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本大唐-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喏!”底下的家将们听后高叫一声,将手中的酒一起饮下。然后这才和李愔哄然大笑。

酒过三巡之后,李士忽然和徐德对视一眼,然后只见李士站起来说道:“殿下,末将在将倭国的战报送到长安之后,卫公和几位老将军联手写了封信,这次由船队的人送给我,让我亲手交给殿下!”

第三百九十六章 刘仁轨入长安

李愔接过李士双手呈上来的书信,不过却没有立刻打开,而是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道:“李士,虽然我还没看这封信,不过倒是可以猜上一猜,这封中的内容是不是与火枪、火炮有关?”

李士看到李愔脸上的表情时,却不由得老脸一红,当初他们向长安禀报在倭国的战况时,着重突出了对火器营的描述,而且还在战报上说,希望卫公他们能亲自与李愔联系,向他索要火枪与火炮的制造之法,而这封信他虽然没有看,但却也知道里面的内容。

“殿下恕罪,末将等人见到殿下手中火器营的威力后,心中十分羡慕,想到若是用到北方草原或西域战场上,肯定能大放异彩,所以这才向卫公进言,希望能在殿下这里得到制造之法!”看到李士不说话,旁边的徐德立刻开口说道,他倒是没有任何隐瞒,毕竟在他看来,李愔是大唐的皇子,根本没有什么彼此之分,他的不就是大唐的吗?

李愔听后也是笑道:“徐将军你们倒是好眼力,无论是火枪还是火炮,都是花费了我数年时间,经过无数次实验和改进后,才放心的投入到倭国战场上,现在你们倒好,直接可以捡现成的。”

李愔的话中虽然有怪罪之意,但是在说到最后一句时,却是透露出可以给他们的意思,这让李士和徐德是大喜,和一班家将站起来向李愔行了一个军礼道:“谢殿下成全!”

“哈哈哈~,都不必多礼,本王是大唐的皇子,儿子的东西送给父亲,自然是理所应当之事,而且在几天之前,我已经派刘仁轨带着一些擅长火枪和火炮制造的工匠回长安,以长安霹雳院的实力,相信很快就能制造出样品来,说不定一年之后,大唐的火器营就会被投入实战之中。”

听到李愔早就将工匠派回长安,李士和徐德都是大喜过望,连连向李愔道谢,他们都是百战余生的军人,自然明白火枪与火炮的重要性,若是在大唐军队中推广开来,绝对可以改变现在的战争形式,而且也能大大减少大唐军队的死伤,如此利国利民之事,他们自然在第一时间就向长安城的卫公等人禀报。

看着兴奋的大口灌酒的李士等人,李愔心中却还是有点心疼,为了研制火枪和火炮,他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光是花费的钱就在百万贯以上,具体多少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不过哪怕是花费再多的钱,李愔却也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毕竟火枪和火炮代表着日后火药武器的发展方向,只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大力气改进,总有一天能发展出后世的各种枪械,以及一炮可屠城的战争之神。

李愔当初之所以自己研究火枪和火炮,其实主要是有一点原因,那就是为了答谢当初李世民将霹雳岛上的工匠全都送给自己这件事,虽然他们是父子,但李愔现在已经独立出来,李世民将制造火器的霹雳岛送给李愔,就已经惹得朝中一些大臣的非议,认为这是国之重器,岂可轻易的送给一个皇子?哪怕李愔是火药的改良者也不行。

不过虽然朝中有非议,李世民却还是顶住压力,将霹雳岛上的全部都留给李愔,所以李愔才想到这个办法,独力将火枪和火炮研制出来,然后送给大唐,以此来堵住那些大臣的嘴。这次在倭国时,李愔之所以将火器营拿出来,就是想借李士这些家将之口,将火枪和火炮的威力传回长安,让大唐认识到这两种武器的价值,现在看来已经成功了。

半月之后的长安城门前,一阵人数不少的队伍正在缓缓进城,队伍中还拉着数十辆大车,车轮行进之时,发出十分沉重的声音,一听就知道这些车子上拉的都是十分笨重之物。不过整个队伍之中,最吸引人的并不是这些大车,而是最前方上百名身着轻甲的士卒,这此士卒的穿着打扮与大唐的将士不同,手中也没拿着刀剑,而是扛着一把管子状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长安做为大唐的国都,自然不是什么军队都能进的,况且这支军队还不是大唐的军队,不过当带领这支军队的一位黑瘦的中年将官出示了齐王亲卫的令牌后,城门卫立刻放人,毕竟现在谁都知道齐王是当今陛下最宠爱的儿子,而且现在凭借着一己之力,在海外开疆拓土,已经将新罗和百济等小国全都灭了,使得长安的报纸是纷纷称颂,甚至陛下在朝堂上都对自己这个儿子赞不绝口,这些人既然是齐王府上的护卫,自然没什么问题。

这支队伍自然就是李愔派到长安的刘仁轨一行人,队伍中除了一些擅长火枪、火炮制造的工匠外,另外还有一百名火器营的士卒,其中分为九十名火枪手,以及十名火炮手。之所以把火器营的人也派来,就是李愔打算好人做到底,不但把火枪和火炮的制造之法留在大唐,而且连两种武器的战法也一并传到军校里去。

刘仁轨带着队伍进到长安之后,暂时先住到齐王府中,然后他带着李愔的亲笔信,进宫面见李世民,因为他身上有齐王府的令牌,所以进宫倒不是难事。

太极宫左侧的一处校场内,李世民骑在马上,挥舞着手中马球棒,瞄准地面上的马球一击得手,小小的马球化成一条白线,如闪电般飞进了对方的球门之中,引得旁边的李靖和李绩等人是高声叫好,大赞李世民英武不减当年,这倒不是他们刻意讨好,而且以他们的身份,也没必要这么做,而是看到李世民在众多年轻军士中纵横驰骋,让他们想到当年随陛下一起出征的日子,可惜现在他们都老了,唯有李世民虽然年近四十,但却还是精力充沛,让人实在羡慕。

李世民的兴致也很高,今天难得没什么太重要的政事,他又想到好长时间没怎么运动了,身上的骨头都快生锈了,所以就召来一批护卫,分成两队打马球,自己也在其中一队,没想到这么长时间不动,自己的骑术却还没有落下,一般的士卒根本拦不住他,这让是心中大慰。

不过李世民毕竟年纪大了,再加上政务缠身,精力大不如从前,所以在打进一球后,立刻退到场外,让人替补进去,自己则接过内侍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然后这才看了看李靖等人道:“怎么,你们这帮武将又想劝朕向六郎要东西?”

李靖这些人是他开始打马球之后才到的,而李世民一看到李靖他们的样子,就知道对方想要干什么,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上次李愔攻克倭国的战报传回来后,李靖等人的家将众口一词夸赞李愔新发明的两种武器,这引起李靖等人的重视,所以立刻禀报李世民,希望对方下旨,让李愔将两种新火器的制造方法献上来。

不过李世民却有些不好意思张口,虽然李愔是他儿子,但人家为大唐做出了不少贡献,比如火药就不说了,其他如炼钢、玻璃、食品加工等等,都是李愔搞出来的,而且也都无偿留给了大唐,现在李愔又搞出新东西,他这个做父亲实在不好再厚着脸皮去讨要,所以李靖等人几次劝说,李世民却一直没什么动静,最后他们只得联合起来,以私人的名义给李愔写了封信,希望对方可以把新火器的制造方法提供给大唐,不过同时他们也没放弃劝说李世民。

李靖等人也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不过只见李靖还是站出来说道:“陛下,齐王殿下于我大唐有大功,若是一般的事,老臣也不会让陛下为难,可是那两种武器威力非凡,李士等人都是军中老将了,他们能那么郑重向我们介绍这两种武器,自然不会是吹捧之言,所以还是请陛下下旨,请齐王殿下将制造这两种火器的工匠送到长安来!”

李靖的这种话都已经说了十几遍了,李世民听的都快会背了,不过对方也是为大唐着想,所以他也不好明面反对,只得沉默了一会,随便找了个借口道:“六郎是个有分寸的人,他若是觉得大唐需要那两种火器,自然会献上来,根本不无须多言,若是不送过来,肯定也有他的理由,所以你们就不必再说什么了,过段时间再看看。”

听到李世民又用这种话推脱,李靖面露难色,他们现在对草原的堡垒战略正在逐步实施中,现在只剩下薛延陀之类的草原大族还没有平定,而且现在大唐对草原的逐步侵蚀,已经引起这些大部族的不满,随时都可能爆发大战,所以若是能早一点将两种威力惊的人新火器装备军中的话,那么他们对付那些草原部族也就多了一分把握。

不过就在这时,李靖看了一眼李绩,既然陛下再次拒绝,那么他们只能用最后一招了,虽然耗费点时间,但只要两种火器真的有那么大的威力,就不怕皇帝陛下再拒绝。

第三百九十七章 演示新火器(上)

“陛下,既然您不愿向齐王殿下武器,那不如这样,我们可向齐王殿下购买一批新式火器,然后看看这两种火器是否真的像李士他们所说的那样,可以所向披靡。”李绩忽然站出来说道。他之所以提出购买火器,而是相信那两种火器真的像李士描述的那样威力无穷,只要等李世民亲眼见识到两种火器的威力,那么到时再让他同意向李愔要制造方法的事,就容易多了。

李世民未必看不出李绩话中所隐含的意思,不过他也对那两种名叫火枪和火炮的武器十分好奇,想亲眼见一见,让家府家将都如此推崇的武器,是不是真的有那么不凡的威力?

想到这里,李世民当下开口道:“好吧,那就让户部拨一笔钱,到登州与六郎商谈购买事宜!”

听到李世民的口风终于松动,李靖和李绩也总算松了口气,虽然购买武器要花费一段时间,但只要能让陛下亲眼见到两种武器的威力,然后同意下旨向齐王讨要制造方法,那么这一切也都值了。

不过就在李世民准备叫人草拟圣旨之时,忽然一位小黄门飞奔而来,见到李世民立刻禀报道:“启禀陛下,齐王殿下派人回来了,现在正在宫门外求见。”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和李靖他们对视一眼,然后这才吩咐道:“宣他觐见!”

小黄门答应一声,转身飞奔而去。不一会的功夫,就见一位身穿武将服饰的黑瘦中年人快步走来,见到李世民后立刻行了一个军礼道:“末将刘仁轨,参见吾皇万岁!”

“平身!”李世民有些疑惑的上下打量着刘仁轨,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刘仁轨,朕记得当初你随齐王去登州时,是担任王府主薄之职,怎么现在变成武将了?”

当初李愔去登州上任时,特意点了籍籍无名的刘仁轨担任王府主薄,这让李世民十分惊讶,所以还特意召见了对方,结果发现对方性格方正,而且办事认真,的确是个可造之材,所以这才同意,没想到再次见到对方,刘仁轨却从一名文臣变成了武将,这倒是十分少见。

刘仁轨没想到皇帝陛下竟然记得自己这个小人物,当下十分激动的回道:“启禀陛下,末将本来在王府担任主薄一职,不过后来殿下需要编练一支新军,与现有的其他军队都不同,末将虽然没有带兵的经验,但齐王殿下刚好看中末将这一点,认为这样才不会被以往的经验束缚住手脚,所以才将新军交给末将训练!”

听到刘仁轨说他编练了一支新军,李世民却是心中一动,立刻开口道:“你编练的新军,是不是在倭国战场上大放异彩的火器营?”

“启禀殿下,正是火器营!”刘仁轨再次回答道。

听到刘仁轨的回答,李世民看了一眼旁边的李靖等人,目光中也带上一丝得意之色,虽然刘仁轨还没有说他这次来的目的,但是李世民何等聪明,仅从刘仁轨的职务上就猜出了他来见自己的原因。

事实上李世民猜得不错,刘仁轨的确是来给他送火枪和火炮的制造方法的,而且还带来百名火器营的士兵,他们将负责为李世民演示这两种新火器的威力,而且事后他们也将暂时留在长安,将新火器的战法传授给大唐的将领,以免他们在摸索之时走弯路。

李世民和李靖听完刘仁轨禀明来意后,全都露出兴奋的神色,特别是李世民,心中对自己这个儿子更加满意,几乎什么事情都对自己不隐瞒,这才是最大的孝心。不过紧接着李世民又想到同为自己儿子的李承乾和李泰,他们两个为了争位,背着自己不知干了多少龌龊事。现在人家李愔已经在海外开拓出大片的国土,而他们两个却还只知道窝里斗,这种比较之下,更让李世民心中对李愔的宠爱加重了几分。

刘仁轨是为了演示新式火器的威力而来,而这段时间以来,李世民他们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关于那两种新式火器的禀报,所以早就好奇的要命,现在听刘仁轨说,他已经带了一批火枪和火炮到长安,现在就停在齐王府中,结果李世民立刻下令,让所有新军带着火枪和火炮到城外的霹雳院中,这里有专门的火器演示场。

当李世民和李靖这帮老将一起赶来时,新军早已经准备完毕,二十门火炮一字排开,黑黝黝的炮口斜指天空,虽然是件死物,但是让人看在眼里,却好像是一头头盘踞着猛虎一般,让人禁不种有种心悸的感觉。

刚赶来的李孝恭上前摸着这些火炮,脸上虽然有些清瘦,但目光却是炯炯有神,好像是想一眼看出这些火炮是如何杀敌的一般。

本来李孝恭没和李靖他们一道去劝李世民,这主要是因为他是李愔的堂伯父,而且又与李愔的关系最亲密,所以他虽然也眼馋两种新火器的威力,但却不好与李靖他们一起去劝李世民向李愔索要,否则就显得太不厚道了,不过他在听说李愔把刘仁轨派来演示火器时,立刻骑马就跑来了。

本来按照原来的历史上,李孝恭本来应该在今年就因病去世的,不过现在的李孝恭却与历史上不同,他现在是军校的副院长之一,平时有不少事情要忙,再也不像历史上那样整天窝在家里,而他又是那种越忙越精神的人,所以这几年身子骨越发显得健壮了,甚至还有点发福的迹象,不过今年年初却是生了场大病,幸好经过孙思邈诊治,再加上他的身体又比较强健,所以这才扛了过来,不过却比之前清瘦了许多。

看到李孝恭上下摸索研究着火炮,同为军校副校长的李靖却是两眼放光的看着旁边排成三列的火枪兵,只见他走过去打量了一下火枪兵的衣着,然后又看了一下像个钢管子似的火枪,同时对其中的一个士卒道:“将你手中的武器给我看一下!”

李愔身为大唐武将之首,命令一个士卒将武器让他看一下,自然算不得什么事,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那个普通的士卒就像是根本没听到李靖的话一般,站在那里扛着火枪,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前方,根本没有丝毫的反应。

看到这种情况,李靖先是一愣,紧接着立刻反应过来,当下大笑起来,拍着对方的肩膀道:“不错!不错!”说完又转头对旁边的刘仁轨道:“刘将军,你命令他们将手中的武器给我一个,让老夫好好看看!”

军中讲究令行禁止,精锐的士卒除了听从自己上官的命令外,其他谁的命令都不会听,李靖虽然是大唐的武将之首,但刘仁轨才是火器营的最高长官,所以他的话士卒根本不用理会,一切都只听刘仁轨的命令。

虽然上面看似简单,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军队,无疑可以称得上是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