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香圣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要求;纳罕地伸手一比,问道:“只要一尺长的牌匾吗?未免也太小;挂在门面上看不清字了。”

白鑫一笑;“就要这么大的,方便携带,要做的轻巧些;上面串着绳子。”

老板一听说要携带;这才反应过来他不过是行脚商;只是还在奇怪一口气竟做这么多;而且走街串巷,哪里还需要牌子?老板也不过问太多,只道有钱赚就好,提笔将白鑫要求一一记上,然后又问,“那牌匾上写什么名字?”

“天香堂。”虽开门面的事八字还没一撇,但白鑫说出来时,忍不住有些激动,目光灼灼,眸子闪闪发亮。

老板忍住一声嗤笑,暗想小小行脚商,也敢称为“堂”,不过那股轻视之心在抬头看见对方坚定表情后,褪了个干净,反而自相惭愧,有道是莫欺少年穷,说不准站在眼前这少年,日后就发迹了。

双方重新确认一遍,白鑫交了定金,他这本就简单,于是约定三日后来取。

三日后,那十多个牌匾做好了,白鑫便将它们分发到从自己这拿货的货郎们,那些人有的猜出了白鑫的用意,却不以为然,并不觉得挂了牌子和不挂牌子能有什么区别,对待那牌匾,就有些心不在焉,有的卖白鑫面子随手挂在扁担上,有的干脆直接塞进筐里。

这牌匾就是做的再小,也是块四四方方木头了,少说两三斤的样子,加在身上,难免不乐意,白鑫又不可能时时盯着,怕他们只是应付,一转眼就丢开了,不免白费了自己用心,于是慢条斯理解释道:“你们可能觉得多挂了块牌子也没什么用处……”

其他人没说话,但从眼中不难看出,承认白鑫说的没用。

白鑫将他们反应看在眼里,顿了一下,接着说:“其实不然,如今,你们从我这拿货卖,加起来也有十余人了,分布在京城东南西北,虽卖着相同东西,外人却并不晓得,这其中有的人卖出口碑,一天就能将货物悉数卖光,有的一天却只能卖出几件,并不是我东西不好,或是你们挑的地方不热闹,而是别人只当你们是卖一般头油、香料,入不得眼,也就不闻不问了。若咱们都用统一牌子,拿到外面,别人一看,就知道都是源自一家,许是他卖的好了,人家就记得‘天香堂’三个字,等你也带着牌子,别人也就认了,久而久之,大家团结一起,‘天香堂’名声越盛,生意自然也越好,再往后,都不用你们去招呼,人们冲着那三个字,就会买了。”

众人听后细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脸上露出惊喜,越发佩服起白鑫,都道他小小年纪,才思灵敏,又有生意头脑,他们这些大人反而白吃了几年干饭,同时幻想着对方说的场景,再也不必为卖不出去货物而发愁。

一下子,众人都将牌子拿出来挂好,仔细摆弄一翻,力图将那三个字冲着最前面,并且彼此还监督看了看,这些个原本互不相干的货郎,这一刻隐隐结成同盟,也没了“同行冤家”的仇视,想着别人卖的好了,自己也能得到好处,平时不搭话的几人,这会也开始说话了。

“张大郎,就属你卖的最好,你可要挂着牌子,让我们也跟着沾沾光。”

“马二郎卖的也好,你小子可不能犯懒,将牌子扔了。”

“哪能啊?”

众人说了会话,便挑着扁担走了,这些人这会再看街上其他的货郎,不免生出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觉得那些人卖的东西不过是随便从哪里拿的货,入不得眼。

白鑫见他们信服了,心满意足,也将牌匾立在摊前。

白鑫初挂牌子,可不就引来一些人瞧热闹,也有嘲笑他小摊位还敢叫什么“堂”,但无论如何,确实是让一些人记住了这三个字。

他又趁机将胭脂膏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有人来买东西,一听说制成膏状的胭脂,便止不住好奇。

有小娘子问道:“你这胭脂膏,涂抹的时候不用水化开吗?”

白鑫打开一个给她看,“小娘子瞧瞧这油腻腻的,哪里还需要用水化开?直接用手抹一点涂在唇上,又均匀,又红艳,一片水色,瞧着就娇艳欲滴。若将胭脂膏抹在掌心摊开,拍拍脸,顿时如雪中桃花,红酥绽放。”

那小娘子被他说的羞红了脸,再低头看看胭脂膏,更觉细腻油头,光是想象,都觉得擦在唇上舒服,同时幻想着打扮得花枝招展,当即问了价钱,听说比一般胭脂贵些,有些犹豫。

白鑫见状,又趁机说了好话,“小娘子你闻一闻,我这胭脂膏里添了香料,抹上后不止颜色好看,还馥郁芬芳,自然是比一般胭脂贵些,再说了,你自己用水也好,用蜜也好,调出来的胭脂没一会就要掉了,我这胭脂膏却能黏在唇上,一整天下来,也光鲜亮丽。”

小娘子一听如此说,也就没有顾忌了,当下买了一瓶,欢欢喜喜回去了,看样子竟是迫不及待要试一试。

最开始,胭脂膏卖的也一般,但后来,大家回去后看见了效果,当真如白鑫说的那样,不仅颜色亮丽,香气悠久,还黏在唇上服服帖帖,油亮亮的,一片水色,回头再看别人用胭脂调水涂的嘴,顿觉红彤彤的死气沉沉,仿佛抹了血,瞧着就不好看了。

没多久,胭脂膏卖的越来越好,几乎到了白家人忙不过来的地步,以前还能有些喘息闲聊时间,如今白家毅然成了小作坊,连五娘都跟着研磨香料,全家人忙得团团转。

那些个分布在京城各个角落的货郎,如同白鑫撒出去的网,大家渐渐记住了“天香堂”的名字。那些个从白鑫摊上拿货的货郎真真切切瞧着了挂牌子的好处,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简直恨不得再将那牌子做大一些,每天擦得一尘不染,在别人问他们是不是“天香堂”的香品时,立刻生出一股自豪感,胸脯拍得啪啪响,欢欢喜喜就将东西卖了出去。

不过挂牌子有好处,也有弊端,一些个投机取巧的人,从便宜的地方随便进了些东西,挂块牌子也自称是“天香堂”的香品。

这日,张大郎便止不住跟白鑫抱怨,“我远远瞧着,就看那小子像是在身前挂块牌子,我当时心中就咯噔一声,悄悄走近,那上面可不是写着‘天香堂’三字吗?气得我就大骂起来,吓得那人跑开了,我当时都恨不得揍他了,真是败坏咱们名声,也不知他卖的是从哪里买来的便宜东西,竟然也敢称‘天香堂’。”他一口一个咱们,脸上忿忿,摆出一副同仇敌忾的架势,“白三郎,你可得想想法子,若不然,日后谁都能挂着‘天香堂’的牌子。”

旁边有人跟着帮腔,“就是,我也看见过。”

白鑫听了,十分苦恼,这种假冒之物,自古便无法根绝,不过很快,他有了主意,且说不好能让天香堂的名头更响,他心中一喜,整张脸都好似发光了,他立刻问,“张大哥,若是让你们穿一样的衣服,在背后绣着‘天香堂’三字,你们可愿意?”

众人一听,就明白过来,连连赞这主意好,且比牌子还要显眼,只不过这衣服……

有人立刻问道:“还要做身新衣服?还是说就在自己衣服上绣上名字?”

“统一做新衣服。”

“那这布……”众人支吾起来,本来做完新衣服也是自己穿,可他们也不是什么多富裕的人,这不年不节做衣服,还是有些不舍。

白鑫当下痛快道:“衣服钱我出。”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七嘴八舌问道:“真的吗真的吗?白三郎你要掏钱给我们做新衣裳?”

“恩,不用你们掏一文钱。”

众人觉得这简直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啊,白白就能得到一件崭新衣裳,都有点不真实了。

“不过,我有个条件。”

众人瞪着眼睛屏息,下意识以为是要在货品上加钱了。

“不过从此以后,你们只能卖我天香堂的货品,其他东西,一概不能卖了。”

这些人中,有像张大郎那样早就光卖白鑫的香品,有的却是刚加入没多久,还在捎带卖些别的东西,前者听说只这一个条件,当下笑得见牙不见眼,拍胸脯保证没问题,后面的人犹豫片刻,实在不想放弃这天大好处,也陆陆续续同意了。

白鑫满意地点点头,又让众人回家量好尺寸,明天告诉他。

作者有话要说:上章说的那个甲香,忘解释了,那是蝾螺的厣,就是大家吃过那种炒田螺吗,那个刻里面那个小小的薄片,挑开薄片才能吃到肉,那个就是甲香

说起这个……忽然好馋麻辣田螺啊,想起小时候妈妈炒一大盘,然后用牙签挑着吃,吃到后来手指都红彤彤的,又辣又香,嘶嘶~~~~

☆、第67章 标志

那些个货郎听说有新衣服穿;第二天就都拿来了尺寸;有的觉得不好意思;还想方设法为白鑫省钱,“白三郎,你不若扯些布回来,也不用拿到外面做,我们这些人;家里都有婆娘;拿回去让她们做就行;便是没成亲的;家中也有姐妹娘亲的,免得让外人做还要白白花几份手工钱。”

白鑫知说话那人是好意;却摇头拒绝,他让这些人穿一样的衣服,本就为了统一,为了引人注意,加深印象,若是将衣服交给不同的人做,虽能提前说出样式,可做出来到底不会完全一样,穿出去参差不齐,半吊子似的也不好看,反正这大头都花了,没道理在零头上扣扣缩缩。

如今家里人都跟着研磨制香,是肯定没办法再给她们添别的活了,白鑫索性在卖布料的铺子里寻了几位针线娘,说明了要求,并再三强调要所有衣服样式都一样,还分别在每件衣服胸前绣上名字。

白鑫买的布料虽是最差等的麻布,但一口气订了这么多件,那掌柜的也不敢怠慢,言辞凿凿保证没有问题,白鑫交了定金,约定五日后来取。

这种事,白鑫原本不打算跟家人说,但因大哥也在外面卖货,也给他治办了新衣,再加上他听见其他货郎七嘴八舌的议论,暗暗指三郎傻,难免担心这一大笔钱打了水漂,想也没想,就问了出来。

结果这话,就让曹氏听见了,她立刻像被割了肉似的,声音猛地扬高,“三郎,你大哥说的可是真的?你还给外面那些人花钱做衣裳?”

白鑫眉间猛地一跳,立刻皱起了整张脸,无奈地叹口气。

大郎自知失言,愧疚地看了看白鑫,又看了看娘,张了张嘴,似乎在措辞,半响方道:“娘,你别着急,听听三哥怎么说,他向来主意多,他这么做,肯定也是有番用意。”

这段日子以来,曹氏见到了白鑫的本事,倒是越发听他的话,若是搁以往,听说出钱给别人置办衣裳,早就咋咋呼呼叫起来了,如今是强忍着没喊,烦躁地不停搓着手,急切地看过去,“三郎,你咋想的?每人都做一件衣裳,那得多钱?”

“娘!”白鑫抓住她的手,搁在掌心慢慢摩挲,温热的力量顺着手传递了过去,曹氏慢慢也冷静了些,白鑫继续道:“那些货郎帮咱们卖东西,可放在外面,谁又会记得他们?可若是齐刷刷穿着一样衣服,又在衣服上绣着‘天香堂’字样,可不就引人注意,慢慢的也就都记住了,名声越来越响,与之相比,那些衣服又算什么呢?”

“话是如此说,可这么多衣服,要不少钱吧?”曹氏细细一想,虽认同了这话,可一想起钱,还是止不住心疼,“那布料呢?你买了吗?我告你,买那最便宜的就行,他们一帮大老粗,穿出去也不讲究什么好。”

“买完了,就是买的最便宜的麻布,正让布店连夜赶出来,五天后就好。”

白鑫本是下意识一说,谁知这话又触了娘的痛处,急得她跺了跺脚,“怎么让别人做?还要掏手工钱,怎么不拿回家让娘给做?你大嫂、大姐也能帮忙啊,不说五天就能做好,但晚几天也没什么啊?”

“娘,你们还要帮我研磨香料,做皂团子,胭脂膏,哪里有功夫做衣裳?”

曹氏不甘心道:“挤一挤还是能挤出时间的,你这一口气做这么多,光是绣活钱,就要一百多文吧?”

曹氏平时不操持家中财政,还是下意识用以前概念去衡量金钱,她猜的价钱,还不到一半了白鑫可不敢告诉她,光是手工费就三百多文。

“娘,有那挤出来的功夫,多做一两盒胭脂膏,绣活的钱就出来了,你反而浪费功夫去做衣裳,得不偿失吗?”

曹氏一听提起胭脂膏,脸色渐缓,眉宇间也松开了,“是娘老糊涂了,可不像你说的那样?这胭脂膏卖的如此之好,咱们娘几个也该抓紧时间多做一些。”

曹氏不再闹腾,大郎从旁听得也心服口服,直到曹氏念念叨叨钻进厨房,大郎走上前,歉意地冲白鑫道:“三哥啊,都怪我这张嘴,一着急,便什么都忘了,还是你脑子好,要是我就想不到这么多。你大嫂,让我代她谢谢你,说那胭脂膏好用着了,嘿嘿,怪不得别人都喜欢呢,我虽是老粗一个,什么都不懂,但也瞧出大姐抹完胭脂膏,脸红扑扑的,怪好看的。”

提起大姐,大郎一阵喟叹,这回他学聪明了,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方小声道:“大姐也老大不小了,这亲事却没个着落,如今咱们来了京城,一般家庭,怕是更瞧不起咱们的出身。”说到后面,又是一阵长呼短叹,“我听你大嫂说,娘有意找个媒人说道说道,可让大姐拦住了,也不知她怎么想的,可不能再耽误下去了。”

白鑫有些吃惊,并不知道还有过这一处,在他观念里,像是内宅的事情,就该交给女人操持,男人则无后顾之忧地出去赚钱,不过如今白家情况有些特殊,娘和大嫂都是软性子,幸好全家人都一条心,若真是掌着大家,一准压不住人。

白鑫不敢说多了解大姐,但从她偶尔透露的只言片语中,还是不难猜出,她是被之前在白家生活的经历吓到了,唯恐成亲后像娘那样被人欺负,再加上她被人拒过婚,更是不看好自己婚姻,且还记得她说过宁愿一辈子不嫁入,想到这,白鑫不免也为大姐亲事发愁,可他到底是做弟弟的,这种事也不能真的亲自过去刨开了跟她讲,还是要靠娘。

“哎,大哥也不必急,这一两年咱家攒点积蓄,到时多为大姐置些嫁妆,保管给让人寻个如意的,让大姐风风光光出嫁。”

大郎眼中亮了起来,重重恩了一声。

白鑫想着让货郎们统一穿着,且绣上名号,这是为了让其他人记得“天香堂”,但同时,他又想在制作的物品上下些功夫,很快,他就想到了法子,于是去了木器作坊,专门做了几个小小的模子,有“天香堂”三字的,也有牡丹纹样的,拿回家后,再制作皂团子和胭脂膏后,趁其完全干透之前,都要用模子压一压,圆滚滚的皂团上就被压出朵牡丹,正恣意绽放,底下则是“天香堂”三字。

胭脂膏也如法炮制,本来艳丽香膏装在白瓷瓶中看着就好看,如今一掀开盖子,先映入眼帘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顿时更加显得精致起来,光是看着,就让小娘子们幻想将自己打扮得国色天香。

五天后,定做的衣服做好了,白鑫去验收,拎起一件抖开看了看,只见针脚细密笔直,后背上赤色大字十分显眼,底下的牡丹标志是白鑫想到后又特意添加上去的,跟他在木器作坊定做的模子,别无二致,粉红一簇,国色天香。

白鑫一只手摩挲着牡丹花瓣,感受着针脚纹路,他真是越看越满意,就是为此多加了二百文钱也心甘情愿,痛快地将剩下的钱付了,拿着衣服走了。

那些个货郎对新衣裳简直翘首以盼,恨不得五天一眨呀就过去了,当拿到衣服时,简直爱不释手,他们一个个家庭也不富裕,衣服也都是缝缝补补,一年又一年,许久不曾穿新衣裳了,怎能叫他们不欣喜?且本朝男子也爱戴花,所以一点也不嫌后背上的牡丹花纹充满脂粉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