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终极战争-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贝卡?”

阿利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显然,贝卡没有告诉我们原因,因此他做这些事情,肯定有很重要的目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至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阿利笑了笑,说道:“现在的问题是,在我们控制的所有恒星系中,没有一个恒星系足够庞大与复杂。”

“这……”

“在过去半年里,我去了我们控制的所有恒星系,包括德巴朗人的恒星系,最庞大与复杂的一个恒星系,只有十一颗恒星,而且主恒星很不稳定。当然,如果在主恒星内聚集足够多的星核,并且大量消耗恒星的能量,能够确保主恒星稳定燃烧数十亿年,但是次恒星的数量太少了,无法组成庞大的系统。别说是运行所有创造者掌握的科学技术,哪怕是运行我掌握的科学技术都办不到。根据我的估计,我们需要一个至少拥有二十四颗恒星,而且所有次恒星的质量都不小于太阳的庞大恒星系。”阿利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可惜的是,这样的恒星系,只存在与银河系中心附近。在第二家园附近,半径五千光年的区域之内,没有类似的恒星系。即便把半径扩大到一万光年,也只有一个这样的恒星系,而且控制着这个恒星系的是一个极为强大的智慧文明,我们未必能够将其击败。在十万光年范围内,有七个这样的恒星系。只是控制这些恒星系的,同样是极为强大的智慧文明,其创造者的实力比我强多了。”

“这么说,我们只能坐以待毙了?”

阿利勉强笑了笑,朝罗晋勇看了过去。

“没有合适的恒星系,就只能改造更多的恒星系,并且把这些恒星系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更庞大的系统。”罗晋勇叹了口气,又说道,“只是,这需要更多的时间,也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

“我们现在的资源不够?”

罗晋勇点了点头,说道:“远远不够。”

张小刚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问题就简单了。在找到合适的恒星系之前,我们得继续对外扩张,攻占更多的恒星系,而且尽量减少消耗,保存资源。只是,我们得首先解决掉欧诺万人。”

“我等下就去协助教授开启双向空间桥梁。”

张小刚点了点头,说道:“在欧诺万战争结束之前,我们得扩充军事力量,准备向更强大的智慧文明开战。”

楚天疆的眉头跳了几下,说道:“我们有这样的实力?”

“通过三场战争,我们已经证明,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去战胜那些看私强大,拥有更多恒星系的智慧文明。虽然教授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但是最好的办法,依然是攻占一个足够庞大与复杂的恒星系。显然,我们没有理由走弯路,也就必须做好这样的准备,让人类文明发展壮大。”

“可是,风险太大了。”

“有多大的风险,就有多大的收获。”

“老张……”

“老张说得没错,值得冒险。”阿利再次站在了张小刚那边,说道,“关键就是,教授提出的办法,不具有持续性。”

“什么意思?”

“用教授的办法,我们通过战争获得的资源,根本不足以维持战争消耗,也就不可能用来建立起庞大的系统。”阿利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只有夺取一个庞大的恒星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楚天疆愣了一下,随即就沉默了。

“这样吧,我们首先解决掉欧诺万人,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张小刚笑了笑,“不管怎么说,欧诺万战争持续的时间太久了,还有很多阿卡迪亚人与其他智慧文明,等着我们前去安置呢。”楚天疆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既然没有做出决定,那么在下次讨论的时候,还可以提出这个问题,说不定会有别的解决办法。

第一百五十七章 融合

阿利归来,对欧诺万人来说,就意味着末日来临。

在阿利回来之前,张小刚派遣了大量战士去寻找她,因此张小刚也加快了扩充军团规模的速度。

过去半年里,张小刚组建了八百多个军团,即便扣除飞往邻近恒星系的战士,人类文明的军事力量也已达到了一千个军团,也就是一千万名战士,而且所有战士都拥有九级复合星核与九级融合星核。

如果有必要,还能让部分战士获得聚合星核。

不是阿利不肯传授制造聚合星核的技术,而是人类文明现在掌握的资源,不足以让所有战士都拥有聚合星核。

即便是二级聚合星核,也需要一百六十二种星核。

也就是说,一名拥有二级聚合星核的战士,其占有的星核数量是一名拥有普通星核战士的一百六十二倍。

如果是九级聚合星核,需要七百二十九种星核。

武装一名拥有九级聚合星核的战士所消耗掉的星核,可以武装九名拥有九级复合星核的战士,或者是武装七百二十九名拥有星核的准军人,也就是为了维持联盟内部秩序而存在的警察。

显然,由拥有聚合星核的战士组建军团,需要耗费大量星核。

当然,人类文明不是没有足够多的星核。

在德巴朗人投降之后,加上陆续加入联盟的那些弱小智慧文明,人类控制的恒星系已经接近四千个。虽然在这些战争中,人类文明保留了很多智慧文明,并且给予了这些智慧文明广阔的生存空间,但是在一个关键问题上,人类从来没有做出让步,即所有智慧文明都得退化到自然进化阶段。

人类文明这么做,名义上是防止其他智慧文明成为威胁。

当然,这也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只是,在根本上,还是为了保护最关键的资源。对自然进化阶段的智慧文明来说,不但无法利用星核,也用不着星核。绝大部分自然进化阶段的智慧文明,只需要掌握可控聚变技术就能获得充足的能源,最多只是需要利用质能体制造宇航工具,或者是建造空间城市来扩大生存空间。

通过这个办法,人类文明获得了独占星核的权力。

事实上,这也正是人类文明需要的唯一资源。

按照张小刚的安排,人类文明的人口规模将控制在二十万亿左右。虽然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成为战士,但是至少能够武装十万亿战士,也就是组建十亿个军团。对于那些可以预见的战争来说,十亿个军团已经足够用了。即便按照用一个军团去占领与控制一个恒星系,而且留出一半的军团来准备发动下一场战争,只要能够武装起十亿个军团,人类文明就能够横扫整个银河系。也就是说,即便战争遍布整个银河系,而且人类文明多线作战,现在的人口规模也足够了。

这样一来,人类文明显然不需要太多的生存空间。

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恒星系,就能容纳二十万亿人。如果有十万亿人成了战士,在各个恒星系里执行战斗任务,那么剩下的十万亿人,只需要一个比太阳系稍微大一点的,普通的恒星系就足够了。

正是如此,在生存空间的问题上,张小刚非常大度。

在接纳了德巴朗人之后,张小刚就决定,向所有联盟内的智慧文明开放由人类文明控制的所有恒星系,并且要求所有联盟内的智慧文明开放自己的恒星系,确保联盟内的所有智慧文明能够自由往来。

说得更直接一点,只要遵守人类文明制订的社会规则,联盟内的所有智慧文明里的任何一个成员,都能去联盟内的任何一个恒星系生活,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就是劳动,获得生存所需的一切资源。

张小刚这么做,显然不是为了推动智慧文明大联合。

在他看来,与其让各个智慧文明在固定的恒星系里定居,还不如打乱这个秩序,让所有智慧文明都分散到所有恒星系里面,让不同的智慧生命在一起生活。虽然这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并非所有智慧生命都适合同样的生活环境,比如不同的智慧文明有着不同的文化与价值观,比如很多智慧文明的审美观都不一样,但是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而且算不上严重。由此带来的好处,则是非常实在的。这就是,在分散定居之后,没有一个智慧文明能够单独控制某个恒星系,也就不可能在与人类产生矛盾、或者是野心膨胀之后,能够对人类构成威胁。

其实,联盟内的智慧文明同样支持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如果一个智慧文明聚集在一个恒星系里面,那么在遭到突然袭击,恒星系毁灭之后,这个智慧文明也就彻底灭绝了。哪怕是在几个恒星系里面,只要最主要的那个恒星系毁灭,也会遭到重创。如果分散在很多的恒星系里面,情况就不一样了,哪怕有几个恒星系遭到毁灭性打击,甚至是很多的恒星系遭到毁灭性打击,只要有足够多的恒星系没有被毁灭,那么在这些恒星系里定居的智慧文明就不会灭绝,甚至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还有复兴的机会。

对那些依赖智慧文明的创造者来说,这显然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当然,对智慧文明里的个体来说,这也未必是坏事,因为这能让他们去别的恒星系,去争取自己的机会,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还能让他们认识到外面的世界,让他们获得更加广大的发展前程。

只是,这么做,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个后果。

这就是,智慧文明大联合。

用“融合”来形容,也许更加贴切一些。

虽然对于自然进化阶段的智慧文明来说,要想在生理上跟其他智慧生命结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文化、思想、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不同智慧文明之间的融合不会有太多的障碍。

其实,这样的影响已经显现了出来。

这就是,在人类中,已经有不少人受到了阿卡迪亚人的影响,认为阿卡迪亚人的身体形态与相貌最为优美。一些人甚至改变了自身的形态与相貌,转变成了阿卡迪亚人的样子,因为他们觉得这更加漂亮。此外,阿卡迪亚人的交流方式,也被很多人类所认同,并且得到了一些人效仿。

当然,张小刚在乎的不是这些。

在这个智慧文明大家庭中,人类是绝对的家长,而且只有人类在自我进化阶段,能够充分利用星核。

说得简单一些,四千个恒星系的星核全部属于人类。

问题是,开发这些星核,需要足够多的劳动力。

如果其他智慧文明都很强大,那么开采星核不是什么难事。即便只是质能体生命,也能够在宇宙空间里自行活动,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开采星核。问题是,其他智慧文明已经退化到了自然进化阶段,拥有的是肉体,无法离开所生存的生态环境,前往其他星体需要借助人类提供的宇航工具。更重要的是,他们只能用工具来开采星核,因此效率很低,根本无法与质能体生命相比。

张小刚明白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想办法解决。

在他看来,控制住联盟里的其他智慧文明,似乎比发动扩张战争还要重要。

这也可以理解。

在德巴朗战争结束之后,人类文明已经足够强大,在周边一千光年之内,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智慧文明能够对人类构成威胁了。对于一个强大的智慧文明来说,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外来敌人,那么最大的威胁就来自内部矛盾。只要内部矛盾爆发出来,那么再强大的智慧文明都会分崩离析。

事实上,这也是人类文明的惨痛教训。

用张小刚的话来说,他宁愿放慢扩张的速度,也不会让那些与人类共存的智慧文明对人类构成威胁。

要知道,在这个庞大的联盟中,人类的规模非常小。

组成联盟的一百多个智慧文明中,有半数以上的个体数量超过了人类,其中德巴朗人是人类的五十倍,阿卡迪亚人是人类的十倍。如果核心技术扩散,这些智慧文明随时有可能让人类文明灭亡。

所幸的是,只有人类文明需要用到星核,需要用星核来武装战士。

一千个军团,绝对不算少,至少在人类文明所处的区域,没有哪个智慧文明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千万名全部拥有九级融合星核的战士。即便是其他的强大智慧文明,大部分战士拥有的都是复合星核,只有极少数战士拥有聚合星核,而拥有九级聚合星核的战士更加少之又少。如果以军事实力为准,至少在一千光年的半径之内,没有一个智慧文明在人类之上。当然,如果把范围扩大到五千光年,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能否用现在的军事力量打赢下一场战争,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第一百五十八章 超级存在

欧诺万战争还在进行,虽然有很多恒星系里的欧诺万人选择了投降,但是等待他们的结局与战败没有两样。

张小刚已经下达了命令,绝不放过一个欧诺万人。

楚天疆找过张小刚很多次,希望他能够收回这道命令,给那些残存的欧诺万人一个生存下去的机会,至少应该让那些投降的欧诺万人活下去。可是他没能说服张小刚,而且每次都被张小刚说得哑口无言。楚天疆能够做的,只是跟阿利前往那些战斗刚刚结束的恒星系,搜集欧诺万文明留下的信息,把这个智慧文明所创造的文化保留下来,以这种方式来保存欧诺万文明。

当然,这么做到底有多大的意义,楚天疆也不是很清楚。

半年内,张小刚派出去的军团,攻占了所有欧诺万人控制的恒星系,除了极少数逃出恒星系,飞往其他恒星系的欧诺万人之外,所有欧诺万人都死于战火。即便是那些逃走了的欧诺万人,也未必能够幸存下来。原因很简单,在欧诺万人控制的恒星系附近,所有的智慧文明都已加入联盟。那些逃走的欧诺万人,显然不可能前往那些恒星系,因为在那里肯定有很多人类战士。他们只能逃往更加遥远的恒星系,至少在一千光年之外。也就是说,即便他们以光速飞行,也要到一千年之后才会到达目的地。显然,人类文明的扩张速度,肯定超过了光速。那些欧诺万人逃得再快,也不可能逃出人类文明的控制区域。对他们来说,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是在耗光全部能量之后,耗散在广袤的宇宙空间里面,成为三维宇宙空间背景辐射能量的一部分。

显然,这就是智慧文明战争最为残酷的一面。

不管个体有多么强大,在其文明灭亡之后,也不可能生存下来,所有个体的命运都绑定在了文明之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张小刚决定把欧诺万人赶尽杀绝,也是为了让楚天疆明白这个道理。

楚天疆很强大,拥有可以跟创造者媲美的实力,甚至超过了绝大部分创造者,可是他是人类的一员,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个体,如果离开了人类文明,他的强大没有依靠,只是无根的浮萍。

显然,张小刚要让楚天疆知道,离开人类文明,他什么都不是。

楚天疆知道张小刚的意图,更加清楚,张小刚是在用这种方式,让他在阿利与人类文明之间做出选择。

说白了,如果哪天张小刚要对付阿利,就必须借助楚天疆。

没有楚天疆的支持,哪怕罗晋勇搞懂了创造者的科学技术,人类文明也未必能够战胜阿利。如果楚天疆决定帮助阿利,那就更不可能战胜阿利了。只有拉拢楚天疆,张小刚才有足够的把握。

所幸的是,还没有到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

在这半年里,张小刚一直在扩充军团规模,并且新增了五百个军团,只是人类战士拥有的依然是九级融合星核。

随着最后一批欧诺万人灭亡,发动下一场扩张战争的事情也被提了出来。

张小刚做了充足的准备,而他挑选的,正是那个控制着离第二家园最近的庞大恒星系的智慧文明。

这个智慧文明被称为“埃拉姆”。

当然,这只是发音。在这个智慧文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