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一切安好-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得陛下的赏识和信任。”

林成忙道:“顾老爷过奖了,晚辈顶多只是有点小聪明,断不敢在您这位有大智慧的前辈面前得意的。”

顾贞观:“耳聪,目明,行稳,心静,是个有前途的孩子,倒是配得上清婉公主。只是孩子,你现在只有十岁,就打算带着公主去周游大清,老夫想问你,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你就要带着清婉公主,踏上你们的周游之旅了,你现在是否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想当年,老夫辞亲远游的时候年龄可比你大多了,而且,是独身上路,没有金枝玉叶要保护,可路途的艰辛还是使老夫常常生出‘断肠移破秦筝柱,憔悴江南倦客’的悲叹,而路途的危险,又常常令老夫如履薄冰,而你此刻当真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了吗?老夫有从陛下那里听说你和清婉公主此次周游的目的,和这三年来为了这个目的所做的一切努力。老夫心生敬佩,觉得晚生可畏的同时,也敬佩你和清婉公主的高洁。但老夫同时更期望你们这次周游能圆满结束,因此更担心你们会因为,不了解外面世界的复杂艰险,而仅凭一腔热血闯世界,结果碰的头破血流,甚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老夫此次前来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想看看你对民间的了解有多少,至于武术学识既然能过的了皇上那关,想来也必是非凡卓然的,老夫就不再考核了。。。。。。”

顾贞观的话音未落就听见太监尖锐的声音:“清婉公主驾到。”

顾贞观忙上前行礼道:“参见清婉公主。”

安好忙避开了顾贞观的行礼道:“顾老,快快请起,安好无德无能的断然当不起您的大礼。”

顾贞观起身道:“公主金枝玉叶的,老夫一介草民,能得您接见已是万分荣幸,这礼是断然不能废的。”

安好知道,有宫里人在场,顾贞观就算是再洒脱不羁礼,也是要做做样子的,以免落人口舌,于是对周围的宫女太监道:“你们都下去吧,本公主,与顾老,林成有事相商,不得进来打扰。顾宁把你手中的画卷放在桌上,然后去帮本公主看着他们,有谁不老实的,按宫规处置。”

顾宁轻放下手中的几卷画卷和其他宫女太监行礼告退。客厅里就只剩下了顾老,林成和安好。

这时顾贞观便恢复到了在“求索书斋”初见时的样子,对安好慈祥地道:“小丫头,几年没见,看样子过的不错,当年看你进宫前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再加上你的性子还真的不适合生活在那么复杂的地方,老夫还委实担心了一阵子,后来听见宫里传出的消息说你以为父母守孝的名义请求皇上封了你的清婉院,老夫的心才放了下来,同时很欣慰于你小小年纪的就知道不卷入宫里的是非圈子,硬是在暗潮汹涌的皇宫,为自己划出了一片净土。不简单啊,小姑娘。”

安好笑道:“顾伯伯过奖了,安好只是性喜清净而已,别的没想那么多。顾伯伯,这几年没见您,安好也牵挂的紧,如今见您老当益壮的,也就放心了,对了顾姐姐呢?该出嫁了吧?”

顾贞观道:“是啊,都做母亲了。你顾姐姐也常念叨你呢,当年你虽在顾府呆的时间不长,可顾府上上下下都已把你当成家里的一份子了。听说你好好的公主不做,偏要去流浪,老夫可被你吓的不轻啊,这不赶紧赶过来了。”

安好感觉到顾贞观长辈般的慈爱和关怀,心里暖暖的,轻柔地道:“劳您记挂了,安好是想与其在高墙大院里勾心斗角的生活一辈子,不如去外面天高地阔的走一回。顾伯伯您别担心,您看我连在高手林立的皇宫里都能活得称心如意的,何况在民间呢,再说不是还有成哥哥陪着我吗?”

顾贞观道:“小丫头,在宫里有皇上在背后罩着你,你可以活得称心如意的,到了民间到时候,天高皇帝远的,谁罩着你啊,那民间的水也许不如皇宫的深,但绝对比皇宫的水来的浑浊,再说了你的成哥哥还只是个10岁的小男孩,就算才学超群,也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安好:“是吗?顾伯伯,年轻的时候不也曾辞亲远游过吗?那顾伯伯和我们讲讲其中的艰辛危险吧,这样我和成哥哥也好,早些做准备。”

顾贞观:“也好,本来老夫想听听你们对此知道多少的,不过想来你们一个是居于深宫的公主,一个是呆在济南府的少爷,恐怕,对民间的事知道的极少,就算有所了解,也不过,就来自杂书戏文,间或是他人的口耳相传,知道的不会深,也不多。老夫就把当年远游中的所见所闻和你们说道一番吧,你们再斟酌斟酌是否还要去周游,或者需不需要再自多积蓄准备几年再出发,你们好好的掂量掂量己的称量是否够重。”

林成和安好齐声道:“还请顾老赐教。”

顾贞观于是把当年周游期间碰到的艰辛苦厄一一道来,林成和安好也仔细地听着,虽然顾贞观所提到的一些诸如地痞流氓,坑蒙拐骗,强盗山贼等等,在野史杂书上也有看到过一些,在电视电影中也见到过不少,但如今听亲历着述说,内心的震撼仍然很大,听着这位古稀老人的叙述,林成和安好甚至于可以感受到这一路上生命的渺小,仿佛随时可能被吐没在人心的流沙中,时间随着这位睿智的老者的回忆述说悄然流逝,等顾贞观述说完,客厅的光线已暗下来了。顾贞观看着还没回过神来的林成和安好,心想不会是被吓到了吧?

其实林成和安好是在思考如果他们遇到了这类困境该怎样突围,等一一想到对策,回过神后,林成和安好相视一笑,彼此眼中都是坚定和跃跃欲试,于是对顾贞观行礼道:“谢谢您的提醒,虽然路途艰险重重,然人生难得几回搏。所以晚辈仍然要去风风雨雨地走一回。”

顾贞观道:“好,好男儿志在四方,刚刚看你们神情坦然从容的样子,想是你们纵使碰到了那些个困境也能从容以对,那老夫也不多加阻拦了,只愿你们能得偿所愿,如若你们得偿所愿将不仅仅是你们的福气,也会是天下苍生的大幸。老夫期待看见你们将你们对皇上所说的梦想一一实现。老夫,已是半截入土之人了,也帮不了你们什么大忙。只是这大半辈子过来了,多少结交了些朋友,当年辞亲远游的路途中也结交了不少朋友。”然后顾贞观解下了这些年从未离身的一块玉佩送给安好道:“这方玉佩是我的信物,那些朋友看到了这方玉佩多少会给你们些方便,也许危急时刻还能救命,还请公主不要嫌弃,收下吧,这也是老夫的一点心意。”

安好知道这块玉佩切实将会对自己和林成接下来的周游有些帮助,便也不再客气,恭敬地接过后对顾贞观深拜道:“谢谢顾伯伯,顾伯伯,安好也有几幅画要送给您,还请您不要嫌弃。”

顾贞观道:“小丫头的丹青,可是无价之宝啊。老夫定会珍之爱之,怎敢嫌弃?就是桌上的这几幅吧。”

安好道:“是的。‘

顾贞观小心翼翼地一一打开画卷,总共有四卷,第一卷是自己的在‘求索书斋’看书的情景,第二卷是小女儿刺绣图,第三卷则是自己,妻子和小女儿的全家福,第四卷是顾府众人送别安好是的情景。

☆、第二十八章 周游准备6

林成和安好恭送走顾贞观之后已是深夜了,安好和林成并肩走在小径上。此刻夜色温柔,夜月含情。林成和安好放慢步子,静静的行走在这花香盈袖的小径上,尽管心中有千言万语,但在此刻都在晚风中化成了唇边的一抹微笑。步经小亭,两人不约而同的步入亭中,相视一笑,安好明净的双眸中清浅的波光荡漾,有如晚风轻拂过林成的心湖,涟漪荡漾。

林成:“安好,当年你入宫之后,我只听说你被康熙认为义女,册封为清婉公主,之后就杳无音信了,当是要不是爷爷安慰我说,宫里宫规森严,是不可能老有消息传说来的,除非事情重大,既然没有消息传出来,那就证明没什么大事发生在你的身上,我才稳住自己的心神。不过还是常常忍不住的会担心,安好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呢?刚刚顾老有提到说你是以替亲身父母守孝的名义把自己隔绝在宫里的是非圈子之外的,但我总觉得没那么简单,这当中肯定还发生了些别的什么事。”

安好也不打算瞒着林成,于是便把这三年来发生的事,一一说给向林成道来。林成认真的听着,随着安好的叙述,这三年来安好的生活场景在林成的脑海中渐次生成,林成的情绪也随之波动。同时因在安好的生命中缺席三年所造成的缺憾,也被慢慢地磨平。

当安好叙述完后,月已中天了,接着林成也把自己三年来的生活说了一遍。顾宁远远的看着安好和林成在小亭中促膝长谈。见天色已经越来越暗了,子时的钟声已经敲响了,便忍不住上前在距离小亭4米左右的地方驻足道:“公主,林少爷,夜了,这更深露重的,当心寒气入侵,染病在身,过不了几日,你们就要踏上远行的路途了,这时生病恐误了行程。”

安好和林成想想也是,便回去休息了。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十几天已过去了,明天就要启程了,这十几天里安好和林成一边为周游做最后的准备,一边谈天说地,日子过得充实而惬意,他们几经交流和修改,已经定好了初步的周游路线。安好和林成对即将踏上的旅程充满了期待,同时对也许今后很难再拥有的平静的日子也有些许留恋。这天傍晚,他们如往常般地在夕阳的余晖中携手散步在花园的小径上。

却看见顾宁匆匆赶来的身影,安好和林成对望了一下,不约而同的想到不会又是什么大人物要来访吧。思虑间,顾宁已行至安好和林成的跟前,行礼道:“清婉公主,林少爷,刚刚李公公传话说圣驾将在一个时辰内过来,还请公主和少爷做好接驾的准备。李公公还让奴婢转告公主说,皇上此次是微服而来的,一同前来的只有几名贴身侍卫,请公主和少爷,务必早些劝陛下回宫,以防路途不太平。”

安好道:“好的,我明白了。”

林成和安好规矩的恭立在大门口静候康熙的到来。内心有些忐忑,祈祷着明天就要启程了,希望这位康熙大帝不要在这关键时刻出现什么反复。时间过的那叫一个慢,终于远远的看见了一群人走来,尽管看不清楚他们的长相,但凭借这群人的队列和到来的时刻,林成和安好几乎可以肯定,那群人就是康熙一行人。于是忙调整好心态,将内心的波澜起伏掩起,脸上只露出了面见圣驾的惊喜和诚惶诚恐。

林成和安好刚调整好状态,康熙一行人,已行至大门口,安好和林成忙要按照规矩给康熙请安,却被康熙的眼神和摆手的动作给止住了。康熙越过林成和安好带着一群侍卫就往里走,安好和林成忙跟了进去,一路上,康熙摆着一副全然看不出情绪的脸色,脚步匆忙。安好和林成内心的不安越来越深,几乎快遮掩不住的流露出来,终于康熙迈步进了客厅,然后对周围的侍卫冷然地道:“你们出去给朕好好的守着门,朕与清婉公主和未来的额驸有事相商,没朕的吩咐,任何人不得进来打扰。否则杀无赦。”

侍卫们行礼告退,安好和林成都不禁在心里打了个冷颤。

康熙见侍卫都出去约莫一刻钟左右了,安好还是静静的恭立在一旁,一言不发的,怒道:“清婉公主,好大的架子,明日就要启程了,今日也不见你进宫来向君父辞别,如今朕亲自赶来看你,你既然把朕晾在一边,一言不发的。”

安好忙跪下谢罪道:“儿臣罪该万死,只是儿臣想到日理万机的皇阿玛已经因为儿臣的任性,增添了许多困扰,实在不忍看皇阿玛,再因儿臣的事分心了,如若儿臣进宫向皇阿玛辞别,想来皇阿玛一来得抽时间接见儿臣,二来难免会忧心二臣即将踏上的未知的征途,皇阿玛又得为谋划儿臣的未来而费思量。况且儿臣现在是以养病的名义呆在这儿的,忽然进宫,恐难圆说。至于见到皇阿玛圣驾亲临,却一言不发,实在是因为,言语的苍白无力,实在难以表达儿臣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康熙听完怒极反笑道:“哈哈,朕的清婉公主,果真是口齿伶俐啊。外人听了也许还真会信以为真呢。”然后话锋一转道:“一派胡言,难道你不进宫来向朕辞别,朕就能不花时间思量你的未来吗?不管这么说,你是朕祭告了天地祖宗认下的义女,朕能对你不管不顾吗?你打算不辞而别,如此不知礼数,心无君父,只会让朕忧心的同时,更增添了寒心。因为朕是以养病的名义把你送到这里来的,所以这时你进宫,会难于圆说朕替你编造的谎言?你还真是为君父着想啊。可是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如若你心中有君父,就会找理由进宫来向朕辞别,而且名头也不难找,你只需说:‘心念君父,甚重,故进宫朝见’则可。因为苍白的言语不足以表达你对朕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那为什么朕从你的神态中丝毫感觉不出呢?难道是朕老了,糊涂了‘

安好忙再次请罪道:“皇阿玛,儿臣自幼缺乏长辈的引导,处事行为难免有不妥之处,还请皇阿玛宽恕。儿臣原本自认为自己以上的行为做法是可行的,直到刚刚听完皇阿玛的金玉良言,儿臣才惊觉自己行为的不妥,儿臣今后当铭记皇阿玛的教诲,纠正言行的偏差。”

康熙见安好真心认错,火气也去了大半,再加上安好,确实幼失父母,而进宫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义父的自己,又没指派嬷嬷去教导安好,安好不知道如何行事也是情有可原的。此外康熙也觉得刚刚的话说的有些过火,但由于今天在乾清宫整整等了一天,都不见安好进宫来辞别,心中竟然有了一种父亲被女儿漠视之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越来越浓烈,以至于心中的火气越来越大。

想到这些,康熙放柔语气道:“既然你能认识到自己做错了,并诚心悔过,朕这次就不计较了。朕此次前来,还想最后确认一下,你们真的决定了,明天就要去周游吗?这其中的艰难困厄,贞观已经和你们说过了,你们真的愿意经历你们本可以不经历的那种艰险重重的路途吗?”

林成和安好口气坚定并异口同声地道:“此志不渝。”

康熙道:“好,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的确与其把自己的生命耗费在作一些无谓的雌雄之争上,消磨意志。倒不如,风风雨雨地磨砺一回。在你们踏上征程之前,朕以父亲或则长辈的身份送你们几句话,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能谨记。第一句: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需防口。第二句:培养自己恒久的素养第三句:顺乎自然,但不可听其自然。”

林成和安好道:“谢皇阿玛(皇上)垂训,儿臣(林成)定当铭记在心。”

康熙道:“小丫头,你还记得你曾经向朕许下的诺言吗?君父期待你去践行你的诺言。这个玉佩是朕的信物,是朕与朕分布在天下的情报人员之间的信物。你们将来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有朕分布在当地的情报人员找到你们,如果你们将来有什么信件或者物品要给朕,就可以托他们交给朕。必要时也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小丫头这块玉佩你务必要保管好。”

安好忙恭敬的接过玉佩谢恩道:“谢皇阿玛恩典。”

☆、第二十九章 启程

这天安好醒来的时候,还是五更天,而林成则比安好起的还早,安好起来的时候,林成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安好穿上男装,将头发梳成清朝男子的发式,再用胭脂水粉,将自己的脸部的女孩特有的特征掩盖起来,化妆成小男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