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酒徒]隋乱-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啊;你们谁领兵去会会秦叔宝。不用把都昌夺回来;在巨洋河边挡他三天;我就推他做大当家!〃齐国远吹了吹刀尖上的血珠;冷冷地回答。
刹那间;四下鸦雀无声。野战去挑秦叔宝;那不是和找死差不多么?望着齐国远摆弄着横刀;冷冰冰的模样;大伙终于明白了聪明人该如何选择。
〃请问齐大当家;城里的粮草辎重怎么处理?〃一名机灵的头目上前请示。
〃烧掉;把带不走的东西全烧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避过了这阵风头;咱们要什么有什么!〃齐国远的决定很果断;浑身上下充满了〃王者气概〃。
〃请问齐大当家;女;女眷呢?〃有人舔了舔嘴唇;不甘心地追问。
〃照老规矩。〃齐国远回答非常平静;就像丢了一块抹布。
所谓老规矩;就是出发前将拖后腿的人杀掉。女眷都是头目们入城后的福利;虽然起初不清不愿;但一起过了十天日子;彼此之间或多或少有了一点感情。有小头目向前凑了凑;试图给家中女人求个饶。没等他开口;齐国远就拆穿了他的心思。
〃王兄弟如果舍不得热被窝;尽管留下。反正寿光城这么多人;官兵未必能把你给揪出来。〃齐国远收刀入鞘;冷笑着扫视全场。〃如果今后想溜下山会她们;恐怕山规容不得!地方官员也容你们不得!〃
〃谨尊大当家号令!〃喽啰们抱拳;肃立。
一个时辰后;五千余名大小喽啰;包括刘文忠带入寿光城的那一百多名弟兄迅速撤离;没有再去管刘文忠的尸体。一山难容二虎;郭方预已经阵亡了;牛山急需换一名新大当家。刘文忠和齐国远资历相当;所以;他必须死。
他们将冒着浓烟的城市抛在身后;背着抢来的大小包裹;赶着牛羊;走过旷野。所过之处;一片狼藉。有时候他们抢劫是为了筹集更多的粮食;有时候他们只是为了抢劫而抢劫。秦叔宝暂时不会追上来;北海郡治所益都还控制在张衡手里。在将北海郡治所攻下之前;郡兵无暇顾及旷野中的小股流寇。
半个月后;齐国远从另一伙被打散的弟兄们口中听说益都失守的消息。这时候;他正在后悔自己撤离寿光的决定太匆忙。有确切消息表明;所谓的两万齐郡精锐;其实只是一千骑兵带着万余北海民壮。
〃那秦叔宝背上又没生着翅膀;益都城那么高;他怎么会这样快就破了城?〃齐国远摆出一幅大当家的姿态;居高临下地询问。
益都城守将张衡是地方大户;虽然是借着郭方预来攻的机会仓猝起兵;但他身边有很多武艺高强的家族子弟;麾下弟兄手中的装备也远远好于其他几路兵马。秦叔宝远道而来;又没携带攻城锤、石炮等重家伙;能在短短数日攻克益都;的确出乎众人预料。
〃回;回大当家的话。本来;本来大伙也;也有把握守住益都。但;但张大当家在城头督战时;被敌将用冷箭射死了。军心一散;官兵就趁机爬上的城头。然后;然后益都…。〃前来投靠的小喽啰低下头;眼泪忍不住流了满脸。
张大当家是对弟兄们最和气的头领;当初他起兵造反也是为了百姓。比起前方帅案后那个装腔作势的家伙;张大当家的人品和武艺都强上一百倍。但这年头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张大当家战死沙场;帅案后的那个小人却活得滋润。
〃谁放的冷箭;你们打听过么?〃齐国远不知道底下的喽啰们正在腹诽自己;想了想;追问。
〃是一个名叫李;李仲坚的;除了张大当家;他还射死了咱们十几个弟兄!〃小喽啰用颤抖的声音回答。当日的血战简直就是一场梦魇;至今回忆起来还令人胆寒。秦叔宝麾下那名姓李的郎将在距离城墙五十步外箭箭夺命;一人一弓就压得半边城墙的弟兄抬不起头。城破后;此人舞着把黑色长刀追杀出十里;所有大小头目没人能挡住他一个回合。
〃这个李仲坚是什么来头?〃齐国远扭头;向身边军师咨询。
〃是朝廷派来协助张须陀的;此人据说跟皇上征过高句丽。从乱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师爷根据道听途说总结来的情报惊得齐国远倒吸了一口冷气。〃去年冬天;裴长才和石子河带着两万人马偷袭历城;也是被他和张郡丞联手挡在城外的;当时据说他们只有五个人…〃
〃行了!〃齐国远不耐烦地挥挥手;打断军师的罗嗦。〃你这不是成心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么?秦叔宝怎么样;李仲坚怎么样;有胆子;他进山来跟咱爷们斗斗!〃
〃他当然不是咱们齐大当家敌手;只是咱们日后得小心些;以防他领兵前来挑衅!〃明白齐国远心思的师爷赶紧换了一套说辞;明着恭维;实则提醒。
〃嗯;有道理!〃齐国远傲然地点点头;然后把目光又转向了前来投奔者;〃你们听说了么;那个李;李仲坚;还有秦叔宝他们打下益都后;带着兵马去了哪?〃
〃回大当家的话;小的听说;官军拿下益都后;转头去攻打临眗去了。〃趴在地上的小喽啰低声回答;心中同时暗暗叹了口气。他们几个舍生忘死前来投奔;本以为跟着帅案后边的那个恶心痞子;将来能有机会给张大当家报仇。现在看来;此人是个胆小怕事的家伙;根本没勇气去触秦叔宝和李仲坚二人的锋樱。
〃好了;你们下去吧。〃齐国远挥挥手;命人带远道而来的客人下去休息。他感到四肢无力;靠在胡床上不想说话。一个秦叔宝;已经够人头疼的了;眼下又来了一个李仲坚;这贼老天;到底还让不让人活了。
齐国远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临眗城守不了太久。此城的城墙比益都矮得多;城中守军全是些老弱病残。秦叔宝挥师去攻;十天之内肯定破城。打破了临眗;北海郡内最大的一伙绺子就剩下了他齐大当家。如果秦叔宝还没打过瘾;牛山老寨也未必能在他的兵锋下支撑上十天。
〃大当家;咱们走吧。离开齐郡远远的!〃军师非常理解齐国远的〃苦衷〃;不顾颜面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走;去哪?〃齐国远有气无力地问。
〃向西;趁着秦叔宝还没注意到咱们;溜到岱山去。李密那厮不说他会请人来接应么;这仗都打了一个多月了;他搬来的救兵也该到了。〃
〃那厮的话也能信?〃齐国远满脸苦笑。这回郭、秦两家好汉联手横扫北海;就是受了李密那厮的怂恿。此人说今年春天彗星袭月;预示着天下分崩离析。只要河南诸郡的好汉们一齐动手;肯定能瓜分了大隋江山。
别的郡县闹出什么动静;齐国远没注意到。但北海郡的两位大当家都把命搭进去了。倒是李密那厮;忽悠着大伙拼命;他自己却像个背着壳子的王八一样从不出头!
〃可岱山终归比牛山高一些;并且;也威胁不到齐郡安全!〃师爷低头想了半天;终于又凑齐了两个不得不搬家的理由。
〃走吧;你说得对;岱山好歹比牛山高一些!〃齐国远长叹;〃惹不起;咱总躲得起!〃


第四卷 扬州慢 第三章 争雄 (七 上)
旭子追赶着流寇的脚步;从临眗一直到逢山;从逢山一直到赢县。
一个月来;郡兵们在秦叔宝的指挥下打了至少二十场仗。每一场都是完胜。敌军越战越弱;到最后根本不敢回头;只是拼命地逃;逃;逃。逃出北海郡;逃过齐、鲁、北海三郡交界的旷野;逃过鲁郡的赢县;一直钻入岱山脚下的密林。
秦叔宝是个合格的将领;纵使旭子用府兵的眼光来检视他的战术安排;都觉得无可挑剔。〃张须陀大人慧眼识英才!〃旭子在心中叹服不止。虽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府兵中一些低级军官对自己的排斥之意;也能清晰地感觉到秦叔宝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潜在的对手。
二人之间的竞逐到目前为止都控制在男人之间的较量上;秦叔宝懂得分寸;顾全大局。旭子也很小心地把握这自己不过分逾越。这种较量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整个剿匪进程大大加快。原计划中;大伙认为至少要待到五月份才能将北海郡残匪完全肃清;结果才到四月中旬;大股的流寇在北海郡已经绝迹。
〃既然朝廷已经允许咱们越境追击;咱们就别再缚手缚脚了。这仗至少要打出两年的平安日子来!免得咱们前脚一走;兔崽子们后脚再回来糟蹋!〃得知逃回牛山老营的最大一伙流寇搬家的消息后;罗士信向大伙建议。他的观点得到了全军上下一致赞同;包括北海郡临时应征入伍的郡兵们;大伙突然发现横行数百里的流寇原来不堪一击;因此士气高昂;恨不得一口气将仇人斩草除根。
进入岱山范围后;流寇们又找回了一些勇气。周围地形复杂;不利于骑兵展开。而流寇们常年在山中讨生活;懂得利用树林和岩石保护自己。此外;盘踞在鲁郡的一伙山贼也觉得唇亡齿寒;星夜赶过来支援同伙。敌我双方又打了三场不大不小的战斗后;流寇们不敌;再次放弃阵地;逃向岱山南麓的卧马坡。
〃这么打下去;再有十年八年都打不完!〃罗士信性子最急;几天下来便失去了耐心。在平原上做战;每场战斗下来他的战马后都能挂满敌人的鼻子。自从进入山区后;三战的斩获都不如先前的一战多。
〃用不了太久他们就会缺粮;岱山虽然大;但光凭林子间的野味也养活不了数千人。眼下不怕姓齐的援军多;就怕没人帮他消耗粮食。上次王薄也是在岱山之间来回钻;钻到最后;还不是乖乖出来与咱们决战么?〃秦叔宝耐性甚佳;每当罗士信急得抓耳挠腮时;都能找出合适的语言来安慰他。
〃我总觉得他们好像在玩什么阴谋!〃新任北海郡丞吴麒胆子小;用试探的口气提醒。
〃阴谋只有和实力相配才能有效果!〃秦叔宝笑着摇头。〃咱们现在士气;人数和补给都远远好于对方;他们很难玩出太多的花样来!〃
〃倒也是!〃大伙笑着附和。流寇的战斗力与齐郡精骑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即便是北海郡的新兵;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实战锻炼后;单独对上流寇都不会再输给他们。
战略上蔑视敌人;具体战术上;秦叔宝还是给予了流寇们足够的重视。他采取的是与张须陀当年大破王薄军的同样战术;以步卒在山下平缓地结营监视。骑兵则在外围机动配合;负责切断送往山中的一切补给。
如果敌军退向岱山主峰;不出三个月;他们自己就会把自己饿死。如果敌军下山逃往博城;大军从背后追上去;肯定又杀他个落花流水。
不打仗的时候;岱山看上去很壮丽。虽然它的实际高度未必有旭子出塞时看到的山峰高;但由于附近都是平原;所以看上去有一种俯览天下的感觉。从山脚到主峰;大大小小十几个山头都被不同颜色的树林所覆盖。从下向上看;整座山的颜色非常有层次感。最靠近山顶的地方依稀还有去年冬天留下的残雪。大部分时间被云雾遮盖;偶尔云开雾散;则在反射出万道金光。
据说这座山的主峰很难爬;只有孔夫子、秦始皇和汉武帝三个人曾经到达过其最高处。孔夫子如何成功登顶的故事史书上没记载;秦皇和汉武都是动用的数万人才到达到目标。到底云端之上有什么风景;旭子也想去看看。不过这话他不能公开说;几年来的教训让他多少学会了些循规蹈矩。
所以;他在内心深处迫切地希望早日将这场战斗结束。如果战斗结束;他就可以找个理由一个人偷偷离队。自愿赶来领路的山民曾经告诉他;群山深处会有更绮丽的风景。从天而落瀑布;拔地而起的断崖。还有鹰;两翼张开和战马的身体一样长。旭子不认为向导是在吹牛;因为每天在领军巡视时;他都能亲眼看到几只天之骄子在头上盘旋;对于入侵了其领地的人类;无论流寇还是官军;它都不友善;总是用高亢的叫声来表达自己的抗议。
〃今天鹰的叫声很古怪!〃独孤林用槊柄敲了敲马镫;低声说道。
〃鸟飞得也足够慌张!〃罗士信大声补充了一句。紧跟着;所有骑兵都拔出了武器;有大队人马准备进山;秦叔宝没有邀请鲁郡的郡兵前来助战;来者肯定是敌非友。
〃那边有块缓坡;更适合咱们出击!〃秦叔宝用手中长槊向斜前方点了点。众将士一同加速;豹子一般涌向远处的山坡。那片平缓的山坡上树木稀少;位置正卡住入山的大路。
〃来的又是一群亡命徒!〃旭子一边带队前行;一边鞍后抽出黑刀。在战场之上;他不敢对流寇有任何同情。事实上;在看到流寇们于北海境内的所作所为后;他对流寇的同情心也越来越淡。
他们本来都是些受尽欺凌的弱者。但他们提起刀后;却去迫害被自己更软弱的人。对于人性的这种转变;旭子很不理解。在他的心目中;经历过苦难的人应该更富有同情心才对。而他看到的大多数情况恰恰与主观臆测相反。很多经历了苦难的人非但没有同情心;反而有一种看到别人遭遇更惨才能得到发泄的心态。
〃流寇们不懂如何炼兵;当然希望麾下人越多越好。为了养更多的兵;他们只好去抢。被抢的人没了吃食;也只好去当流寇!〃闲聊时;独孤林曾这样解释为什么流寇都热衷于糟蹋百姓的现象。但旭子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总觉得发生在齐郡和北海的悲剧还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但具体答案是什么;他说不清楚。
骑兵们在秦叔宝的指挥下;很快占据了有利地形。出乎众人预料的是;发觉自己受到威胁的流寇没有像郭方预、齐国远麾下的喽啰们那样乱成一团;相反;他们迅速组成一个方阵;骑兵和步兵互相掩护着;退向了道路另一侧的山坡。有冲在前方的郡兵迫不及待地射出了羽箭;一个月来他们采用这种骑兵漫射战术;不知道击跨了多少股流寇队伍。而今天;第一波羽箭射入敌阵后;对方阵型只是颤了颤;然后立刻有漫天的羽箭射了回来。
流寇占据了人数优势;手中步弓的射程亦比骑弓略远。冲上前骚扰敌军的骑手们快速后撤;有人在后撤的过程中受伤落马;血顺着山坡染红翠绿的草丛。有人大声叫喊着请求同伴支援;但没等主阵做出任何反应;他和坐骑身上已经插满了羽箭。
战斗几乎在敌我双方都来不及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一接触;一个多月来所向披靡的郡兵们就吃了个小亏。流寇头目的应变速度极其快;麾下流寇也堪称精锐。这是将士们从来没遇到过的情况;一时间;他们简直无法适应战场上的变化。
〃士信;仲坚;咱们还是先羽箭骚扰;马速能加多快就多快!点子有些扎手;破绽不多!〃秦叔宝指了指敌军左翼;低声命令。
敌军排的是个中规中矩的方阵;步兵在中央;还有两百多骑兵分散在步兵两翼。这种阵型破绽不多;但未必能承受得住齐郡精兵最拿手的轻重骑兵混和攻击。只要李旭和罗士信二人能让中央的步兵发生混乱;秦叔宝麾下的两百具装甲骑就可以从正面踏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无论勇气和战斗力;齐郡精锐都绝对不可能更新最快燈火書城希望你加入输给一伙远道而来的山贼。
六百名轻骑兵风一样卷下山坡;这个战术他们练习了无数次;又在敌军身上实践了无数次。虽然这点人马放在空旷的坡地上就像一缕青烟;但青烟之中所蕴涵的杀气却令天上的阳光都变得寒冷。没有人呐喊;也没有角鼓声助威;瑟瑟马蹄声是风中的唯一旋律。马蹄带起的烟尘翻卷;越来越快;越来越浓;猛然间;烟尘的轨迹折转;无数支利箭升入半空。
不止是郡兵们射出的利箭;敌军在同时也射出了漫天白羽。死亡的风声在战马前后呼啸;有人在奔驰中落地;有无主的战马悲嘶着逃向战场之外。大部分郡兵却依旧在疾驰;边疾驰边弯弓搭箭。
流寇射来的羽箭大部分都失去了目标;命中速移动的战马需要非常好的射艺;喽啰们的训练程度达不到;只好漫无目的地乱射。疾驰中;李旭射出了三箭;每一箭都带走了一条生命。他身后的骑兵们也与主将保持了同样的射击节奏;大部分羽箭射偏;但由于流寇队形过密;依然有近百支羽箭射中了目标。
敌阵晃了晃;但是没有乱。骑在战马上的敌军主将挥动令旗;在方阵深处有人举盾而出;护住前排的长矛兵。后排的有更多的士兵举起弓箭;射向高速移动中的骑兵头顶。
〃脱离;迅速脱离!〃李旭大叫;整个心脏瞬间跳到了嗓子眼。对方的举措太令人吃惊了;他曾经和张须陀等人探讨过以步卒对于突厥人的狼骑战术;大面积覆盖式射击是最恰当的选择之一。
骑兵们快速调整方向;斜着冲出羽箭覆盖范围。流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