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光里-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家的千恩万谢过了,又叹了口气:“虽说大姑告诉了我们门路,可我们又不认得人,也不知道哪里的差事好……”

春瑛模模糊糊地猜到了舅妈的用意,又好气又好笑,但看母亲的神色,又担心她会替自己打包票,到头来自己答应帮忙,是违了自己的心意,可不答应帮忙,又落了母亲的脸,忙快手快脚地做完手上的活,悄悄回到正屋门外,听他们接下来要说什么。

果然路妈妈开口问了:“你们想去哪里?侯府那头,怕是不能了吧?三少奶奶既然发了话,只怕是再没人敢给全贵安排差事了。如今三少奶奶正当家呢,若是先前太太当家,或是大少奶奶当家,都还有法子可想。”

金家的眼中一亮:“正是呢!因此我跟你兄弟商量过,只有东府可去了!大姑,春姐儿不是东府里二老太太跟前的得意人儿么?能不能……”

“舅妈怎的不早说?!”春瑛淡淡地挨着门边插嘴道,“我今早才磕了头出府,今后就不在里头当差了。”说罢重重叹了口气:“这可怎么是好?所谓人走茶凉。我都不在老太太跟前当差了,人家哪里还会看我的脸面?”

金家的脸上一僵:“出府了?怎的……出府了呢?!你不在东府里侍候了么?!”

路妈妈有些不高兴了:“不在东府侍候又怎么了?我闺女就合该当一辈子丫头不成?!这是主人家的恩典!”

金家的正后悔自己有些失态,忙笑道:“是是是,大姑说得对,是我想左了。这可是主人家的恩典呢,别人想讨也讨不到。”说罢冲春瑛笑得腻味:“外甥女儿也不必担心,有几个丫头能得这样的恩典?你虽然出来了,却比别的丫头都体面呢!”眼珠子一转,便盯紧了她:“既这么着……春姐儿能不能帮你舅舅想个法子……”

春瑛忽然大力拍掌:“对了!东府招人的事我也听说了,凡是有力气又肯做活的,一般都会招进去,舅舅年纪哪里大了?定是那负责过目的管事一时老眼昏花看错了。舅舅不如再去试一试,洗干净脸面和双手,换上干净的衣裳,说话殷勤些。舅舅在茶房这么久了,应该很懂得回话才是,想要得份差事,应该不难。我记得,东府的茶房正要添两个有资历的人呢。”

金家的笑得有些勉强:“这样……也对……老本行……总比没做过的活要强……”清了清嗓子,又接着道:“还有……你表弟和表妹……其实以两个孩子的年纪,进府也不算早了,比他们小的还有呢。春姐儿,我听说……东府的小少爷书房要添人?还有小姐也要添丫头吧?说是要找模样儿清秀又伶俐的。我们家小子最聪明了,闺女也最伶俐不过,模样儿也长得好,若不是没人帮着递话,早就选上了!”

春瑛笑了笑。四少爷都快成亲了,还要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厮在身边做什么?他书房里要添的人,是年纪大些、做事老成又知书识字的书童,预备着将来跟出门跑腿办事的!至于四小姐的丫头,那是预备着将来陪嫁的通房候选吧?记忆中表妹只有七八岁,而四小姐已经十三岁了,等后者出嫁时,她才多大?况且这种丫头,挑选时必定会十分用心,一家老少都要在东府名下,才会中选。舅舅舅母都在侯府当差,就算表妹长得再好,也不可能选上的。

只是这些话,她又不耐烦跟舅母说清楚,只是道:“表弟年纪太小了,四少爷要的是年纪大些稳重些的人,四小姐那里的丫头,多半要的是东府的家生子,年纪也要大两岁才好。舅母还是别打这两处的主意了,老老实实去选,只要没什么毛病,挑上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金家的不死心:“不是这两处,二老太太或二老爷那里也成,二太太院里也不错,春姐儿你就不能帮着说说好话么……”

“不能。”春瑛淡淡地看着她,“方才我说过了,舅妈,我人都走了,说话早就没了份量。况且我在里头也有日子了,未尝没几个对头,我如今自然是不怕的,就怕表弟表妹打着我的名号进去了,会被人欺负。”开玩笑,那三个地方是那么容易进的?!当年她能当上二老太太的丫头,还是因为十儿托了木家,木家托了徐大娘,徐大娘召她进去了,到了二老太太跟前,又有霍家表小姐的保证在先,才能成事。更何况如今二老爷升了兵部尚书,院里的人必是筛过一遍又一遍的!

只是她拒绝得太直接了,金家的脸色不大好看,路妈妈瞪了女儿一眼,小声骂道:“这有什么难办的?!你才走不到一天,去说说又怎么了?!舅舅一家有了差事,也就用不着咱们帮衬了!”

是啊,可能用不上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自己却要跟这家人绑在一起,若是他们在东府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都要自己去负责的。况且如今要找差事又不是很难,何必要她做这个推荐人?

金家的似乎明白春瑛是铁了心不想沾上这件事,顿时拉下脸来,冷笑道:“我知道如今你家有钱了,大房子住着,绫罗绸缎穿着,金银珠宝戴着,鸡鸭鱼肉吃着,便眼里没人了!只是春姐儿,舅妈今儿倚老卖老一句,大家都是一样的出身,就算你家再有钱,那也是主人家赏的!你还是个丫头,一辈子都改不了这个出身!别真把自己当成小姐了!”

不等春瑛说什么,路妈妈就先脸一沉:“这是什么话!我们春儿有心提点你,省得你白费力气,你却拿这种话气人。我还以为你真是个明白人呢,若是想来发脾气的,就给我滚!”

金家的一改先前作低伏小的模样,一仰脖子:“怎么?说中了你们家的心虚处,就赶人了?!我告诉你,那是你亲娘亲弟弟,人都快饿死了,你们在这里大鱼大肉的,却不肯给亲人一口饭吃,我嚷得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看你们还怎么做人!”

春瑛不怒反笑:“舅妈,你说这话,其实是自己心虚吧?你们家为什么没有饭吃?我娘难道没给你们银子?前几天十两,今天五两,不算还回来的一两八钱银子,总共去了十几两了。谁家一个月要用这么多银子?大家都是一样的出身,就算我们家再有钱,那也是我们家,舅妈可别真把自己当成太太了,觉得一个月十几两银子还吃不上一口饭。是舅舅赌瘾太大,你自己又不懂持家大手大脚,还是我们不够厚道?!闹得别人知道了,我便请府里的总管来评评理,看是谁理亏!”

金家的一听,便先心虚了三分。若是闹到那一步,她一家子都别想再找差事,连她自己那份,也不一定能保住。只是就这么认输,她又不甘心:“谁说我不懂持家?分明是老人看病花了钱去!难道给亲娘、亲外婆看病花银子,你们还舍不得?!”

春瑛凉凉地道:“方才明明是舅妈说,舅舅先前在撒谎来着,外婆早就好了,用不着吃那些贵重的药材?若是外婆真的病重,舅妈方才的话又是什么意思?难道你居然有意瞒下外婆的病情?!这可了不得,为人儿媳却不孝顺呀……”她转过头去对母亲笑道:“娘,方才爹还跟我说,要我时不时回府里请安呢,您说这样的事迹,要不要跟徐总管说一声?”

路妈妈迟疑了,她虽生气,还没做绝的打算。金家的趁机道:“我们怕什么?!人走茶凉,春姐儿,你不会以为自己说话还有份量吧?!”

“得了得了。”一直沉默的金全贵开了口,“闹什么闹什么?!没得叫外甥女儿笑话!”接着朝春瑛咧了咧嘴,“孩子,你别怪你舅母,她也是为舅舅和你弟弟妹妹操心。舅舅替她给你赔不是。”说罢真个弯下腰来。

春瑛忙侧身避过:“舅舅别这么着,我可受不起。您老若是肯听我娘的劝,少赌几把,就是我们造化了。”

金全贵笑着应着,不顾妻子的挣所,扯着她的手臂往门外走。路妈妈终究还是忍不住叫了声:“等一等!”把那个旧钱袋递过去,又脱下了自己的金耳环与银镏金簪子,“拿走吧,老老实实找个差事,若东府还是不成,我再想办法!”金全贵眼中一亮,忙接过首饰,千恩万谢,拦着妻子出了门,还未走到巷口,已被妻子夺走了东西。两夫妻骂骂例例地消失在暮色中。

春瑛赶紧走上去关门,才回过头闷闷地道:“娘,你不会真的要我帮他们找差事吧?!”

“哪能啊?”路妈妈有些无精打采,“瞧你舅妈那个模样,再想想她说的话,我还不明白么?!若是他们真的找不到差事,随便寻个打杂的活给他们就好,他们看不看得上,就不是咱们能管的了。”

春瑛笑了,上前挽着母亲的臂弯:“娘,我带回来一个银镏金的簪子,比你原先戴的那个还精致,特地留给你的。你快跟我来看看,喜欢不喜欢?”

第三百一十四章 逛街去

接下来的几天,舅舅金全贵夫妻再没上过门。路妈妈面上虽没说什么,但看得出有几分担心,想求丈夫回后街打听打听,却又不好意思,更怕会跟他吵起来。

春瑛看在眼里,却不大愿意多管,只是埋头收拾房子,做新衣裳,做得累了,便到院子里走走,修一修树干枝叶,或是把泥地翻一翻,盘算着要找一日天气晴朗时,到城外郊游,挖几棵花草回来种上,点缀点缀院子。

她得了空闲,也会跑到姐姐家去,逗逗小外甥。弟弟小虎每日放了学,就会跑到姐姐家里跟厨娘叶嫂的儿子一块儿做功课,春瑛有时候也会指点几句。秋玉这时候才发现,这个妹妹往日说自己“些须学过几个字”着实是太谦虚了,不由得惊叹:“霍家表小姐居然这样用心,连你们后来的丫头,也都耐心教学问,真真难得!”

春瑛笑笑,并未多加解释,只是道:“这个很容易的,有心学就成。姐姐平日没事做时,拿了小虎的描红本来认,一天认四五个,一年就有一千多字了,平日里用来记事算账尽够了,将来康哥儿读书时,姐姐也能教上几个字,知道他学得好不好。”

秋玉有些心动,不过不敢直接答应:“我跟你姐夫商量商量。一天认四五个不难,就怕过不了几天,又忘了。若真要学起来,只能慢慢的,康哥儿还是交给老师吧。”

春瑛笑道:“姐姐,你对自己要有点信心嘛。你不是常说姐夫白天不是在外头办事,就是待在前头车马店里,你在家带孩子,却帮不上他什么忙。可若是你学会了写字,前头柜台上的活就能帮着做了!”

笑儿在旁边笑道:“二姑娘,柜台上的事如今归老叶管,若是奶奶做了,老叶怎么办?”'w/w/w/。w/rs/h/u。/co/m'

“她也就是打个比方,我就算学会写字,也要带康哥儿呢,哪有丢下家务跑到前头招呼客人的道理?!”秋玉瞥了妹妹一眼,春瑛抿嘴笑着不再说话了,低头逗了小外甥玩笑一会儿,才道:“今儿天气不错,市集上也热闹,我去逛逛。姐姐可要捎什么东西?”

秋玉想了想:“昨儿给你姐夫做一件夹袍,蓝色的棉线没了,你给我捎些回来,再买些上等的蔷薇硝。康哥儿今早腮上发痒,我怕是犯了春癣,得买些硝回来以备万一。”

春瑛应了,下了炕就要走,小虎蠢蠢欲动地瞄过来:“二姐,你要到外头去逛?能不能……”

不等他说完,春瑛便打断了他的话:“你若是乖乖把功课写好了,我回来时,就给你捎几块江米糕,若是没做好……”小虎立刻把视线转回书上,双眼睁得大大的,听见姐姐们轻笑,也没动一下,只是两只眼珠子滴溜溜地转。

春瑛笑着出去了,小虎还在她身后嚷:“我要多点豆子的!不要红枣!”她笑得越发欢畅了,抬脚出了陆家侧门,沿着喜鹊胡同往东边走了二三十步,便是宽敞的崇文门大街了。

这时候的崇文门大街,果然比几年前她和胡飞一起来进货时要热闹多了,除了头花铺子和挑着各色鲜花来卖的花农,还添了好几座酒馆食肆,布料店、珠宝店、胭脂铺、药店、杂货店、粮店、油坊、估衣铺……应有尽有,街头巷尾还有无数的小摊贩,挑着自家的货物来叫卖。春瑛看着看着,就不由得想起了当年胡飞当卖货郎时的模样,手指摸上腕间的银丝镯,心里发软。

胡飞应该已经到达印度一段时间了吧?不知道他会在那里待多久?希望他能早些回来……现在她虽然心愿得偿,但又觉得有些空落落的,有一种犯懒的冲动,只想每天闲闲地待着。如果胡飞在,应该会让她振作起来吧?

买了姐姐要的线和蔷薇硝,还有小虎的江米年糕,记起叶家小子爱吃榆钱糕,如今虽然未到浴佛节(四月初八),街上已经有小贩叫卖榆钱糕了,便挑了一家干净的,买了两块,又顺便给叶嫂和笑儿各买了一个黄铜顶针,给父亲买了顶新帽子,给母亲买了她爱吃的点心。到最后,春瑛两只手都拎着东西,正打算回家,却在一家绢花铺子前停下了脚步。

之前父亲跟她说过,让她时不时回东府请安问好,如果可能的话,打听一下府里有没有采买衣料的计划。春瑛想着自己也该去看望十儿了,现在上东府做客,时间应该还算合适,只是既然要回,就没有空手的道理。

她进了绢花铺子,挑了几十朵样式好看别致又质量好的绢花,又跑到附近的卖货郎那里,买了几样不大值钱的首饰,再往胭脂铺子里逛了一圈,最后两手再也塞不下了,方才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今天她前后一共花了二两多银子,只盼着能帮得上父亲的忙才好。

又赶制了两样针线,到了晚上,她便去找姐姐,问附近哪里雇车比较方便。她打算明天一早就回东府请安去。

秋玉道:“既是要回去请安,就不能随便对付了。对面上二条胡同尾那个大杂院,也是我们家的产业,有个老陶赁了两间屋子,他就是替人赶车的。他家的车子虽然不算新,却也算是不错了。况且这人知根知底的,陪着你出门,比外头找人强,我也放心些。”

春瑛应了,秋玉便派人请了那陶车夫过来,对方听说是房东的小姨子要雇车,忙道:“陆大奶奶尽管放心,我今天就把车收拾干净,明儿一早就上门,包管把二姑娘照应好。”

秋玉笑道:“因是要包一天的,我妹子兴许还要去几个地方,又带着东西,不用你跟进跟出,只是要把东西看好了,别叫人混了去。那里虽是有规矩的地方,到底人口嘴杂,还请多费些心。我算给你一天五百文钱,再送你一块好料子,给你闺女做衣裳,如何?”

陶车夫连声应了,一脸欢欢喜喜地走了,到了第二天,果然驶了一辆外表还算体面的半旧马车来,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车厢中还铺上了干净的旧毡。他本人也穿着干净的衣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笑道:“可不能丢了陆大奶奶和二姑娘的脸。”

路妈妈听了,十分欢喜,请他喝了碗热热的面茶,得知他家有个小女儿,还送了几块糕让他带回去。春瑛拎着大包小包往车上撂,路妈妈帮着忙活了一阵,略一迟疑,便道:“春儿,娘有几样东西想叫你帮着捎一捎……横竖你总要经过后街……”

春瑛顿了顿,低头整理包袱:“是什么?”

路妈妈脸上一喜,忙走进屋里,不一会儿,拿了一个小布包出来,低声道:“这里是五两银子,还有两样我平时极少戴的首饰,你拿了去,看看你外婆和舅舅的情形,若实在不好,就……把这些给他们。若是他们过得还好,就算了。”又从厨房拿了一袋面粉,送到车上,偷偷看了屋里一眼:“别叫你爹知道。”

春瑛默默接过东西,再整了整衣裳头发,便出门上车走了。

陶车夫是个健谈的人,他兴许是很少接内城的活,对道路不大熟悉,好几次都要春瑛掀开车帘去指方向,不过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