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无疆-第5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朋友东条英机下台,昭和天皇就是想要让自己的臣子们不能沆瀣一气,彼此之间互有纠葛才会让自己这个渔翁真正的做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像今天这样的一个御前会议结果他是非常满意。

“既然刚才冈村宁次元帅已经表示军方的动员计划还因为涉及过多机密问题未制定成书面计划,而且军队动员所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也比较多,所以我希望下一次御前会议的时候,军方能够提交战争动员计划书以供共同商议、讨论”

昭和天皇此时此刻便开始收获他的利益了,先对已经小胜一把的冈村宁次再添胜意,转眼间他就立马提高声音的说道:“渡边正总理提交的政府动员计划书也是非常详尽、细致,各方面都考虑到了目前帝国的实际国情,以及未来大日本帝国的战略目标和必须经历的战争历程,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是周详细致,可见政府是狠下了功夫的,那么今天的御前会议我们就着重讨论一下政府的动员计划”

刚刚听到昭和天皇明面批评冈村宁次,暗则却是另一番赞扬,渡边正心里早已不是个滋味儿,但昭和天皇后来的这一番说辞顿时又让他眼前一亮心中坦然,扭头看了看昂首挺立像一只斗胜的雄鸡一般骄傲的冈村宁次,心里不禁暗吼一声——“小样儿,果然有种,咱们走着瞧”

第二九八章 何阳的烦恼

第二九八章 何阳的烦恼

和煦的阳光穿透了城市上空的薄薄云层,照射到了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的上空,沐浴在朝阳之下的机场早已是一片繁忙。

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的东京在古时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渔村,要不是德川家康将军在此设立幕府,后又在明治维新中被推翻,以往的江户称号随着明治天皇迁都至此,也随之变成了古代中国给予其藩属国首都称号的“东京”,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昔日明治天皇时期的东京市已经从一个农业国家最大城市,摇身一变,成为了亚洲排名靠前的复合型大城市。

1943年,日本政治改革之际,日本政府将原东京市改为了东京都,以前就是日本行政、立法、司法等部门集中的政治中心,更加集中在了官厅街一带,像千代田区、中央区、港区等就全部用于发展经济,而且东京同其南面的横滨、东面的千叶地区,直接构成的是日本经济最为发达的京滨叶工业区,昔日的纺织、造船、钢铁、机械制造等产业在中日经济合作之后,原有的产业更加进步,新兴发展起来的汽车、家电、航空等更是为东京的工业繁荣推波助澜。

素有“东京心脏”的银座以前不过是江户时代初期,日本银币铸造所迁移至东京后而得名,但真正让它繁华却是因为当年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地区遭受地震重创后,重建工作中东京市政府便有心仿造美国纽约的华尔街、共和国上海的南京路以及北京的王府井大街等等,在日本东京也缔造出一条具有浓厚商业氛围的街道,让它成为与“富士山、京都”齐名的日本标志性称号之一。

于是乎,在这异变的时空里,从那时候起银座这个长不足1200米、宽700余米的昔日银币铸造所工场所在地,在清理了地震所造成的废墟之后,一幢幢两三层楼高的建筑便傲然挺立起来,街道也仿效世界主流,有路灯、有绿化树、有红绿灯等等,而多年的发展与变化后,如今的银座已经变成了三条街道,主街道便是一条市政设施和绿化齐全的双向六车道,另外两条街道则是以这条主干道而平行布置,是纯商业步行街。

由此以来,紧邻着两条商业步行街的四排建筑,在多年来的发展中不断变幻着模样,但任凭时间的迁移都没有改变这些建筑本身的使命——商业,在日本与共和国之间展开经济合作之后,银座这片狭小的区域内顿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商贸大厦拔地而起,百货大厦、高级会所、咖啡厅、高级餐厅等等,银座很快就成为了亚洲又一个著名的商业区,两千余家各类商家涌入银座,将银座的商业氛围渲染得无以复加。

上千万的人口聚集在东京这座城市里,再加上日本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无心监管,银座的地价、房价飙升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也是无可厚非的,每一天都可以看到无数的豪华轿车如同起伏的海浪一样富有时间规律的涌入涌出银座,日本的富人们、高官们在这里挥金如土,金钱主义之下的奢华与腐朽都能在这里找寻到踪影,因而共和国的大量餐饮、百货等知名国际企业,也都在银座拥有自己的分店。

能够在银座开上一家小店,对于共和国的私人老板们而言,不光是拥有了一个包赚不赔的一个好买卖,还代表着能以华人投资商的名义畅行无阻的往来于日本,在娼ji合法的日本可以来去自由,无疑是让每一个中国男人都倍感欢喜,位于银座商业三区晨光大厦二楼的丽君地产公司老板何阳便是其中一人。

何阳是属于共和国新一代富豪的代表人物之一,当然这并不是指他的个人资产或所经营业务到底具有多么重要的代表性,而是因为他们这新一代的富豪是指1943年中日经济合作之后,借助亚洲两大工业国家相互经济合作而发家致富的人群,何阳在1943年也不过是一个山东青岛的家电超市老板,超市规模不大、流动资金也不多,但胜在何阳是共和国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大学所学专业就是工业自动化,所以对家电这一行是非常了解的。

中日琉球群岛之战还并未结束,毕业才一年的何阳就已经感受到了日本未来即将发生的大变化,因为日本这个国家、大和民族这个民族,是一个比较另类的群体,在它们的身上拥有许多不可解释的人类特性,何阳一边接过父母耗费一番心血才发展起来的家电超市,一边细心收集1943年共和国家电行业的各类信息,而当他在例行看报纸、找商机的时候,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则看似不起眼的消息——“中冶集团赴日考察”,那一刻他顿时就闻到了中日关系复苏的味道。

何阳知道,日本虽说曾经是亚洲唯一一个可以在世界排的上号的资本主义列强,不过日本的工业实力并不强,只是因为日本所对照的亚洲其他国家实在太弱,尤其是曾今的泱泱华夏竟然还是半殖民半封建状态,可惜后来复兴党崛起后就不一样了,快速工业崛起的中国率先跨入了电气化工业时代,而日本却在国与国之间“逆水行舟”般的竞争中,赢得了“不进则退”的荣誉,全面的落后共和国。

所以坚定的认为日本将来一定会与共和国改善关系,大力引入共和国工业技术和投资资金用以快速发展工业的日本,也将因为其八千万余的人口而存在一个巨大的商业产品消费市场,这样的一个大蛋糕岂能不让自己咬上一口?何阳当时只怪自己实力实在太小,将国内的超市、房产、车子等等全部抵押给共和国工商银行之后,他又借助共和国关于大学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毕业后三年内无息贷款的优势,又借了一笔贷款,一共筹集了100万元的资金,相当于后世700万的庞大资金,全部都用在了囤积货物上。

中日外交关系正式恢复至互派大使的正常邦交关系之际,何阳那价值近百万的家电产品已经从青岛装船出港驶往日本,在国内疯狂收购像吹风机、电风扇、电熨斗等实用且价廉的家电产品之时,何阳已经冒险来到了日本,那时候的日本还处于贸易壁垒保护状态,许多来自共和国的工业产品都因为巨额关税而价格奇高,何阳到了日本后,在东京、名古屋、大阪等五个日本商业繁华的城市,以低于征收关税后的家电产品价格和十余家日本本土商店签订了合约。

而当中日外交关系改善后两国经贸往来开始频繁,共和国许多商人这才闻到商机进入日本之时,还并未有足够多的共和国工业产品涌入日本改变日本的物价水平,而何阳在国内搜罗的近百万廉价家电产品,已经没有征收一分钱的关税在日本开始销售,同样的产品比以往征收关税后更低的价格自然能够引得日本家庭主妇们的哄抢,但实际上何阳所带来的产品售价仅仅是比以往的价格低了一成,这其中的巨大利润直接为何阳带来了近两百万的收益。

赚得自己毕业后第一桶金的何阳,并未打算并未在银行借贷款到期之前还掉贷款,他知道随着中日经济合作的深入,从共和国直接购买工业产品到日本贩卖的利润已经不大,而且被以昭和天皇为首的日本政府反复奴役中的日本民众,除了满脑子的军国主义思想,其实兜里并没有多少钱可赚,因此何阳将自己的目光瞄准在了日本政府身上。

在共和国国内一些比较重要的部门已经使用了以第一代计算机为核心的无纸办公,何阳也很想让日本政府用上共和国的一些高端电子产品,但国内政策却严厉禁止这种可能会导致核心技术泄露的贸易,但是在图片投影机、打字机、油印机等方面却并不禁止,而日本昭和天皇那会儿正疯狂的实行着政治改革,新成立的政府必然有大量的新办公设施需求,何阳想都没想就把之前倒卖家电的利润连本带利的三百多万元人民币,全部用在了购买办公设备上。

用金钱主义炮弹成功“干掉”了日本总务院总务部办公处主任后,何阳的办公设备顺利的成为利润首批入驻日本政府各大办公楼的机器设备,以图片投影机为例的先进办公用具的确让日本官员们感受到了高价格所带来的高技术含量是值得的,就连不久之前日本昭和天皇首次出席日本总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之际,在总务部办公大楼会议室里见到的图片投影机也都是何阳当时推销出去的。

受制于国土面积狭小,日本政府部门不多而且共和国的工业产品虽然在全世界都有“价格太高”的诟病之处,但性能稳定、先进实用的好名声却让何阳犯愁了,他把让日本各级政府用上了办公设备后,又算是大赚了一笔,偿还了所有银行借贷后,他已经有了5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要是在另一个时空,他已经是千万富翁,可在这时空的日本国内,没有投资项目的他却急得很恼火。

“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就在何阳痛苦的时候,刚完成改制后不久的日本新政府就大肆颁布了各种法令法规,从各个方面来振兴日本经济,而那个时候大量的共和国企业也相继涌入日本,利用日本的廉价劳动力和大量的法律空白大赚特赚,只恨自己当初就该创办一加工企业的何阳也来不及后悔,赶紧就在东京市郊租赁了大片的土地,稍加修葺之后便以“厂房”的名义出租、出售给了那些手工作坊或者代理加工厂。

购买土地并自行开发后出售所带来的利润顿时就让何阳感叹商机果然无限,多番花费重金从日本政府内部人员下手后,何阳终于比其他共和国投资商先行知道了日本政府将会重点打造京滨叶工业区的消息,这也就意味着现在还是一片沃野农田的土地,将来会被一片片厂房所代替,闻讯的何阳立马就在日本成立了一家名叫“丽君”的地产开发公司。

共和国那世界最强的教育系统可以让每年诞生大量的土木工程师、会计师,何阳的公司很快就从国内招募了一批人才并租赁了大量的施工机械设备,再直接向国内的建筑事务所购买了比较符合生产需求的各类现代化厂房建筑图纸,回到日本后不久,他就让“丽君”地产公司大肆购买土地、修建厂房,钱不够就大量向日本国内的银行借贷,反正自己顶着一个“华人投资商”的名义,不怕日本银行不愿意借钱给自己。

所以,在那一段时间里,“共和国投资者”色身份让何阳曾一度有了疯狂借贷一笔后就直接回国的想法,反正中日两国的关系还没有好到能相互引渡犯罪分子的地步,但何阳并没有违法犯罪,出国之前在办理签证的时候,出入境大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过自己“没事别惹事,有事别怕事”,共和国虽然在保护华人华侨的强硬态度和行为是世界闻名,但并不意味着会偏袒一个故意在海外犯罪的同胞。

何阳虽然没有打算过向日本国内的银行借贷一笔笔巨款后潜逃回国或直接流亡其他国家,但他的确也是疯狂过,当时疯狂大兴土木的丽君地产几乎向日本国内每一家银行都借贷了巨额贷款,而且在共和国国内,何阳也利用自己在日本拥有的丽君地产公司而借贷了许多资金用于在日本投资。

何阳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成了“亿万负翁”,他的丽君地产公司将从中日两国各大银行借来的贷款全部都用在了地产开发和土地囤积上,修建了大量厂房后还深感不足的他,大部分的资金都用在了东京市区内的土地囤积上,他相信这些土地有朝一日肯定会因为不断而来的房地产开发而变得“寸土寸金”,而真正用于修建房产楼盘的地皮并不多,因为他的丽君地产公司开发能力实在有限,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丽君地产公司囤积了数千亩的地皮,却仅仅在银座完成了一幢大厦的修建工作,而且还是与鼎鼎大名的共和国宏远地产合作开发,否则这幢22层的晨光大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让让实力弱小的丽君公司开发完。

那一段时间里,何阳最担心的就是中日经济合作遭到什么变故而中止,那么他所大肆举债之下囤积的土地也将不会真正升值,到时候来自于日本和国内各大银行的欠债都足以让他债台高筑,幸运的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他的丽君地产公司依靠很早就囤积的大量地皮渐渐强大起来了。

在日本这么一个土地狭小、人口众多的国家,房地产开发所带来的暴利是足以令许多人忘乎所以的,先行进入日本地产市场的何阳很聪明的选择了待价而沽,并未看到一时的土地价格上涨就抛售手中面积有限的地皮,而是选择了与共和国国内开发实力强大的房地产企业合作,他自知丽君地产公司没有开发大型楼盘的实力,所以就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资本,直接诚邀国内实力强大的开发商合作,一方渴望楼盘、一方渴望土地,双方各取所需之下,日本国内就有了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开发商们都拼死拼活的不断修建房屋,但房价却依然不断上涨。

好不容易挣钱的日本民众越发的对房子问题吹捧起来,因为对于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城市里的日本人而言,在城市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俨然是最起码的需求,尤其是日本年轻一代人,想要结婚,如果没有房子那是绝对不行的,如此以来,以“分期付款”为代表的超前消费经济模式在日本国内很快盛行起来,日本工薪一级很快就选择了这种看似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时期里让他们得益的方式购买房子,但何阳的心里却已经非常清楚,日本的这种泡沫式经济是极其危险的。

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式膨胀发展所带来的危险都已经让何阳这么一个共和国理科生感受到了危险,但实际上就连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希特勒都在经济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希特勒曾说过——“一个国家并不应靠表面的价值来维持国家生活,而是要靠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而也只有生产才能赋予货币以价值。生产才是货币真正的价值所在,在银行的保险箱里堆满黄金是没有意义的。”

希特勒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重心应该是在生产,消费与生产之间是繁衍相生息息相关的,但是如果让漫无目的的生产也变成一种肆无忌惮的投资,这就是极其危险的,就像何阳所看到的日本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一样,起因不过是中日经济合作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