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无疆-第8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希科尔斯,你看看这是什么!”

季莫斯科夫兴冲冲的冲进了第15步兵师师政委哈希科尔斯的办公室,这个设在地下师指挥部里的办公室比季莫斯科夫的都还要宽敞一些,季莫斯科夫不亲自来的时候,哈希科尔斯正在研究中国的《孙子兵法》。

“什么好消息?”哈希科尔斯最近也无聊得紧,看季莫斯科夫的样子就知道不会是坏事,所以赶紧将书合上,扶正了一下眼镜,接过季莫斯科夫递过来的电报单就快速看了起来,几秒过后,他,也笑了。

“来了,他们真的来了,他们真的要来了!”季莫斯科夫就像是要面见长辈的小孩似的,高兴得径直在原地踱步起来,连续走了几圈后,看得哈希科尔斯眼睛都花了。

作为一师之政委,是保证全军坚决听从指挥、坚决服从命令、誓死捍卫人民利益和国家主权统一的思想引导者和教育者,更是全师政治思想的监督者,哈希科尔斯并不年长季莫斯科夫多少岁,苏军参战这么多年,正统的军事院校出身人才已经死的差不多,他们俩都是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将领,但不可否认的是,哈希科尔斯要冷静得多,这也是他为什么能从一个连教导员一步一步走到师政委的原因。

“冷静,冷静!”

哈希科尔斯连喊了两声,瞥见门口有几个不谙世事的师部参谋八卦得很,赶紧站起身来怒气冲冲的走到门前,也不用呵斥。所有人立刻散去该干嘛干嘛,尔后他才一把将门轰然关上,快步走到季莫斯科夫面前,说道:“这个消息暂时不能告诉师部其他任何人。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来迎接他们,不能丢了伟大的苏维埃红军西南方面军第15步兵师的脸!”

“都这个时候了,还要个鸟的面子!”季莫斯科夫心里嘀咕了一句,但嘴上却很赞同的说道:“必须拿出革命军人最好的精神风貌出来迎接我们的友军,而且现在时间已经不多,我认为就让师警卫营梳洗梳洗再换身干净的新军装,由我们俩出面,亲自去迎接!”

哈希科尔斯沉默了。他皱了皱眉头像是想起了什么,赶紧重新拿起电报单看了看,这军部的命令很简单,让他们做好迎接中国陆军军事考察团。并且务必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哪怕将整个步兵师拼光,也得保卫这个观察团的安全……

“看着命令的口吻和内容,我认为他们一定是来看看我军与德军的交战前线状况如何的,肯定都是高级军官甚至将领级别的人物。考察考察交战战场形势也好利于他们尽快做好参战准备工作!”季莫斯科夫大胆的猜测道。

“不管那么多了,就按你说的办!”哈希科尔斯也顾不得太多了,军部的命令都说要好好招待,哪怕对方最终只来了一个人。那也得高规格接待不是,所以他拿起桌上的电话。一手叉腰,略略昂着头。对听筒大声的说道:“给我接警卫营……巴尔卡特中校,你立刻带领你的警卫营梳洗打扮换装,无比干净、整洁、体面、精神的在15分钟后集合,有重大政治任务!”

季莫斯科夫脑门一热,这哈希科尔斯还真敢说,把迎接一个军事考察团挂上了政治任务的名号,季莫斯科夫估摸着警卫营那边显然已经是鸡飞狗跳了,这样的任务要是搞砸了,被当场枪毙都是轻松的,否则,查祖宗三代底细、大搞政治审问和斗争都是情理之中的。

挂断电话后,哈希科尔斯也赶紧看了看自己的这身打扮,奶奶个熊,好像胡须太久没剔、头也很久没洗,整个人的军装都显得有些灰暗陈旧,赶紧得洗个澡修剪修剪顺带换身干净的,而看这架势,季莫斯科夫也赶紧溜走了,他也得精心收拾一番,否则这个不努力完成政治任务的大帽子一扣下来,那说啥也玩完了。

而在另一边,奉命赶赴巴拉绍夫进行侦查的第八机步师师属侦察营营长梁成少校已经高兴几天了,因为第五装甲师、第六机步师、第七机步师以及第二空中突击旅的侦查营营长都来了,各作战部队侦查兵力军事主官聚集在一起所组成一个军事考察团,已经连续考察了很多个地方,得到了很多详实的一手资料,而今天便是最后一个观察地点,且这个观察地点比较特殊,因为它距离战场很近,它就是霍皮奥尔河畔的小城巴拉绍夫。

从卫星照片上看,巴拉绍夫的规模很小,而从航拍图上看这座城市虽然看起来很大,但实际上就跟共和国一个普通乡镇一样,横竖各两条大道就构成了城市的全部,早就被迁走的几个食品加工厂厂区就构成了城市的不小部分,而且如今这些厂区道路、建筑等都因为战争的原因变得狼藉不堪,当然随着直升机机群的不断前进,俯瞰大地上那些触目惊心的弹坑,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战争的破坏力远比任何强制拆迁来得凶猛。

由于巴拉绍夫距离萨拉托夫并不远,直线距离都不超过两百公里,再加上通往巴拉绍夫的公路在战前就被苏联人破坏得不成样子,似乎是为了避免德军拿下巴拉绍夫之后依靠公路的便利长驱直入的杀到萨拉托夫而去,所以公路被认为破坏得根本失去了通行能力,当然又有战争方面的因素,所以公路和铁路都没法通往巴拉绍夫,只有坐直升机是最方便的。

“我很好奇,这驻扎在巴拉绍夫的苏军部队,是怎么得到萨拉托夫的后勤支援的?”

从第二空中突击旅抽调而来的“钢铁鸟”中型运输直升机机舱内,头戴防噪耳麦的第五装甲师师属侦察营营长马宁很是大声的问道旁坐的文辰勇上尉,文辰勇便是这第二空中突击旅的通讯和侦察连连长。

“卧槽。你那么大声干嘛,老子怎么知道!”文辰勇大声的笑骂道,周围的人也都跟着大笑起来,都指着自己的防噪耳麦。示意马宁不用那么大声,大伙儿都听得见。

马宁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一次的站起来透过机窗俯瞰大地,刚刚他所看见的公路和铁路,啧啧,简直就像是被超级屎壳郎给拱翻土了似的,到处都是巨大的坑洼或者泥土包,而且还不知道埋设了多少地雷。这敢情苏联人驻军巴拉绍夫,都是靠空运补给的?

“他们大概是通过内河航运吧,霍皮奥尔河通行能力很不错的!”

梁成没有怎么提高音量的说道,因为他正看着手上的战术平板电脑。根据不断在丰富数据越发逼真现实的数字地图显示,连接巴拉绍夫和萨拉托夫之间的公路和铁路虽然都没有了通行能力,但还有一条公路可以从萨拉托夫通到霍皮奥尔河的下游,估计苏军就是先把物资送到霍皮奥尔河的码头再通过船只直接运往巴拉绍夫,毕竟巴拉绍夫和河东岸的大桥也断了。反正都是要陆运转河运,怎么折腾都一样,当然重新修复巴拉绍夫至萨拉托夫之间的公路也是很有必要的,苏联正集结了上万平民和十余台工程机械避开他们设置的雷区。开始抢修出一条野战公路连同两地。

两架“钢铁鸟”中型直升机外加两架“制空鹰”武装攻击直升机,再有一架轻型通信联络直升机和两架侦查直升机。配上四个搭乘“黑骑兵”多用途运输直升机的作战班,这11架直升机所组成的直升机机群规模还是挺大的。密集向巴拉绍夫飞去的路上,自然而然会被地面上苏军部队所看到,而直升机飞得再快,显然也没有无线电报迅速,大规模的直升机机群还没飞到巴拉绍夫上空,还在剃胡子的哈希科尔斯就得到了消息,不得不感叹直升机机动的速度果然要比汽车疯狂得多,这才多大一会儿,就快到了。

哈希科尔斯并没考虑过,共和国第二集团军将军事考察团要考察巴拉绍夫的消息发联合作战司令部,再让联合作战司令部的苏军通信员转发到他们自己的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又再转发到第15步兵师所隶属的第四步兵军军部,再经过军部大佬们商谈商谈的一折腾,命令到达第15步兵师的时候,其实乘坐直升机的军事考察团已经飞了很长的一段距离了,对于时速绝对超过两百公里的短暂距离而言,自然而然也就是半个多小时的事情……

时间根本来不及了,哈希科尔斯赶紧把呼吸剃干净,刷刷的冲了个冷水脸后,澡也不洗了,换上勤务兵送来的新军服和军鞋军袜,麻利的折腾完就赶紧给季莫斯科夫打了个电话,几分钟后,季莫斯科夫就和哈希科尔斯两人开始“检阅”警卫营了,以前脏兮兮的战士们都因为有些营养不良显得面黄肌瘦的,这些天并没打仗吃得也稍好了一些,看起来精神头也不错,尤其是换了新的军装和军鞋后,ak47自动步枪也都给擦拭得干净,放眼望去还真比以前好看多了。

部队是准备好了,不过这时候季莫斯科夫才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军事考察团是乘坐直升机来了,这直升机在苏联军队中可是很难见得到的宝贝货,偌大一个苏联西南方面军都没有几架,而据说对方一口气来了十几架,这,这该往哪儿停呢?一拍脑袋,季莫斯科夫立刻就想到了一个好地方,巴拉绍夫毗邻霍皮奥尔河的东城区有一个工农广场,以前在斯大林同志进行全国范围内大清洗的时候,那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民审判场所,不听话的、心怀二心的资本主义分子们,不管是军人还是教师亦或者是工人,都统统拉到那里去枪毙,所以可以同时容纳数万人的这个濒河广场很大,应该可以停下那么多的直升机了吧。

“立刻通知东城区防守的第154步兵团,让他们立刻排查工农广场任何安全隐患,另外让通信连连长亲自调频,与共和国直升机机群取得联系,让他们飞往工农广场降落!”

“还有,让其他各部二级待命!”通信兵刚准备撒腿开跑,哈希科尔斯便紧跟着下达了一个命令,这时候了,千万得注意安全。

随后,季莫斯科夫便和哈希科尔斯分别乘坐上了两辆悍马,得益于中苏军事贸易而来的悍马军车不管是越野性能还是防护性都很不错,尤其是轰鸣声中咆哮奔行开来,那别提多酷了,而警卫营的官兵们倒没这么幸运,价格昂贵的悍马哪儿是他们能坐得起的,一个个赶紧跳上军卡,轰鸣声中卷起一袭灰尘,飞驰着向工农广场奔去。

车队刚一杀到工农广场,季莫斯科夫隔着悍马防弹车窗玻璃就看到数百苏联战士们正用各种方式在填补广场上的坑坑洼洼,折腾得整个广场都灰尘扑天,这个靠着河边的广场因为没啥军事价值所以幸运的没有被太严重的战火毁击,不过炮弹弹坑啥的还是比较多,经过上百苏联士兵们用砖瓦土石填埋之后,在嗡嗡声的直升机机群轰鸣到来之时,这个广场基本已经可以供不止11架直升机降落了。

第二六八章 巴拉绍夫之战(中)

直升机涡轮轴引擎轰鸣声震得耳膜生疼,高速旋转的桨叶扇起巨风、卷起沙尘,铺天盖地的迎面打来,呛得哈希科尔斯和季莫斯科夫俩人直眯眼,就差用手来遮挡一下这飓风般的强大气浪了。

11架直升机组成庞大机群自然还是现场其他苏军官兵们第一次看到,在此之前他们当中有幸看到过直升机的都很少,而现在就在眼前,嗡嗡声中一架接着一架的稳稳降落下来,即使灰尘漫天、声雷阵阵,但他们都目不转睛的盯着,生怕这些像是飞行怪物的直升机突然消失了。

最让他们感到好奇的直升机便是长相很怪模怪样的“钢铁鸟”中型运输直升机了,这款纵列双旋翼的直升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中巴车安装了两个纵列的直升机旋翼一样,刚一降落下来,周围的苏军官兵们就擦亮了眼睛仔细看着,正好看到近短形截面的机身头部也就是驾驶舱里的两名飞行员正冲他们微笑着挥手,几个还未成年的苏军士兵也跟着善意微笑挥手回应,而这一幕,恰好被不远处的第15步兵师宣传处摄影干事给拍摄了下来,这张照片也成为了中苏两军合作开端的第一张历史性纪念照片。

当然,机高近两米、长近十米的这款直升机自然有足够强大的肚量,它能够一次性容纳全副武装的44名士兵,或者是27名伞兵,亦或者是24副担架,如果是用来装运物资。近百个地板系留点可满足装运一套战术地对地导弹发射车或者两辆悍马军车的需求。

如此“肚量惊人”的直升机当它的货舱门向下翻开之后,在另一个角度的苏联士兵们终于窥见了这样子挺萌的直升机舱内情况,不过他们还没怎么看清,机舱内乘坐的中国陆军官兵们就起身离机了。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黑骑兵”多用途直升机是共和国向友好国家卖得最好的一款,苏联军队当中装备的为数不多的直升机当中“黑骑兵”外贸型就占据了绝大部分,所以这款直升机的到来苏联官兵们倒是并未表现出太多的稀奇,就算没有见过共和国自己专用的军用型,苏联自己也有这款直升机的外贸型、民用型等等。

而除了“钢铁鸟”中型直升机之外,最能赚足眼球的,当然非“制空鹰”武装攻击直升机莫属了。这款造型很奇特的直升机是最后降落的,其前后纵列式的座舱布局让整个机身都显得非常的娇小,深色的涂装和刚硬的外壳质感都让人感觉到一种强大,当直升机稳稳降落下来后。众人这才看清原来后座的飞行员貌似要比前座的飞行员(实则是武器系统官即副驾驶兼炮手)高出一截,原以为是身高原因,定睛一看才知道,后座的座椅似乎要比前座的高出近半米高度。

独特的座舱布局还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前后飞行员互不干扰的高低搭配可以让二者都有很好的飞行视野。而透过座舱,苏军官兵们就像是看到了外星人一样惊诧不已,座舱里的两名飞行员竟然戴着很大很大的一个球形头盔(飞行员头盔综合系统),尤其是遮挡住面部的那个深黑色玻璃罩子(飞行员综合显示瞄准系统)。简直就挡住了飞行员的面部,让人压根儿就看不见飞行员的样子。那飞行员能看见外面的情况吗?苏军官兵们相信肯定看得见,要不然人家是怎么飞过来滴?

而值得他们稀奇的地方还很多。比如说“制空鹰”武装攻击直升机那很奇怪的左右一对小展弦比短翼,翼下各有的两个外挂点上都挂着武器,火箭发射巢、多管速射机关枪等这些苏军官兵们多少还能算是认识,可有一架“制空鹰”的两个左右最外侧挂点所挂载的东西他们就看不懂了,咋一看,都像是四根肩扛式火箭弹联装在一起一样,可定睛一看,人家四联装的貌似不是什么火箭弹,倒是有些像大比例缩小后的防空导弹,防空导弹这东西,第15步兵师的军官中还是些人见过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前些日子没让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得逞,就是因为有中国人卖给他们贼贵贼贵的防空导弹在,莫非现在所看到的这东西,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机载防空导弹?(实则是反装甲导弹)

最能看懂的东西当然也有“制空鹰”武装攻击直升机肚子(机腹)下面的那35毫米自动供弹机关炮他们肯定认识的,黑粗粗的那个大家伙真要是发起威来,瞅准非正面狠狠轰击,连坦克都会被搞得稀巴烂,别说什么卡车、装甲车,防护做得不够好的碉堡都能被端掉,所以这样的大家伙被安装在直升机上面,见到此情此景的苏军当中不少有些见识的军官可就深思了,这东西要是成百上千的飞到了德军的装甲部队头顶上肆虐开来,那该是何其壮观的景象?

顾不得多想了,季莫斯科夫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个将军,校官倒是看见了不少,寻了一个军衔最高、官气儿稍足的,当然也是带头走向自己这群人的,季莫斯科夫就挪动脚步迎了上去,非常友好的和对方领头握了握手,能在这危难之际伸出援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