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鼎-第5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这勋爵没有实际好处,但对于商人来说,也是一种相当贵重的东西,有了这个勋爵,就相当于你被朝廷认可,为朝廷做过贡献。那对于他的商号自然大有好处,甚至是朝廷也会将一些任务,交由此商号来办理。
对于赵国而言,这些驰道意义重大。调兵遣将,通过这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抵达目的的。大军所需粮草物资,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为大军所提供。西域之地为何难以管理,还不是因为距离中原朝廷太远,调兵遣将不便,粮草物资运输不便?但现在,这些问题都在逐步减轻。
赵询一路西行,乃至凉州最西部的诸府县地域,都有着完善的水泥驰道。在水泥驰道的两侧,皆有一行行绿柳白杨,为驰道护卫。而昔日人烟稀少的凉州西部诸府县,现在也大改模样,而是人来人往,各个脸上挂着笑容。
凉州之地,原本在大燕诸州之中,还是较为贫乏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所处的地势有关,再加上西域主公的侵犯和骚扰。但现在,整个凉州之地,已经大变模样,尤其是夏州的建立,使得凉州与并州连成一片,东西来往,更加便捷。要是日后拿下长安等地,凉州与东面诸州的来往,就更加方便了。
赵询也发现,现在凉州西部地域,昔日数目较多的突厥人、吐谷浑人、党项人、吐蕃人,现在都几乎找不到踪迹了。从地方县志和驻军的记录之中可以查出,在这两年之内,凉州西部因为各种缘故身亡的外族人多达十三万有余,此外,还有八万余被地方官府征召,参加修筑驰道,再也没有回到远地。十余万外族女子融入汉人之中,几百个大大小小的部落族群和地方豪强,都在赵军清剿地方匪患之中,不是被山匪马贼屠杀,就是因为与山匪马贼勾结而被赵军剿灭。
这样的行动在整个凉州展开,甚至开始向西蔓延。而迁入的汉人百姓,也将地方之上的人口数量迅速的弥补起来,使得地方更加的繁盛。此外,因为赵军大军驻扎在西域北方三国十府,也就死北方诸国境内,所以,赵军将一些军中所需下订单给凉州诸府县,让凉州诸府县境内,各种作坊也开始多了起来,进而福及百姓,富庶地方。
因为夏州的确立,使得凉州西部,包括西域之地与中原的连接不再是细小狭窄的陇西走廊一代,与北面的夏州一起,南北皆通。此外,再加上突厥人的臣服,西域之地与中原之地,已经算是连接起来,来往并不是那般的艰难。
凉州西北部和夏州、定州一样,为了防备北方的突厥部落和日后可能存在其他游牧民族,各地都开始新建城池堡垒,兵大肆的植树造林。目的就是要使的北方可能会变为荒漠地方和一些草原边缘地带,慢慢向林地转变。
在凉州西北的敦煌、伊吾等府境内,原本是地广人稀,但现在,这里的百姓数量已经翻了几番,光是新建城池,也已经是原本的四倍有余。在这里,因为北部就是东西突厥部落想接之地,所以,大批的商人在北方突厥部落收购各种皮毛、动物跟腱,在这里组织人手精加工,再卖给朝廷工部开办的兵器作坊,制成兵甲器具,转给后勤司,随后按令拨发给西面各部军队。
另外,许多捕奴队也将从东部突厥部落手中买回的,或者劫掠西部突厥部落的奴隶押解至北方的这两府之地,卖与各个商号和官府,用来做工或修筑驰道城池。因为这些商业行为,使得这伊吾个敦煌等地的地方经济,也是连翻几番。就是赵询听了地方官员的回报,也是连连感叹。
在凉州各地,赵询也看到了大赵银行的分行,现如今大赵钱币已经是天下最为流通的钱币。莫说是凉州,就是中原南方的诸侯境内,也是以大赵钱币为主流。而在西域北方十府之地,同样是以大赵钱币为流通货币。
自此今年大赵立国之后,大赵银行就开始开枝散叶,遍布赵国各地。而精美难以仿制的大赵钱币,就得到了商人、权贵的喜爱,渐渐成了各地的流通货币。光是从各地兑换钱币而来的金银,就已经让赵国赚的盆满钵满了。
看着来来往往呀接着打下奴隶印记的突厥人奴隶,赵询也不由感到一阵错愕。经过了解,赵询才明白,这些奴隶都是东部突厥部落的战利品,用来向赵国交换各种物资。不得不说,自此东部的突厥部落臣服大赵之后,这些突厥部落受到大赵的影响很大。许多奢侈品都成为突厥部落贵族手中把玩的器物。而这些器物经过赵地商人的运输和贩卖,价格直接比之中原之地,翻了几倍。
对此,赵询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商人们卖的东西越多,对于大赵而言,收获的赋税就越多在,这自然是好事。同时,将大批的奢侈品和一些无用的,名贵的东西卖给突厥部落,换取他们的钱财,这也是一项极为合理的买卖。
当然,最重要的是,赵询希望这些突厥人权贵没全部都改变他们现在的生活风气,从彪悍勇猛向腐朽奢华转变。上行下效,这带来的后果,自然是突厥部落战力大减,反而崇尚奢侈。
然这几年的赵国商人刻意引导之下的效果终于出现了,东部突厥部落和西部突厥部落大战一年有余,竟然还没能完全的分出胜负,顶多就是东部突厥部落占据了一定的上风罢了。
去年春季,赵询西征西域北方诸国,攻至高昌国之时,西部突厥部落开始蠢蠢欲动。赵询担心西部突厥部落会坏了自己的大事,便责令东部突厥部落向西整他西部诸部落。大战前后几近一年有余,但依旧没能分出胜负。要知道,东部突厥部落可是与赵军有着贸易,大军的粮草基本是那个不存在紧缺。此外,他们手中还有赵军替换下来的兵甲器具。
虽然这些兵甲器具是各地降卒所用,但依旧是昔日大燕制式甲胄。就算抛开弩箭、上好的铠甲,但其余的武器,也要远比突厥人自己所用的要好得多。但是,从各个方面看都占据优势的东部诸部,却没能一击而胜。
东西突厥部落相互开战,这也是赵询想要的。毕竟,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赵询可是清楚的很。他们对中原之地一直有觊觎之心,可他们偏偏不能统治,更不擅长治理地方。他们给中原之地,只能带来破坏。
关注了一下凉州西部的情况,并对北方横跨万里的东西突厥部落近期的大战也了解了一番。随即就给凉州的暗影司和鹰眼司下达了新的军令,让他们继续去挑动突厥部落大战,鼓动东部突厥部落俘获西部突厥部落青壮,卖与大赵为奴,以换取各种精美的中原之物。
而对于西部突厥部落,赵询也派出了一些细作,让他们也将东部突厥部落的俘虏,卖与以西域人名义组建的商户,扶持他们继续与东部突厥部落大战。赵询自然不希望东部突厥部落将西部突厥部落战败,他们继续持续的大战下去,菜最符合赵国的利益。
九月中旬,终于抵达西域北方十府。司徒亮、魏子林、李尘风和凌霄前来迎接。赵询也发现,几近一年的迁移,这西域北方十府之地,汉人比例已经大大增加,虽然还没能超过西域人,但是,也达到了四成的比例。
原本数百里一座城池,现在则是几十里就有一座城池,而普通的乡镇,更是数不胜数。汉人的到来,不仅让空旷的西域北方之地人口大大增加,让一些地域,也多了许多农田。更影响了西域人的生活方式,一些西域百姓,也开始和汉人一样,有游牧生活变为农耕。
“凌霄,怎么样,在西域之地还习惯吗?”原龟兹国王都,先西城府治所,赵询笑着询问前爱西域之地数月的凌霄。
凌霄感慨道:“臣曾经也来过西域之地,对于西域之地也是了解的。只是没想打,这里的变化这般大。大王在西域之地的所作所为,不仅福泽凉州百姓,就是连着西域北方之地,也彻底并入我大赵之中了。”
“在昔日,莫说汉人能在西域之地与西域人平等相处。就是凉州之地的汉人百姓,也时常遭受西域人的劫掠。来往的商队,除了与西域各国有着很深的关系兵送上不菲的钱财才能通行之外,其他的商人根本不敢来往。”
“但现在,我大赵的商队顺着西域北方十府直接通往更西的乌孙国和及西之地。这可是大楚和大燕最强盛的时期才有的事情,但也远比不上现在。大王在凉州和西域北方十府的驰道,不仅在军事之上意义重大,还福泽商人,臣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见凌霄如此,赵询也不由哈哈一笑。麾下能臣能心服,赵询自然是心情大好。笑道,“本王只不过是稍微引导了一下,正真出力的,还是全军将士和你身边的这几位。说起来,本王也没有想到,短短一年的时间,这西域北方之地,变化如此的大。”
魏子林等人连忙推说不敢,他们自然清楚,在西域之地的大体行动策略,可都是赵询制定出来的,他们,只不过是将其完善,并执行罢了。
“现在这西域北方之地的西域人对我们大赵有何看法?其国王已经驻留大赵国都大半年了,这里可发生什么意外?”赵询笑着问道。
魏子林沉声道:“在年初,大王立国,将三大国国王安顿在幽州城,高昌国和焉耆国都没有什么异动,就是龟兹国国内,有少许的异常。不过,都已经被我们镇压。也是趁此机会,我们将龟兹国朝堂上下清理了一番。”
赵询明白,高昌国和焉耆国之所以没有异动,是因为这两国都是被大赵击败,甚至素没灭国。其国内朝堂上下,真心为本国重心的臣子,机会都已经被清理一空。其就是有意见,也没有人能组织,更没有人敢组织反抗赵军。
但龟兹国则不同,龟兹国是臣服赵军的,其朝堂上下,地方之上,赵军都没有借口和理由随便的进行清洗。只是在地方之上,将龟兹国包括周围的小国家划分三府之地后,进行了一番调控。但对于朝堂之中,王都的权贵,并未限制。其国王被安顿在幽州城,有人不满,趁势闹事,也是正常的。
不过,赵询从未对龟兹国境内担心过。一来,十几万的赵军都在西域北方十府驻扎,龟兹国就算举国闹事,赵军也能旦夕灭之。二来,龟兹国已经没有太多的军队。其中一部分,昔日随同赵军一起北征高昌国,在被乌孙国突袭之后,被赵军拉拢,剩下的,也在龟兹国王归降之后,被分化瓦解,能以武力起事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剩下的单靠权贵个文官瞎吼吼,赵询才不会担心呢。
至于趁着龟兹国国内闹事,赵军将龟兹国上下清洗一遍,也是赵询原本的目标。只有如此,才能让龟兹国正真的融入大赵之中。
据魏子林所言,龟兹国上下,被清理掉了八千余人。还有两万余人,被贬为奴隶,在其他地域修筑驰道。而经此一事,龟兹国再也没有人提及龟兹国如何了,而是以大赵定下的三府为名。此外,无论各地,皆不在继续悬挂原本的旗帜,都是以大赵的火焰麒麟旗为准。
此外,在西域北方十府之地,除了旗帜统一为大赵旗帜之外,一些记录各国事务的书籍,也被赵军统一收缴,随后运至幽州城,封存在书库之中。换句话说,赵询要渐渐抹除掉西域之地存在各国的痕迹,让这里,彻底融入大赵之中,融入汉人之中。
在西域北方之地,十府之内,数百家书院都早已经修建完毕,也开始教授新一代学习汉文,以汉文为标准。
听了魏子林等人对西域北方之地的向西叙说,赵询满意的说:“不错,平定西域之地,诸位皆有大功。看来,是该消除各国国号的时候了。传令下去,各地不再以各国划分一切,都将以大赵为准,以地方府县为准。此外,统一户籍,按府县为准。各地记录,都以大赵为准。”
司徒亮道:“大王,这西域北方十府,地域广大,现在人口已然不少,在以后,将会更多。是不是也将这北方之地,另立一州,融入我大赵之中?”
赵询点头道:“不错,确实该如此。西域之地,对于中原而言,向来都是商道扬名。即如此,就将北方十府合并一起,组建新州,命名为商州。”
司徒亮等人齐齐恭声道:“恭贺大王,为我大赵,再添一州。”
赵询哈哈笑道:“可不止一州啊,这商州,只是西域北方之地。这南面可还有大片的地域呢。”
赵询此言,不仅将西域北方之地定为商州,使得大赵治下,自此又多了一州之地。还有心将西域南部之地,再扩一州。




第768章 西线
西域北方十府被合并为大赵的商州,对于西域各地来说,并未惹起太大的争议。原本在这各地,就已经以府县制为地方制度。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其上,在家一个行政等级,此外,在其下,也增添了一些县级划分罢了。
当然,对于迁居西域的汉民来说,这自然是大好的消息。将西域北方化为大赵新州,这里自然就成了大赵的直属辖地,与昔日的都护府,亲疏自然是大为不同。换句话说,这新成的商州之地,与中原诸州一样,地位平等,同属大赵疆域,而不再是以羁縻之策挟控之地。
这里的汉民自然不担心这里会因为局势的突然变换或西域地方的突变,而使得他们成为他国下民。昔日凉州西部和居住在西域诸国的汉人百姓的一些遭遇,不能不让他们为自己的将来担心,但现在,他们已经不怕了。
而商州确立的消息传至中原之后,也使得一些赵国百姓动了西迁的念头。中原诸州人多地少,不少百姓自然愿意用自己手中的土地换取商州数倍乃至十倍的土地。
尤其是兖州和豫州等地的百姓,因为随着边界疆域的逐步外扩,边界之地缺少汉民,所以赵军也没有继续大肆收缴地方之上大族豪绅的土地,而更改为对超出限定数目的土地征收高额赋税,限定地主对租地百姓收取田租的数额后,一些百姓就开始随同赵军的后勤队伍和商队,或北迁定州、夏州、辽州,或西迁凉州,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商州。
如此,也迫使占地较多的地主不得不减少田租,以吸引百姓租种其田地,甚至不少地方的大族将田地卖与百姓,以免荒废。当然,这些大族更看重的是商业。虽然大赵对商人管辖较严格,征收的商税也不少,但是,商业赚钱,可比田地来的快多了。
虽然将西域北方之地合并为商州,并入大赵之下,使得一些西域人有少许的不满。但是,大多数西域人对此并无反对,当然,完全赞同也是谈不上的,毕竟,从这一刻起,西域北方诸国都将成为历史。大赵的强盛,众所周知,大赵在这里实施统治之后,这里的变化,也是众所周知。反对,自然是不可能的,也改变不了局面的变化。滔滔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所以,并入大赵之中,大多数西域人并没有不满。这不仅是因为大赵的强大,也与现在生活的变化有关系。自此大赵主掌这里,商道畅通之后,这里的西域人生活可是好了许多,当然,前提是你则遵从地方官府的律令。
此外,大赵统辖这里之后,这西域北方之地马贼彻底烟消云散,战争,也不再是他们生活的增味剂。再加上官府的一些有利于普通百姓的政策,大多数人并不反对成为大赵的子民。正如人们常说,普通百姓并不在于谁是他们的皇帝,他们在意的是自己能平稳的生活,有所衣,有所食。而这一点,大赵官府做的很好。
“大王,这西域北部情况很好,在这一年半的时间之中,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地方之上的改制,可以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地方之上的掌控。这商州的成立,并不会有什么阻力。但是,南部诸国,却也对我们加倍防备了起来,甚至,他们已经开始联合起来,共抗我大赵。”说完这西域北部的情况,李尘风又苦笑着补充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