后顾之忧,那么就需要做出更大的妥协,或者用现实的利益来换取,而这恰恰就是此次到访重要任务之一的美国商务部部长盖德的任务。

哈克里结束和唐仁辉会谈的第二天,准备好好挥霍一番美国国库的盖德就和共和国商务部部长蔡英再次见面了,上一次双方是因为人民币汇率问题和中美贸易顺差而闹得不可开交,经过马拉松式谈判后双方才达成了共识,而这一次,要大出血的盖德自然赢得了蔡英的微笑,因为盖德至少要给共和国带来不少于50亿元人民币的贸易订单,从大型民航客机到万吨级散装货轮,从大型机械加工设备到军用战机,美国人会在共和国买很多东西,这是他们稳住共和国的代价,当然也是快速提升战争实力的方法。

由此一来,中美双方在两天间只谈利益、不谈空话的交锋,样样都毫不留情面,着实没有必要让外界知晓两国政府竟然是如此的“重利”,毕竟在外界看来,中美两国可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三十多年的经贸往来的背后,依然脱离不了利益的束缚,而如果没有了利益的捆绑,恐怕就不是今天这样一个局面了。

第二七一章 表明态度

第二七一章 表明态度

“北有清华,南有工大”,一个国家的工业经济繁荣昌盛,自然离不开它完善而又先进的高等教育体系,倡导“科教兴国”战略的共和国能快速工业崛起,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在于重视教育,尤其是与工业经济息息相关的理工科教育,作为共和国工业发展人才根源的中国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自然而然成为了共和国高级工程师诞生的摇篮。

中国工业大学在共和国工业始源地广西省,距离罗斯福总统访问的北京甚远,更由于行程时间安排紧张,所以罗斯福总统最终没有去中国工业大学参观,而是选择了清华大学,这座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共和国最强理工科院校之一。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褪去了冬的束缚,迎来春的气息,绿意盎然的清华大学数万学子在3月3日这一天迎来了远道而来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罗斯福,共和国国家主席张宇和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教育部部长阮华陪同前来,在参观校园风光后,罗斯福一行人又分别参观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听取了学校方专人讲述的科技创业园发展情况,在荣誉室里参观了该校自成立以来,历届学生所完成的优秀作品。

让罗斯福停留最长时间的,莫过于由该校土木工程专业七位学生独立完成的台北原油交易所主体大楼设计,这幢如今屹立在台北的最高建筑,每天都会迎来数以亿计的各宗原油交易,美国也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石油产出国之一,所以台北原油交易所也是美国政府很关注的一个对象,但令罗斯福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幢极其富有创意并且质量可靠的大型建筑,竟然是当年共和国清华大学里名不见经传的学生所作。

另外,罗斯福一行还重点听取了该校一名教授所介绍的,清华大学、共和国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八所重点高等理科院校,在共和国中科院土木研究院带领下,完成的青藏铁路修建中最难解决的冻土技术,中国人能在世界屋脊上修建铁路,而且自青藏铁路开工后,陆续还开工了新藏、滇藏、川藏等三条铁路的修建工程,共和国在土木工程方面的造诣,终于在罗斯福听取完目前还在建的世界最大水利工程三峡水电站的相关情况后,止不住的赞叹叫好。

当年为了走出金融大萧条的困境,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国内实行了不少的刺激经济政策,其中一条就是加大公共工程投入以拉动社会就业,也就是这么一条政策最终促使了美国人修建了曾一度令世界惊叹的胡佛水坝,但现在看来,和三峡水利工程相比,胡佛水坝实在太渺小了。

随后,罗斯福一行还细致参观了一个隶属于该校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专门研究人工智能,这可让罗斯福等人惊奇不已,要知道当年首先发明工业流水线式生产的可是他们美国人,并且还是从屠宰场宰牛过程中学来的,可共和国却将这一生产方式发扬光大,在众多工业生产领域被广泛运用,而现在,罗斯福在实验室看到了共和国正独立研究的一种新工业生产方式——无人化工厂。

从理论上来讲,一座工厂无非就是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加工设备,生产制造出符合设计标准的产品即可,实现无人化的生产和管理完全是可行的,但实际上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并不会太容易,深知这一点的罗斯福总统却惊讶的发现,该实验室已经在机械和电子的结合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那就是工业机械臂。

批量化生产中,有许许多多的工序内容都是重复而又单一的,工业机械臂完全可以充当人类的手臂,但却更为迅速的完成工序要求,比如说焊接,罗斯福就亲眼看到实验室里,如同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一般的场景中,那些不断做出重复性动作的机械臂就正给“汽车”安装零部件或往完成某一个焊接点,完成之后,“汽车”又被送到下一个加工单元继续加工,由始至终都没有见到一个工人。

人类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喷涌的知识让科技也像是爆炸式一样增长,日新月异的科技将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

自人类第一次工业**以来,人类所生活的世界就不断的被人类所改造,人类发明了轮船、飞机、汽车,当然也就有了机枪、大炮、坦克,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人类不停的科技创新,也正是因为这样,人类总是不断的以科技改变生活,却又以科技来毁灭生活,比如汽车的确是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但坦克却毁灭了多少家庭的幸福?

罗斯福看着实验室里的一切,便不得不让他想起了当年美国和英国为了世界经济中心而一较高低,工业的出现、发展与繁荣,似乎都在围绕“创造与消费”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就像人类向往蓝天一样,像飞得更高、更远、更快,便相继出现了热气球、螺旋桨飞机、喷气式飞机,而这其中便不可抑制的出现了“军用”和“民用”两种不同的类别,就像大型洲际喷气式客机和战略轰炸机一样,前者可以让人类在二十四小时内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洲抵达另一个大洲,就像罗斯福总统前几天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椭圆形办公室里焦愁着战事,而今天已经在共和国清华大学参观一样方便。

而战略轰炸机却只能带来毁灭,让交战双方可以隔着很远的距离打击敌人,战争不再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一样,彼此的对峙是线性的,即总有一条分明的战线标识出双方的实际控制范围与交火范围,可战略轰炸机的出现,让前方和后方的概念都模糊了。

所以,罗斯福在看到这样一个正研究着注定要在工业生产领域取得划时代意义的研究项目,不得不引申出许多的感叹,究竟是战争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还是科技的发展,导致了战争?罗斯福并不清楚,因为他的心思已经让实验室的一名在读研究生所拽住,这名临时客串实验室导游的研究生,说了很多让罗斯福不懂,却有些吃惊的话。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工业制造领域里,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都需要紧跟市场的需求而变化,无论是民用市场上的汽车、家电、飞机、轮船,还是军需市场的坦克、飞机、军舰、火炮等,市场需求的旺盛决定着生产制造的繁荣,而变化多端的市场要求,则让生产方式必须变得灵活而且高效”

“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重要措施,共和国航空工业三巨头,以及亚美、吉安、建设、北方等汽车工业名企,亦或者是长虹、海尔、康佳、联想等家电新秀,甚至包括中船重工等船舶且有,自动机床、组合机床,都相继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等方面赢得了企业的认可,从而得到了快速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而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理念——无人化生产。”

“根据权威统计数据表明,在在产品加工中,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其实牢牢占据着机加工总量的绝大部分,约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对多品种、小批量、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的加工,我们不可能采取自动化机床来生产,因为我们的企业需要赢得市场竞争,就要不断增加产品种类、缩短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所以我们的工业迫切的需要灵活自如、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自动化加工设备。”

“将机械和电子完美的结合一起,利用电力做驱动力、利用电子实现精确加工控制、利用高精度机械构件完成加工主体构成,这种最初想要采用数字控制技术进行机械加工的想法,一开始并不成熟,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并不突兀,晶体管元器件的出现让数学控制系统成为可能,采用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技术,安装有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加工中心得以问世,相继发展出来的数控加工机床,又连续经过了以集成电路为主要特征的硬件逻辑数控,和以小型计算机为核心的软件控制式数控,陆续都具备了直接利用程序自行加工生产的功能,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自动化也就成为了可能”

“因此,我们的实验室正在研究的课题就是柔性制造系统应用于汽车生产加工中的可行性,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最后的组装环节,而在另外的试验区,我们有各种类型的数控设备,比如数控铣床、镗床、拉床、钻床、车床等等,所有的产品零部件都是由数控设备自行加工,由工业机器人担负各个环节的衔接任务,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实现生产的监督和管理,进而完成‘原料进厂、产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的无人化。”

“简而言之,我们这个实验项目在众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就是希望在信息控制、过程管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让日后我们的企业成为以数控加工设备为主的柔性生产型企业,拥有更快的产品研发与生产周期、更高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产品环境和人机工作环境,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终于,这名正在导师带领下在机电一体化方向着重开展数控加工的研究生,简短而又令人称奇的一段话,让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醒悟了过来,刚开始他还以为这仅仅是一研究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实验室,在他想象中,无非就是让一些机器取代人力来实现其无人化的目的,的确如此,罗斯福却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样一种数字化的结果,机械和电子的完美结合就是数字化?他有些不懂了。

数字化是什么?逻辑编程是什么?计算机又是什么?一个个为什么都让罗斯福感觉到有些茫然,他不断在脑海中搜索,试图从美国目前的工业领域或科研领域中找出一些现象来符合这些词汇的特征,可他除了知道美国目前为止就只有一个半生不熟,并且还因为缺乏了英国人帮助的核物理研究秘密计划——“曼哈顿工程”,可就是这么一个凝聚美国众多科技精英的国家战略性工程,却压根儿就没有这些词汇,原子弹的生产需要数字化吗?罗斯福不知道,反正据说原子弹的威力很大,一两颗就效果惊人,可数字化引领出来的现实效益,却远远超过了一颗原子弹所带来的毁灭价值。

换而言之,罗斯福猛然发现,共和国众多工业产品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赢得良好的口碑和不可撼动的市场占有率,就是得益于他们拥有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机构在从事专门的研究,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在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支持,创新和发展由此变得紧密共存,以至于当罗斯福身旁的秘书告诉他,为了打造更为安静、更为可靠的潜艇,美国也需要从共和国进口那种传说中的大型数控机床,用于加工潜艇的推进桨,复杂的曲面利用传统手工机床实在难以加工,而且加工精度也达不到要求。

而利用数控设备,直接将原料安装定位好,编制好一段加工程序就可以,相比之下,罗斯福立马就明白了这件实验室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数字化”来实现自动加工,至于如何做到各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