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第1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斗单位。

毋庸置疑,共和国爆发出来的战争潜力非常惊人。

问题是,这仍然达不到击败美国的最低要求,哪怕算上30个战斗单位。即投入250万地面部队,也只有击败美国所需最低地面部队的三分之一。

可以说,正是如此,共和国当局才会决定首先进军大西洋,而不是首先登陆美洲。

原因很简单,进军大西洋的目的是控制加勒比海地区,切断美国的海上生命航线,削弱美国的战争实力。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够控制加勒比海,就能以古巴为基地,对美国本土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从而最大限度的削弱美军的战斗力,降低地面战争的强度,从而用更少的地面部队击败美国,取得最后的胜利。按照天军的估计,只需要持续2年的高强度战略轰炸就能把美国的战争实力削弱六以上,将美军的战斗力降到最低限度,到时候只需要动用250万到300万的地面部队就能击败美国。因为在这2年间,共和国还能生产更多的船只与军事物资,加上提前囤积与盟国支持,所以到时候支持350万地面部队的难度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在共和国海军打到加勒比海之前,共和国海军陆战队不会登陆美洲大陆,而且关键不是中美州地区的作战行动,而是能否尽快到达古巴。

问题是,这并不等于可以撤走太平洋上的所有舰队与部队。

事实上,实际情况正好截然相反。

为了掩饰这个战略意图,共和国当局不但没有允许海军从太平洋抽调兵力,反而一再增强太平洋上的兵力。甚至在2061年底批准了进军瓦胡岛的作战计划,希望借此让美国当局做出错误的战略判断。虽然从理论上讲,在共和国海军进军大西洋之后,以古巴为基地对美国进行战略轰炸与战略封锁的意图就已经明朗化了,美国当局不可能看不出来,但是美国当局肯定不会忽视来自太平洋上的威胁,而且以攻占中美州地区,控制巴拿马运河为目的的话,共和国只需要出动50万地面部队,甚至再减少一点也有很大的胜算。也就是说,共和国有很大的把握打下中美洲地区,只是很难从中美洲地区北上进军美国本土。受此影响,共和国当局很有可能采取双管齐下的战略,即不确定主攻方向,而是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展开行动,再由美军的反应来决定以哪个方向为主。

正是如此,当时共和国海军六成以上的兵力都在太平洋上。

更重要的是,在这六成兵力中,占主要的是最重要的支援力量,而不是作战力量。

当时,共和国海军的11支作战舰队中,除了派往大西洋的3支之外,在太平洋上执行作战任务的只有4支,而且其中1支在马里亚纳群岛以西海域进行强化训练,顶在前线的作战舰队也只有3支,另外4支作战舰队中,有2支在后方轮番休整(主要是为战舰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另外2支在阿拉伯海与红海,支援中东战场上的作战行动。也就是说,当时共和国海军没有可以增派的作战舰队。事实上,派往大西洋的3支作战舰队中的2支就是从太平洋战场上抽调的,而另外一支也是从中东方向上抽调的。

与作战舰队相比,支援舰队的问题更加突出。

在进军大西洋之前,不管是在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还是在印度洋上的作战行动,共和国海军采用的都是同一套补给标准,即一支作战舰队配备2到3支补给舰队(具体多少由作战强度决定)。

这一保障标准的理论基础就是,战线长度在10000公里的情况下,共和国海军能够利用现有的力量建立起比较有效的前线保障体制,充分利用各种因素,确保前线作战部队能够获得足够的作战物资。在印度洋上,舰队可以就近从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与苏丹等国获得普通物资,重要军事物资可以空运,只有那些无法在境外获得、数量多得难以空运与陆运的物资才需要海运,补给舰队的压力相对较小。太平洋上,共和国海军的作战舰队则可以依托密集的岛屿,以及靠前部署的海上基地获得同样的保障,补给舰队的压力也不是很大。

问题是,到了大西洋上,这一套保障体制就行不通了。

虽然在共和国本土到西非海岸之间,有新加坡、斯里兰卡、塞舌尔群岛、马达加斯加与福尔斯湾等中转站,但是在这条长度接近20000公里的航线上存在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在亭可马里到福尔斯湾这条长度在8000公里左右的航线上,没有可以有效支持船队的中转中心。

从后勤保障的角度出发,这无疑是天大的灾难。

在进军大西洋之前,共和国海军将亭可马里当成物资转运中心,即从共和国出发的船队将物资运到这里,再由分别前往海湾、红海与东非的船队将物资运走,以此来提高船队的运输效率(这么做也能采用区域护航战术来提高护航效率)。进军大西洋之后,这种分段运输方法就不管用了。共和国海军有两个选择,一是将物资转运中心转移到索科特拉岛、二是在亭可马里到非洲的航线上设置新的物资转运中心。显然,这两个办法都有问题,前者会导致航线延长,降低运输效率,后者则需要巨大的投入,降低后勤保障效率。因为没有最佳选择,所以共和国海军没有改变运输方式,而是通过增设航线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即专门设立一条从亭可马里直通福尔斯湾的航线。这么做的问题也一样,会降低运输效率,投入更多的运输船只。

受此影响,在大西洋上作战的3支战斗舰队所需要的补给舰队的数量不是6支、也不是9支,而是12支,即便将补给舰队的活动中心设在拉各斯,将补给舰队的数量减少到6支,也需要补充10多支运输船队为补给舰队服务。

也就是说,跟随作战舰队到达大西洋的6支补给舰队只是个开始。

明白这一点之后,也就不难明白,海军为什么只向大西洋派遣了3支作战舰队,而且明确要求在击败美军舰队之前不得参与对地支援行动。

事实上,共和国海军是幸运的。

不管怎么说,在这3支作战舰队中,所有战舰都具有无限巡航能力,而且都是崭新的战舰,不但战斗力强大,持续作战能力也超过了其他舰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3支作战舰队的战斗力。按照战后的说法,在进军大西洋的时候,共和国海军耍了个小聪明,把世界上最强大的3支作战舰队派了过去。也就是说,表面上看,这只是3支作战舰队,实际战斗力却远远超过了账面数据。

拿第22航空舰队来说,编在这支舰队里的5艘“重庆”级航母都是在2060年11月之后服役的,其中3艘在2060年11月陆续服役,另外2艘在2062年的7月份陆续服役,全是最新的航母。与之前2个批次的“重庆”级相比,后2个批次都有所改进,第三批次增强了末段防御系统,并且加厚了甲板装甲(主要就是抵抗集束子母弹),而第四批次则通过采用单位输出功率更大的新式反应堆,在没有增加反应堆数量的情况下,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电力系统,也就因此成为了第一种装备“梅杜沙”防御系统的航母。虽然受基本条件限制,即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仍然非常有限,航母上的“梅杜沙”系统是巡洋舰版的改进型,拦截性能比主力舰型差了不少,但是作为一种划时代的战舰防御系统,有没有的差别要与有了之后的差别更加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梅杜沙”装到“重庆”级航母上,不但是非常大胆的尝试,还催生新一代航空作战平台,为海军航空兵迎来了新生。当然,从战术角度讲,这种改进的直接好处就是让航母获得了与主力舰一同行动的能力。比较可惜的是,第22航空舰队里面只有2艘装备了“梅杜沙”系统的航母,另外3艘都没有该系统,仍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绝对拦截能力。

当然,真正的主角还是2支主力舰队里的16艘“汉”级主力舰。

作为共和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得最多的一级主力舰,“汉”级总共建造了60艘(前面56艘属于共和国海军,且均在2061年底之前建成,最后4艘是应阿根廷要求,由共和国海军采购,在建成服役半年之后转交给阿根廷海军,均在2062年之后建成,且都在战后以低价处理销售给阿根廷,虽然这些战舰大都在2年之内陆续服役,但是受几次由主力舰主导的海战影响,分7个批次建造的56艘“汉”级总共有4种型号,其中最后2批16艘属于终极改进型号,海军内部往往将其称为“苗”级(第六批次的第一艘就是“苗”号)。与最初建造的16艘“汉”级相比,第四个型号的最大改进之处就是选用了最新一代900千克级电磁炮。按照共和国海军公布的技术标准,这种在2060年底才研制成功的新式电磁炮的主要改进之处就是采用强制冷却方式,配合更加强大的电力系统,将最大射速由每分钟30发提高到了每分钟90发,或者在最初10秒内投射30枚炮弹。这就意味着,与最初的“汉”级相比,第四个型号的火力投射强度提高了1倍,相当于将打击能力提高了1倍,除了能够以相同的方式打击2倍的目标之外,还可以选择在同样的时间内将打击强度提高1倍,以提高打击力度。

这个小小的改进,让主力舰队的战斗力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因为美国海军的主力舰仍然是“长岛”级,更加强大的“罗德岛”级要到2062年下半年才能建成服役,而且后面32艘“长岛”级与最初8艘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即主炮的性能指标完全一样,所以考虑到“长岛”级在中途岛海战中的实际表现,特别是双方在防御能力上的差距,完全有理由相信,美国海军4支主力舰队的战斗力不见得比第21主力舰队与第23主力舰队高多少,甚至比不上这两支主力舰队。即便在航空舰队方面,因为J…22的第一种改进型号,即J…22B(最初的称为J…22A)已经量产,而且最先装备的就是跟随第22航空舰队行动的第2视载航空队(下设6个航空联队,拥有各类作战飞机近千架,是共和国海军中规模最大的航空队之一,而跟随第22航空舰队作战的只有5个航空联队,另外1个航空联队被派往中东战场,参加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所以美国海军航空舰队的战斗力也比不上共和国海军。

正是如此,美国海军才在1月初向佛得角群岛增派了2个战术航空队,将部署在该地区的战术航空兵的规模由2000架增加到了3000架。仅仅数日之后,即共和国海军舰队从福尔斯湾开往拉各斯的时候,美国海军做出了向前线派遣4座海上基地的决定。算上这些海上基地上的航空兵,美军投入的作战飞机的数量超过了5000架。随后,在共和国海军与陆军采取行动之后,美军都会采取对应的行动。到1月底的时候,部署在大西洋中部的美军海上基地已经增加到7座(当时美国海军总共就只有8座海上基地,另外一座在东地中海),舰队则达到了6支(剩余的2支航空舰队也在东地中海),投入的作战飞机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500架(其中光是战斗机就有5000架之多)。

如此巨大的投入,几乎塞满了佛的角群岛西北方向上方圆1500公里内的整片海域。当然,这还没有算上美军投入的潜艇,如果把当时正在佛得角群岛以南海域活动的潜艇算上,美军几乎投入了全部海军力量的八成。毫无疑问,如此巨大的投入,足以说明美军对胜利的渴望程度。

问题是,共和国海军也同样渴望取得胜利。

按照前面的介绍,对共和国海军来说,这也是一次不能失败的战斗。设想一下,如果共和国海军输掉了这场海战,等于将西非战场上的20万陆军暴露在了美国海军主力舰的炮口之下,还等于输掉了整个南大西洋。到时候,美国海军有很多选择,比如南下扫荡福尔斯湾,堵住共和国海军进入大西洋的通道,还可以去炮击阿根廷,让共和国在南美洲唯一的盟国变成废墟。事实上,美国海军最有可能做的就是派遣舰队从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再向西前往澳大利亚,拯救摇摇欲坠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到了这一步,共和国海军毫无选择,只能让整在东太平洋上活动的3支战斗舰队全速赶往麦哲伦海峡,由此进入南大西洋,力求再次与美军决战。即便不考虑美军有没有胆量再次决战,就算没有,美军舰队也会退守地中海。准确的说,是去地中海支持中东战场上的西约集团联军。打到这一步,共和国海军仍然非常被动,只能向中东战场增兵,而且在没有办法直接打击美军舰队削情况下,用更大的代价来换取中东战场上的胜利。对美军来说,局面却比较有利,即可以趁此机会大做文章,就算不能拉欧洲下水,也能在中东战场上顶住共和国的战略进攻。毫无疑问,久攻不下的话,战争将再次陷入僵局,美国将获得梦寐以求的时间。

面对美军的巨大投入,共和国海军要想取胜,也只能增加投入。

2月初,在加快部署海上基地的同时,共和国海军做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将正在印度洋上活动的第41主力舰队与第43主力舰队派往大西洋,加强第六舰队(指在南大西洋上活动的舰队)的实力。

万幸的是,这2支航速达到70节的舰队只需要4天就能跑完12000公里的航程,从非洲大陆的一端绕到另外一端。可以说,如此高的航速、而且是持续航行速度,赋予了共和国海军更多的战术选择。正是如此,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共和国海军有意没有一次性投入全部力量,而是要借此试探美国海军,并且根据美国海军的反应来做出战术调整,因此共和国海军想在几个战场上同时取胜。当然,这种说法的理由并不充分,从动机来看,因为在共和国当局制订的战争计划中,海军夺取了制海权之后,西非战场上的陆军才会北上,要等到陆军攻占了摩洛哥之后,中东战场上的局面才会出现重大转变,所以共和国海军不大可能指望同时在几个战场上取胜。再从战术层面上看,从中东战场方向上撤走2支主力舰队,对该地区的作战行动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要知道,第41主力舰队与第43主力舰队都是以“汉”级主力舰为核心的舰队,战斗力并不差,2支舰队的炮火投送能力相当于10个陆军的炮兵旅,而且在打击某些坚固目标的时候,战舰上的450千克级与900千克级电磁炮具有陆军的200千克级电磁炮所不具有的强大威力。

此举足以说明,共和国当局做出了孤注一掷的决策。

道理很简单,只要打赢海战,陆军就能顺利进军摩洛哥,海军也能从佛得角群岛北上前往直布罗陀海峡,与陆军联手封锁这条至关重要的海峡,让中东战场上的西约集团联军不战自败。如果结果相反,那么共和国输掉的就不仅仅是大西洋上的一场海战,而是西半球战场上的主动权。

显然,换个角度,美国当局在更早的时候就做出了同样的战略决策。

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军作战舰队的航行速度并不慢,航空舰队也能以70节的速度持续航行,而从东地中海到佛得角群岛海域的航程仅仅只有7000多海里,在东地中海上活动的2支航空舰队只需要2天多就能到达佛得角群岛海域。

到2月中旬的时候,双方在以佛得角群岛为中心的海域上投入了13支作战舰队。

如果算上双方海上基地的模块船,还有潜艇、两栖战舰、补给舰、运输船等等,在这片面积不到5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里,集中了大约1500艘、总排水量超过1亿吨的各式各样的舰船,相当于每3300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就有1艘舰船,而3300平方公里不过就是半径30多公里的圆面。由此可见,双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