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疏忽?兖州军就在洛阳身侧,随时都能对雍州动兵,不管如何,司徒浩也不敢如此将之疏忽。”
“这……”司徒彻也是浑身一震,一想到赵军现在的实力再加上兖州军的实力,如今,赵军已经占据半个天下了。
“难怪兖州军一直都是按照赵军的新政在辖地内实施,原来,他们早就和赵军有勾结。可是,赵军是如何说服一方诸侯拱手而降的呢?”林世文喃喃自语,心在的一些想法,顿时涌上心间。
见司徒彻被自己所言惊的脸色骤变,林世文连声道:“主公勿忧!不管情况如何,我没与赵军相隔甚远,就是担心,也是与赵军相接的几路诸侯担心。所以,臣下先前所言,则是我们此刻最好的应对之法。”
“主公新近主掌大权,内部尚且不稳,周边还有我们的死敌齐军。当务之急,一边与司徒浩、司徒飞以先王仙逝,不宜动兵戈为由,以与之交好。一面换回我方官员家眷,一方面,则让其充当我们北部防线。”
“另一边就是整军备战,我们需要进攻的方向不是北,而是东。赵询已经占据北方,如果我们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占据南方,则很难与赵军对抗。”
当然,林世文也知道,己方已经落后与赵军许久。但除了快速行动,在赵军攻伐其他诸侯之际,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整个南方之外,他根本没有办法与越来越强的赵军相抗衡。除非是联合南方的其他诸侯,但,这可能吗?一张圣旨,就会让南方诸侯就此动荡,联合?谈何容易……
大燕小皇帝的圣旨传至各地,各地诸侯想法各异。但,除了齐王慕容成和蜀王司徒彻之外,其余诸王,都表示领命。而北方霸主赵王没有做任何回应,但不回应也相当于没有反驳。于是乎,这张圣旨就这般生效了,顿时,整个天下,诸王林立。
但诸位诸侯,也因此对赵军更加戒备。无他,只是因为分封诸王圣旨下达之后,其中有一个诸侯却不在其列,随后不久,这兖州军境内诸府县城池,原兖州军的大旗,全部在一夕之间,变换成了火焰麒麟旗。
天下诸侯顿时大惊,这才明白,原来这兖州军已经臣服在赵军之下,故而,这分封之事,并未将兖州军列入其中。而从分封诸王的事情上也可以看出,既然司徒浩能得知兖州军臣服赵军而不列其名,那么,也就是说,此事赵军也参合其中。这分封诸王的事情,得到了赵王的应允。
想来也是,赵王侧妃乃是宣武帝之女,按理说,也是现今的长公主。如果赵王不允,或者司徒浩没有暗中预先与赵军商议,那么,赵军随时都有可能挥军而下。清君侧,赵询可是有着很充足的理由的。
而在赵军这里,是不是将兖州军融合进来,各有争议。有人认为兖州军可以作为奇兵,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此外,兖州军一旦归附,势必会让诸侯警觉,甚至停下内斗,转而对抗自己。
另一些人则有不同的看法,兖州军和赵军现在已经开始深入的融合,就算其他人不知晓二者的关系,但也能探查出,兖州军已经开始向赵军靠拢了,最起码,临近的诸侯都不会将兖州军看成朋友,而是以敌视的姿态看兖州军。兖州军与赵军走的太近,奇兵怕是不成。此外,一路诸侯上下只能一体,绝不能分成数股,如此,只会让体系混乱,甚至可能引发分裂。
赵询和政务司、军务司各部商议之后,认为分封诸王是已经确定下来的大体方向,目的是为了将南方诸侯搅乱,让其继续相斗。这兖州军也是一路诸侯,不能没有封王。但兖州军却是赵军体系之中的一份子,焉能再另立一方?虽然兖州军之主是赵询另一个身份,但本是一体,却要分为两部,对赵军不利,甚至可能产生极不好的后果。
故而,就顺势将兖州军纳入赵军体系之中,开始有条不紊的整编。因为大体之上,兖州军也是按照赵军的政策施政,兖州军军官,大多都是赵军派出,所以,整顿并不是很困难。
“如何,兖州军合并,没有什么问题把!”赵询笑着询问负责政务的裴毅。
“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兖州军融入我没赵军之中,也让其他诸侯,特别是豫州周边的唐军、齐军、徐州军,也就是楚军,都开始在边界之地,加强了戒备。”对于现在将兖州军融入赵军之中,裴毅还是感觉有些不妙。在他看来,应该等诸侯再次开战之后再站来此举行动。
赵询笑道:“无妨,让他们去防备也好。我没接下来的行动,除了安抚凉州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向西。如果这些诸侯因忌惮我们而不敢轻举妄动,那对我们也是有利的。”
“另外,如果我们一直没有动静,这些诸侯也许会停止纷争,甚至联手对抗我们。但我们接下来则是重心向西,那么,这些诸侯定然不会沉下心来。”
“我大赵已经占据天下半部,如果他们还是无动于衷,那么,迟早会被我一一吞并。如果我们重心转移,这些诸侯王们,就会急不可耐的想要将其他人除掉,成为整个南方的霸主。或者,让自己的实力更强,势力更大,方有与我一较高低的可能。”
司徒亮冷笑道:“这些人还想成为南方霸主?如果是司徒雷没有死,或许有这个可能。当初天下三大诸侯,主公、司徒雷、慕容成,可结果,慕容成被诸侯联军讨伐,损兵折将,辖地丢失半数有余。司徒雷终究年迈,依然死去。而唯一能在实力上与主公相差一筹,也是现在诸侯之中,最为接近的雍军,也已经被拆散成三部。”
“天下诸侯,已然无人是主公之对手了。这些所谓的王,都是被这个位子迷住了眼睛的蠢蛋罢了!”司徒亮丝毫没有将这些诸侯王放在眼中。
赵询摇头笑道:“好了,再这般说下去,本王都成神人了。对了,凉州现在已经纳入我们管辖,我没就要将其利用起来。凉州地处西北,环境较之中原,远远不如,所以需要付出的更多。此外,这凉州境内的管道,也要尽快修整齐备。这里的管道,不仅是为大军后勤服务,也为凉州日后商道提供助力。”
“那司徒彻呢?有没有因为司徒浩的此次行动,而采取什么手段?他是新任雍军之主。现在却被夺了雍州,改封蜀王,不会没有任何反应吧?”
司徒亮苦笑道:“不知是司徒彻手下有能人,将司徒彻劝住,还是我们将兖州军吞并,一举拿下兖州和豫州,让其感到我们带来的压力。这司徒彻竟然接受了司徒浩的分封。此外,还以司徒雷过世为理由,与司徒浩、司徒飞暂时以和相处。”
闻言,赵询不由一愣,有些惋惜的说道:“本欲让司徒浩和司徒飞联手与司徒彻对战,在东南之地,昔日徐州军,现在的楚军和唐军与齐军交战,如此,整个南方就现如今混战之中。却没曾想,这司徒彻竟然能忍了下来。”
想了想,赵询又道:“本王记得,司徒浩手中可是有不少司徒彻的蜀军之中官员的家眷,难道这些官员就没有在司徒彻眼前哭诉?司徒彻要想让这些官员安定,就不能不管不顾才是。哪怕是司徒彻昔日身为王子的嫡系亲信,也有不少人的家眷是在洛阳的。”
司徒亮道:“司徒彻停止对司徒浩行动,默认司徒浩占据雍州,也默认司徒飞占据汉中和长安之地,司徒浩那里还想非要与司徒彻斗到死?司徒彻的实力,司徒浩现在已经很清楚,他与司徒飞联手也不是敌手。此外,我们赵军也是司徒浩的一大敌人。他不能无视,尤其是我们收纳兖州军之后,司徒浩就更不敢轻言动兵了。现如今,司徒浩周边,东面和北面是我们,西面是司徒飞,南面是唐军,除了一面稍好之外,三面皆敌。”
对此,赵询微感可惜,但旋即就将之放置一边,笑道:“看来,我们的强大,也是影响他们决策的重要愿意。无妨,现在他们不争,不代表以后也不争。此外,司徒彻如果不北上,那么,其只能向东。”
“蜀军东部,除了齐军就是唐军,他们三方相争,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不过,没了司徒彻的制衡,我没在与南边与雍州交接之地要加强戒备。虽然不惧怕,但也不能大意。”
说完,赵询指着身后的大燕地图的西北方向,沉声道:“我们的目标,则就是他!在大燕前期,大楚前、中期,这里都曾是中原朝廷的辖地,哪怕是名义上,他们也是朝廷的辖地。现在,大燕没落了,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这西域诸国在我们边界胡作非为,祸害百姓。”
“这里,你们都不陌生,在数百年前,这里是西域都护府辖区。我们要做的,就是再一次将这些地域纳入我们掌控之中。这里也曾经是名盛一时的丝绸之路,但现在却已经被断绝,我没要做的,还要将他重新回复回来。让这路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的贸易成为我大赵昌盛的两根财政支柱。”赵询犀利的目光看着西域诸国的方位,正色对诸人说道。
赵询一番话,让财政司、税务司等官员都顿时目光热切起来,就是负责大军后勤的后勤司也不由眼光闪烁。
“裴毅,魏子林在凉州准备的如何了?还有,我方大军所需的物资,都是否准备妥当。”赵询沉声询问道。
“回禀主公,魏大人在西部诸府县已经准备了数月之久,在这数月之内,各地官道都加以修缮,此外,敦煌城也是大大扩建。在这几个月里,大批的粮草物资都已经运至敦煌城存贮。”裴毅详细的将凉州西部的情况说与诸人细听。
“很好,按照预定计划开始行动吧!”思虑了所有问题之后,赵询指着地图上西域诸国的地方沉声说道。




第735章 向西


初春到来,寒冬已经过去,中原之地山野之间已经开始泛青,但凉州西部诸府县,不少地方依旧能看到高山之上的皑皑白雪。
敦煌城,凉州西部诸府县的重心之地,也是赵军在凉州西部的大本营。在这里,不仅有重兵把守,还囤积了大量的粮草物资。可以说,这里是赵军在凉州的后勤基地,日后大军行动,这里将提供大军所需粮草。为了让这里回复人气,赵军不仅迁移入了十余万汉人百姓,更是动用了各族青壮十数万,耗时数月,修筑此处城池。现如今,这里已经初具规模,有了一座大城的气势和模样。
为了能更好的将西面诸府县纳入赵军管辖,西部诸府县境内的管道,修筑的可比东部刚刚从凉州军手中接过的还要好。
“子林,李叔,你们辛苦了!”抵达敦煌城的赵询第一时间就接见了在凉州忙碌数月的魏子林、李尘风等人。
“主公谬赞,臣下愧不敢当!这都是诸将士的功劳!”魏子林等人沉声说道。
赵询笑道:“有什么不敢当的,你们在这里为我们的行动打下来坚实的基础。对了,这位一定是昔日平定凉州的平凉侯徐邺徐将军了吧!”
徐邺连声道:“正是属下!”
“好!徐将军昔日也是国之干臣,为平定内乱,立下汗马功劳,此次征讨西域诸国,我大赵,正需要徐将军这样的人才。”
徐邺正色道:“属下愿为主公效死!”
“现在的情况如何?我们要行动,以谁为先?”赵询看着摊在桌子上偌大的地图,徐徐问道。
徐邺指着地图到:“回主公,我们出击,可从两个方向,北出伊吾府、鄯善府,则直击高昌国,破而向西,再攻焉耆、龟兹等国。南出且未府,则向西直击于阗、疏勒等国。”
“这北方距离我们较劲,攻伐行动,较为便捷,且焉耆、龟兹两国向来因为边界问题,而相斗不断。故而,属下等人以为,那破北线为上。”
“北线三大国,七八个小国,合计拥民近百万之众,戴甲之士也有十余万,所以,死拼是不可取的。虽然我赵军将士比之更强,但死战会带来不小的伤亡。故而,我们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纷争,远交近攻!”
赵询点头笑道:“不错!本王与军务司的诸位也曾商议过,攻伐西域诸国,不当硬拼,要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胜利,合纵连横,可用。”
徐邺接着说道:“在这三国之中,高昌在北,焉耆、龟兹两国在西,而这两国之间,又矛盾重重,其中,龟兹国距离我们更近,所以,当联络焉耆国,共伐龟兹。至于高昌,如果能参与,那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等我们将龟兹剿灭,再连上焉耆,北击高昌。”
赵询点了点头,道:“很好,魏子林,立刻派人去联系这焉耆国,至于借口,就以龟兹无端攻击我大赵过往商队。告诉焉耆国,破灭龟兹,龟兹国土,其与我大赵共分。”
龟兹国,都白山之南百七十里,东去焉耆国九百里,南去于阗国千四百里,西去疏勒国千五百里,东南去敦煌城两千五百余里。龟兹国土产多稻、粟、菽、麦,饶铜、铁、铅、麖皮、铙沙、盐绿、雌黄、胡粉、安息香、良马、封牛等物。
现任的龟兹国国王是诃黎,虽然不是什么雄才武略之人,但也是一守成之君。不过,地处诸国包围的他,守成之君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是东面的焉耆国壮大之后,龟兹国就屡屡与其发生边界争斗。
“大赵使者今日所言,你们也都清楚了?你们说,出兵还是不出兵?”一脸凝重之色的龟兹国国王诃黎对身边的左右相国等重臣询问道。
“大王,臣以为,不能出兵,这赵军分明就是借口以攻伐我西域诸国。今日灭了焉耆,日后,可就是我们直接面对赵军了。”相国白伊郑重其事的回禀道。
“为何不出兵?这焉耆是我龟兹死敌,这数十年之间,不知道有多少龟兹将士与其交战而埋尸沙场。现如今与赵军联军,一举将此敌灭除,还能平分疆域。至于赵军,从过往商队口中可知,他们中原王朝,还乱着呢,他赵军,也不是中原王朝的皇帝。你说,他还没有在中原拿下天下,会来打这远离万里之外的西域诸国的主意吗?”另一人则表示了与白伊相反的意见。
“黎庶,你太小看了这赵军了。赵军灭掉鄯善、且未两国,并治地为府,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扯着发白的胡须,白伊怒声说道。
黎庶冷笑道:“这鄯善、且未两国与我们不同,他们本就是大燕疆域,被赵军拿下,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是吗?可图伦部被灭掉之后,那近千里方圆的地域,还不是被赵军占据?”
“那是因为图伦部落先行突袭赵军!”
“别吵了!赵军使者说了,如果我们出兵,那就平分焉耆国土,并与我们定下盟约。如果不出兵,他们就去说服焉耆国,挥军向西!你们说,我们能战得过他们的联军吗?你们可知,在敦煌周围,赵军已经聚集了十余万士卒?”诃黎怒声呵道。
“虽然这十余万可能是虚数,但近十万是少不了的。如果我们不同意,可与赵军相接的焉耆国并不是也不同意。他们面临赵军压力,说不定顺势而为,先灭了我们。”
白伊硬声道:“大王,赵军不会与焉耆联合的,赵军此次出兵的借口,就是因为焉耆攻击过往的赵军商队和赵地西凉百姓。如果联合,他岂不是出尔反尔?”
“借口?”右相国黎庶冷声道:“你也知道这是借口,那为何不能找一个相同的借口攻打我们呢?在这几年里,西域诸国哪一个没有攻击和劫掠过东面而来的商队?至于是不是出尔反尔?如果焉耆国愿为赵军藩属呢?”
“藩属?”白伊等人顿时一震,这一个词,多少年没有出现了。在大燕中期之后,西域诸国就从来没有成为谁的藩属。但这也并不代表着他们无法接受。在大燕前期,大燕之前的大楚国,西域诸国都曾是东面汉人王朝的藩属。
黎庶沉声道:“大王,臣以为,现如今的赵军,也是想让我西域诸国臣服与他,让他恢复数百年前的情景。如此,不仅能使得西域诸国商道通行,还能让赵军之主声望大增,有利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