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5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州的镇军和并州的禁卫八军骑兵们,完全无视了东南部数百里方圆的突厥军,大举开进突厥草原内部进行行动,所到之处,莫有能与之敌者。
先后历时整整大半年的双方对持,最终以赵军大获全胜而告终。而突厥军,被薛捏可汗召集的五十万大军,被杀或被赵军俘虏的则就有三十余万。其中,超过一半被赵军俘虏。剩余的被薛捏可汗召集并组成有效统帅的突厥军,早已经被赵军打的恐惧了。当然,单凭他们也无力与赵军应战。
至于那些有实力的大部落,又因为薛捏可汗势弱,而拒绝配合薛捏可汗联手迎战赵军。所以,各路赵军骑兵,在草原东部数千里地域之内,任意往来。
也是因为如此,使得许多在东部、南部居住的中小部落,纷纷开始向西部和北方迁徙。而那些适合放牧的优良草原,都成了赵军纵横往来之地。
蓝都城镇守使府衙之中,整日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声。自从蓝都城大胜之后,并州、定州两地的军队,告捷文书纷纷传来,这让蓝都城之中的将校,无不欢欣鼓舞。
“主公,土门部落镇守使和都斤部落镇守使都上书请求,愿意将部落常备军纳入主公管辖,其部负责大军所需,并愿意配合我军在草原之上筑城。同时,他们愿意配合我军在各部实施新的政策。”张元静笑着回禀道。
大战之后,在蓝都城参战的土门部落和都斤部落上下,无不胆战心惊。他们可都是亲眼看到几十万突厥军命丧与此地,亲眼看到了赵军的强悍。他们也从蓝都部落的待遇和情况知之看到,赵军要的是在这九大部落以及周围三十余个部落之中,要真正的实权统治。如果他们不配合,那么,战败突厥大军的赵军,下一个要采取行动的就是他们了。
于是,这两个部落镇守使和部落之主的贵族们当即就抛开了昔日九大部落首领暗中定下的联合抵御赵军的内部侵蚀之计,立刻向赵询臣服了。而这个目的,也是赵询希望看到的。故而,张元静才会如此的高兴。
“很好,此次大战,两部表现的都很好,既然他们如此要求,也免得日后不好处理!这样吧,此时按照预定的方式开始进行吧。各部的常备军,有我们的人为正官或佐官将校。而这些常备军的家眷,也统一单独一部,享有一定的待遇,直接归属于我们官方统辖。其次,各部承担军队所需,但,定要交与我军后勤司,统一配发。”赵询笑着说道。
说真的,此次蓝都城守卫战,两部勇士和蓝都部落的勇士及其族人,都是出了不少力的。而其中死伤惨重的,也是这三部将士。此外,大战结束之后,三部镇守使和贵族,都很识相的送来了牛羊犒劳。
“这样吧,三部镇守使,分封伯爵之位,你看如何?”想了想,赵询又道。
张元静沉声道:“对于九大部落以及日后投靠我军的突厥部落而言,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方便我们对各部进行攻伐。不过,这一个部落首领都是伯爵之位,那日后……”
赵询淡声道:“此等爵位,会单独恩赐与外族。与我大赵功臣之勋爵不同。”
“如此,属下并无异议!”张元静笑着应道。
“另外,让左部和并州北方的右部两座城池之中的将校们暗暗给那五个部落提个醒,让他们知道,他们应该如何做。”赵询又冷声说道。
“如果他们毫无表示呢?”
“大军就在身侧,无需等待,挥军灭之……薛捏可汗和突厥军不再是威胁,那么,这九大部落,本王也不需要不听话的人戍卫边界。”赵询冷淡的话语之中,带着犀利的肃杀之气。
“此战之中,我军亦有伤亡将士,这些,都需要妥善安排。在此地建城之后,就开始迁移流民入境吧。既然纳入麾下,就不能让他再丢失掉。缴获的牲畜,也开始往并州和夏州运输,供作百姓农耕之用。情况应该通报幽州政务司了吧,他们是否开始准备?”
“幽州政务司已经开始做出安排,定州、并州、夏州都开始接纳从南面迁移而来的流民,对于缴获的牲畜,也开始安排到相应需要的府县。至于俘虏,数目庞大,要让他们不至于成为祸患,必须要彻底拆分道各地才行。”张元静徐徐说道。
“此外,从定州、并州出兵的各路军队,都缴获了不少的突厥人,现在,在两地边界府县,光是安顿这些战利品,都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赵询笑道:“这可是好事啊,昔日突厥人年年犯边,劫掠我大燕帝国子民。现在,也该风水轮流转了,轮到他们尝尝被劫掠的滋味了。我大赵境内,需要用人的地方很多。现在有着这些免费的劳力,为何不要?越多越好,只要提供他们吃住,使劲的给本王使用。要是他们不安分,那就一律格杀之……”
赵军大胜突厥军,小心不到数十日就传遍天下,顿时,赵询和赵军的声望,一时无俩,天下群雄,莫不震惊。
对于南部的各路诸侯,赵询现在已经是无暇他顾。在薛捏可汗被气的重病之后,突厥军就开始撤离东南区域,折返王庭。而薛捏可汗及其大军的撤离,让赵军的行动,更加方便起来。可以说,现在的赵军军队,完全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在蓝都城、伊克城北方,在定州的西部,在这数千里之地的草原之上,赵军,现在成了真正的霸主。
每日都有突厥部落被赵军劫掠,整个部落被赵军打包带走。而拿下大部落,也纷纷开始和赵军接头,希望达成一定的协议。而赵军军队,也得到赵询的密令,没有对大部落动手,专门挑选中小部落下手。尤其是忠心与薛捏可汗的部落,纷纷遭到了毁灭的打击。而这些中小部落的攻伐行动,赵军也让一些有异心自立的大部落参与其中。
此外,在这些俘虏的“协助”下,以兰溪城、蓝都城和伊克城三座城池为中轴线,赵军开始在这冬至定州,西至夏州北方的数千里的草原上开始逐步建城,几十里至百里一座,或大或小,以烽火为讯号,形成一道拦截网。仿佛就像长城一般,在原本的边界北方数百里之外又形成一道新的防护网。
在赵军的暗示下,在蓝都、都斤、土门、步迦四部镇守使的暗中点拨之下,剩余的五个部落“幡然醒悟”,也纷纷上书赵王,请求真心归附赵王,愿为赵王犬马。而赵王也顺势应下了各个部落镇守使的忠心,派人进入各部,开始一步步接管部落权利,分化部落实力。
于是乎,并州、夏州北方三百里之外,多了九个归义伯,少了九个部落首领。
此战之后,赵军已经在兵力和战力之上,占据了上风。如果各个部落不能聚合在一起,那么,赵军就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在整个突厥草原之上,赵军就再也不惧突厥军的威胁,但这并不意味着赵军就不管不顾北方突厥人了。
赵询可是很清楚,这些北方草原部落,他们给中原汉人王朝带来的危害是什么。所以,赵军不会因为一次的大胜,就彻底放任这些突厥人自由在北方行动了。
赵询派人与西至凉州西北,乃至西域北方,东至定州西部,这方圆几近万里之遥的各个部落,开始向各个部落表示,赵军无意继续北上。但是,突厥诸部必须向赵军臣服,否则,灭族。
如果突厥诸部此昂赵军臣服,则赵军与突厥部落展开商贸,收购突厥部落的牲畜、皮毛等,而赵地商人则卖出盐茶、丝绸、瓷器等各种中原之物。
此外,赵询也向各大部落散播消息,赵王将会恩封突厥大汗,统帅突厥诸部。而以地域为界,恩封三部可汗,分别统帅左中右三部,为赵军之藩属,赵王之子民。
一开始,东部各个部落纷纷与赵军联络,不少部落首领都希望得到赵王的册封。而中部诸部和西部诸部,则并不愿就此臣服赵王之下。尤其是西部,此战被赵军攻伐的,多为东部区域,其次还有中部诸部靠近南方的中小部落。而西部受到此次战乱的影响较小。故而,他们不愿意向赵王低头。
虽然突厥草原之上,到处都在宣扬赵军的强大,赵军掌握有一种能如同雷电般的武器,但中西部部落并不认为这是真的。尤其是西部部落,他们本来就不愿臣服在薛捏可汗之下,现在更别说汉人赵王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赵军开始越过东部向赵军臣服的部落进入中部之后,这中部的部落就开始知晓赵军的厉害了。更重要的是,因为东部部落被赵军打压的厉害,现在出军中部,这些部落得到赵王的应允之后,也派军随同赵军一起,开始对中部部落进行劫掠。
在草原之上,部落之间相互征伐掠夺,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再加上东部中小部落要么被赵军连根挖走,要么迁移至中部,致使东部大部落手中掌握的实力极为薄弱。故而,现在随同赵军一起,对中部部落展开攻伐掠夺。
这下,中部区域的各个部落也知道了赵军的厉害。赵军和东部突厥各部勇士合作,所到之处,同样是一路劫掠。以震天雷威慑对方,随后破之。从兰溪城、蓝都城北出,与东部向西的军队一起,在中部区域肆虐起来。
见此,中部部落之中,聪明之人则立刻就开始和赵军接头,表示臣服,愿为赵王犬马。随后参与攻伐之中,趁机壮大自己,为在赵王面前显示自己的实力而努力。而各个部落都必须将劫掠的物资上交部分与赵军,作为随军行动的代价。





第713 削弱


就这样,赵军利用东部诸部落和中部臣服的部落为前驱,开始打击那些不愿臣服的部落。这样,既能获得物资,还能削弱突厥诸部。
虽然有不少部落看出来这是赵王想要利用他们削弱突厥的整体实力,但他们却不得不如此做,因为,他们不愿意如此,那他们就是赵军的敌人,甚至是,不用赵军动手,就会被其他的部落的勇士予以击灭。要知道,想要成为一部可汗的很多,想要依附在赵军这颗大树上,却本身实力不足的部落同样很多。
至于昔日的突厥诸部的霸主薛捏可汗,现在,各个部落都遗忘性的将之抛在了脑后。不知为何,赵军并没有派军北上数千里之外,再去攻伐薛捏可汗的本部王庭。
对此,各个部落也曾经暗中询问过赵军将士,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按理说,以赵军现在的强势和薛捏可汗的颓势,不说多,只要派出两三万骑兵,加上各个部落一起行动的大军,足以将这所谓的薛捏可汗,双方大战的罪魁祸首给解决掉。但是,赵询并没有再次出手的意思。
既然赵王都没有理会这个昔日的老虎,现在的病猫,各个部落也无人去理会。当然,也没有部落敢轻易理会,除了薛捏可汗本部周围方圆千里的地方。
其实,对于赵询而言,留着薛捏可汗也不是没有作用。现在的薛捏可汗对赵军是没有威胁了,但是,赵询还希望这个昔日的猛虎,对自己即将分封的三个统帅诸部的可汗有威慑力。总之,赵询就是希望他们内斗,斗得越狠越好。
虽然赵军战败了突厥军,但赵询很清楚,这并不代表着他已经彻底的降服了这些不开化的游牧民族。想要将他们驯服,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么,彻底将他们毁掉。要么,把他们打残,逐步吞掉……
七月,炎炎夏日。在赵军纵横北方之时,南方的战事也因为天气,而减缓了不少。不过,因为被数路诸侯围攻的齐军,终于还是呈现败落之象。
其中,尤其以雍军为甚。咋司徒雷的亲自坐镇之下,交州,哪怕是有着地方土人、赵军暗间组织的地方军队拦截,最终还是被雍军占据。虽然交州比不上中原各州繁华。但是,交州地处南疆,一边临海,一面与南方诸国相交。以此,可以获得极大的贸易之利。这里,终究还是被司徒雷占据了。
不过,交州东部的琼州岛,却被赵军占据。当然,这也和齐军无法掌控交州有关。既然这里守不住,还不如让给其他人坚守。在慕容成等人看来,让赵军的海军出现在交州的门口,要是和司徒雷起了纷争,那才是最有利的事情。
交州的损失对慕容成来说,还不算极大的伤痛。但整个荆州的失去,却让他有些疼痛难当。虽然现在的荆州比不上秦汉时代,但也有大半个古荆州那么大。此地占据水利之优,故而贸易昌达,且田地肥沃。因此,这里人口众多,且对江州、扬州都有着顺江而下的威胁。好在唐军占据荆州,并无强大水军,否则,慕容成只怕真的难以安眠了。
因为雍军、唐军的迅猛攻势,也使得齐军在扬州之地的反击行动受到影响。故而,被徐州军占据的四府之地,依旧还在僵持之中。
对于慕容成而言,其他的地方都可以丢,但是,扬州不行。因此,齐军与徐州军在扬州战斗的十分艰苦。不过,徐州军之主李炽也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其他诸侯都有成果,偏偏他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李炽自然是不乐意的。再者,在长江南岸打开缺口,立下根据地,也是徐州军向南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尽管与齐军相斗,伤亡很大,但是,李炽依旧是坚持了下来。
现如今,徐州北方是赵军辖地,西部是兖州军,东部是大海,南部则是自己的敌人齐军。就目前而言,齐军是最好应对的,谁让慕容成现在成了所有人的公敌,口中肉呢?这也是李炽拼死与齐军交战的缘故。其担心北方霸主赵询一旦完成对突厥军的行动,势必就会将目光转移道中原诸侯争霸之中。那么,他这个紧紧挨着赵军,且实力不强的诸侯,就会使第一个被打击的目标。
虽然扬州东北部这四府之地在李炽掌控之中,但是,这四府之地却没有彻底归心,甚至是,没有形成完全归属于他李炽的统治。其中的原因,一来是因为这里处在战乱之地。二来,这里是齐王慕容成的根基之地,齐王慕容成在这里的影响,非同一般。
但不管是司徒雷,还是其他的诸侯,只怕除了慕容成之外,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在赵询击败突厥军或者解决完北方与突厥军的战事之前,在南部诸州分出胜负来,为自己打下稳固的基础,好让自己有能力抵御天下最强的北方枭雄。
然赵军的强大,或者说突厥军的败亡速度之快,已经超出各路诸侯的预料。不管是慕容成还是司徒雷,都对此大吃一惊。尤其是司徒雷和李炽,二人对赵军大胜之后的行动,十分的关注。毕竟,他们二人都和赵军辖地相接。现在赵军携带大胜之姿,随时都能顺势南下,开进二人的辖地之内。
不过还好,让二人稍微放心的是,赵询并没有立刻南下,而是继续留在北方。赵询战败突厥大军之后,就巡视夏州、并州直至定州三州北方边界,又折向东南,准备回到幽州坐镇,指挥此次大战的善后事宜。不过,夏州、并州和定州的赵军并没有任何南调的趋势。
虽是如此,但是,不管是那一路诸侯,得知赵军在北方的战果之后,都暗自感叹。心中复杂的心情,各自深有体会。司徒雷得知赵军大败突厥军的消息之后,更是呆立半晌,不由的感叹道,“我,不如也!”
因为此,司徒雷那原本占据交州,大败宿敌慕容成的好消息,也没能让他高兴多少。反而因为这个消息,司徒雷愈发显得苍老了许多。对于司徒雷来说,赵军击败突厥大军,这对于整个天下的局势,都有着难以言明的意义。而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足以继续支撑着和赵询一决高下了。
“哎……是时候择出王世子了,儿孙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吧。”司徒雷苦笑了声,暗暗说道。
赵询从夏州,过并州再向北入定州。所到之处,诸地百姓,无不出迎几十里欢迎赵王的抵达。要知道,在这些边界之地,不管是原本就是居住在边界的居民,还是从其他地域迁移而来的居民,都对赵军将突厥军击败而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