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酒徒]隋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说;马匹在两小时跑三十公里是很轻松的事情。据酒徒观察;如果骑手和马配合得好;这个速度跑动;马几乎不会出汗。
内蒙的夏天短;为了多赚钱;出租用马匹几乎每天都要跑三十公里以上;持续三个月;天天不休;据酒徒经验;除了事故淘汰外;从没看到谁家的马被活活累死。
所以;骑兵部队每天移动三十公里是非常轻松的事。网络上推论的骑兵不能持续一个月以每天三十公里速度机动行军;实在有瞎掰的嫌疑。至于为什么历史上很少记载骑兵持续一个月每天三十公里突进;酒徒以为;第一;除了逃命外;没有必要。第二;不可能在敌境内突进三百公里以上还遇不到阻拦。一边突破敌军防御一边前进;速度肯定比战略撤退来得慢。
四、关于养马的造价、军马的品种
网络上经常看到大伙争论;养一支骑兵的造价多少的问题。很多结论其实参考的是西方贵族老爷的坐骑饲养成本;或者是赛马饲养成本;与古代中国的战马相去甚远。
还是以内蒙的旅游区;蒙古马为例;牧民们很穷;所以很吝啬。每个月在马身上的投入;据酒徒了解;绝对不会超过五十元人民币。如果有人告诉你某个月他花了一千元养马;基本上这人就是牛皮大王或者败家子。当然;这里边没有算草料的代价;因为马吃的草对牧民来说不算成本;夏天散养;冬天靠天气暖和时割下来的草;庄稼秸秆和少许精料喂食。电影里那种给马吃鸡蛋的镜头基本不会出现;因为人都没足够的鸡蛋吃;怎舍得拿来喂马。
宋代之后在中国出现的骑兵;通常都以蒙古马为主力。这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蒙古马养着便宜。实际上;直到1949年后;我国军队大力提倡骡马化时(当时没机械化条件);军马也是以伊犁马和蒙古马的杂交品种为主。军马不是赛马;不追求绝对速度。酒徒幼年时曾在灯笼河牧场生活过一段时间;很少;或从来没听说过拿西洋马来做军马的传闻。
伊犁马又叫二串子马;成年人骑在马背上一个白天可以跑二百多里(100公里以上)。往往是骑马的人先坚持不住;马反而很精神。这种马亦适合散养;喂粗料和干草即可生存。为当时解放军骑兵的最爱。相反;现在的汗血宝马以及世界各地的名种赛马;如果负重在七十公斤以上;长距离奔跑的话;都达不到如此速度。如果这些名种和伊犁马吃一样草料;肯定死得更快。
五、关于冷兵器时代的骑兵、步兵对抗
写了这么多;酒徒只想表达一个观点;以蒙古马为主体的骑兵;在长途行军速度和短途突击速度方面;绝对比同时期的步兵占优势。这是普遍成立的结论;当然;您如果非用工农红军和晚清八旗骑兵比行军速度;酒徒也没话可说。
并且;在长距离行军情况下;不存在;或很少出现网上某些高人所说的战马大规模累死的情况。倒是士兵因为训练度不够大规模调队情况很多。事实上;导致蒙古马大规模死亡或者病倒的情况往往不是因为行军;而是天气。蒙古马适应的是干燥少雨的草原环境;过了长江;基本上就要打蔫;战斗力和耐力都会大大下降。
冷兵器时代;骑兵打得步兵满地找牙;和步兵打破骑兵的战例都能找出许多。到底步兵对骑兵有战斗优势;还是骑兵对步兵有战斗优势;网络上争论非常激烈。早些时候;流行的观点是骑射无敌;最近受灰熊猫的小说影响;很多人认定了步兵一定能克制骑兵。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酒徒记得灰熊猫的书中;步兵破骑的条件是;现代化手段训练过的步兵对付中世纪的骑兵。这是一种不穿越很难出现的情况;偏偏很多读者断章取义;把步兵破骑兵当作了真理。
在宋代;研究以步破骑的人很多。因为宋代失去了战马来源;北方几个游牧民族国家同时对宋进行战马禁运;所以当时人研究以步破骑;实在有不得不为之嫌。到了明代;朱家王朝一项被人诟病的苛政就是命令北方百姓必须为官府养马。如果光凭步兵就能打得北方游牧民族满地找牙;估计中原的皇帝没必要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买卖。
酒徒的观点是;在冷兵器时代;到底骑兵胜过步兵;还是步兵胜过骑兵;要看双方的训练程度和指挥者是谁。如果让酒徒带五千骑兵去挑岳飞所带的两万步兵;输的肯定是酒徒。如果让酒徒带两万步兵挑岳飞带的五千骑兵;输的肯定还是酒徒。
酒徒以为;在训练程度相差不大;人数相差不到五倍;双方指挥者能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野战;骑兵的胜算还是大于步兵。第一;战斗时;人和马冲击力;远远大于一个人;并且看到高速冲过来的战马;普通人最想的是逃命;而不是迎战。第二;战术上;骑兵可以凭借机动速度;抄步兵的后路;断其粮道。而步兵绕道抄骑兵的后路;就难得多。
因此;有战斗经验的骑兵对上无战斗经验;军械也很差的农民军;通常能摧枯拉朽般将其击跨。遇到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取胜的难度就会增大许多。如果地形;人数;训练程度和指挥者能力都不战优势;被击败了也很正常。
即便在热兵器出现的前期;骑兵依旧在战场上能发挥巨大作用。有些西方国家利用战马运送士卒到指定地点;然后士兵们下马用火枪作战;还曾一度成为风气。
即便是1949年后;中国军队很长一段时间提倡骡马化;而不是发扬长征精神两条腿赶路;看重的也是骑兵机动性。
事实上;真正淘汰掉骑兵的;是机枪和坦克。而不是步兵。即便到了二战时期;骑兵偶尔还能重现光彩。
在1942年洪泽湖地区沙山集一战中;彭雪枫的骑兵团仅用9分钟即将300余名日军砍倒大半;80余名日军因恐惧而投降。大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如果套用步兵一定克制骑兵的言论;雪枫刀也就不会成为日军的恶梦了。
结论:
冷兵器时代;骑兵并非无敌;步兵也不是骑兵的克星。事情就怕绝对;一边倒的看问题;往往走向极端。
事实上;冷兵器时代国与国之间战斗;不可能只用单纯的步兵和骑兵。混和作战是最常见的方式。拿隋代府兵为例;每十个人要带六匹马(或驴、骡子);到底称之为骑兵还是步兵;很难讲。
李世民在虎牢关外击溃窦建德;骑兵迂回;骑兵突击;步兵包抄战术都用过;你到底说他是骑兵取胜;还是步兵克敌呢;恐怕李世民自己都说不清楚。
所以;请争论双方消消火;还是慢慢看酒徒的小说;给你演绎一个新的李世民;一个徐茂功;顺便每天来交出一张贵宾票;而已。  


作品相关 写在第七卷《逍遥游》之前
不要着急,休息,休息。
这本书原大纲只有六卷,除了李旭这个人未被历史所记载外,其他故事基本都参照《资治通鉴》,所以到目前为止,《家园》是一本历史小说,而不是历史架空。
就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在共和国历史上,肯定找不到一个与其同名,人生轨迹与其类似的将军。但几个真实人物的升平结合起来,便塑造了一个难以磨灭的形象。当然,本书达不到《亮剑》的水平,酒徒的笔力照着都梁先生也差得很远。
在真正的历史中,像李旭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做霸主的。他的老师杨夫子早评价过,其性子耿直,心地淳厚,但吃亏也吃亏在淳厚上。这样人适合做朋友,交往起来轻松愉快,但放在隋末唐初的历史风云中,可能只有被碾碎的份儿,所以《广陵散》也算是个比较贴近现实的结局。
但在网络小说中,悲剧显然是不受欢迎。以家园的书评区突然火爆起来可见一斑。虽然留言的人大部分是看盗贴的,但至少表达了期待完美的意向。
大伙敬请放心,第七卷 《逍遥游》马上要登场。经历了一次人生波折的旭子,会变得更成熟,更适应当时的游戏规则。当然,依旧不会走争霸天下的路线。如果每本网络小说的主角最后都做了皇帝或天下第一高手、世间第一神仙,那反倒太千篇一律。酒徒想尽力写一点不同的东西,写那些不是帝王却依旧活得很精彩的人。毕竟,帝制已经过去了近一百年。无论是千古一帝,还是千古一吹,都距离我们很遥远了。
记得写第五卷的时候,恰逢某个事件的发生。为了抵制西方世界的污蔑,旅澳的华人们将墨尔本、悉尼两市变成了红色的海洋。游行队伍中,还有很多来自香港甚至个别来自海峡对面的同胞,他们这些人未必支持北京,但在那几天,大伙却深深感觉到了作为一个族群所受到的威胁。
对国家发展道路,由于各自的经历不同,每个人所持观点或多或少都和其他人有些差异。但外敌入侵时,却不会因为你持何种政见,或出生在中国的哪个省份而区别对待。日本人在南京,可没在乎过刀下的人姓国还是姓共。由此上溯到千年前,突厥人入侵时,也不会刻意区分哪个姓杨,哪个姓李。
所以,第七卷的主旨依旧是守护,而不是破坏。
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顺便提一句,其实,留言中已经有人猜到了李旭的大致脱身办法。呵呵,他毕竟不是神仙,同时对抗三路大军的本事肯定没有,也不会傻到便宜了旁观者。所以么,所以么,请看第七卷,《逍遥游》。 


第一卷 塞下曲 第一章 盛世 (一)
已经入了秋;天气却依然像盛夏般炎热。掌柜的张宝生搬了个马扎儿;坐在自家的小饭馆儿门前边一看夕阳一边伸着舌头吹凉风。
这狗娘养的天气;就像狗娘养的日子一样难过。暑热一直穿到骨子里不说;连喘息的气儿都粘湿湿的;仿佛灶台边上的污渍般油腻。官道上;往来行人带起的灰土飘在空中;不知不觉间就把饭馆墙面上那只倒扣着的〃罩拎〃 (注1)给糊成了一个泥巴团儿。黑黑的;散发着丝丝缕缕馊臭味道;闻在鼻孔里更令人没有食欲。
如果是早年间;张宝生还有心情打上桶井水;把墙上的〃罩拎〃和头顶上烟熏火燎的招牌擦拭干净。在上谷、河间一带;这〃罩拎〃代表着饭馆和酒店;和头顶上的隶书招牌一样;都是主人家的脸面。那时候他的饭馆刚开张;又碰上仁寿年的好年景;每天进帐的〃肉好〃 (注2)就有十几个;偶尔一天运气佳碰上大主顾;赚上半匹绢都有可能。张宝生家里的填房与临近易水河边那五十亩地就是那时候置办下的。
那时候;张宝生记得自己每天恨不得将头顶上写着〃有间客栈〃的牌匾擦三遍。这牌匾是张宝生花了三头羊的润笔;求易县学里边杨老夫子给写下的。人家杨老夫子曾经做过越公杨素大人的录事官;若不是喜爱这边塞上的质朴人情;根本不会在上谷郡落脚。他醉中写就的牌匾虽然没有〃如意〃;〃临风〃般听起来有口彩;但胜在贴切自然。想那行路之人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官道上;猛地看到〃有间客店〃四个字;饥渴之意顿生;走进来住一宿;吃两碗麦饭;喝几盏浊酒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可惜好景不长;仁寿年很快就结束了。紧接着年号变成了大业;英明神武的新皇登基后;先修长城再开运河;把府库里的积蓄折腾了个干净。你说他把自己的家业糟蹋干净了也就该收手了吧;他还偏不;今年初不知道从哪里又听来了〃仁君登位、万国来朝〃这一说;力邀各国可汗到洛阳聚首;命令沿途各地必须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市肆酒楼;凡胡人吃饭喝酒皆不得要钱。
人都说天子圣明;看什么东西都是那个什么瞳亲照;也就是一只眼睛看俩影儿;比普通人清楚一倍;可圣明天子就不知道吃饭付钱这个理儿。上谷郡靠近边境;奚人、契丹、突厥人往来频繁;大伙交往得久了;根本分不清谁是胡儿谁是汉种。皇上的优待令一下;四野里胡人马上就多了起来。真的;假的;冒牌的胡人一队队蝗虫般沿着官道吃过去;就像当地人上辈子欠了他们一般。如此一番折腾下来;皇上老人家得了什么好处大伙不晓得。张宝生就知道自己的酒馆为此辞了掌勺、遣散了伙计;易水河边五十亩地也典给了别人一半。原来每天回到家老爷长老爷短哄他高兴的填房;如今也冷了脸色;巴不得他在前院的酒馆里睡板凳。
没钱请掌勺;也养活不起勤快伙计的酒馆自然越来越冷清。原来每日忙得脚不沾地的张宝生如今轻闲了;过了午就可以搬着马扎儿盼日落。日落十分;忙碌了一天的乡邻们回家;若哪个能沽上半斤浊酒;就可以满足他一天最后的赚钱希望。
生意虽然冷清了;可衙门里的税还得照交。前些天易县户槽 (注3)李大人门下的小跑腿儿赵二当家特地上门关照过;今年〃有间客栈〃要额外支付五张生牛皮。张宝生好求歹求;赵二当家才看在两罐子麻油和一坛子陈年花雕的面子上;把牛皮的数量从五张减成了两张;但是要求入冬前必须到县上交割;否则;任何后果由张宝生自负。
有道是〃破家的县令;剥皮的太守〃;张宝生知道交不上税的后果是什么。他在县城里的几个同行;如今就在衙门开的客栈 (大牢)里住着。里边据说是一日两餐;顿顿竹笋炒肉片。隔三差五就有血肉模糊的人从后门被人抬出来;扔到荒野里去喂狗。可官府不准许百姓杀牛;病牛、残牛向来是紧俏物资。即便想办法用驴皮充数;也得有地方寻驴子去。
官道两边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大户人家的庄客们抗着木锹;牵着牲口去主人家里交工。这些人不会买张宝生的水酒;所以他也提不起精神跟大伙打招呼。双眼直勾勾地看着官道尽头;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有从塞外返回的行商经过。只有他们手里有上好的皮货;也只有他们能给张宝生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宝生叔;今天生意不错啊!〃官道边;一个骑着马的少年人扬鞭戟指。
〃五娃子;托您家老哥哥的福;今天上了三拨客人;灶堂没冷着!〃张宝生捶打着发麻的双腿站起来;大声答应。
与他打招呼的前庄上张大户家的小五;按辈分;算是张宝生的侄儿。虽然自从张宝生开了饭馆从商后;两家终止了走动。但彼此之间毕竟是一个宗祠;血脉之间的亲近怎么隔也隔不断。
〃我爹说了;如果您实在难支撑;就把客栈关了吧!族里边这么多小辈;怎么着也不会让宝生叔挨饿!〃五娃子策马又向前走了几步;回过头;用皮鞭指点着地说道。
〃烦劳老哥哥了;五娃子;回头遣下人来抱一坛子酒;给老哥哥漱口!〃张宝生尽力站直了已经有些驮的腰身答道。五娃子是县学里的佼佼者;据说是有机会被郡上举为秀才;去京城参加科举的。在这种前程远大的年青人面前;他可不敢摆什么叔公的臭架子。至于五娃子的老爹张宝良的话;张宝生只当没听见。年初客栈里周转不开;找这个本家借钱;张宝生付出的代价就是出手三十亩好田。真的按对方说的关了客栈回族里养老;张宝生估计自己剩下的二十亩好田也得换了主人。
〃谢宝生叔;回头我派人来取;我爹他别的不爱;就好这一口!〃五娃子说笑着跟张宝生道别;拍了拍坐骑;溶进落日的余晖里。
〃唉!〃张宝生长叹了一口气。不怪天;不怪地;就怪自己没一个也在县学杨老夫门下读书的儿子。如果自己有一个儿子如五娃子一样前程远大;那些衙门里的帮闲、乡里的小混混还有族中的长房们哪个又敢上门来欺负。
想到县学;他心里突然又涌起几分希望。自己的外甥也在县学就读;论名声、论才学一点儿不比五娃子差。既然张家小五今天能从县学赶回家;自己的外甥李旭说不定也会回来。如果能遇上他;自己面临的难处也许能有个着落。
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张宝生没有像以往一样带着满心的失落关门。而是敲打着酸痛的脊背;继续向官道上张望。果然不出其所料;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后;官道上跑来一匹青花骡子;骡背上;一个身材魁梧;两臂修长的少年人遥遥地向他作揖致敬。
〃舅公;您今天忙得过来么;要不要我帮你洗碗!〃少年人说话间已经赶到了客栈门前;手一按;腿一抬;干净利落地跳下了骡背。把缰绳向拴马桩上轻轻一系;迈开双腿向里走。
〃使不得;使不得;旭官啊;你是读书人;可不能干这下贱营生!〃张宝生见少年认真;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