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三桂的发迹史 (1-3册)-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保圣贤之名声。”

  吴应熊觉得对于父亲的道理,自己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懂。

  三、吴三桂设计困境考验儿子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教,吴三桂觉得儿子在思维方面已有进展。但他心中有种忧虑,儿子出生在他这样的家庭,养尊处优惯了,其生活能力必差。加之众人对他们总是呵护备至,他们的心理素质也必然差。然而,人生变化无常,谁知他们会不会落到平民百姓之位?若如此,他们哪里能生存下去?

  于是吴三桂觉得应该培养儿子的生存能力。可是,到底怎样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呢?吴三桂思索着:这是个大问题,一时半刻确实不知如何下手!突然,他的头脑中划过一道灵光,他想起了白发老人让自己养蚂蚁的故事。那时,他利用蚂蚁的饥饿将蚂蚁调教得如千军万马。蚂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想生存下来。在那种情况之下,生存下来的便是强者。

  蚂蚁如此,人亦如此!在这个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里,强食弱肉历来是生存竞争之中的唯一法则。若要生存,就须做强者。

  想到此处,吴三桂心中越来越明亮了,但是,如何使他们变得更加适应社会呢?仅仅用训练蚂蚁之法,肯定不好。因为儿子是人不是蚂蚁。然而,训练蚂蚁之法又确实可以借鉴过来。人虽然不是蚂蚁,但也是与蚂蚁一般的生命。他心中经过仔细揣摸,觉得唯一途径,就是让儿子脱离这个环境,将他们放到一定的困境中去,方可货真价实地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

  吴三桂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心中确定了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然后,他将陈三强招来,做这种事,陈三强是再合适不过。吴三桂如此这般的交待了陈三强。陈三强拍着胸部说:“公子,我陈三强做别的事不行,但这事我还行。”

  陈三强别了吴三桂,就找到吴应熊和吴应麒,对他们说:“我明天要到川东去,我想带你们去见识一番,不知你们愿意与否?”

  吴应麒立即高兴地说:“我早就想出去见识见识了!”然后又落下脸来说:“只怕父亲不肯让我们去。”

  陈三强说:“你们放心,我已经请示公子了。”

  吴氏兄弟见他如此说,心中再无顾忌。因为他们知道三强叔与父亲的关系非同一般。

  陈三强带着吴氏兄弟,还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兵卒就出发了。

  一日,他们到了三峡附近。

  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他们置身于深壑峡谷之中,根本看不到山外之天地。那时正初夏,阳光已经很灿烂,但却没有丝毫能透过山中茂密的树林。因此,他们身上仍然感到些许凉意。

  吴氏兄弟见之,心中不由抽了口凉气。吴应熊说:“此处必有土匪出没!”

  陈三强紧张地说:“我猜也是这样!”

  正说着,突然听见一声呼哨,陈三强顿时脸色突变,拽住吴氏兄弟就一阵疯跑。吴应麒问:“是强盗来了么?”陈三强点点头。吴应麒突然站立对陈三强说:“既是强盗来了,我们还躲干什么?与他们一战便得了。”陈三强吓他说:“你以为强盗是些什么人?我们能躲开尽量躲开!”

  陈三强将他们送入一山洞中,然后对吴氏兄弟说:“你们躲在里面千万别动!等我们料理了强盗之后再来接你们。”然后,没等吴氏兄弟答应便走了。

  山洞里非常寒冷。

  吴氏兄弟刚跑进洞内没觉得出来,但歇息了一会之后,他们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吴应熊体质较弱,早已觉得寒气入侵,浑身抖索不已。吴应熊自言自语地说:“怎么会这么冷呢?”吴应麒没听之前,还不觉得,一听之后,也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然后应道:“确实冷。”

  山洞里黑漆漆的,吴应麒沿着洞壁往里走,不一会,洞内豁然明朗。吴应麒立刻叫吴应熊去。吴应熊见了。也甚惊奇:洞外本已黑暗,洞内怎么反而明亮了呢?吴应熊用手向墙壁探了一下,立刻惊叫起来,原来墙壁上都是冰!吴应熊观察一阵之后,才发现,洞穴之顶有一豁口,阳光从外透射进来,经过冰壁反射,洞内便变得亮堂起来。

  吴应熊知道这是一处冰洞时,便更加觉得寒冷起来。于是,他盘腿而坐,闭目养神,有如老僧入定。然后才觉得身上寒意尽去。

  吴应麒觉得寒气太盛,令人难以抵御,便不由自主地奔跑起来。身上的寒气也尽去,身子顿觉暖和起来。吴应麒心中奇怪,哥哥坐着未动,为何没看见他怕冷?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吴应麒觉得身子乏了,肚子也饿了,便跑到吴应熊身边问:“哥,三强叔怎么还没有回来?这又冷又饿实在难受!”

  吴应熊抬起眼皮看了弟一眼,说:“想必是三强叔他们遇敌太强,难以一时打发,所以才没有来!”说完之后,又如老僧入定一般。

  吴应麒觉得寒冷还可以用运动来抵御,但饥饿比寒冷更折磨人。他觉得没法,便让自己尽量什么都不去想!到后来,什么都不想也做不到了,便只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反正都是些与饮食不搭界的事。

  突然,吴应麒听到远处传来脚步之声,很高兴地对哥哥说:“哥,三叔肯定来了。”他想,肯定有东西吃了。

  吴应熊却示意他别开口,并对他说:“来人未必就是三叔!”然后,他们便敛声敛气地听,过一会,他们果然听到来人说:“那兔崽子交待,吴三桂的儿子就躲在山洞之中!若能抓住他俩,肯定是奇功一件。”

  吴氏兄弟听到这儿,吓得魂飞天外!他们想:这肯定是父亲的敌人,他们抓我们的目的是要吓父亲,想到这里,吴氏兄弟拼命地往洞内深处跑。没想到,跑了一阵之后,山洞竟然还有个出口。吴氏兄弟见之,心中大喜,然后飞一般的跑出山洞。

  见后面并没有人追来,吴氏兄弟才松口气,可是饥饿感越来越强。吴应熊对弟弟说:“肚子真饿了,到哪里搞些吃的才好!”吴应麒说:“三叔不在身边,我们身上又没有钱,到哪去搞吃的?”

  吴应熊说:“既然如此,我们只得自己想办法。不然,非饿死不可!”吴应麒说:“哥,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吴应熊见弟弟这样说,只好携着弟弟去觅食。虽然他的体质历来都比弟弟差,但吴应麒总是将他当做哥,他自己也把自己看成哥,所以,他觉得自己应比弟弟更有办法些。

  吴氏兄弟艰难地来到一小镇。小镇上到处是流浪的难民。他们大多是因为战争而变得无家可归才四处流浪的。吴氏兄弟见之,便远远地避开他们。突然,吴应熊发现他们似乎在朝同一方向走去,便朝前一看,看到了前面有施粥的人。于是,吴应熊拉着弟弟的手,钻进了难民中。

  吴氏兄弟好不容易蹭到了最前面。施粥人看了看他们一身光鲜的打扮,便恶声恶气地对他们说:“你们好鱼好肉吃多了,跑到这里来凑热闹么?”

  吴应熊知道施粥人误会了他们,便只得说:“我们确实想换换口味!听说这野菜粥营养着呢!”施粥人敲着缸子说:“屁话,只有有钱人家的人才会说野菜营养,没钱人说过这种混账话吗?”

  吴应麒说:“其实,野菜粥确实营养呢!”

  施粥人骂道:“狗屁!如果这样,怎没有见到有钱人愿意与无钱人换着过的?”

  吴氏兄弟哑口无言,然而,他们实在觉得太饥饿了。尤其是吴应熊,他觉得自己饥饿事小,弟弟饥饿事大。于是又哭丧着脸求施粥人。施粥人怒道:“想要给你粥,没门!我还不知你们这些少年们的心思,无非是找我们穷人的乐子。”说到这里,施粥人又转了语气:“除非你跪下,向爷叩三个响头!”

  吴应麒一脸气愤,拉着哥便要走。

  吴应熊挣脱弟弟,一下跪到施粥人前。施粥人没有想到他来这一手,吓得懵了。

  四、吴三桂阐述人与困境的关系

  吴应熊跪下当儿,突然听见陈三强喊道:“公子别急,愚叔来了。”吴应熊被人搀扶起来,抬头一看,果然是陈三强。吴应熊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眼一热,泪就要流下来。

  陈三强对吴氏兄弟说:“恭喜你们顺利过关!”

  吴氏兄弟一怔,迷惑地问:“过关?”

  陈三强便把吴三桂要他如何设计困境,如何考验他们的事说了出来。吴应麒听了,对陈三强说:“三叔为何不早告诉我们,吓得我们心惊肉跳的!”陈三强笑道:“这又不是官场上的过堂,能够作得假的。”

  吴氏兄弟相视一笑,然后便随陈三强回家。陈三强回到吴府之后,便将此过程一五一十地的告诉了吴三桂,吴三桂越听越惊奇,他实在没想到儿子们竟然能够克服这些非常人可以克服的困境。他不知道两个儿子,一巧一拙,是如何同时克服这些困境的。于是,他将儿子叫到跟前来问:“你们是如何克服洞中寒冷的呢?”

  吴应麒说:“这个容易,我怕冷,便不停地运动,使身体热起来,就不怕冷了。”

  吴三桂惊奇地说:“你就这样三天三夜地跑着么?”

  吴氏兄弟齐问:“三天三夜?”

  吴三桂说:“是的!难道你们不知道么?”想了想,吴三桂又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然后又问吴应熊:“你是怎么过来的呢?”

  吴应熊说:“我是通过想象来克服寒冷的。”

  吴三桂饶有兴趣地说:“你是怎么凭想象来克服寒冷的呢?你能将过程说出来么?”

  吴应熊想了想说:“开始我并不觉得冷,也许是没意识到冷,当我得知是冰洞时才觉寒冷。”

  吴三桂点点头说:“人往往如此,不知其境,不觉其困。”

  吴应熊说:“后来,我想象着自己穿着厚厚的棉袄,身上的寒意便消除了。”

  吴三桂心想,佛家讲究人只要有不相信自己无法克服一切困境的勇气,便能克服一切困境。看来,应熊与佛有缘,但令他奇怪的是:应熊怎么会与佛有缘呢?

  吴三桂问吴应麒:“你是什么都没有想么?”

  吴应麒点点头说:“是的,而且我也只是先跑了跑,后来就没跑了。”

  吴应熊便觉奇怪,问父亲:“我是凭着想象来克服寒冷的,而弟弟什么也没有想却也能克服寒冷,这是为何?”

  吴三桂说:“你们俩一巧一拙,真是奇妙!”

  吴应熊说:“父亲是什么意思?”

  吴三桂说:“你身体单薄,虽处寒境,却能以想象而克现实之境,为父认为这是巧;应麒在身处寒境之时,凭什么都不想克服寒冷,这便是拙。”

  吴应熊说:“为何什么也不想时,也不会怕冷呢?”

  吴三桂说:“须知寒自心生而非身生,如果心里茫然,不知外境,其心自然不能感其寒。不能感其寒,便无寒冷之意。这便是你弟弟能抵御寒冷的道理所在!”

  吴应麒问:“那我后来饥饿了,为何用这笨法子就没有用呢?”

  吴三桂问:“那你是什么法子熬过来的呢?”

  吴应麒说:“儿子只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只是绝不与吃字沾边!”

  吴三桂觉得有趣,又问吴应熊:“这么说来,你肯定是总想着在吃东西而熬过来的罗!”

  吴应熊惊奇地说:“是的!父亲怎么知道?”

  吴三桂说:“父亲只是猜猜而已。”

  吴应熊说:“我与弟弟虽然都是凭想象熬过了饥饿这一关,其实此中大有不同,为何我们都能用此法呢?”

  吴三桂说:“你若思索,便会发现此理与你们前面御寒之理相同。”

  吴应熊说:“父亲意思是说,弟弟虽是凭着想象,而想象这事却不与吃沾边,故如同御寒之理,心不感其寒而无寒意,心不感其饥而无饥意是么?”

  吴三桂笑道:“正是此理,我儿能举一反三确实不错。”

  吴应熊又说:“如同御寒一般,为儿以画饼充饥之法而感觉已饱的么?”

  吴三桂说:“正是此理。”

  吴应麒说:“父亲,你与哥哥说的道理,我还是不懂!”

  吴三桂说:“不懂也有不懂的好处,不要急。”

  吴应麒说:“不懂怎么还会有好处呢?”

  吴三桂说:“不知其理,不生其惑。无惑才会无忧,无忧才会无畏!”

  吴应麒说:“父亲说的不对!”

  吴三桂笑着问:“为父哪里说错了!”

  吴应麒说:“那当哥哥向施粥人下跪时,我为何能知羞耻而要拉哥哥走呢?”

  吴三桂说:“这并非错在为父的理论,而实在是你有一关未过!”

  吴应麒问:“哪一关未过?”

  吴三桂说:“为父认为:人生有四大困境,即寒境、饥境、心境、色境。要脱出这些困境,必要过寒冷关,饥饿关,脸皮关,美人关,为父这次考验你们的正是前三关!寒境,饥境是因身体无法抵御而生,并非因为心而生,所以,你们只要心志坚韧,不难渡过此两关。对于这三关而言,最难莫过于脸皮关!”

  吴应麒奇道:“怎么最难的会是脸皮关呢?”

  吴应熊说:“我想,这可能与我们所受的教育有关!先生经常教导我们:人必须有廉耻之心,才可立足于天地之间。”

  吴三桂长叹道:“误人子弟也!”

  吴应麒说:“先生所教没错,怎么是误人子弟?”

  吴三桂反问:“若你兄弟当时所处困境是真,而你哥也与你一般死爱面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吴应麒说:“当然会饿死!”接着他又说,“可是先生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男子汉大丈夫岂可为口中之食下跪?”

  吴三桂骂道:“屁话!古往今来,你听到过有几个教人要脸皮的人愿意饿死而不失节的了?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想愚弄别人也!我问你:你若真这样饿死了,有什么值得的?”

  吴应麒说:“起码别人会认为我有骨气!”

  吴三桂说:“屁话!连人都死了,还要骨气干什么?”

  吴应熊问:“父亲为何认为这一关难过呢?”

  吴三桂说:“因为脸皮关是因心而生。人之所以会嫉妒、愁苦、忧闷、失望、愤怒、痛恨等一切情绪都是缘生于心而伤于身。人之自杀、夭折等情况又大多是因为这些情绪所逼。俗话说,人若死脸,百事可为。只有过了脸皮关,才可能干什么都会脸不变色心不跳,才会没有嫉妒、忧闷、失望、愤怒等乱七八糟的情况,才会无往而不胜。”

  吴应麒说:“父亲虽然说得如此透彻,但为儿仍然有些不相信。”

  吴三桂问:“你为何不相信?”

  吴应麒说:“为儿没有亲身经历,自然难以相信。”

  吴三桂说:“屁话!为父已经身体力行数十年,且无往而不胜,难道还会有错么?”

  吴应熊说:“父亲并没有告诉我这一关为何难过?”

  吴三桂说:“这一关难就难在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因为你是人,又生活在人之中,若想别人不把你当人看,本已经难!若想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那是难上加难!”

  五、吴三桂帮助儿子渡过美女关

  一日,吴三桂正与陈圆圆在房中调笑,恰有陈三强来报,说吴应熊近段时间心气浮躁,而吴应麒更是魂不守舍。

  吴三桂觉得奇怪,便问:“以爱妾之意,我儿为何会这般模样?”

  陈圆圆不答反问:“两位公子青春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