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生只为这一天-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洲球迷把足球看成生活,中国球迷把足球当做学问。中国是一个只有球迷没有足球的国度,疯狂的足球爱好者认为中国足球是“中国足球”,而不是“足球”,他们向足球致敬,先从学习开始。他们对中国足球越失望,他们的足球知识就越丰富。本届欧洲杯,十六支球队三四百名球员,合格的中国球迷起码认识其中的二百五,打开电视就能找出一堆熟人,连大多数欧洲球迷乡亲都未必做得到。

欧洲球迷用身体和心与足球发生关系,中国球迷用脑子与足球发生关系。欧洲球迷有流氓气,中国球迷有书卷气。看异国的欧洲杯,欧洲球迷短打扮成群结队啸聚街头酒吧,中国球迷长思考通宵达旦枯坐电视机前。中国球迷观摩欧洲杯的熬夜激动和古代书生挑灯夜读十三经的心情相近,他们特别热衷替教练操心,分析队形阵形。欧洲球迷,那些泼皮牛二型、黑旋风李逵型的足球流氓想不到遥远中国的球迷队伍竟由智多星吴用们组成。

中国球迷没有欧洲球迷的草莽性格,它的领军人物是会写华丽作文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欧洲的穷人运动,出口中国后升等为小资的富贵病。

球迷记忆

对中国观众来说,欧洲杯其实只是一档电视节目,三十一集的带解说的电视连续剧。电视评论员说到激动处,常常很有把握的预言: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五十年以后,还会被球迷提起。

谁都明白这是评论员的夸张,本届欧洲杯称得上伟大的比赛还没有出现。其实,即便有伟大的赛事,球迷也记不了五十年。在球迷的长期记忆中,记得住的是古怪,记不住的才是伟大。

上海是国内足球的首善之区,球事兴盛已有百年历史。九二老人孙曜东最近回首前尘,专设篇章讲述旧上海球事。孙老人记忆最清楚的是当时各支球队的老板,老人过去是银行行长,对老板的记忆不会有误,但老板以外的其他掌故都很可疑。

比如他说当时上海顶级球队的出场阵容是五大前锋,三大中锋,两个后卫,一个守门员。这样的阵形不是四三三,不是四四二,不是三四三,而是二八,加上守门员就是三八。这样的三八队伍居然所向披靡,真是不可思议。孙老人回忆上世纪20年代,英国球队想把上海球王李惠堂招至帐下,开出8000英镑的年薪,以可比价格计算,8000英镑相当于今天6400万人民币,600万欧元,比今天曼联阿森纳前锋的身价还要贵。怎么可能?比这些更离奇的是——据孙老人回忆——当时“球踢得好的人,功课也往往很好,很有教养,球场上下都不乱来的”。当然“乱来”的标准古今大异其趣,当年球迷群殴吹偏哨的裁判不算乱来,而且被打的裁判不敢报警。

总之,孙老人能记住的都是些不载于正史的奇事,没有一件和伟大有关。孙老人回忆的态度诚实,比即将出版的余秋雨回忆录更少作伪的可能。孙曜东的祖上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的创始人孙家鼐。

所以我敢说,本届欧洲杯的重大事件很快就会淡出球迷的记忆。五个月内(不是五年,更不是五十年)球迷大概只会记住两件事。一件是半决赛葡萄牙的西·罗纳尔多进球后脱去上衣,很色情地露出半身肌肉领到一张黄牌。另一件是中国球迷自己的创造,两周前朋友发给我的那则短信:本届欧洲杯B组英格兰和法国赛后,全世界的女性都认同找男人应该找齐达内这样的,90分钟不射,一射就射两次。

猜一猜晚餐吃什么

2008年看过最恶心的一条新闻标题是“中国足球队用胜利告别世界杯赛场”。乍看之下,以为中国队得了世界冠军,其实谬以万里: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二十进十的小组赛,一共六场比赛,中国队到第四场就被踢出局,到第五场成为无足轻重的垫底——它第六场无论输赢,都不会影响到小组的其他球队,一支13亿人口的代表队,连帮人害人都无能为力,第六场比赛实际上可以取消,于是对手送了一场小胜给中国队,以示安慰。这么糟心的比赛,这么开朗的标题,如同把一个夭折的灰孙子封为长寿冠军。

—;文—全世界足球水平最低的是亚洲,中国在亚洲的排名现在已经跌到十名以外,眼看就连二十名的位子都难保。成绩这么差不算,中国足球还和一堆负面的词汇抵死缠绵:假球、赌博、暴力、性侵害……

—;人—糟糕不是问题,还有很多比中国足球更糟糕的事。问题是这么糟糕的中国足球,居然是中国的第一运动。媒体把最大的版面留给了中国足球,不仅仅是体育传媒,中国的足球界人士——从运动员、教练员到足球记者——是各种风光的时尚晚会的受邀嘉宾,是电视谈话节目的受邀嘉宾,是歌唱比赛、跳舞比赛,甚至是厨艺比赛里的娱乐明星。中国足球运动员和其他项目运动员的收入差距难以道里计。

—;书—足球队员去国家乒乓球队参观,看见门口停着名车,轻狂地说:他们的收入不错嘛。中国乒乓球队是世界冠军的同义词,赢到其他国家都不想玩了。中国篮球把亚洲冠军的奖杯放在自己家的壁橱里,他们的目标是世界前八。中国男排差一点,但也稳居亚洲前三,中国女排更是世界冠军的大热门。在中国,你都很难想出比中国男足世界排名更低的运动项目,然而偏偏是足球,在收入榜名气榜上独领风骚。

—;屋—我一直觉得所谓国民性的说法很不可靠,但我们的媒体和市场对足球的奖励令人不得不想起所谓国民的劣根性。没人用枪逼着你选择啊,怎么会选中足球?当然,会有人很喜欢中国足球,就像总会有人喜欢吃小龙虾——一种卫生价值可疑,原来叫做龙虱的淡水类甲壳动物。可是,就连小龙虾的食客都知道——如果他有正常的餐饮观念和健康标准,小龙虾是不能进正宴的。而在我们的媒体菜单上,小龙虾成了国宴中的主菜。

读过“中国足球队用胜利告别世界杯赛场”,你应该懂得在中国赢得流行并不特别光宗耀组。消费流行的时候,不必忙着猜一猜谁来吃晚餐,先要猜一猜晚餐吃什么,我们身边的媒体和市场最容易选择的是中国足球、是小龙虾、是余秋雨……

作为一个浅薄的爱国者和理想主义者,我真的希望有一天媒体再也不关心、再也不转播中国的足球和联赛,让它自生自灭,还老百姓一个耳根清净,体现一下中国媒体的文化尊严。不关心中国足球,可以更关心足球——足球和中国足球不是一回事,就像龙虾和小龙虾不是一回事。

形容词疑云

奥委会主席罗格用“truly exceptional”形容本届奥运会,央视大眼睛的沈冰姐姐把它译为“无与伦比”,当时赢得一片掌声。很多中国人心中的形容词悬念有了满意的解答,尽管不是best(最好),虽不中亦不远矣,“无与伦比”,听起来似乎比“最好”还要好。

我有心想研究一下exceptional的中文翻译,没轮到我动手,网上已经出现了资料详尽、各种见解并存的长帖。在我常去的一个读书网站,网民“故乡人物”首先开帖,题目是“罗格用的exceptional真的译成无与伦比吗?还是我们自作多情?”后面跟帖无数。

梳理词义,第一步当然是抄字典。故乡人物抄的好像是美语词典,我查了一下牛津词典——罗格是比利时人,离英国近一点,无论美语还是英语,差别不大,可以断定这是句好话,在牛津词典里,exceptional和very unusual、outstanding等价。

网民“ernie”说请教老美同事,老美说她的感觉是really verygood,beyond expectation。Ernie再问,exceptional和excellent两个形容词哪个更高,老美说,exceptional。

字典比较刻板,字典以外的背景故事生动很多。网民“湖首雷湾”提供了很有意思的材料。罗格的前任萨马兰奇使用最高级的场面话从来不吝啬,逢人便说最好,不必仔细比较。罗格上任后表示,他不会萧规曹随,处处题“最”。雅典奥运会,罗格的评语是“难以忘怀、梦幻般”(unforgettable,dream);稍早的盐湖城冬奥会,他的评语是“卓越”(superb);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他的评语是“真正辉煌”(truly magnificent)。

而萨马兰奇在卸任前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极为高调的宣布:“你们带给世界一届最好的奥运会。”(you have presented tothe world the best Olympic Games ever。)

故事如果到此为止,同胞应该很开心,“无与伦比”好像也能凑合。罗公到底不比萨翁,“exceptional”已经很exceptional了。

岂料再往前走一步,罗公的新文成了萨翁的旧典。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那是近年来风评较差的一届奥运会,萨翁的评语是“most exceptional”,和罗格本届的用语一模一样,前面还多了个“最”。

“最无与伦比”,这样的话大概连余秋雨都说不出口。“无与伦比”虽好,却不是“exceptional”的佳偶。不才如我,会把“exceptional”译成“异乎寻常”,网民“不得不顶”译得比我好,他译成“不同凡响”。

秀场初点兵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下等中产阶级的生活日历是被电视控制的,电视台是他们娱乐休闲的内容供应商。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是全球极视听之娱的超级盛宴:三百种群众游戏(英文叫game),一万名顶级玩家(英文叫player),两周的巅峰娱乐,以电视信号的形式,送到几十亿人眼前。

奥运游戏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电视娱乐节目,是独一无二的娱乐之王。它让其他各种电视娱乐相形见绌,最奇妙的是,这种娱乐从形式到内容不准有任何替代,奥运会只能用奥运会来表现,娱乐明星就是运动员,就连美国这样的娱乐大国都做不出精彩的奥运题材的电视剧,出不了专演体育人物的大演员,如同山东快书《泰坦尼克》的风头永远抢不过好莱坞大片。

现在体育界的同志愈来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娱乐界的王牌从业人员,身在欢场,作秀是难免的,也是必要的。本届奥运会的中国奖牌团队表现令人惊喜。

比如我的上海老乡王励勤,尽管球技出众,但天性腼腆,表情木讷,终于在决赛前被编导删除,小将王浩眼缘比王励勤好得多,只是原以为决赛对手韩国娱乐英雄人见人欺,没料想他会那么生猛,使中国的金牌俱乐部里弱了一位少年罗成。

男子举重62公斤级的乐茂盛发型像一个嘻哈明星,时髦,但过于流行,所以他的成绩只能混同于一般好手,输给了本色的石智勇。

比石智勇更本色的是射击冠军朱启南,这位温州少侠真是有临风玉树之姿。他面对媒体气定神闲不卑不亢侃侃而谈,简直就是古龙笔下人物。电视剧《神雕侠侣》可以考虑邀请他来演杨过,演艺界那些小生的漂亮是欠揍的漂亮,朱启南的漂亮是揍人的漂亮。

本届奥运最出众的明星应该是唐功红。这位体重120公斤的大力士一派天真,有名利场中难得一见的憨厚。她讲话时像小姑娘一样摇晃着身体,说到父母,说到教练,说到长辈,会非常自然地流露出慕孺亲情。她出身于农村的贫困家庭,是个孝顺孩子。明年的春节晚会如果走的是煽情路线,请来唐功红一家肯定是个亮点。

真正秀出看淡富贵心如止水的是老枪王义夫,他接受采访时语气平和,该说的场面话都说了,出彩的话一句没有。怎么看也不像喝烈酒开快车的东北汉子。除了响当当的成绩,他已经不想在电视上加演花絮。

俄罗斯媒体估计中国能拿33块金牌。假如这是真的,还有十来位金牌英雄尚未报到。希望后起的赛场英雄同样也是秀场尖兵。

体育赛事是人民的鸦片

19世纪,德国人卡尔·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21世纪,美国人戴维·巴拉什说,体育赛事才是人民的鸦片。

马克思是思想家,他的金句意味深长,似无确解,一百多年来注家蜂起,各执一说。巴拉什是华盛顿大学的普通教员,盗来金句造铜句,没什么深刻的想法,只想给潮水般涌入赛场的痴迷看客下一诊断:你们很像难戒毒品的瘾君子。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棒球比赛……就是你们的鸦片、大麻、摇头丸。

用凡人的平常心忖度,赛事观众的狂热特别离奇。看台上的这些男女,一个个挑出来都看得过去,五官端正,常识丰富,下馆子多算十块钱会跳脚相骂,怎么对那些完全陌生的运动员的游戏成绩那么看重?一只皮球滚进球门或没滚进球门,有什么要紧?地球污染没改变,贪官敛财没改变,女朋友姿色没改变,银行存款没改变,为什么要大喊大叫大哭大笑?各路媒体天天猜测、分析哪支球队会赢,哪支球队会输?怎么从来就没有人问一句,凭什么要关心那些粗鲁汉子们的输赢?

要么是他们疯了,要么是他们被人下蛊。瘦弱的巴拉什选了一个最斯文的解释:他们上瘾了。在各种原因的联合作用下,他们对体育比赛产生严重的病态性依赖。如果取消体育赛事,他们的生活将失去焦点,他们的人生可能崩溃。

这听起来很变态,巴拉什说,其实很正常。学者的使命就是把一切变态的事物解说到正常。巴拉什是学者,他自有解说。

如果说球迷不正常,那恐怕要归因人类本身并不正常。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现在进化到了“智人”(Homo sapiens)的阶段,但“智人”并不十分智慧,很多人智慧未开,玩心不退。七十年前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胡辛格说当下人类更准确的学名应该是“玩人”(Homo ludens),“玩人”不是“完人”,要走到“完人”这一步——不管是“完善之人”还是“完蛋之人”,前路迢迢。

虽然说爱玩是“玩人”的天性,但自己玩是一回事,狂热地看别人玩是另一回事。看客疯狂,巴拉什给出的一大原因是青少年的自我定位。小孩子长大成人,需要不断地发展与他人的关系,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定义自己。青少年崇拜体育明星,由此确立自己的身份。明星创造的运动奇观,清晰地表达了青少年的幻想,这些幻想会直接间接地指明、规定青少年的未来。最狂热、最不计利害的球迷都是青少年。当然有很多成年人也很幼稚,在心理上一辈子叼着奶嘴,这些成年人同属青少年型球迷。

不过造就全世界10亿体育迷更重要的推力来自人的天性——拉帮结伙找组织。人是社会的动物,天性就喜欢扎堆,喜欢找组织。而加入球迷、体育迷的共同体,门槛最低成本最小——只要买一张票、穿一件T恤,甚至开一下电视就算入伙了。人类进化到今天,存活下来的60亿兄弟姐妹的祖先,都是当年强力集团的成员——跑得快、跳得高、力气大、人数多。加入健壮的体育明星的外围——乃至核心组织,能唤醒我们基因中的祖先记忆。

生物学界有个术语,叫“释放替代物”。释放替代物直接激发动物的反应行为,释放动物的能量。水族馆里红色的棘鱼同类相侵,看见同样红色的棘鱼就会发动攻击。当它看见玻璃窗外红色的卡车,棘鱼会猛烈地撞击鱼缸。红色卡车就是释放替代物,它释放了棘鱼的攻击性。有一种海鸟叫蛎鹬,它在海边产卵孵化。有人用塑料做一堆假的鸟卵,蛎鹬会上当,飞来孵育假卵——假卵是蛎鹬的释放替代物,释放了它的孵育本能。有趣的是,有人依照蛎鹬卵的形状和色泽,做了一个超大的假卵,蛎鹬照样孵而不疑,甚至置真鸟蛋于不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