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第8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被命名为SX…16A的远程巡逻机在2037年底首飞,在2039年底开始量产。因为海军的军费比较宽松,所以海航计划在10年之内采购220架SX…16A。到2041年初,海航已经获得了24架SX…16A。

既然是军用飞机,自然得有军用飞机的特点。

事实上,SX…16A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远程巡逻机。在设计的时候,海航就提出了多任务的要求,即通过快速更换不同的任务模块,能够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而各个任务模抉的通用性必须在50%以上,而且在更换任务模块之后,只需要在飞机的控制系统中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就能升空作战,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测试。可以说,这是非常高的设计要求。万幸的是,这个时候陆航己经开发出了DZ…25E,共和国的飞机制造厂已经掌握了模块化设计的精髓,知道该如何来满足海航的要求。

甚至可以说,正是DZ…25E与DW…26D在模块化设计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才让SX…16A成为了一种优越的远程巡逻机。

一般情况下,SX…16A执行的都是海事巡逻任务,不会携带太多的武器装备。

用海航巡逻机部队飞行员的话来说,他们平常的主要任务就是监视出现在共和国周边海域的他国渔船,以及那些阴魂不散的美国电子侦察船(也就是常说的间谍船),而用得最多的武器装备就是安装在机头下方的那只巨大的高音喇叭。

当然,作为作战飞机,巡逻机随时都能改装成作战飞机。

改装非常简单,只需要换上相应的任务模块。

执行制海作战任务的时候,远程巡逻机摇身一变,成为了反舰导弹载机。事实上,除了携带2套或者4套导弹吊舱之外,巡逻机还得携带1套卫星数据交换系统。因为反舰导弹的射程至少都有数百公里,一般都在1500公里左右,有的超远程反舰导弹的射程甚至超过了2500公里,所以巡逻机不用携带对海搜索雷达,整个攻击行动所需要的数据完全通过军事通信卫星由后方的指挥中心提供。

显然,在这个时候,远程巡逻机的用途与战略轰炸机非常相似。

不可否认的是,在Y…16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远程巡逻机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

在携带4套导弹吊舱,也就是24枚重型反舰导弹(每套吊舱内以左轮弹舱的方式装载6枚反舰导弹)的情况下,SX…16A能够在不进行空中充电的情况下,攻击4500公里外的海上目标。因为SX…16A在巡航飞行的时候,可以让4台发动机交替工作,所以在得到空中充电支持的情况下,其最大作战半径达到了惊人的1250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SX…16A至少需要配备2组飞行员。不管怎么说,SX…16A是亚音速飞机,往返飞行25000公里,至少需要30个小时,没有任何飞行员能够坚持30个小时。当然,在设计的时候,SX…16A就考虑到了超远程作战的需求,不然也不会设置卫生间、厨房、以及一间可以容纳4名飞行员的小卧室了。

此时,24架SX…16A上就各有6名飞行员。

正常状况下,2名飞行员就能驾驶SX…16A,即便在投弹的时候,也只需要增添1名火控军官。

为了完成这次作战任务,24架SX…16A已经在浩瀚的南中国海与印度洋上飞行了大约11000公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们将在15分钟后投下576枚重型反舰导弹。再飞行大约11500公里,才能回到位于共和国台湾省南部的海军航空兵基地。当然,在这近30个小时的时间内,会有24架换上了海航涂装的Y…16C在南中国海与西太平洋上活动,执行它们根本无法执行的海上巡逻任务。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100多名飞行员都搞不明白。

他们也不需要搞明白,他们只需要知道,在到达预定空域,按照通信卫星发来的指令投下导弹之后,就能踏上回家的旅途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次没有任何挑战的作战任务。

第136章 超级反舰导弹

作为配合行动之一,21点35分,共和国空军出动了上百架作战飞机,为正在猛攻舍赫巴的第九战斗单位与第二战斗单位提供空中支援。

与以往不一样的是,这次所有作战飞机都到战场上空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

也就是说,当时有上百架战斗机出现在南方战线的空中。因为战斗机在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的时候,都会启动主动电磁干扰系统,还有专门对付敌方防空系统的电子战机跟在战斗机机群后面,所以在共和国空军的战斗机“突防”的时候,美以联军的防空系统,只能判断出有很多战斗机出现在了战场上空,却无法判断到底有多少战斗机,以及这些战斗机的准确飞行信息。

可以说,当时战场上的情况非常混乱。

因为没有料到共和国空军会以这种“博命”的方式发起进攻,所以美以联军根本来不及调整防空部署。战斗打响的时候,只有12架F…42C及时赶到战场,没等这些美军战斗机瞄准共和国空军的J…17E,执行护航任务的J…16D就杀了上去,并且用一批具有反辐射攻击能力的拦截导弹让F…42C关闭了火控雷达,从而将一场超视距空战变成了视距内空战,也让美军的战斗机无法对执行攻击任务的共和国战斗机构成威胁。

当然,J…17E机群并没离开美以联军的视野。

受近程防空系统、特别是单兵防空系统的威胁,J…17E机群一直在5500米以上的中高空活动,即便在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时候,也没有把飞行高度降低到4500米以下。如此一来,远在几百公里之外,即部署在沙特阿拉伯王国西北地区的远程警戒雷达都能发现并且跟踪J…17E机群。因为这些雷达距离交战区域大约500公里,中间还隔着约旦王国,所以共和国空军的电子战机无法对其进行干扰。

关键是,当时在战场上活动的绝不仅仅是那100多架J…17E与10多架J…16D。

可以说,重点轰炸舍赫巴的美以联军,就是在为攻击美国海军舰队打掩护。

轰炸开始后大约5分钟,即21点40分左右,一支由48架J…14S与96架J…17A组成的庞大机群已经沿着叙约边境线绕过了交战地区,在离地面不到15米的高度上,以1。3马赫的速度从大巴列湖进入了约旦河谷,预计将在10分钟后到达死海上空,在22点10分左右进入亚喀巴湾上空。

为了不被发现,机群不但把飞行高度阵到了最低,而且所有战机都关闭了包括无线电高度表在内的无线电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完全依靠两套安装在翼尖的微光摄像机生成的三维立体图像来控制飞行高度。为了做到绝对隐蔽,上百架战斗机全都单独采用了地形匹配导航系统,即在起飞前就获得了由侦察卫星提供的航线上的数字地图,飞行途中,计算机将自动对比由微光摄像机拍摄下来的数字地图与卫星提供的数字地图,从而确定飞机的航线是否正确。如此一来,飞机在飞行途中不会发出任何可以被探测到的信号。

当然,地形匹配制导方式不是什么希奇玩意。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制的“战斧”巡航导弹就采用了这种制导方式。后来美国对“战斧”进行改进,放弃了地形匹配制导方式,采用惯导+GPS的导航方式,主要就是地形匹配制导方式的前期准备非常复杂,光是输入程序就需要10多个小时,因此只能用来对付固定目标。

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出现后,地形匹配制导方式再次兴起。

事实上,很多射程超过500公里、采用低弹道的导弹都采用了地形匹配制导方式,只是在战斗机上,还没有大规模使用。

不管怎么说,战斗机受强制电磁干扰的影响并不大。

当然,没有人会想到,会有100多架战斗机沿着叙约与约以边境线飞往亚喀巴湾,至少以色列空军的防空部队没能想到。

首先是,这些战斗机去亚喀巴湾干嘛?

虽然以色列在亚喀巴湾有一座港口,即埃拉特港,但是美国援助给以色列的物资,以及派往以色列的军队都在地中海方向上的港口上岸,不会前往埃拉特。

当然,有人会想到这支机群的目标是正在红海活动的美国舰队。

问题是,攻击了美国舰队之后,100多架战斗机也别想返航了。准确的说,只要共和国当局不想因为攻击了美国舰队而与美国拼个你死我活,就无法让这100多架战斗机回到战区附近的空军基地。也就是说,虽然共和国在苏丹拥有空军基地,但是这些基地都在美国侦察卫星的监视之下,如果仅仅是几架战斗机,那还比较好办,可以利用美国侦察卫星通过的间隙时间,让战斗机降落加油,然后飞往其他空军基地。问题是,100多架战斗机不可能在半个小时内全部完成这一系列的作业,必然会被美国的侦察卫星发现。

在舰队遭到突然打击之后,笨蛋也会将突然出现在苏丹的100多架战斗机与“凶手”联系起来,到时候,就算美国没有直接证据,也不可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正是如此,美国海军与以色列空军才没有过分担心。

准确的说,是美国海军并不认为共和国有能力袭击他们的舰队。

在中东地区,美国拥有最多的盟友,除了以色列之外,约旦、沙特、科威特、卡塔尔等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国或者准盟国,就连埃及这样的亲华国家也与美国有着很不错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美国在很多阿拉伯国家都有军事基地,比如沙特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就是美国在该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军事基地。虽然包括沙特、约旦在内的众多阿拉伯国家都在这场战争中保持绝对中立,即不向交战双方提供任何帮助,但是美国仍然能够利用在这些国家的军事基地,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线。

当然,美国当局还会考虑另外一个问题。

作为美国的盟国与准盟国,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没有支持美国,实际上已经是在支持共和国了。在此情况下、共和国当局不可能对这些国家提出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共和国也没有向阿拉伯国家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没有向埃及施加压力,如此一来,共和国当局肯定会对前线军事行动进行约束,至少得保证共和国的作战部队不会侵犯周边国家,甚至不能派遣作战飞机进入周边国家的领空。

到目前为止,共和国当局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小心谨慎。

从某种意义上讲,让攻击美国舰队的机群从约以边境线上通过,就是在避免侵犯约旦领空,或者说是打了个擦边球。

如此一来,共和国空军的机群就不可能返回位于叙利亚的空军基地。

要知道,就算这些飞机都是从位于叙利亚南部地区的空军基地起飞,携带射程在500公里以上的远程反舰导弹,攻击在红海上活动的美国舰队,直线飞行距离都在2000公里以上,而实际往返航程肯定超过了6000公里。即便是J…16D战斗机,在携带2枚反舰导弹的情况下,作战半径也不会超过2500公里。以美军的眼光来看,与其劳心费神的攻击在红海活动的美国舰队,还不如攻击在东地中海活动的美国舰队。事实上,美国海军非常重视在东地中海活动的舰队的安全,不但让部署在马耳他的重型战斗机为舰队提供防空支援,还重点监视了距离舰队25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能够部署共和国空军作战飞机的空军基地,并且保证每30分钟就刷新一次情报。按照美国海军的估计,要想干掉一支拥有3艘大型航母的舰队,需要出动300到450架作战飞机,就算把这些飞机部署在10个机场上,也不可能在30分钟内完成从准备到起飞的全部工作。也就是说,只要共和国空军打算对付在东地中海上活动的美国舰队,美国海军就能及时收到情报。

当然,美国海军没有忘记共和国空军的战略打击力量。

事实上,之前的实战战例已经证明,在打击拥有数艘大型防空战舰的航母战斗群的时候,战略轰炸机的作战效能远远超过了战术战斗机。因为轰炸机在攻击战舰时,往往使用射程在1000公里以上,速度在20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所以打击更具突然性,也更能撕开舰队的防空网。更重要的是,战略轰炸机均部署在大国本土,不可能出现在战区内的机场上,所以不大可能像对付战术战斗机那样去对付战略轰炸机。

对美国海军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严密监视共和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

因为共和国与美国已经处于实际上的交战状态,所以就算没有美国海军的需求,美国的情报部门也会监视共和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

当然,所谓的监视不仅仅是盯着战略轰炸机的起降活动。

前面已经提到,美国的战略侦察卫星发现了出现在伊朗东部地区的闪光,获得这一情报之后,美国的情报系统将立即对比接下来的战报,即哪些地区遭到了轰炸,而遭到轰炸的地点与闪光地区的距离,由此来推断轰炸机是否已经完成了轰炸任务。因为无法用侦察卫星跟踪正在飞行的轰炸机,而战术侦察手段又无法监视离战线上千公里的轰炸机,所以只能由轰炸机是否已经完成轰炸任务来断定机群是否返航。当然,情报机构会对前后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轰炸机到底打击了哪个地区的目标。

可以说,这是一套非常烦琐的预警机制。

众所周知,越烦琐的东西,越容易出问题。

因为在闪光出现后大约5分钟,距离闪光点1700公里的马拉蒂亚就遭到了上千枚导弹的猛烈打击,所以美国的情报部门当即断定,那几十架在伊朗东部上空发射导弹的轰炸机要打击的就是马拉蒂亚的美土联军。

正是如此,在21点30分的时候,美国海军的2支舰队就放松了警惕。

毋庸置疑,这个疏忽大意非常致命。

因为共和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是在共和国本土西北上空发射的导弹,而不是在伊朗集部地区上空发射的导弹,所以按照20马赫的飞行速度计算,导弹大约需要12分钟才能到达4000公里外,在红海活动的美国舰队上空。

如果导弹采用了变化的航线,就需要15分钟左右才能进入美国舰队的防空拦截范围。

事实上,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根据美国海军在20多年后从交战海域打捞起来的导弹碎片,可以确定,首先攻击美国舰队的是共和国海军的C…668A型超远程反舰导弹。按照共和国当局公布的相关信息,这种反舰导弹的原形实际上是由空军投资研制,在2037年底正式装备战略航空兵的HN…33A型战略巡航导弹。从正式装备时间就看得出来,这是一种受《伦敦条约》限制的战略武器,因为会在2054年底之前全部销毁,所以共和国空军不可能大批量采购。当然,如果共和国空军大批量采购了,就会设法将其改装成“战术”类武器。也就是说,C…668A实际上就是从空军淘汰下来的HN…33A。

HN…33A作为战略武器,性能毋庸置疑。按照共和国在2037年底公布的武器装备年鉴中的相关信息,HN…33A是共和国空军开发的最后一种战略巡航导弹,不但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惊人的30马赫(因为超过了第一宇宙速度,所以有人认为HN…33A是结合了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优点的复合弹道式导弹),最大射程也在5500公里以上,而且可以由战略轰炸机携带发射。

当然,在作为战略武器使用的时候,HN…33A的战斗部不会大到哪里去。

可以说,这也是HN…33A的最大弊病。按照共和国公布的信息,HN…33A的战斗部是一枚爆炸当量在200吨到20万吨之间可调的核弹头。虽然没有公布核弹头的具体型号,但是根据美国空军性能相似的W91型核弹头(当量在500吨到15万吨之间可调),再算上诱饵弹的质量,HN…33A战斗部的总质量不会超过150千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