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无疆-第7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真是可怜的娃,就一艘航母,稍稍出点儿问题就心疼的要死,奶奶个熊,早知道当初就该多订几艘,一支舰队弄个两三艘,反正海军不愁钱花,我看哪个舰队司令还愁没有航母用,只可惜啊,现在正在造的都是核动力航母,要快也快不起来,增加订单也赶不上趟!”

唐仁辉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站起身来便径直朝门走去,紧跟上来的葛洪和秦铭俩人也不问什么了,他们非常清楚这位雷厉风行的国防部长脾气,战区司令部肯定是不会视察了,接下来唐仁辉肯定会去防城港,问罪宋成豪倒是不会,同情同情倒是很有可能,一支舰队只有一艘航母,任务还多得忙死,第三舰队还真是怪可怜的。

刚刚飞完一个长途的国防部部长专机显然毋需紧急出动,从湛江到防城港很近,而且防城港的海军航母大修基地设施非常完善,南亚战区司令部为唐仁辉一行准备了一架中国寰宇航空公司设计制造的“大笨鸟”式偏转翼运输机,而隔着很远,唐仁辉就看到了这一奇特的座驾。

“我就说嘛,海军是从来不缺钱的,中印婆罗洲军事冲突,海军反应其陆战队战时的空运投送力量太不如人意,具有固定翼飞机速度快和航程远的特点,又能象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和悬停的偏转翼飞机成为陆战队采购目标,还没想到这么快,这款飞机军用型的编号就这么长一串了,看来寰宇公司的订单交付能力很强,海军的财力更强!”

“这飞机的确要比直升机好使,垂直爬升快、平飞速度高,比坐‘黑骑兵’多用途直升机还要舒服,更重要的是,它满载4。5吨的飞行半径也有近四百公里,保证很快就让你看到一脸苦逼样的老宋!”

秦铭的这席话尤其是最后这一句,这可是真正的一语双关,唐仁辉是什么人,自然心里很明白,看着冲着自己敬礼的俩人笑样,倒也忍下了这口气,回礼后很快钻进了机舱内,待“大笨鸟”偏转翼运输机缓缓飞离地面之后,机翼转为水平,飞机加速离开战区司令部,他这才自言自语道——苦逼?难道是说我别苦苦相逼?

第一五七章 小样儿

第一五七章小样儿

如果说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出现,为人类进入航空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航空母舰的出现则是人类对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军事用途的一个伟大尝试,在远比陆地机场狭小的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完成起降的舰载机,由于活塞式螺旋桨飞机重量并不大,倒是降落的技术难度高于其起飞难度,毕竟只要舰载机发动机尚可,航空母舰逆风高速航行,舰载机就能依靠自身动力完成起飞,而降落反而相对比较困难。(百度搜索《》,观看本书最新更新)

阻拦索、阻拦网、助降光学镜等等的发明与应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在航空母舰上的降落问题不再严峻困难,反而随着航空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航空发动机步入喷气式时代,喷气式飞机要想成为航母舰载机,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沉重的喷气式飞机在条件有限的飞行甲板上完成起飞,这一问题成为了制约喷气式战机上舰的关键所在。

弹射起飞、垂直起降、滑跃起飞,三种方式成为了当年共和国海军决定将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所装备的活塞式螺旋桨舰载机全部更换为喷气式战机,必须选择其一的起飞方式。

斜板滑跃起飞的方式自然是最为简单和成本最低的,这种起飞方式是利用惯性原理,当舰载机以一定的速度被斜板形成抛物线运动,飞机即可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在陆基跑道上类似的加速,当然从空气动力学考虑,斜板赋予了舰载机一个比陆地机场跑道滑跑之时更大的初始迎角,较大的迎角可以为飞机带来不错的升力效应。

所以,不难看出斜板滑跃起飞的方式不会受到外力影响,只要舰载机具备一定的短距离起降能力,借助呈一定角度的斜板就能完成滑跃起飞,对于这样一种低成本的起飞方式,共和国海军也曾寄托了较大的希望,毕竟根据物理法则,斜板角度越大,那么舰载机的起飞效果就越好。

后来经过研究发现,斜板滑跃起飞技术中惯性运动的抛物法则,直接决定了飞机的加速能力和加速距离,斜度为10度的甲板,可以让推重比只有0。5的喷气式舰载机滑跑距离比陆基跑道起飞节约53。76%,让推重比0。8的节约59%,而如果斜板的角度为15度之时,推重比达0。8的喷气式舰载机只需要陆基跑道正常滑跑距离的三成许即可完成滑跃起飞。

随着研究的深入,共和国海军还发现应用斜板滑跃起飞技术,可以大大缩短航空母舰的设计建造或改造周期,因为它毋需让航母必须采用蒸汽动力,而且共和国当时已经在燃气轮机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蒸汽动力唯一的优势就是使用价格低廉的重油,不过对于需要反复加减速和高速巡航的航空母舰而言,燃气轮机还更有省油的优势。

柴油机需要燃烧轻柴油,蒸汽轮机使用重油,而燃气轮机则可以使用柴油、煤油和重柴油,加上舰载机使用航空煤油,共和国海军当时想要的是航母战斗群只需消耗两种燃油以便简化海上后勤补给,因而航空母舰要是采用蒸汽弹射起飞方式,就注定了航空母舰必须采用蒸汽轮机动力消耗重油和航空煤油,而如果航母战斗群其他战舰采用燃气轮机技术,则后勤压力就相对较大了。

更何况,斜板自重并不大,远比蒸汽弹射器组轻了许多,四组蒸汽弹射器的总重量是斜板的数倍,当初许多人还怀疑采用斜板会不会造成航空母舰无法搭载重型舰载机,可中航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随着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应用于世,重型舰载机也能在航空母舰上具备较好的短距离起降能力,斜板滑跃起飞不是难事。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起飞方式,蒸汽弹射方式是利用弹射器赋予舰载机一个起飞的外力,帮助舰载机从容起飞,而斜板滑跃起飞倒是可以缩短起飞距离,然而它却是要求舰载机必须自己够给力,起飞推重比够大才行。

因而这样一来,弹射起飞是为难航母,而斜板起飞是为难舰载机,相比于前者,共和国海军认为,航空母舰搭载舰载机就是为了完成各种任务的,如果在起飞阶段就让舰载机消耗了太多的油料,有时候甚至不能满负荷搭载武器出击,那上舰还有个鸟用?更何况当时共和国海军已经要让航母战斗群作战体系化和信息化,预警机、攻击机乃至很少上舰的专用反潜机,这些飞机可不会像舰载战斗机那样拥有变态般的高推重比,它们又该如何上舰?

共和国海军显然不会接受一艘没有反潜机、没有攻击机甚至没有预警机的航空母舰,光搭载数量极少的一批高推重比舰载战斗机有什么用?除非这型战斗机是超强的全能型舰载机,既能扮演预警机的角色,又能担当对海对陆攻击,甚至能反潜,但有这种可能吗?

当然,共和国直升机航空工业的水平毋庸置疑,所以有人既然未来的导弹巡洋舰、驱逐舰乃至护卫舰都要搭载反潜直升机,那么采用斜板起飞的航空母舰为何不可呢?而且共和国航空工业可以很快提供多款优秀的直升机平台供海军选择,预警、反潜等等都能以直升机作为平台,只可惜的是,海军认为再大承载能力的直升机,也不能替代固定翼预警机的快速性,单靠预警直升机为航母战斗群提供中近程预警,还不如让航母战斗群多增加一至两艘装配相控阵雷达的战舰,甚至可以为航空母舰配置相控阵雷达。9v k 。 首发

斜板滑跃起飞如此之多的优点和些许不足,都让海军给格杀了,作为三大起飞方式中最不靠谱的垂直起降显然更加不能满足共和国海军的胃口,开什么玩笑?航空母舰可不是两栖攻击舰,海军可以考虑为两栖攻击舰配置可以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以扩大攻击范围和效能,但肯定不允许要担当重任的航空母舰采用垂直起降,光是搭载数量之少、起飞准备时间之长、单机有效载荷之少、攻击范围之小等等特点,就足以让海军秒杀航空母舰采用垂直起降方式,有直升机航母之称的两栖攻击舰倒是可以例外。

由此一来,共和国海军自然而然选定了弹射起飞这种方式,从一开始的橡胶弹射、液压弹射乃至到后来的火药弹射,共和国海军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研究各种可行的弹射方式,最让共和国海军感到灰心的一次是对火药弹射器的全尺寸工程机模拟弹射实验,那一次实验共和国海军司令陈绍宽都亲临现场观战,但火药弹射器糟糕的表现着实让他当即呆若木鸡。

当时实验的火药弹射器采用并不完全闭气的c型汽缸,发射药安置在沉重的活塞上,让不断燃耗的火药持续的推动活塞产生推力,让发射药稳定燃烧这一块倒是可见共和国当时化工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但可惜的是在实际试验中,火药燃爆的震动和冲击过载实在惊人,燃烧之后对汽缸的烧蚀以及释放出来的有毒气体更是让人哑然,真要是装配在航空母舰上长期使用,那对甲板作用人员的身体伤害可谓不小,更何况这样的弹射器完成一次之后就得花费很长时间清理汽缸,再次弹射准备时间过长。

火药弹射器的失败一度让当时的共和国总装备部海军装备研究所及其众多科研单位心灰意冷,可意外之喜终于发生了,一位回家途中恰好看到自来水管爆裂开来,高压的自来水猛然直窜天空的科研人员,从自来水喷涌而出之间有了灵感,回到家中,他径直冲进单身宿舍里的厨房,猛地一下扯掉了液化气罐的输气管,倏然之间打开了阀门,加压密封在液化气罐内的天然气猛地喷射出来,那嘶嘶的声音更加刺激了这位科研人员的灵感,关上阀门后,他门都忘关便直奔研究所,次日便赶到了郊外的一家工厂蹲在一个蒸汽锅炉前,一看就是四个多小时。

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的时候,蒸汽弹射器的想法已经横空出世,虽然蒸汽弹射器最早的确是由英国人发明的,但这位科研人员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了创新之处,而这一天刚好距离共和国海军首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炎黄”号正式服役成军两年,海军在装备活塞式螺旋桨舰载机的航母才刚刚服役一年多时间就开始想到了未来要让喷气式舰载机上舰而不得不引发的大规模航母舰艇改装,乃至专门设计一款新型航空母舰。

1933年2月3日,共和国海军代号“323”工程正式启动,该科研工程先期科研投资资金就高达2亿元人民币,共和国海军希望能在两到三年之内看到可以全尺寸工程机,而直到1936年5月,首台真正意义上的大功率蒸汽弹射器才在广西防城港海军实验场正式开始首次实验,而也是从那一天起,共和国海军每一台蒸汽弹射组都是在广西诞生,因而海军每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弹射器组更换,大多也都是防城港。

春节之前就返回了防城港进行例行维护的第三舰队旗舰“世民”号航空母舰,是在2月5日被确定必须要更换四个弹射器组,得知消息的舰队司令宋成豪,第二天就直飞防城港而来,经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2月2日夜被送上船台的“世民”号航母经过基地专家组的连夜检查之后,发现长期在海外部署的“世民”号航母,过度使用弹射器组,虽然进行常规的修理和养护,四个弹射器组还都能继续服役使用一段时间,然而谁让第三舰队责任重大事务繁多,作为旗舰的“世民”号肯定不允许有朝一日在万里之外的海洋上出现了弹射器无法使用的状况,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自然是全部换新的。

海军不差钱,四个蒸汽弹射器组连同更换费用在内一共还不到五千万元,但在这关键时期,重新服役时间远比金钱来得重要,更何况在这二月至三月期间,第三舰队大部分舰艇都要进行轮换回厂维护保养,难道堂堂第三舰队竟要沦落到无舰可用的地步?

宋成豪很揪心,在防城港呆了几天时间便又返回了新加坡,按照惯例或者说是不成文的固定,舰队司令显然需要在春节期间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庆祝活动中,所以身心俱疲的宋成豪是奔忙于新加坡和阿巴斯之间,期间还曾飞赴了未来隶属于第三舰队的又一座海外军事基地——迪戈加西亚岛。

位于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亚岛,紧扼印度洋主要航道,北守阿拉伯海、西看亚丁湾、东眺东南亚、南俯澳洲与非洲好望角,这座面积27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岛在很长时间里都属于英国毛里求斯殖民地管辖,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英国人看到了和共和国联手合作的广阔未来,在亚洲民主国家联盟咄咄逼人势潮之下,英国人也知道这些在共和国势力范围周边的殖民地没法控制长久,所以与其让共和国以各种各样名义“解放”,还不如“拱手赠送”给共和国。

1947年1月1日,迪戈加西亚岛海军基地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按照规划,共和国海军投资20亿元人民币重金打造这一印度洋重要军事基地,将配置一系列的通讯中继、物资储备、舰船维修、兵员驻训等等设施,标志性工程便是迪戈加西亚岛航空兵基地那长达4200米的超长跑道,该跑道设计长度如此之长,倒不是因为方便“巨无霸”战略运输机降落,而是共和国第二炮兵部队的意见,他们希望能在印度洋上获得一个未来航天飞机的备用降落场,因而该跑道才要修如此之长,以至于空军也打算投资,以便在未来有条件驻扎一定数量的战略轰炸机。

迪戈加西亚岛对于共和国进一步军事掌控印度洋,保障中东地区利益,为将来将影响力稳步渗透进入非洲大陆奠定坚实后盾基础,所以作为舰队司令的宋成豪自然不会缺席错过大型军港的正式动工仪式,随后便马不停蹄的飞回位于湛江的南亚战区司令部。

2月24日下午,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唐仁辉上将乘坐的“大笨鸟”偏转翼运输机,经过不长不短的一段跨海飞行后平稳的降落在了共和国海军防城港基地的港口区里,较为开阔的地形足以让可以像直升机垂直起降的偏转翼飞机降落下来。

刚一走出飞机,唐仁辉就看到了眼睛布满血丝的宋成豪,没有穿着将服的宋成豪一身船厂工人装束,配合衣服上的点点油污,看来还真像是一个工人而不是舰队司令,有些惊讶的唐仁辉快步迎了上去,和更快伸手走过来的宋成豪握了握手,俩人都不禁打量了一下对方,“将军”和“工人”差别还真大。

唐仁辉嘴角微动,眼睛不断的在宋成豪的工作服上巡视,打量一番后道:“老宋,不是我说你,偌大一个第三舰队难道只剩你一个人了,怎么好端端一个舰队司令,跑来客串什么船厂工人?再说,你指挥打仗倒是个好手,修弹射器,你能行吗?”

“谁说我要修了,我这不是换了身衣服到更换现场一线去看看罢了!”

宋成豪摇了摇头,转过身指了指正躺在船台上接受大规模维护保养的“世民”号航母,还真别说,在海洋上驰骋开来气势如虹的航空母舰也有可怜巴巴的样子,被搁在船台上后才发现舰艇水线部位一下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防锈漆脱落,再加上整个航母的飞行甲板都已经被拆掉,维护现场有些忙乱,整艘航母再无昔日的海上霸气,倒像是一个累得不行的巨人,正趴在船台上享受难得的休息时光。

“看这样子,‘世民’号恐怕服役不了五十年咯!”

唐仁辉看到航母维护的规模竟然不输大修的盛况,倒是充分可见这艘航母在服役期间的疲劳程度是多么的恶劣,长期这么下去不提前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