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酒徒]隋乱-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务是赚足了本钱;免得自己一家老小受罪。
〃同样的货;大伙定同样的价。九叔已经跟信使叮嘱过;让各部尽量带生皮来易货。明天咱们就用生皮为尺度;几张皮子一斤茶叶;几张皮子一匹布;事先都商量好了。其他东西;也尽量用皮子折!〃发财机会在即;王麻子的心思也不再只盯着女人的腰肢;而是非常聪明地提了一个好建议。
霫族人手中没有大隋的铜钱;每一样物品都以货易货未免太麻烦。把整张的皮革当钱用;刚好能解决这个问题。且眼下生皮在中原正走俏;冒着被冻僵在草原上的风险出塞的商贩;无一不是冲着生皮而来。
当晚;商贩们挤在火堆前吵开了锅。大伙所带的货物质地不一;统一用生皮来折;中间质量差距就难以体现。谁都不希望自己赚得比别人少;谁都唯恐所得不够多。好在霫人听不懂中原话;还以为商贩们在商量回家的行程。否则真可能翻了脸;把这些黑心的客人统统打了出去。
最后还是由九叔、张三等人拍板;把同类货物根据中原的标准分了等级。每等之间的差价尽量降到最小;至于那些个别商贩的独门货物;则由他们随便去卖;反正价格是高是低;对别人的买卖也造不成冲击。
〃我这是苏绸;他那山东大布怎么能比!〃有人不服气地嘟囔。中原的绸缎自古以苏绸为佳;浙绸次之。鲁地天寒;蚕土的丝又脆又粗;织出来的绸最差;豪富之家向来不穿;只有中等人家才缝了衣服充门面。所以三种绸缎在市面上的价格也相去甚远。其他如颜色、花纹样式、幅面宽窄等;亦无不影响到绸缎的成交价格。但孙九等人所订的价位;三地绸缎却相差有限;自然让带货成本高的人不满意。
〃有本事;你跟霫人解释苏绸和鲁绸的差别去!〃张三叔瞬间冷了脸;呵斥道。〃要不;你自己订个高价出来;最后砸在手里;大伙可不留在这里等你寻找买主!〃
〃留就留;谁离开谁活不了!〃绸缎商生气地嚷嚷;最终还是垂头丧气地坐了下去。跟霫人讨论绸缎的区别;与跟江南人讨论羊肉的质地差不多道理。任你把其中关翘说得天花乱缀;在人家眼里;都是同一种东西。
还有几个带了漆器、彩陶的;心中亦对孙九的决断不服。见绸缎商讲不出道理来;又怕惹了张三这个黑脸汉子回程受气;也只好悻然作罢。倒是那些带了独家货物的商贩;一个个兴高采烈;满心欢喜地盘算着明天如何赚个盆满钵圆。
李旭的货物带的货物比较单一;除了几十斤粗茶就是数匹蜀锦。那粗茶是草原上的流行货;买卖双方对其行情都心知肚明。商贩们即便想趁机抬价;也抬不高多少。而蜀锦不是北方所产;价格在上谷郡本来就已经高得离奇;一干想赚快钱的商贩;没人会贩卖这种又厚;又重;且成本高的东西。所以他与众人没什么冲突;早早地地从人群中退了出来;坐在另一个火堆旁喝酒解闷。
〃你明天别跟他们搀和;那几匹蜀锦;想办法折了银子卖!〃趁人不注意;徐大眼凑在李旭耳边叮嘱道。
李旭愁的正是这件事;皱了皱眉头;低声问道〃怎么换啊?大伙换得可都是生皮!〃。他对于做生意的门道几乎一窍不通;原来的计划是按照在中原蜀锦和绸缎的价格;把手中的锦全部折了皮货;托孙九带回上谷;再由父亲出手换成铜钱弥补家中亏空。但从今晚大伙统一制定的价格来看;明天能换到的生皮数量远远超过了出塞前的估计。这么重的货物托他人往回带;未免有些太不近人情。
〃把蜀锦按中原的价格折成绸布;再把绸布按今晚的价格折成生皮;然后按霫族人的价格;把生皮折成银块。这里人身上缀慢银铃;估计银子的价格不会太高!〃徐大眼根据自己这几天的观察;拿了根一段烧黑了的树枝;在地上写写划划。
很快;他就算出了蜀锦和生皮的价位比。把数字让李旭记住了;然后用靴子底从地面上抹掉。
李旭默默地背了两遍徐大眼给出的数字;认同了对方的建议。如果托九叔向家中带银子;路上就不会太累人。且以孙九的为人;交给他再多的银两;他也不会半路把他给吞掉。
〃我明天还要换一到两匹马;否则生皮太多;九叔没法帮我往回带!然后再换些他们吃的奶酪和炒米;如果在这里常住;不能总白吃白喝人家的东西。〃李旭非常坦诚地对徐大眼说道。
霫人再热情;最终也有个限度。在中原;一个人在自己亲戚家住久了还会遭人厌恶;更何况眼下自己和徐大眼两个与霫人无亲无故。
〃我托九叔帮忙打听了一下;每年在冬初;部落中所有男子要结队出门打猎。今年风调雨顺;附近黄羊特别多。所以;咱们吃的东西应该问题不大!〃对如何在草原上生存;徐大眼早有准备。但对李旭说的买马;他却提了一个非常荒谬的建议:〃买马可以;尽量买个头小;跑得慢劣马。能驮货即可;千万别买模样高大的!〃
〃为什么?〃李旭惊问。徐大眼却不肯跟他解释;只是要求他无论如何一定要照做。李旭本来性子就随和;见徐大眼说得郑重;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临近数个部落的霫人纷纷闻讯赶来;把苏啜部的营地挤了个满满当当。此地距离长城太远;中间又隔了奚人部族;中原货向来紧俏。况且每年落雪后商路即断绝;一直到明年五月其他商队也有可能再次出现。因此;很多部落的长老亲自率队而来;一方面向苏啜部的头领和长老表示谢意;另一方面也防止自家的儿朗因为经验不足而上了中原商贩的当。
生皮在草原上本来就是个贱东西;每年秋天;部落中都要根据积累的干草数量近草场情况大批地淘汰老弱病残牲口。这些皮子剥下来用不完;霫人又没耐心一张张去硝制。在手里放上一两年;生皮上就会磕满虫子洞;变得一文不值。所以商贩们手中货物的价格订得虽然有些高;却还在霫族人承受范围内。况且商贩们所带的全是新货;即便质量最差的;也远远比奚族商贩运来的二手货高档得多。
王麻子、杜疤瘌等人赚得眉开眼笑;连跟跟人说话时的语气都比平常客气了三分。正如九叔所言;有了盈余;商贩们的手脚就比原来大方了许多。特别是杜疤瘌;李旭亲眼看见这个吝啬鬼在第一天收摊时偷偷地包了一大块茶砖;塞进了帮他照看摊位的霫族女子手中。
那名女子连声致谢;虽然与杜疤瘌彼此之间没有太多了词汇可用于交流;可一刹那的目光中;竟是分外的温柔。
那种目光李旭也曾见过。当时;妗妗正端着一碗药;抱怨舅舅身体不够结实;总是生病拖累她受苦。嘴里的话说得很难听;看向舅舅的目光却与此别无二至。


第一卷 塞下曲 第三章 旷野 (三 下)
一瞬间;李旭有些失神。王麻子的面孔在他眼里不再那么恶心。而一手持刀;一手拧着鸡脖子的妗妗;形象也变得温馨起来。更温馨的是家中那盏始终也不肯点得太亮的油灯;还有临行前父亲、母亲在油灯下翻来覆去替自己摆弄行装的模样。
有种柔和且温暖的感觉包裹了他;让他深深沉醉。以至于有迟来的客人问起了蜀锦的价格;他都没能及时回答。
〃汉家伢子;没听见娥茹姐姐问你话么?发什么呆?〃一声清脆的呵斥把李旭从回忆中唤醒。这是地道的中原话;其中略待娇憨的味道早已在他的记忆中难以磨灭的痕迹。所以;不用更加不敢抬头。
〃陶阔脱丝;别对客人这么无礼!〃另一个略为温婉声音传来;制止了少女的胡闹。
尽量不去看客人的眼睛;李旭盯着手中的蜀锦答道:〃你想买锦么?这是上好的蜀锦!〃
〃你们汉人说的锦衣玉食;就是指的这种布料吧。果真很厚实呢?〃温软的汉语再次夸赞。出于礼貌;李旭不得不抬头打招呼。一袭鹅黄的曲裾立刻出现在他面前。鹅黄旁边;是一袭耀眼的水蓝;晃得他不敢去直视。
〃这不是绸布;是锦;我们那里通常在非常重要的场合穿!〃徐大眼的定力远远好于李旭;快速回转惊艳后的心神;以非常专业的语气回答道。
〃娥茹姐姐;不如你买上一块;出嫁时穿在身上;整个草原上的鲜花都会失去颜色!〃蓝衫少女的声音如出谷黄莺般清脆明快。
〃是么?我比比看!〃被称作娥茹的黄衫少女听同伴提起自己的婚事;脸上丝毫没有露出中原女子身上常见的扭捏之色。反而更加愉快地拉起蜀锦的一角;轻轻搭在了肩膀上。
她身子高挑;皮肤白净;淡蓝色眼神和白中透金头发看上去本来就很明亮;此刻被色泽光鲜的蜀锦一衬托;立刻让傍晚的阳光都跟着绚丽了几分。看着;看着;李旭不知不觉中已经忘记了尴尬;双眼静静地打量少女;仿佛突然间懂得了什么叫欣赏。
欣赏;不带任何尘杂的欣赏。徐大眼微笑着;看少女把半卷锦在身体上来回缠绕。在听到这个黄衫少女已经准备结婚的一刹那;他心里约略感到有些失落。但很快这种失落就被纯粹的欣赏所取代。
从生下来那一天开始;为家族争取荣耀就成了他心中的最重。其他种种;都如过眼烟云;绝不可以给少年坚定的心志带来任何羁绊。
李旭有些为徐大眼惋惜。单纯论相貌;黄衫女子看上去比蓝衫少女更耐看;说话的语气也更温和。徐大眼长得干净、儒雅;修养又好;本来就是一个潘安般倜傥人物。如果他娶了眼前这个黄衫女子为妻;二人无论在塞外还是在中原;肯定都能成为方圆几百里最引人注目的一对。
〃我也来比比!〃蓝衫少女见姐姐披上蜀锦后;平添几分亮丽。不甘示弱地靠上前;抓住了锦的另一角。两个浑身散发着春天气息的少女这么一摆弄;立刻把周围无数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一些远道而来的霫人已经置办完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却又停下脚步;询问起了蜀锦的行情。
今天李旭和徐大眼的生意非常兴隆。二人本来长得就比其他商贩顺眼;出货的斤两尺寸又足;再加上徐大眼擅于码放货物的位置。所以只半天功夫;李旭所带几十斤粗茶;和徐大眼用来虚应故事的一百多件漆器就脱了手。而剩下的货物只有李旭所带的几匹蜀锦。徐大眼给这些斜纹提花锦的定价方式有些超出霫人意料;所以对于这种高档货;霫人看得多;真正下决心买的却寥寥无几。
〃这;不是绸缎。厚的;结实。虽然贵;有道理!〃李旭见围过来的霫族女子渐多;尽自己所能地用突厥语解释。
张三叔等人事先推测得没错;霫族人的确分不清苏绸、浙绸和鲁绸的差别。与中原人的欣赏角度不同;他们对售价略高;轻软细致的苏绸的热衷程度还不如稍嫌厚硬的鲁绸来得高。至于霫人为什么要这样选择;熟悉草原民族性格的郝老刀给大伙的解释是:〃他们男女皆爱骑马;鲁绸厚;在他们眼里更结实耐磨!苏绸轻软;反而让他们觉得不实在!〃
而蜀锦的厚度又是鲁绸的数倍;所以;李旭直接用厚度来说明此物价高的原因。
货物放在支架上时看起来虽然漂亮;却没有美到无法抗拒的地步。放在两个少女身上;则等于让所有围观的女子想象出了;如果此物裁剪为衣穿在自己身上的具体形象。几个年青的霫族女子显然已经心动;纷纷走过来;用手翻动其他的蜀锦。
〃锦;是吧。多少张生皮!〃一个身材高大;赤裸着胳膊;头发上系了许多铜铃的霫族男子走上前;指着一卷猩红色的蜀锦问道。突厥语里可能还没有锦这个名词;所以他发的是汉语音;听起来怪怪的;好像刚被人打碎了鼻梁骨。
〃红色;喜庆时穿;生皮;足够了;不换。一尺一个银铃。换铜铃;要二十个!〃李旭用手里的尺子比划着;按照徐大眼事先的吩咐狮子大开口。这是他的独家货物;所以不怕其他商贩责怪自己搅乱行情。
女子们点缀在衣服边缘和手腕上的银铃比铜铃小;但三个凑起来也有半钱重。而男人们缀在衣服边缘和头发上的铜铃很大;二十个铜铃拿到中原去卖掉;足可卖到上百文。所以;李旭手里任何一卷蜀锦能脱手;都让他完全赚够最初的本钱。
年青霫族男人用手摸了摸锦的厚度;对着夕阳再看看颜色;脸上露出了中意的表情。冲着远方大喊几句;叫过了一个年纪与黄衫少女差不多的霫族女子;低声跟对方商量了一会儿;开始从头发上向下解铜铃。
那女子显然不希望破坏丈夫的威武形象;伸手轻轻拉住了男人的胳膊。小声斥责。像是说自己的丈夫太过奢侈。然后;却从手腕上把一个缀满细链和小铃的镯子褪了下来;放到了李旭面前。
〃铛!〃李旭被银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吓了一跳。这太多了;足足有一两银子;化成银饼换铜钱;能换两千文。况且镯子的式样实在新奇;若能直接卖给大户人家;估计三千文也能换得到。
徐大眼却丝毫不觉得惊诧;收起银镯;利落地把红锦展开;一尺尺量下去。量够了十尺;冲那个霫族男子友善地笑了笑;又饶上了一尺添头。用刀子割开;卷好;恭敬地放在了霫人夫妇的手中。
霫族男子把属于自己的蜀锦迎风抖开;当空折成三折;厚厚地披到了妻子的身上。年青的妻子被红锦照得双颊生晕;把头轻轻地倚在了丈夫胸口。两个人彼此倚靠着;拎着换来茶叶、绸缎、漆盘等物件;分开人群;慢慢走远。
有女子羡慕地看着那对夫妻离开;提起李旭面前的红锦;在自己身上比了比;又叹了口气;低着头离开。却有更多的女子围过来;用从手腕;衣角上扯下银铃;换蜀锦为衣。
北行之前;李懋给儿子所选的蜀锦都是大红大紫的颜色。对于汉人女子来说;这种颜色稍嫌艳丽。在草原上;却刚好与周围清新明快的景色搭配了起来。所以这种浓色反倒称为霫人的最爱;一个个抚摩比量;爱不释手。
眼看着红锦就要被女子们扯尽;蓝衫少女急了起来。上前一把拉住李旭的手;大声命令道:〃剩下的我包了;给娥茹姐姐做嫁衣!〃
没等李旭表态;黄衫女子低声说道。〃小妹;这样不好吧。还有别的颜色可挑呢。我喜欢那个金色;刚好配上他们部落的战旗!〃
〃我;我还有一块;够;够做一件嫁;嫁衣!〃李旭被少女鲁莽的行为又闹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道。
周围霫族人虽然听不懂汉语;却也从少女的表情上猜到她要把剩下的红色蜀锦全买下。还以为她是为了自己今后做准备;满脸善意地大笑了起来。
〃不早说!〃少女狠狠地瞪了李旭一眼;脸上飞起了两朵红云;跺了跺脚;闪到了旁边。
〃那只有数尺;不是整块!〃李旭红着脸解释。却无法让少女明白非整块的布不会摆在摊面上这个习俗。
那个发音为娥茹的黄衫少女年龄看起来比蓝衫少女略长;拉住自己的妹妹;慢慢地翻看别色蜀锦。待李旭把这波客人全大发走;才把一直披在自己肩头的黄锦重新放回摊位;低声向李旭问道:〃这个颜色的;和红色的一样卖么?〃
〃一;一样。如果你买;可以少;少算些!〃李旭赚钱赚得有些心虚起来。北行前;父亲把家中所有搜罗到的铜钱和母亲几件压箱底的首饰都换了蜀锦。当时开销虽然很大;但自己在短短半个时辰内;足足赚回了十倍的回报。如果再按照徐大眼的指示卖高价;他觉得自己实在有些贪婪。
〃我要做两件嫁衣;一件做成中原式样的;要红色。一件我们做成我们霫人式样的;要金黄色。你看看我需要买几尺;价钱和别人一样;我不能欺负客人!〃娥茹却不肯要李旭的折扣;低声问道。
她的中原话说得很流畅;隐隐地还带着吴地一带的韵味。与蓝衫少女的明快清新的发音不同;听在耳朵里却令人感到另外一种舒坦。
〃这;这个;我;我也不太懂!要不;你把这块黄锦;和这块红锦都拿去?〃李旭从货摊下拿出另一块红锦;与黄锦摆在一处;试探着问道。〃我可以只算你一半儿的价!〃
〃谢谢你;但我不能平白占你的好处!〃娥茹再度谢绝了李旭的馈赠。拿起两块锦;反复在身上比量;终是下不了决心该买多少尺。草原上物产不丰;纵使生在族长之家;过于浪费东西的行为;也是要受到众人谴责。
〃娥茹姐姐;要不咱们带着这两个汉伢子回去。让晴姨给你量一下;对;量体裁衣;这个词我记得!〃蓝衫少女拍着手说道;手腕上银铃叮当做响;再次让李旭心神为之一荡。
〃这不太好吧;天色已晚!再说;灯下量尺寸;也许会有偏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