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诃黎明白,先不说乌孙国和自己联合,能不能战败赵军。就是战败了赵军,那焉耆国和高昌国偌大的疆域,还会落到自己手中吗?说不定,乌孙国会趁势灭掉自己,也不是没有可能。乌孙国整体实力,虽然不如龟兹国、高昌国和焉耆国三国合力,但也相差不远。但凭一个龟兹国,如何和对方平等相处?
因此,在白伊将事实摆在眼前之后,诃黎也就不再苛求什么。当即就将出兵的事情交由左右相国白伊和黎庶负责。
对于龟兹国的选择,赵询自然是心在暗喜,如此,也算是让自己的胜算又大了一成。而对于乌孙国的主帅而言,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拒绝了?混蛋!不识抬举!等本帅战败赵军,再与他龟兹国算账。”突袭龟兹国军队,占据细沙城的乌孙国军队主帅相力听闻自己派去的密使被龟兹国驱逐,一脸阴沉的怒骂道。
虽然乌孙国主帅相力如此说,但是,这绝对不代表这他可以无视龟兹国的存在。原本,在相力出兵之前,王国之内的大臣就建议将龟兹国拉入己方阵营,联合高昌国一起,反击赵军。
让乌孙国国王大臣感到可惜的是,高昌国败得太快,快的让乌孙国来不及做出相应准备。故而,在看到赵军已经平定高昌国大部,即将拿下完整的高昌国的情况下,乌孙国只好出兵突袭驻扎在高昌国西部的龟兹国军队。
原本以为,能拉上龟兹国一起对战赵军。但现在,已经失败。相力虽然对此极为恼火,但不能不重视。这龟兹国怎么说,也有着四五万将士,还处在自己侧翼,对乌孙国而言,确实是一个威胁。
经过一番商议,乌孙国决定暂且不与赵军产生冲突,毕竟,他们原本的目的,则是完成出兵高昌国,救援高昌国王高雅,获取高昌国西部之地。现在,西部之地已经占据在手,而高昌国王已经被灭,他们更是不用再付出什么。当然,前提是要赵军承认这高昌国西部之地,为乌孙国所有。
当然,这并不是说乌孙国对高昌国其他地域没有想法了。只不过,赵军势大,且有着高昌国、焉耆国为后盾,龟兹国为盟军的情况下,没有弄清楚情况,乌孙国自然不愿意直接开战。
于是乎,乌孙国决定与赵军谈判。要赵军承认高昌国西部十数城池为乌孙国所有。当然,他们也希望探一探赵军的底细。
乌孙国的使者,赵询没有去见面,则交由司徒亮出马。用张元静的话说,对方根本就不够资格面见赵王。当然,如果对方臣服,那另当别论。
双方在琅城会面,商谈高昌国西部问题。一见面,双方就起了矛盾。乌孙国军队突袭龟兹国将士,自然让驻守的琅城的龟兹国士卒极为不满。如果不是赵军将校压制,只怕得知乌孙国使者入城的时候,这乌孙国的使者,就已经被城中守军乱刀分尸了。
一开始,双方就高昌国西部的疆域问题争论不休。赵军要求乌孙国撤出高昌国境内,因为高昌国已经成为赵军藩属。这高昌国疆域之内的事情,作为宗主国大赵,自然要全权负责。
乌孙国的人自然不愿意答应,他们的要求则是,以琅城为界限,琅城西部的城池地域,则属于乌孙国。而乌孙国承诺,将不会继续向东,更不会与高昌国和赵军引发冲突以及战争。
“琅城为界限?你们不是在做白日梦吧。你们现在占据的十三座城池,皆是高昌国疆域,这一点,谁也不能更改。如果你们想要强占这里,那我们只能用战争来说话了。”司徒亮当下冷笑道。
乌孙国使者沉声道:“我知道这十三城是高昌国疆域,但是,这已经是历史。高昌国前任国王高雅,已经将这十三座城池及其周围的地域,割让给我乌孙国了。”
旋即,乌孙国使者拿出一封印有高昌国王印的文书,往桌子上一放,冷声道:“这是高昌国王高雅的亲笔国书,上面的王印,也不是假的。这国书,当不会是假的吧。如此,就是我们的理由。至于高雅为何割地与我乌孙国,这位大人应该最为清楚。此时此刻,在下也就不细说了。”
听闻乌孙国使者的话,司徒亮脸色有些难看。此刻,他已经证明,这乌孙国人确实是高雅以割地为条件拉拢来的援兵。而乌孙国使者如此说的模模糊糊,也是在给司徒亮施加压力。
乌孙国的到来,是高雅为了地域赵军而割地请来的。要是让所有的高昌国百姓知晓,定然会引起不小的骚乱。要是乌孙国再以此制造流言,带来的祸患更大。当然,这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谈判之地,因为所谈之地皆是高昌国疆域,所以,还有高昌国将校选出的代表参加,司徒亮不希望乌孙国使者口中再冒出什么不利的话语来。
司徒亮阴沉着脸,冷声道:“此事事关高昌国王室,非我们这些人可以做主,此事,本官需要亲自向新任高昌国王传讯,也会向我大赵赵王请示。不过,高昌国前任国王做出的国书,如果损害高昌国利益,我想,不管是现任高昌国王还是赵王,都是不会接受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乌孙国使者脸色微微一变,但旋即就回复过来,虽然心在不满,但也不好再发作什么,不管如何,对方所言,也算是有理有据。而且,从对方口中可以听出,眼下这高昌国西部之地,暂时算是掌控在自己手中了。
哼,落到我们手中的东西你们还想拿回去?怎么可能!乌孙国使者心在冷笑不已,对于日后的威胁,他并不在意。只要现在得到了,日后还会交出去吗?双方敌对,凭的不是什么正义和道理,而是实力。
当然,虽然司徒亮表面之上脸色难看,对乌孙国拿出高昌国王的国书无言以对,但其心在,已经对整体大局做了行动方针。这乌孙国不能靠单纯的谈判议和来完成,因为对方根部就不惧自己。对于这样的对手,只能用武力和对方说话。
司徒亮不再理会高昌国西部的问题,就是大厅之内高昌国将校准备驳斥也被其阻拦。不过,司徒亮并未就此罢手,“既然你们手中有高昌国前任国王的国书,此事暂且不谈,既然你们此次来,是要何谈,那就要有诚意。不知道你乌孙国此次何谈,是不是有诚意的真心何谈?”
乌孙国使者心里一吐,旋即笑道:“当然,我乌孙国此次何谈,当然是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这高昌国西部的问题,避免你我双方再起烽烟。和平解决,也能绕过这周围的百姓不至于陷入战乱之苦。毕竟,这西部十余城的百姓和周围大大小小居民点的百姓,可是因为战乱死伤无数。”
司徒亮明白,对方也是点出,在高昌国西部地域烧杀劫掠的是龟兹国军队,比之我乌孙国更甚。要不是我乌孙国此次出击,只怕你赵军也不能将龟兹国和高昌国的军队糅合在一起。
司徒亮冷声道:“不管你乌孙国次来是为何,但突袭我大赵盟军龟兹国军队是铁一般的事实,不知你乌孙国对此,可有说辞?”
乌孙国使者沉声道:“不知道贵军希望我乌孙国如何做?这高昌国西部地域,我乌孙国是不会交给龟兹国军队的。至于突袭,那也是因为龟兹国军队站在了高昌国王高雅割让给我乌孙国的地界上。”
乌孙国使者如此说,虽然让司徒亮不满,但是,司徒亮心在还是有一丝丝的暗喜。为何?因为在这里,还有龟兹国将校在列。虽然他们与高昌国西部之地无关,但此次被突袭,却是龟兹国军队。乌孙国如此说,自然让这些龟兹国将校义愤填膺。而司徒亮则希望,他们都站在赵军这一面。
接下来,司徒亮从乌孙国使者的话语之中可以听出,对方根本无意与赵军和平相处。此次何谈,除了试探己方之外,更多的还是为自己拖延时间。
和赵军一样,乌孙国大军也需要时间准备。赵军则是希望后方稳定,龟兹国也能参与己方阵营。而乌孙国则是突袭高昌国西部,后方粮草辎重未能及时跟上。
鉴于此,司徒亮在与乌孙国使者谈判之中,一边据理力争,一边少做退让,大有无可奈何之趋势。让乌孙国觉得赵军一方现在并不能立刻挥动大军与己方大战,后方似乎也未能立刻安定下来,使得乌孙国使者愈发自大起来。
双方的何谈最终自然是不欢而散,并未达成任何有用的协议。总之一句话,司徒亮和对方的使者一样,任何关乎重要之事,都是以自己不能做主,要后方决策为由将之拖延下来。所以,这简简单单的谈判只是持续了两日便罢了,双方并未达成任何有效的协约。
对于司徒亮而言,此次谈判,除了得到龟兹国残部的军心之外,更是下定了要对乌孙国动武的心思。




第748章 降服


听了司徒亮的回报,赵询也决心与乌孙国一战。否则,这乌孙国会越来越过分。不将对方打怕,打退,只怕赵军想要在这里立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反之,要是将乌孙国战败,这高昌国周围和龟兹国周围尚存的十余个小国家,都将一一臣服。
“主上,从我们在龟兹国的细作和乌孙国使者的话语之中可以知晓,这乌孙国曾经派人暗中与龟兹国王诃黎有过联系。不过,好在龟兹国王诃黎并未与乌孙国站在一起,否则,我们的麻烦只怕会更大。”司徒亮凝声说道。
赵询冷笑道:“龟兹国王如果不是笨蛋,就该明白,在我们赵军之下可比在乌孙国之下要好多了。现如今这北部的高昌国和焉耆国都没了,十余个小国也没了。要是乌孙国占据了这里,他龟兹国上下能逃得了好?”
“乌孙国占据这里,可不会像我们这般以政策和经济手段开道。他们西域诸国内战,那可是以灭国为代价的。不过,这也给我们提了醒,龟兹国现在的情况,对眼下而言,确实是一个极具威胁性的存在。”
张元静沉声道:“主公欲先对龟兹国动手?”
赵询摇头道:“不,不是对龟兹国直接动武,此次对乌孙国必须采取行动,那么,出兵要达到出其不意,所以,从龟兹国的方向出动,是一个极好的地点。”说着,赵询在地图山海关轻轻一点。
司徒亮和张元静顺着赵询所指看去,不由齐齐暗自点头,司徒亮道:“这肥城位于细沙城后方偏北,四周皆有城池护卫,是乌孙国现在囤积后勤物资的地方。不过,就算是从龟兹国出兵,也要小心行事,毕竟,这要越过两座城池。”
张元静则笑道:“我倒是认为极为可行,司徒兄你与乌孙国使者谈判,让对方以为我们此刻无力对它他们动手。而我们率军进驻龟兹国,反倒可以让乌孙国的人以为我们要整顿龟兹国。毕竟,虽然龟兹国使我们盟军,但并非是我们治下。”
“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让龟兹国传出一些我们因为龟兹国王暗中与乌孙国联系而大为不满的消息。如此,就会让乌孙国更以为我们现在忙着收拾龟兹国。当然,我们还要让现任的高昌国王传出国书,否决前任国王高雅割让西部十三城的诏令。”
司徒亮道:“如此也好,接下来就是突袭之战了。乌孙国突袭了龟兹国,但说道突袭,我赵军,并不比他们差。龟兹国之中,也能为我们提供向导。嗯……派军进驻龟兹国,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不知此次,主上欲派何人前往?”
赵询笑道:“此次本王亲自前往,虽说此次是为了乌孙国之事。但这龟兹国,也确实需要解决。不管如何,本王亲至,也算给他这个龟兹国王一个台阶了吧。如果识时务,那自然是最高,如果不识时务,本王不介意换一个国君。”
赵军和乌孙国军队,各自据城而守,似乎就此进入和平时期。但是,不管是赵军将士还是乌孙国将士,都在整军备战。双方也清楚,就此打住,那绝对是不可能。在高昌国西部境内,没有一战,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不管是谁,都在克制己方作战的欲望,在积极的准备着……
而此时,赵询带着一万与亲卫军和两万镇兵,浩浩荡荡的开向龟兹国。当然,在行动之前,已经传递了赵王的军令。
此刻,在西域境内,赵军调至此地的镇兵,合计也不过七万五千余人,加上一万余亲卫军,赵军在这偌大的地域之内,镇兵不足十万。不过,在这大半年的调动和准备之下,此时在赵军占据的地域里,屯兵已经不下十万。这些屯兵,大多都是流民、昔日各地降卒,特别是凉州的凉州军降卒。
这些屯兵家无田地,在赵询给于重奖的情况下,大多都愿意迁移至此,在此地安家。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之中,不少都是独身一人。赵军鼓励这些屯兵在此安家,在此娶妻生子。当然,这些屯兵大部都开始转变为地方守备军,也就是府兵、县兵和最基础的乡镇村落之间的巡检司巡检。
所以,虽然赵询一次调动三万大军,并不影响赵军对地方的统治。焉耆国、高昌国和周边的那些被灭的小国,已经习惯了赵军的管辖。至于那些偏执狂,早已经被赵军和地方守备军清扫干净。
对于赵王亲至,龟兹国上下都开始不安。当然,他们不安的不是赵询的到来,而是随同赵询一起赶来的三万赵军。
要知道,此刻龟兹国境内,也不过尚有三四万将士而已。另外的三万将士,也是龟兹国战力较强的军队,已经在高昌国西部被乌孙国军队突袭,剩余的也被赵军分化瓦解,逐步拉拢在手了。
没错,现如今在琅城等五城驻扎的一万七千与龟兹国军队,大都被赵军掌控了。各部新任主将,也都被赵军替换为归附己方的将校。此外,各部也被赵军以溃兵整编为由,彻底重新组合,将原有的编制,彻底打散。此外,这支军队的粮草物资,也开始有赵军掌控的后勤司补发,使得他们也开始享受比在龟兹国境内高出不少的待遇。当然,他们自然是无法与赵军相比。不过,也足以让这些士卒转换效忠对象了。
乌孙国占据西部十三城之后,龟兹国这残余的一万七千余将士就已经与龟兹国断开了联系。加上赵询刻意如此,故而,在被突袭之后的一个多月,这些龟兹国残部,就被赵军给用另一种方式吞并了。
对于这一万七千余将士的境况,现在的龟兹国重臣和国王,都已经知晓。但是,他们对此也无可奈何。己方士卒被袭,陷入高昌国境内,对方提供支援,这也无可厚非,总不能让这一万七千余将士饿死吧。
因为赵军此次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从侧翼突袭乌孙国后勤重地肥城。故而,赵询此次需要在表面上将龟兹国当作主要目标。所以,赵询至龟兹国的消息传至龟兹国王都之后,不少大臣都脸色巨变。焉耆国、高昌国境内,王室和大城的结局是什么,他们自然很是清楚。
他们可不希望自己与焉耆国和高昌国内的大臣一般,死于“战乱”之中。至于龟兹国王,同样没有好脸色,毕竟,赵军来的目的,是他的国家。此外,更有盛传,赵王此次来龟兹国的目的,与龟兹国与乌孙国暗中勾结有关。诃黎,不能不紧张。他与乌孙国暗中联系,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
龟兹国王诃黎连忙叫来白伊,向其询问此次赵王亲至的消息。白伊那里知晓赵王此次为何直接大军直奔龟兹国的确切消息?不过,听了诃黎的话,白伊也明白诃黎担心什么了。
“王上,此时此刻,只怕赵军已经知晓王上曾经与乌孙国使者联系的事情。不过,并未对眼压战局造成任何不好的影响。甚至是,王上也拒绝了乌孙国拉拢之意。赵王此至,绝非对王上下手,也不会对王都大臣下手。”听闻诃黎有聚兵自保,与赵军死战之意,白伊连声说道。
白伊可是见过赵军的厉害,他处理龟兹国政务,也从其他方面查知赵军的强大。要是与赵军起了冲突,就算赵王此次不是要动武,也变成无力拿下龟兹国了。到那时,必将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