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冯猛听了怒声说道:“我就知道,这混蛋任务会让骁果军收复失地的行动失败,难道剪除一个不停命令,还没有反意的将军被国家收复失地更重要?一群王八蛋!”
“都督慎言!”王芳连忙说道。
冯猛吸了口气,道:“现在河间府、渤海府还有多少我们的军队?”
“两府之地暗中抽调了北方五府之府军,合计不过三万余人,再加上卫军,不过五万人。但是为了配合幽州七府的动乱,我们送出了三万余人,现在不过两万人。这已经是北方五府的全部兵力了。如果全部开进幽州,那北方五府就再无一兵一卒了。我们是不是从南部抽调一部分。据说有些县里,已经出现了一些盗匪。”
“都是加赋弄出来的,迁了都,赋税越来越重了。难怪百姓都居家迁往幽州生活。”冯猛幽幽的说道。
“算了,这些不关我都督职责。传令,河间府、渤海府驻军同时北上,接管我们起事的城池。记住,不可妄杀百姓,不得奸/淫/女人,不得劫掠。不得……不得杀害投降的骁果军士卒。”
“林长史,传令中部四府,让他们各抽调两千人派往北面,镇守地方。”
“都督,河间府是我冀州府军的士卒,但渤海府却是武卫军的卫军,我们的军令,他们不会听的。”王芳小声说道。
冯猛冷笑道:“武卫军、神策军,十万大军平徐州乱,两年了,徐州几乎全境被叛军所占,两卫军十万人折损两万有余,真是大涨卫军的脸啊。他们有什么资格在我们面前显摆……”越说越怒。
都督府长史林楠苦笑道:“卫军就是这样,再说了,他们比起全军尽殁的神武军、长武军好多了。再说了,这两卫背后可是有齐王撑腰。都督,能不惹,还是不要惹的好。”
“齐王?现在又和左相联手了……真是……”冯猛苦笑道。
渔阳府,渔阳城。
“杨军师,据安插在渤海府的探子回报,原本驻扎在渤海府的一万左武卫军向着渔阳府开进,我们是不是派军阻挡?”前府军将军薛青澜沉声说道。
坐在薛青澜对面的参赞军师杨望清笑道:“阻拦?为什么要阻拦呢?让他们进来岂不更好?”
“军师,不是我非要阻拦他们,这左武卫军的士卒军纪极差,在渤海府影响甚差,我怕他们进入渔阳府之后,祸害各县乡镇的百姓啊。”薛青澜苦笑道。
杨望清沉吟了片刻,道:“你说的有道理,这种军纪败坏的军队是不能让他们随意入境。这样吧,让新安城及其周围的百姓全部撤离,暂且离开数天。等到这一万大军进入新安城之后,困死在新安城之中。”
“一万敌军,我们骁果军只要也要一万人才能将他们堵在四门之中。还需要骑兵在旁协助,这样不就影响了我们的行动吗?”薛青澜苦笑道。
“不用,发动周围的百姓,连夜在新安城周围给我挖上壕沟,引束河之水困之。只需要留守三五千人,加上百姓青壮,足以让这万人不敢离城。”
“恩,那好,我一会就请渔阳府府尹协助,以免给百姓带来祸患。”
“军师,你说,将军为什么会……会这般……安排?”薛青澜迟疑了几下,缓缓说道。
杨望清笑道:“你是想问将军为什么故意放冀州府军入幽州南部捣乱,为什么要攻打冀州吧?”
薛青澜尴尬一笑,道:“请军师解惑。”
“薛将军心中一定暗想,大人是不是在图谋冀州?”没有理会薛青澜想要辩解,接着说道:“我是从北海诸部投靠过来的,对于朝中纠纷不清楚。但我清楚,幽州的百姓生活确实要比以前好上许多,幽北的百姓也不再担心北方蛮夷的入侵,现在幽州百姓,何人不念大人的好?薛将军认为呢?”
薛青澜点头说道:“这点,我心服口服!”
“但幽州南部和北部不同,北方遭遇辽东国前身三部族的入侵,大族、望族逃的逃,被抢的抢,所剩无几,骁果军新政实施的很全面,百姓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骁果军也不用驻守太多的军队镇守地方。但幽州南部不同,虽有李怀远都督的配合,但大族、望族极多,我们又不能无缘无故的将之降罪。”
“这些及时投降的大族、望族,明面上遵从新政,背地里处处和官府作对,甚至暗杀诸县的佐官。这样一来,不仅新政无法实施,还要留下大量的军队镇守地方,浪费人力物力,极为不便。所以,这次接着这些人的举事,将他们一网打尽。这也是明知他们所为,但还要任他们所为的缘故。”
“至于冀州!呵呵,完全是意外,谁让他们先来招惹我们呢,派遣府军,鼓动我们的动乱,不给点教训,怎么说得过去,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点,朝廷东迁之后,赋税再加,民不聊生,而我们幽州却在减税,是的南方百姓纷纷进入幽州。大人平定东三府,需要迁入更多的汉人,以使得汉人的比例大于其他各族,以便稳定和治理地方。但现在冀州禁止南面的百姓北上,使得我们的计划被打乱,这关乎国家百年大计,边疆安定,我们不能不作出应对。”
“原来如此!”薛青澜带着莫名的意味说道。
杨望清笑了笑,没有多言,他知道,薛青澜其实并没有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目的。但这也是一个给自己交代的说法,不是吗?
“军师,我们和后府军的目的是哪里?”
“信都府,拿下这里,冀州北方五府就算脱离冀州管辖了。我倒要看看,朝廷会有什么反应?冀州会有什么反应?还真以为大人东征了,我幽州就是任人揉捏的面团,想怎么搓就怎么搓!”杨望清冷笑道。
“也不知其他诸府县怎么样了,能不能平定动乱,真实的,好好的生活不要,非要胡来!”薛青澜摇头叹息道。
“这个你就放心吧,大人早有了准备。幽州南部七府,怕是动乱早已平息。你没看到吗?那些与我骁果军有关系的商队已经南南北北的在行动了,要是有事,此刻,他们自然就不会行商了。”
“额……我大意了,为将者,竟然没能主意这些。”薛青澜有些羞愧的说道。
杨望清则看着窗外,不由的暗道:“大人和我们前前后后谋划了不少,此次也该让朝廷吐点血了,也给某些人一点警示,我骁果军可不是随便能动的。”
不错,幽州动乱确实是赵询和几个军师谋划的,甚至动乱的起因也是他们谋划,让暗中投靠自己的几个大族联合人手,暗中给朝廷通讯,言驱逐骁果军,恢复朝廷对此地的统治。
结果很显然,朝廷有人行动了,连冀州府军,徐州卫军都动了。但幽州动乱之家和朝廷、冀州派来的士卒早就在骁果军的监视之下,岂能有成功的可能?
甚至为了减小平乱的难度,其中某些大族提议,为了减少被发现的可能和举事的全面爆发,将合计三万的府军士卒,分散道七府,百余县之中。
可惜啊,冀州耗费了几个月,悄悄的,辛辛苦苦一点一点混进来的士卒,就这样被打散,分到各地,被轻而易举的击破了。当然,在这其中,幽州官府也小小的配合了一下。迫使指定的人,到达指定的地点。




第381章 反击了1



“都督,现在城中已经有不好的传言了!”
冯猛放下手中的毛笔,看了看自己的字,道:“什么传言?”
王芳轻声道:“百姓之中盛传,幽州动乱,乃是朝廷策划,都督所为。朝廷陷害忠良,而都督就是……就是帮凶、刽子手。骁果军为国收复失地,征战在外,而朝廷和都督却在背后捅刀子……”
“啪!”冯猛将刚拿起来继续写字的毛笔扔了出去。
“我就知道,做这种事情会有这样的下场!他妈的,早知道就称病推掉的。”冯猛怒声说道,他冯猛也没有做遗臭万年的准备。他虽然身为武官,但对书法甚喜。想做忠臣,正直之臣。没想到,现在慢慢变成了小人,刽子手。
“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已经到了这个份上,根本无法抽身了。”
“报!都督,大事不好,渤海府和河间府皆有数万骁果军杀入,所到之地,百姓开城相迎。骁果军两路大军直言,要来信都府向都督讨说法,去洛阳向朝廷讨说法。”
“什么?你说什么?”冯猛错愕的询问道,他以为自己听错了,骁果军杀入空无一卒的两府之地了,怎么可能?
“都督,渤海府和河间府已经被骁果军兵不血刃的攻下,正向着南面而来,说是要向都督您讨说法。”信使从新说了一遍。
冯猛忽然大笑道:“你说骁果军攻占了渤海府和河间府?这不可能,你是哪来的信使,胡言乱语什么。”
信使急声说道:“小的是赵州府的信使,现在骁果军已经打到赵州府的边界了,小的奉都尉之令,特向都督求援。”说着还掏出一封信函。
冯猛这下笑不出来了,连忙结果信函一看,顿时脸色铁青。
“都督!”王芳在一遍小声说道。
冯猛这下才清醒过来,道:“你先下去休息吧!”
“都督,什么情况?”王芳急声问道。
“什么情况,我们都被骁果军给玩了,幽州的恒州府和渔阳府哪里是什么撤军平叛,分明就是引诱我大军出击罢了。我们的两万大军北上之后,幽州两府就有五万余大军南下,兵分两路,顺着渤海府和河间府而下,所到之处,无人可挡,也无兵可挡。现在,渤海府和沧州府已经失陷。骁果军正在进攻沧州府和赵州府,估计这两府也坚守不了多久。”冯猛苦笑道。
“什么?怎么可能?两府之地不到三天就全线崩溃?”王芳吃惊的说道。
“你不是也说了吗,两府集中了北部五府的全部府军,哪里还有守军啊?骁果军南下,可谓轻而易举啊,这还都是我们配合的结果。”冯猛脸色铁青。弄了半天,最后自己竟然被陷了进去。
“是没有府军了,但那些大族望族有私军家奴的不在少数啊,为他们地方官员不知道让其协助呢?”
“大族、望族是有私军家奴,但各地的百姓则是他们的百倍、千倍。骁果军早就发动了他们,所到之处,大开城门。分发田地,免除赋税,此次更甚,对于大族、望族,名声不好者,杀!其余无罪者,迁移东三府。这样下去,骁果军所到之地,基本上就不会有抵抗。同时骁果军留下士卒,征召百姓为兵,各地青壮,无不响应!”说到这里,冯猛也暗叹一声。骁果军竟然有如此号召力,在百姓心中有如此之声望,冯猛佩服不已。
“啊……这……怎么办?要不让进入幽州的两万人马立刻撤军,回击骁果军后方,或者截断……”
“骁果军既然敢南下冀州,就不惧这两万士卒,说不定,他们已经被骁果军消灭或者围困了。”冯猛缓缓说道。
“都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南面抽调而来的府军跟不上,再说,就算来了,也无法和几万骁果军对抗啊!”林长史也皱眉说道。
“哈哈……管他如何呢?林长史,将这里的情况上奏给朝廷吧。骁果军不是要来向朝廷讨说法吗,我们还担心什么?让中部四府的府军坚守本府,南四府的府军北上中部驻防吧。”冯猛冷笑道。
“那这里……不管了?”王芳吃惊的说道。
“管?怎么管?我们手上又没有兵,还怎么管?骁果军说要来此向我讨说法,就是言明,他们要占据信都府,看中了冀州北方五府,我们还能怎么办?朝廷不是要驱逐骁果军吗?那就让他们收拾去,本都督不伺候了!”
渔阳府,新安城。
左武卫军归德郎将杨佑站在城门之上,直愣愣的盯着城外那一夜之间出现的壕沟在三日之内就变成了一道环城沟渠,足有数米之宽。第一日只有三米的一道环城壕沟,三日之后,就是一道七八米的环城沟渠。
新安城不大,也说不上有多坚固。左武卫军杀入渔阳府之后,遭遇骁果军游骑兵袭击,最后一直追到天黑,追到新安城,最后入驻了新安城。虽然当夜新安城就没了百姓,但杨佑并没有在意。在他看来,兵灾一起,百姓逃亡实在太正常了。夜里,哨探们发现城外有响声,但他依旧不以为意,没了几个的骁果军敢和他硬拼?
结果,第二日早上,城外有五六千骑兵和数万的百姓在挖坑,不断的将环城壕沟变得越来越宽。第三日,城外骁果军骑兵只有千余人了,但壕沟变成了沟渠,里面被引进了束河之水。
仿若间,新安城外多了一条护城河,而且很宽广,所以,看上去,新安城就像是一座孤岛一般。
杨佑现在有些傻眼,城中没有百姓,也就没有粮食,虽然有些百姓家中有未曾拿走的粮食,但也不够万人用多久的。空空荡荡的小城之中,万余人愣生生被困在了里面。
城外有千余人在不断的训练着青壮,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而杨佑想要杀出去,简直太难了,只有渡水一条路。而城外数万百姓则像看猴子一般,天天有人查看。城中的百姓就在城外搭建了建议的住宅,在那里种植庄家,形成了一个个村落。而其他地方赶来的大都是青壮,特来接受训练,协助骁果军,打败入侵者。
赵州府,骁果军后府军终于进入了此地,同样,受到赵州府百姓的欢迎,一府十四五县根本无兵阻挡,也无人敢阻挡。
之下入幽州,主政幽州之后,其下骁果军与百姓秋毫无犯,又轻徭薄赋,分发田地,对待百姓极尽优厚,在百姓眼中,赵询就是仁义之君,骁果军则是仁义之师。这个印象伴随着来来往往的商人,传遍了中原各地。
冀州都督在赵询收复东三府之时去在幽州发动叛乱,一时之间,冀州百姓无不痛骂。现在骁果军平了内乱,南下冀州,所到之地,百姓拱手相迎,而且,骁果军进入冀州之地,也在这些州府实行新的政策,百姓哪有不欢迎的?
赵州府都尉和刺史看到自己治下的城市接二连三的丢失,面面相觑,无奈至极,只好出城投降,因为他们也是光杆司令,没人可挡啊。再说了,他们对骁果军也抱有好感,
赵州府经过五日时间被拿下,而沧州府也同时被拿下,两军会合之后,向着最后的目的地信都府开进。
渤海府和沧州府的拿下,意味着骁果军与青州有了接触,不再会受制于冀州。青州府军见到骁果军在渤海府和沧州府出现,只是坚守自己的地盘,并无越界和出击的意思。用他们的话说,他们才没冀州军那么笨,去和骁果军硬拼。骁果军也和青州军互不干涉,甚至还派人去青州地界购买粮食,青州官府也五无不应允。要是冯猛知道这些,铁定气的面色如土。
Ps:当兴趣变成职责,动力就不足了……




第382章 反击了2



信都府虽然没有大军,但有着五千人特殊的士卒,他们的职责则是看守信都城官仓府库,除了部分府军之物外,因为此地还是北部五府粮赋的中转地,故而还有不少钱粮。骁果军想要完整的得到这些物资,因此没有轻易的激怒暂驻此地的冀州都督冯猛。
两府加上骑兵都的士卒,合计五万大军一分为五,从正面和左右两侧杀入信都府,目标直至信都城。如果冀州诸府府军尚在,骁果军决对是不敢就凭借着五万大军杀入冀州境内的,可惜,冀州北部诸府府军除了几个守城的士卒外,其余的全部进入幽州了。
新安城的近万左武卫军成了笼中鸟困在了渔阳府境内,而西面的近万冀州府军也好不到哪里去。近万大军行动,押运粮草物资的就有五千民夫。现在骁果军占了他们背后的河间府,他们的后续粮草算是断绝了。
骁果军没有出动大军围攻,而是让五个新兵营近万新兵不停的骚扰,完全就是用来练兵一般。路上各种陷进,各种地形都被骁果军新兵营校尉利用,折腾的他们苦不堪言。半夜锣鼓齐响,佯装攻营,夜间不让冀州府军好好休息,一连几日下来,冀州府军上下哈欠不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