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上面的人?”

李存勋点了点头。”具体安排,我会在确定下来之后告诉你。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商量着办。”

裴承毅苦笑了一下,知道李存勋说的是客气话。作为军情局长,李存勋没有任何理由与总参谋部的作战处处长商量着办。思索一番,裴承毅问道:“这是军情局的意思,还是元首的意思?”

李存勋笑了笑,说道:“这很重要吗?”

裴承毅也笑了笑,没多说什么。总参谋部向元首负责,不向军情局负责,严格说,军情局还得向总参谋部负责。管理职务上,李存勋与裴承毅的地位相当,都是总参谋部下设机构负责人,裴承毅没有任何理由听从李存勋的吩咐。当然,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李存勋是元首的主要幕僚,连项铤辉都得给他面子,更别说裴承毅了。

“这么说吧,这件事由军情局负责,元首没有下达任何命令。”李存勋抽了两口烟,灭掉烟头,说道,“保密规定我点不多说了,在的到元首的准许之前,我不能向你透露任何相关情况。”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明白,既然如此,我尽快安排。”

“还有,我会派几名特殊人员参加联合军演,所以你要留几个名额。”

“特殊人员?”

李存勋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裴承毅也没多问,李存勋派来的肯定是军情局的高级特工,甚至有可能是之前派往海外的高级间谍。

“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什么时候能够拿到名单?”

“很快。”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有了确切消息之后,我会给你打电话。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们就谈到这里。记住,此事只有你、我、项总三个人知道,我不希望有第四个人知道。”

裴承毅点了点头,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李存勋打量了裴承毅一番,起身离去。

让裴承毅参与进来,不是李存勋的意思,而是项铤辉的意思。联合军事演习本来就是作战处分内的事情,项铤辉不可能亲自安排联合军演的具体事宜。更重要的是,项铤辉绝对信任裴承毅。

离开总参谋部,李存勋去了元首府。

裴承毅到底可靠不可靠?既然有项铤辉做保,李存勋就没有多想。如果连项铤辉都靠不住,军情局做出再大的努力都没有任何意义。也就是说,李存勋没有选择权,只能绝对信任裴承毅。

来到元首府,李存勋就在焦魃山的带领下去了西圃园书房。

“记住,别来打扰我们。还有,让保卫处关闭书房内的监视系统。”

焦魃山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书房。

“坐吧,想喝点什么?”

“不用客气了。”

王元庆也没客气,给李存勋泡了杯绿茶。王元庆没有胃病,不用像纪佑国那样主要喝红茶,除了偶尔喝点咖啡之外,王元庆常喝绿茶与花茶。

“抽我的烟,最新产品。”见到李存勋掏烟,王元庆将放在书桌上的香烟拿了过来,说道,“北京卷烟厂生产的,听说不含尼古丁,还能解瘾。”

“不含尼古丁?”

“介绍上这么说的,明天就正式投放市场。小焦听说后,专门搞了两条过来。”王元庆呵呵一笑,替李存勋点上了一根,“听说很受欢迎,不但前期市场调研的结果不错,还有很多人专门订购。”

抽了两口,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味道有点怪,而且淡了一点。”

“习惯了就好。”

这时,桌上通话器的绿灯变成了红灯,表示房间内的监视系统已经关闭了。

“总参谋部那边的事情安排好了。”

“安排好就行。”王元庆没再罗嗦,“情况有多复杂?,

“现在还说不准,除了索祥隆之外,其他人还无法肯定。”李存勋叹了口气,说道,“时间并不充裕,军情局掌握的线索非常有限。如果我们主动安排,很难一网打尽。我认为,最好想别的办法。”

“可以肯定索祥隆有问题?”

“证据还在整理,我看过了,肯定有问题,只是有多严重,现在说不清楚。”李存勋抽了两口烟,将剩下的大半截香烟丢进了烟灰缸。“两次军事改革,索祥隆都没有能够从中获益,如果不是资历摆在那、在军队里关系深厚,恐怕早就退役了。问题还没有这么简单,索样隆军人世家出身,不但祖父是开国将领,父辈中出了三个将军,其叔父还担任过首都卫戍部队司令,如果查下去,恐怕会牵扯到很多人。”

“必须查下去。”王元庆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半点余地。

李存勋掏出包里的香烟,他还是习惯普通香烟的味道。

“我找项铤辉谈谈,看看他有没有办法。”

“如果让项总出面,问题就复杂了。”

王元庆皱了下眉头,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李存勋的意思。

“最好变个方法。”李存勋戏察了王元庆的神色,说道,“真要出什么大事,军队肯定首当其冲。没有军队支持,任何人都搅不起大风浪。但是军队孤掌难鸣,索祥隆肯定与政府官员有牵连。既然在军队查不出来,就只能在政府查。”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真要在政府查,恐怕牵扯更广。”

李存勋暗自叹了口气,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提出这样的建议。

“你说得没错,政府内部肯定有人支持索祥隆,而且很有可能是高官。”王元庆灭掉了燃尽的烟头,说道,“现在能想到的,只有政治局与国务院,相对而言,政治局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国务院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如果在我身上发生什么意外情况,接手的是政治局。按照你的说法,如果在政府查,肯定会把出萝卜带出泥,局势将彻底失控,对当前的国内改革造成严重影响。这不正是某些人希望达到的目的吗?”

“元首……”

“没有十分把握,不能轻举妄动,更不能打草惊蛇。”王元庆闭上双眼,长叹一声,说道,“这几天我在反复考虑这件事情,不查肯定不行,还得一查到底。可是盲目扩大调查范围,只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实在不行,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李存勋暗暗一惊,说道:“元首,这太冒险了,我们……”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王元庆看了李存勋一眼,说道,“所有矛盾都指向我,如果不能在事态扩大之前控制住局势,肯定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到时候,局势不见的对我们不利。再说了,有军情局支持,我的安全肯定有保障。”

“不是安全问题,我觉得……”李存勋迟疑了一下,说道,“真要走到这一步,代价就太大了。如果局势失去控制,恐怕对国家造成的影响比我们现在扩大调查范围还要大。从各方面考虑,我们都没有必要这样做。”

“问题是,你能拿出足够的证据吗?”

“这……”

“我们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建设一个民主、法制的共和国。”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如果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宣判某些人有罪,我们进行的改革还有什么意义?现在不是一百年前,不是当权者想清洗谁就能清洗谁的时代。这次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约束当权者的权力,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能做到,何以让其他人做到?如果我们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随便抓人,随便给人定罪,恐怕正好中了某些人的下怀。”

李存勋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几年下来,李存勋已经认识到,王元庆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只要拿定了主意,没有人可以改变他的观念,更没人可以对他造成影响。王元庆本来就是一个目的极为明确的领导人,为了达到目的,他会不惜一切代价 很多时候李存勋不得不承认,王元庆是一个没人能够摸得透的领导人。

又谈了一阵,李存勋才起身告辞。

凌晨的寒风让李存勋冷静了下来。历史的步伐进入了21世纪的第四个10年,在新年喜庆的气氛下,一股汹涌的暗流正在缓缓上涌。

第4章 秘密颠覆行动

回到军情局,李存勋将整件事情从头梳理了一遍,都没想出可行的办法来。

整件事情,还得从军情局在2028年10月底截获的一封电子邮件说起。

2028年7月1日,共和国按照承诺实现有条件全面停火之后,美欧就主动在中日两国间展开斡旋,希望中日两国能够尽快签署正式停战条约。经过数个月努力,在东机谷胜宣布解散战时看守政府、由天皇任命的内阁政府上台之后不久,也是10月初,在美国的“撮合”下,中日双方恢复停战谈判。

军情局没有参与谈判,负责相关情报搜集工作。

10月底,军情局的信息安全部门截获了一封从日本发往美国、再经美国转入共和国某大型网站私人电子信箱的电子邮件。监控电子邮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21世纪初,CIA就开始监控所有经过架设在美国服务器的电子邮件,并且启动了“关键词搜索计划”,对出现了关键词的电子邮件进行秘密监控。军情局在2012年底,也就是“炎黄计划”正式启动之前开始监控所有流入与流出共和国网络交换中心的电子邮件,对某些含有“关键词”的网络信息进行严密监控。

军情局截获的邮件用密码书写,看上去毫无意义,实际上却意义非凡。

因为“向日蔡”已经在日本战时看守政府垮台之后离开日本,所以军情局无法肯定这封电子邮件是否由日本情报机构操刀。办法只有一个:继续监控相关网络信息,力求找到更多的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个月努力,军情局建立起了第一条“线索链条”。

终端没有指向日本情报机构,而是指向了CIA。随后,军情局通过潜伏在CIA内部的间谍获得了第一份证据,CIA正在秘密策划针对共和国的颠覆行动!

李存勋不敢隐瞒事情,立即向王元庆汇报。

得到元首准许后,军情局扩大了调查范围,通过各种手段查找与CIA秘密合作的“鼹鼠”。当时李存勋就认定军队有问题,没有军人参与,CIA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在共和国搞颠覆活动。

1年多下来,众多线索都指向了索祥隆上将。

这位在日本战争后由广州军区调入总参谋部,全程参与了中日停战谈判的陆军上将不但在谈判期间向美日提供了大量绝密情报,还在2025年之前将3个子女陆续送往国外,其长子就在美国。

谈判结束前,索祥隆还以治病为由,将患有重病的妻子送往美国,由长子在美国陪伴就医。也就是说,索祥隆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即便东窗事发,也不用担心直系亲人的安危。在谈判结束后不久就将妻子送出国,多半与索祥隆在谈判期间出卖情报,担心遭到逮捕有很大关系。

为了拿到证据,军情局想了很多办法。

数日前,军情局的“网络情报部队”成功侵入美国联邦财政部的中央数据库,意外获得了一份秘密拨款清单,其中11笔款项的去向与军情局从瑞士商业银行获得的索祥隆及其子女的账户完全吻合。按照军情局已经掌握的情报,2028年11月到2030年12月间,CIA一共向索祥隆及其子女提供了2500万美元与500万欧元。虽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是CIA为了获得情报支付给索祥隆的“酬劳”,但是仍然有理由相信,索祥隆肯定与CIA有更加深入的关系,很有可能是颠覆行动的重要成员。

索祥隆出问题,并没让李存勋感到意外。

这位在2011年就晋升为上将的陆军将领,曾经数次有机会爬上总参谋长的位置。早在20年前,索样隆就是彭茂邦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在纪佑国任命彭茂邦为总参某长之后,索祥隆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在此之后,索祥隆先后在涉外军事交往处、总装备部(后来与总后勤部合并)、兰州军区与广州军区任职,还曾经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但是作为军内竞争的失败者,索祥隆永远不可能成为总参谋长。如果不是关系广泛、背景深厚,恐怕在2015年的时候就从军队退役了。

让索祥隆参与停战谈判,既有王元庆的个人原因,也有军队内部的原因。

以项铤辉、裴承毅、林啸雷、章忠宪为首的少壮派军人在日本战争中大出风头,只有苏劲辉上将在停战谈判初期有所表现,其他世家派军人都被排挤在一边。重启谈判后,苏劲辉因为急性盲肠炎住进了医院、无法参加谈判,项铤辉忙着总结战争经验、为战后军事建设制订总体纲要、也没有时间参加谈判,裴承毅过于年轻,很难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不然索祥隆也没有机会露脸。

更主要的还是王元庆的个人原因。

李存勋不得不相信,王元庆早就料到国内会出问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政治改革,但是作为间接参与者,李存勋很清楚政治改革的风险。发现国内的异常情况后,李存勋还专程找到了归隐山林的潘云生。按照潘云生的分析,王元庆肯定知道国内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如果王元庆不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反而不正常。让索祥隆参加停战谈判,正是王元庆的“主动行动”。李存勋并不知道,在他之前,王元庆也找过潘云生,正是听取了潘云生的意见,才让索祥隆参加谈判工作。

性格决定成败,更决定行为方式。

在对外问题上,王元庆比前面两任元首都要积极主动。在对内问题上,王元庆肯定不会被动迎战。

政治改革不同于经济改革,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动了很多人的“蛋糕”。

纪佑国与赵润东在政治改革上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最终不得不有所放弃,正是因为政治改革的牵扯面太大,在纪佑国与赵润东执政的时候,都没有可行性。当然,纪佑国与赵润东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两次军事改革、几项基本法律、肃贪行动,都是在为后面的政治改革做准备。王元庆深得纪佑国真传、也深知纪佑国的宏伟理想,为赵润东工作5年等等因素都决定他是推动政治改革的最佳人选。

毫无疑问,政治改革绝不是王元庆心血来潮的决定,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策。

如果说王元庆什么准备都没有,肯定没人相信。以王元庆的性格,下定决心后,不但会不惜一切代价达到目的,还会提前做好所有准备。李存勋甚至有理由相信,在此之前,王元庆见过纪佑国与赵润东、甚至见过彭茂邦,获得了前辈领导人的支持。真要如此,那些预谋颠覆共和国现有政权的人肯定没有好下场。

论斗争能力,王元庆不会输给共和国历史上任何一名领导人。日本战争足以证明,王元庆不但有魄力,还有惊人的战略策划能力,与超人一等的战略眼光。王元庆推行政治改革的方法也能证明他早就意识到政治改革会遇到多大的麻烦。让顾卫民冲在前面,不但能让顾卫民挡住反对者的冲击、构成第一道缓冲区,还能让王元庆从中周旋,化解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

王元庆连这些问题都能想到,怎么可能遗漏来自军队的威胁?

李存勋有理由相信,王元庆早就为应付军队内部的挑战做好了准备。别的不说,让少壮派在日本战争中大展头角,就是为了后面的政治改革。不管是项铤辉还是裴承毅、以及其他少壮派将领与军官,都会无条件的支持元首,因为没有王元庆,少壮派不会有今天,更没有未来。

那么,王元庆提拔少壮派,压制世家派,是否也是为了政治改革呢?

李存勋无法给出一个否定的答案,因为事实证明,这一安排肯定与政治改革有关,不然王元庆不会借停战谈判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露出马脚。

果真如此,足以证明,王元庆早就看清了局势,而且早已采取行动。

想到这,李存勋不得不承认,王元庆为政治改革做的准备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如此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