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切都落在了王元庆的眼中。

阎尚隆有问题吗?

王元庆很快否决了这个猜测。如果阎尚隆有问题,黄国巍就有问题。因为阎尚隆是黄国巍亲自推荐外长人选,更是黄国巍一手提拔起来的外交官,如果阎尚隆有问题,共和国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老王,准备采取什么行动?”顾卫民打破了沉默。

“索祥隆的问题已经证实,线索到他这里断了,所以必须对他进行秘密审讯。”王元庆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索祥隆正随同舰队返回青岛港,舰队返港之前只有数天时间,审讯工作不会有多大把握。我们获得的证据证明,在背后秘密支持索祥隆的不仅仅是CIA,或者说牵扯进来的不仅仅是美国。要想一举捣毁叛国集团,必须找出所有叛国份子,需要更多时间。既然美国打算利用印度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就将计就计,利用印度使叛国份子露出马脚。”

“向印度开战?”顾卫民立即皱起了眉头。

“要不要开战,现在还不能确定,得看最终的行动结果。”王元庆回答得很干脆,也很直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国内稳定,推进政治改革。如果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发动战争,必然使政治改革遭遇挫折,而这也是叛国集团最想看到的结果。我的意思是,制造矛盾与冲突,让叛国集团认为时机成熟,趁机发动叛乱。”

“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做好充足准备。”顾卫民长吸口气,首先明白了王元庆的意思。

“首先,军队不能乱。”王元庆朝项铤辉看了过去,“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军队绝对不能乱,就算有一小股军队参与叛乱,也要做好镇压与收编工作,不能使动乱扩大,更不能搞得人心惶惶。”

项铤辉点了点头,猛抽了几口烟。

“其次,情报工作必须到位。”王元庆朝李存勋看了过去,“尽快审讯索祥隆,查出参与叛乱的人员,做好一一对应的监控工作,在得到我的命令之前,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只有在叛乱发生之后才能展开行动。”

李存勋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最后就是我们的内部团结。”王元庆扫了在坐人员一眼,说道,“我相信,坐在这里的人,都真心希望国家强大、希望民族复兴。共和国能够拥有现在的成就、中华民族能够拥有今天的辉煌,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改革。国家搞乱了,不但我们得不到任何好处,我们还将成为历史罪人,成为民族罪人。”

“如果发生叛乱,矛头肯定指向元首、委员长与总理。”叶致胜叹了口气,说道,“在无法阻止叛乱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元首、委员长与总理的安全。”

阎尚隆立即点了点头,说道:“军队大规模叛乱的可能性不大,由此可见,叛乱份子肯定会通过刺杀元首、委员长与总理的方式发起叛乱,在军队做出反应之前控制住局势,使叛乱行动获得成功。”

“元首、委员长与总理的安全工作由我们直接负责……”

王元庆压了压手,打住李存勋的话,说道:“目前看来,叛乱份子不会盲目扩大打击范围,毕竟叛乱的合法性能否得到承认,还得依靠老顾的支持。在我看来,叛乱发生后,叛乱份子首先对付我,只有在除掉我的情况下才会扩大打击范围。”

顾卫民点了点头,说道:“我也这么认为,元首的安全最为重要。”

“李局长,你有足够的把握吗?”宗应仁朝李存勋提出了问题。

“绝对的把握谈不上,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这可是……”

“总理,小李已经做出保证。”王元庆叹了口气,说道,“我们掌握的线索很有限,小李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也就无法做出绝对保证。”

宗应仁看了李存勋一眼,没再多说。

“今天请大家来,既是向大家通报情况,也是征求大家的意见。”王元庆拿起香烟,转口说道,“如果大家不反对我的决定,没有其他意见的话,我们就马上采取行动。”

稍微停顿了一下,确定没人提出意见之后,王元庆说道:“首先,外交部调整‘莫斯科谈判’工作,让雷晓天亮出我们的底牌,只要印度不肯在藏南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让步,就把谈判代表团撤回来。”

阎冉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元庆的意思。

“总参谋部立即着手制订详细的作战方案,记住,在谈破破裂之后,让‘华夏’号航母战斗群前往印度洋,为军情局审讯索祥隆提供更多的时间。”

“没问题,总参谋部已经做好准备,就等外交部的行动。”

王元庆点了点头,对顾卫民说道:“老顾,你尽快召开一次中央会议,把各省常务委员召集起来,以‘调整政治改革方案’为名把各省主要领导召回中央,我会以其他名义将各军区主要领导召回中央。既然有人想发动叛乱,我们就给叛乱份子制造机会,只要人都到了中央,就能一网打尽!”

“我尽快安排。”顾卫民点头答应了下来。

“如果没有别的问题,会议就开到这。情况大家都清楚,我们谈的事情只能留在这个房间内。”王元庆稍微停顿了一下,最后说道,“老顾留下来,我还有事跟你商量,其他人先去处理手头事务吧。”

顾卫民就知道王元庆会让他单独留下来。

第14章 两手准备

等焦魃山进来收走茶杯果盘,王元庆到顾卫民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老王,你都考虑好了?”

“我想了整整一个晚上,给你打电话之前才做出决定。”王元庆拿出香烟,先给顾卫民点上一根。“消息是在昨天晚上获得的,索祥隆不但接受了美军的访问邀请,还趁机与CIA秘密接触,商讨政变的细节问题。你也听到了,说得很明确。”

“情报可靠吗?”顾卫民皱了下眉头。

“如果让我选择,我肯定信任李存勋。”王元庆淡淡一笑,点上香烟,说道,“你也知道,政治改革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国内的阻力非常大。与政治改革一样,两次军事改革也让很多人受到损失。在此之前,我一直很犹豫,毕竟政治改革到了关键时期,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使我们的努力功亏一篑,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相比,我的个人利益算不了什么。如果政治改革受挫,恐怕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次大胆的改革尝试,而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局势所迫,让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要不要找纪老、赵老谈谈?”

“你认为,纪老与赵老会容许发生这样的事情吗?”

顾卫民叹了口气,没再多说。如果纪佑国或者赵润东遇到挑战,肯定比王元庆更加积极主动,因为两人都是老一辈领导人,更加重视国内稳定。

王元庆一边抽着烟,一边等着顾卫民开口。

“说实话,你今天拿出的东西吓了我一跳,到现在,我才回过神来。”顾卫民抽了两口烟,灭掉烟头,说道,“你说得没错,政治改革确实剥夺了很多人的非法利益,对官员手中的权力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效果。虽然改革才走出第一步,没有对省市级官员与中央官员的利益构成直接威胁,但是政治改革本身就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即便改革止步不前,不会继续深入,也已对各级官僚产生了威胁。更重要的是,中央有决心推行政治改革,就有决心深化政治改革,迟早会迈出第二步、第三步……直到彻底改变国家的政治体制,建立更能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我们能够看到政治改革的最终形态,那些对政治改革不满的人也能看到,也就会想方设法的阻挠政治改革。”

“这也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顾卫民微微皱了下眉头,朝王元庆看了过去。

“我曾经想用雷霆手段对付嫌疑份子。”王元庆叹了口气,说道,“深思熟虑之后,我放弃这和想法。政治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在共和国建立一个法制、民主的社会体制,使所有人都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如果政治改革的推动者都没有遵守与尊重法律,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破坏法律、肆意践踏法律,政治改革还有意义吗?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让李存勋想方设法获取证据的根本原因。没有证据,我不会采取行动。为了获得证据,我们必须冒险,承受很大的风险。”

“你是说印度?”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我最担心的就是假戏真做。这些年,印度的扩张行动你也很清楚,如果不是我们采取怀柔政策,恐怕战争早就爆发了。我在会议上说过,此时爆发战争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必然会对政治改革造成恶劣影响。如果局势失去控制,最终与印度爆发战争,就算我们能够一举捣毁叛国集团,我们也将输掉政治改革,甚至在战争中输掉这些年积累起来的所有资本。”

“一味避让,很有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这就是难题啊。”王元庆苦笑了一下,说道,“能否把握好分寸,将对今后的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

“不过,我认为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王元庆皱了下眉头,示意顾卫民继续说下去。

“会不会爆发战争,不仅由我们决定,也由印度决定。”顾卫民灭掉烟头,又顺手从王元庆的烟盒中抽出了一根香烟,说道,“这几年,印度的发展确实非常惊人,扩充军备的速度更是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三年内拿出近千亿美元购买军火,不但超过了印度的国力,也超过了印度的国防需要。问题是,印度的国防建设刚刚开始,任何一支现代化军队的建设时间都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即便印度的扩军速度更快,也需要七到八年才有可能对我们构成威胁,至少需要十五年才能获得与我们对抗的实力。如此一来,即便我们在藏南问题上采取强硬政策,印度也有可能避而不战。”

“老顾,你正好说到让我犹豫的地方。”

“犹豫?”顾卫民一下没有反应过来。

“印度会在藏南问题上让步吗?如果会,印度早就跟我们签署新的边境条约,不会拿几百亿美元采购军火了。既然印度不会让步,不管是几年之后、还是十几年之后,我们仍然得用军事手段收复失地。等到印度发展壮大后再打,还是在印度发展壮大前打,意味着战争投入和战争损耗的巨大差距。”

“你是说……”顾卫民猛的明白了过来,“趁现在这个机会……”

“这只是我不成熟的想法,毕竟战争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王元庆苦笑了一下,说道,“日本战争前后发生的事情足以证明,美国会想方设法的阻挠我国,给我们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不然美国也不会拿出老本帮日本重建,更不可能借日本战后重建拉拢印度。如果我们用军事手段解决藏南问题,肯定会把美国牵扯进来,到时候战争的规模与影响很有可能超过我们的控制范围。结合当前的国内局势,我们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顾卫民点了点头,认同了王元庆的说法。

“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我们的选择都将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王元庆叹了口气,说道,“共和国的国情非常特殊,虽然政治改革的正确性大家都知道,也得到了绝大部分公民的支持,但是政治改革的方向没有明确,到底改成什么样子,绝大部分公民心里都没底。如果在此时发生某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不但会给叛国集团可趁之机,还会影响到不明就里的民众,让局势失去控制。”

“国内问题确实很棘手,我们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朝顾卫民看了过去。

“当务之急是铲除叛国集团,而且要做到一网打尽、不留余患。不管是谁,只要背叛国家,就应该受到最严厉惩罚。”顾卫民稍微停顿了一下,“明确了目的,我们才知道最该做什么。我认为,在铲除叛国集团的时候,稳住国内局势最为重要。只有条件允许,我们才能在对外问题上做文章。实在不行,只能耍外交手腕,能拖就拖,即便拖上几年,使藏南问题变得更棘手,也不能因此葬送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我也这么认为,只是牵扯太大,各方面的因素太复杂了。”

顾卫民长出口气,说道:“确实如此,情况非常复杂。审讯索祥隆,肯定能够获得新的线索,对铲除叛国集团有很大帮助。为此,必须在藏南问题上做文章,引开叛国集团的注意力,让叛国集团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如果把握不好,很可能假戏成真,局势将失去控制,叛国集团有机可趁。既然如此,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王元庆微微一笑,显然顾卫民说出了王元庆想说的话。

顾卫民也笑了笑,说道:“看来,我说这些都是多余的。”

“也不是,至少让我相信,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

“光想还不行,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去。”顾卫民知道王元庆早已做出决策,并不需要其他人提供参考建议,只是希望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支持。

“我已做出相关部署,眼前最重要的就是创造一种气氛,或者说一种环境。”

顾卫民点了点头,说道:“我尽快安排,如果这是一次策划周密的叛乱行动,涉嫌人员肯定不少,说不定会拉几个地方大员进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在国家利益上,我们与叛国集团没有任何妥协余地,必须一网打尽。”

“我让李存勋安排相关人员,配合你的工作。”

“也好,至少我们能够信任军情局。”

听到这话,王元庆笑了起来。很明显,顾卫民有点担心军情局。

“没别的事,我就告辞了。”顾卫民看了眼手表,“如果在元首府呆得太久,恐怕会惹人生疑。我那边部署好之后,再与你联络。”

“没问题,我让小焦送你。”

送走顾卫民,王元庆回到了西圃园书房。

虽然王元庆考虑过顾卫民的忠诚性,因为按照共和国的法律,在没有确定国家副元首的情况下,如果王元庆出了什么意外,顾卫民就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但是全面考虑后,王元庆排除了顾卫民的“嫌疑,“如果顾卫民真有问题,只能说明当年提拔顾卫民的赵润东有问题。作为共和国前任国家元首,赵润东不但支持王元庆的政治改革举动,也不可能做出背叛国家的事情来。

不管是谁,叛国者必将遭到最严厉的惩罚。

第15章 突变

1月26日,大年初四,一个并不平静的日子。

华人世界欢度新年的时候,一场看不到的国际风暴从莫斯斜升起。在共和国外交部哥部长雷晓天提出新的谈判议程,要求印度尽快在“藏南地区主权归属问题”上做出实质性回答之后,印度代表团全体离场以示抗议。当天下午,雷晓天宣布无限期停止谈判,率领共和国谈判代表团回国。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中印关系骤然紧张。

共和国的举动多少让主持谈判的俄罗斯政府有点意外。

只是,风暴才刚刚开始。

共和国谈判代表团乘坐的外交专机刚刚离开莫斯科国际和场,共和国国防部长叶致胜就正式对外宣布,派遣“华夏”号航母战斗群前往印度洋执行战备巡逻任务,“黄帝”号航母战斗群与“炎帝”号航母战斗群前往南中国海参加“2031南海安全多兵种联合演习”,向西南与西北地区各增派250架作战飞机,空降15军与空降16军分别进驻昆明与叶城,空军的支援航空兵做出相应调动。

非常露骨的战争准备!

此消息一经公布,国际舆论顿时哗然。

共和国准备攻打印度?

没人看好印度,谁都知道,只要共和国下定决心,印度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与15年前相比,共和国不但拥有更加突出的军事优势,而且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